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體公開一種輕質減震鞋底,包括EVA中底,EVA中底沿鞋底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若干截面形狀為正三角形的三角通孔,每個三角通孔貫穿鞋底寬度方向,每個三角通孔的其中一條邊與鞋底的與地面接觸端面相平行,且相鄰兩三角通孔間的EVA中底上還設有截面形狀與通孔的截面形狀相對稱的倒三角通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運動過程中,來自地面的沖擊力先壓迫三角通孔變形,而三角通孔的另外兩條邊的變形帶動倒三角通孔的另外兩條邊,進而使倒三角也發生變形;反之來自腳部的沖擊力先使倒三角通孔變形,再使三角通孔發生變形。不論來自地面或腳部的作用力,三角通孔和倒三角通孔間均相互增強,能通過變形來分散力,為鞋底提供不俗的減震效果。(*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具體公開一種輕質減震鞋底,包括EVA中底,EVA中底沿鞋底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若干截面形狀為正三角形的三角通孔,每個三角通孔貫穿鞋底寬度方向,每個三角通孔的其中一條邊與鞋底的與地面接觸端面相平行,且相鄰兩三角通孔間的EVA中底上還設有截面形狀與通孔的截面形狀相對稱的倒三角通孔。本技術在運動過程中,來自地面的沖擊力先壓迫三角通孔變形,而三角通孔的另外兩條邊的變形帶動倒三角通孔的另外兩條邊,進而使倒三角也發生變形;反之來自腳部的沖擊力先使倒三角通孔變形,再使三角通孔發生變形。不論來自地面或腳部的作用力,三角通孔和倒三角通孔間均相互增強,能通過變形來分散力,為鞋底提供不俗的減震效果。【專利說明】一種輕質減震鞋底
本技術涉及鞋類
,尤其是涉及一種輕質減震鞋底,包括EVA中底。
技術介紹
人體足部結構非常復雜且運動過程神奇,在強烈運動和行走時,足弓會發生不同 程度的變形,但足弓所承受的力是有限的。據研究發現人在跑步時腳接觸地的瞬間受到地 面的沖擊力將達人體自身重量的3?8倍,顯然如果鞋底沒有良好的減震系統來緩沖壓力, 那么人在跑步時特別是快跑時雙腳一定會感到疲憊,無法保持速度和耐力及平衡人體重 心,同時會沖擊脊柱和大腦,對健康人體腳造成損傷。鞋底的減震性能取決于鞋底的材料及 鞋底的結構等,具有高技術減震性能的運動鞋底不僅能夠使人體重量比較合理地分布在腳 的各個部位,緩沖運動時產生沖力,釋放對大腦及反射震動跟骨和身體其他部位造成的震 蕩,而且能夠起到穩定支撐平衡人體重心的作用,保證了運動的功能需求。但現有技術中, 具有良好的避震效果的運動鞋底還很少且避震效果也不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輕質減震鞋底,不僅鞋底 的整體重量輕,輕便度好,且能夠為鞋底提供理想不俗的減震作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種輕質減震鞋底,包括EVA中底,所述EVA中底上沿所述鞋底長度方向間隔設置 有若干個截面形狀為正三角形的三角通孔,所述每個三角通孔貫穿所述鞋底寬度方向,所 述每個三角通孔的其中一條邊與所述鞋底的與地面相接觸端面相平行,且所述相鄰兩三角 通孔之間的EVA中底上還設有截面形狀與所述三角通孔的截面形狀相對稱的倒三角通孔。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相鄰兩三角通孔之間還設有倒三角通孔,三角通孔的另外兩條邊 分別平行于相鄰倒三角通孔的另外兩條邊,在運動過程中,來自地面的沖擊力首先壓迫三 角通孔變形,而三角通孔的另外兩條邊的變形帶動倒三角通孔的另外兩條邊,進而使倒三 角也發生變形;反之來自腳部的沖擊力首先使倒三角通孔變形,再而使三角通孔發生變形。 不論來自地面還是腳部的作用力,三角通孔和倒三角通孔都能夠通過變形來分散,且三角 通孔和倒三角通孔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增強,為鞋底提供不俗的減震效果。而且,由于本實用 新型鞋底采用EVA中底,EVA材料質輕,再加上EVA中底設置若干個通孔,可大大降低鞋底 的整體重量,實現鞋底的輕質感。 進一步地,所述三角通孔的最低端與所述倒三角通孔的最低端在所述EVA中底的 同一縱向高度位置上;也可以是:所述倒三角通孔的最低端與所述三角通孔的最低端之間 的垂直距離為2mm?4mm,且所述倒三角通孔與相鄰的所述三角通孔之間的間距相同。上述 兩種三角通孔和倒三角通孔之間的位置關系,都可起到一樣的不俗的減震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鞋底的與地面相接觸端面在與所述每個倒三角通孔相對應位置上 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縱向高度小于所述三角通孔的最低端至所述鞋底的與地面相接觸端 面間的垂直距離。所述凹槽也可僅僅設置在與部分所述倒三角通孔相對應的位置上,比如 僅在與后腳跟相對應的與地面相接觸的鞋底端面,或僅在與前腳掌相對應的與地面相接觸 的鞋底端面上。在本技術的與地面相接觸鞋底端面上設置凹槽,作用是在于提升相對 應位置上的鞋底的可屈折性,使穿著本技術鞋底在運動中動作更加舒展更加連貫和自 然,同時也可進一步減輕鞋底的整體重量,實現鞋底的輕質感。 進一步地,所述三角通孔和所述倒三角通孔設置在所述EVA中底的與全腳掌相對 應位置上,大大減輕鞋底的整體重量,同時也賦予整個鞋底在與后腳跟或前腳掌等相對應 位置上的減震能力,且減震效果表現不俗,讓穿著更舒適,讓運動更安全。 在本技術中,所述的鞋底長度方向是指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公知的自鞋底 后跟至鞋底前掌的直線方向;所述的鞋底寬度方向是指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公知的自靠 近人體直立時的人體重心的鞋底內側面至遠離人體直立時人體重心的鞋底外側面之間的 垂直線方向,也是與上述鞋底長度方向為同一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所述的截面形狀是指 沿垂直于所述鞋底寬度方向的平面將所述鞋底或所述鞋底的某部件切后的斷面;所述的最 低端是指所述三角通孔或所述倒三角通孔的最靠近所述鞋底與地面相接觸端面的位置。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三角通孔;2.倒三角通孔;3.凹槽;100. EVA中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出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輕質減震鞋底,包括EVA中底100,所述EVA中底 100上沿所述鞋底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若干個截面形狀為正三角形的三角通孔1,所述每 個三角通孔1貫穿所述鞋底寬度方向,所述每個三角通孔1的其中一條邊與所述鞋底的與 地面相接觸端面相平行,且所述相鄰兩三角通孔1之間的EVA中底100上還設有截面形狀 與所述三角通孔1的截面形狀相對稱的倒三角通孔2。 本實施例中,所述倒三角通孔2的最低端與所述三角通孔1的最低端之間的垂直 距離為2mm?4mm,且所述倒三角通孔2與相鄰的所述三角通孔1之間的間距相同。 本實施例中,所述鞋底的與地面相接觸端面在與所述每個倒三角通孔2相對應位 置上設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縱向高度小于所述倒三角通孔2或所述三角通孔1的最低端 至所述鞋底的與地面相接觸端面間的垂直距離。 本實施例中,所述三角通孔1和所述倒三角通孔2設置在所述EVA中底的與全腳 掌相對應位置上。 實施例二: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輕質減震鞋底,包括EVA中底100,所述EVA中底 100上沿所述鞋底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若干個截面形狀為正三角形的三角通孔1,所述每 個三角通孔1貫穿所述鞋底寬度方向,所述每個三角通孔1的其中一條邊與所述鞋底的與 地面相接觸端面相平行,且所述相鄰兩三角通孔1之間的EVA中底100上還設有截面形狀 與所述三角通孔1的截面形狀相對稱的倒三角通孔2,所述三角通孔1的最低端與所述倒三 角通孔2的最低端在所述EVA中底100的同一縱向高度位置上。 本實施例中,所述鞋底的與地面相接觸端面在與所述每個倒三角通孔2相對應位 置上設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縱向高度小于所述倒三角通孔2或所述三角通孔1的最低端 至所述鞋底的與地面相接觸端面間的垂直距離。在本實施例中的凹槽僅在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輕質減震鞋底,包括EVA中底,其特征在于,所述EVA中底上沿所述鞋底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若干個截面形狀為正三角形的三角通孔,所述每個三角通孔貫穿所述鞋底寬度方向,所述每個三角通孔的其中一條邊與所述鞋底的與地面相接觸端面相平行,且所述相鄰兩三角通孔之間的EVA中底上還設有截面形狀與所述三角通孔的截面形狀相對稱的倒三角通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文海,
申請(專利權)人:張文海,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