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用于過濾流體的介質結構。過濾結構包括第一過濾層和第二過濾層。第二過濾層包覆于第一過濾層外側。第一過濾層與第二過濾層卷置,呈螺旋狀排列。設置第一過濾層于螺旋中心的起始點為流體進入的流入口,設置第一過濾層于螺旋外側的終點為流體的流出口。由于流體流入的入口與流出的出口為唯一的,流體必須流經螺旋狀的第一過濾層或徑向流經第二過濾層。本發明專利技術所提出的過濾結構,通過設置螺旋狀結構,使得過濾材料的過濾面積在單位體積內大大增加本發明專利技術所提出的過濾結構,通過設置螺旋狀結構,使得過濾介質的單位過濾面積在單位體積內大大增加,進而實現過濾介質的過濾性能的提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一種應用于過濾流體的介質結構。過濾結構包括第一過濾層和第二過濾層。第二過濾層包覆于第一過濾層外側。第一過濾層與第二過濾層卷置,呈螺旋狀排列。設置第一過濾層于螺旋中心的起始點為流體進入的流入口,設置第一過濾層于螺旋外側的終點為流體的流出口。由于流體流入的入口與流出的出口為唯一的,流體必須流經螺旋狀的第一過濾層或徑向流經第二過濾層。本專利技術所提出的過濾結構,通過設置螺旋狀結構,使得過濾材料的過濾面積在單位體積內大大增加本專利技術所提出的過濾結構,通過設置螺旋狀結構,使得過濾介質的單位過濾面積在單位體積內大大增加,進而實現過濾介質的過濾性能的提高。【專利說明】
涉及一種介質結構,具體為一種應用于過濾流體的介質結構。 一種過濾結構
技術介紹
基于各類過濾材料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過濾材料已經在與過濾相關的物理性能上 有了長足的進步。例如基于R〇(Reverse Osmosis)反滲透技術的R0膜,能截留大于0.0001 微米的物質,有效截留所有溶解鹽份及分子量大于1〇〇的有機物,同時允許水分子通過。 另一方面,決定過濾介質過濾性能的因素可以歸結為單位面積的過濾性能和過濾 介質的過濾總面積。通過改變材料的過濾或吸附性能,可以使過濾介質的單位面積的過濾 性能得以提高,進而使得由過濾材料組成的過濾介質的過濾性能得以提高,但同時也可以 通過增加過濾介質中過濾材料的過濾面積實現提高過濾介質的過濾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出一種使得過濾介質的單位過濾面積在單位體 積不變的情況下得以增加的過濾結構。 本專利技術所提出的過濾結構包括第一過濾層和第二過濾層。第二過濾層包覆于第一 過濾層外側。第一過濾層與第二過濾層卷置,呈螺旋狀排列。設置第一過濾層于螺旋中心 的起始點為流體進入的流入口,設置第一過濾層于螺旋外側的終點為流體的流出口。 其中,在本專利技術所提出的過濾結構中,設置第一過濾層與第二過濾層的數量在兩 層及兩層以上。 其中,第一過濾層采用孔隙率大于50%的纖維材料、孔隙率大于50%的高分子材 料、孔隙率大于50%的碳化物。 其中,第一過濾層采用纖維材料、高分子材料。 第一過濾層由于充滿孔隙,充當流體流經的流道。當待過濾的流體流入第一過濾 層后,沿著呈螺旋狀由第一過濾層構成的流道流動。同時流體由于外界施加的壓力及重力 作用由第一過濾層向其緊鄰的徑向向外的第二過濾層滲透,在流體徑向經過第二過濾層后 進入第二過濾層緊鄰的徑向向外的第一過濾過濾層,即流體由螺旋結構的中心處向螺旋結 構外側徑向滲透。 本專利技術所提出的過濾結構,通過設置螺旋狀結構,使得過濾介質的單位過濾面積 在單位體積內大大增加,進而實現過濾介質的過濾性能的提高。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為流體在第一過濾層中的流動方向示意圖。 圖2為過濾結構的結構示意及流體流動方向示意圖。 L第一過濾層2.第二過濾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在本專利技術的此項優選實施例中,第一過濾層1采用海綿,第二過濾層2采用無紡布 加工而成的過濾膜。第一過濾層1中海綿的孔隙率大于50%。 流體在第一過濾層1中的流動方向如圖1所示。 過濾層與流通層分別疊置為一復合材料,一側為第一過濾層1,一側為第二過濾。 將兩份復合材料疊置,將第一過濾層1作為內層,第二過濾層2作為進行卷置,形成圓柱型。 其截面如圖2所示。 由于充當第一過濾層1的海綿為一整體,流體通過第一過濾層1于螺旋中心的起 始位置為流體流入口流入,通過第一過濾層1于螺旋外側的位置為流體的流出口流出。 第一過濾層1由于充滿孔隙,充當流體流經的流道。當待過濾的煙氣流入第一過 濾層1后,沿著呈螺旋狀由第一過濾層1構成的流道流動。同時由于外界施加的壓力及重 力作用由第一過濾層1向其緊鄰的徑向向外的第二過濾層2滲透,在流體徑向經過第二過 濾層2后進入其緊鄰的徑向向外的第一過濾過濾層,即流體由螺旋結構的中心處向螺旋結 構外側徑向滲透。 流體通過整個過濾結構后,過濾流程即結束。 【權利要求】1. 一種過濾結構,包括第一過濾層和第二過濾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過濾層包覆于所述第一過濾層外側; 所述第一過濾層與所述第二過濾層卷置,呈螺旋狀排列; 設置第一過濾層于螺旋中心的起始點為流體進入的流入口,設置第一過濾層于螺旋外 側的終點為流體的流出口。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過濾結構,其特征在于:設置第一過濾層與第二過濾層 的數量在兩層及兩層以上。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過濾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濾層采用孔隙率大 于50%的纖維材料、孔隙率大于50%的高分子材料、孔隙率大于50%的碳化物。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過濾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過濾層采用纖維材料、 高分子材料?!疚臋n編號】B01D39/14GK104096419SQ201310114664【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3日 【專利技術者】邱金益, 黃曾新, 蔣欣誠, 胡錦程, 章夢露 申請人:黃曾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過濾結構,包括第一過濾層和第二過濾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過濾層包覆于所述第一過濾層外側;所述第一過濾層與所述第二過濾層卷置,呈螺旋狀排列;設置第一過濾層于螺旋中心的起始點為流體進入的流入口,設置第一過濾層于螺旋外側的終點為流體的流出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邱金益,黃曾新,蔣欣誠,胡錦程,章夢露,
申請(專利權)人:黃曾新,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