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份傳感器,包括插座CON3和探頭接口RE,通過探頭接口RE測量的數據及時掌握土壤的含水量,合理組織用水,控制和調節土壤水分來滿足農作物、植物的需水要求是灌溉管理的重要內容。(*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水份傳感器,包括插座CON3和探頭接口RE,通過探頭接口RE測量的數據及時掌握土壤的含水量,合理組織用水,控制和調節土壤水分來滿足農作物、植物的需水要求是灌溉管理的重要內容?!緦@f明】
本技術涉及傳感器領域,具體是一種水份傳感器。 一種水份傳感器
技術介紹
水分傳感器主要對于多孔介質的水分進行測定,多孔介質又分為粗孔與細孔。粗 孔指無機草肥,河泥,植物粉劑,鋸末,碎石子等。細孔指土壤、混凝土、礦粉等。 粗孔與細孔的物理特征的根本區別在于水分重比線性曲線正好在兩個不同的區 域。細孔物質在20%以下區域,粗孔物質在20%以上區域?,F有技術的水分傳感器只具備 了單一的測量屬性,不利于專業人員的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份傳感器,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 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種水份傳感器,包括探針、殼體和電源連接線,所述殼體內部設有傳感器電路 板,傳感器電路板的探頭接口連接多個固定在殼體上的探針,傳感器電路板的插座C0N3連 接電源連接線,所述探頭接口 RE的兩端非別連接電阻R111和電阻R112的一端,且電阻 R111和電阻R112串聯,所述電阻R112與探頭接口 RE的連接點上依次連接電阻R222、電 阻R221、電容HE4和運算放大器HU1A的1腳,所述電容HE4的負極連接滑動變阻器HW1的 調節端和電容HC4的一端,所述滑動變阻器HW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HU1A的1腳,電容 HC4的另一端和運算放大器HU1A的3腳接地,所述運算放大器HU1A的2腳連接二極管HD2 的一端和電阻HR1的一端,所述運算放大器HU1A的5腳分別連接二極管HD2的另一端和二 極管HD1的一端,二極管HD1的另一端和電阻HR1的另一端連接同時與電阻HR2的一端串 聯,所述電阻HR2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電阻HR3的一端和電容HE5的正極,電容HE5的負極接 地,所述電阻HR3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HU1A的4腳、電阻HR9的一端和接地電阻HR4, 所述電阻HR3與接地電阻HR4的連接點連接運算放大器HU2A的1腳,所述運算放大器HU2A 的2腳連接電阻HR11的一端和HR16的一端,所述電阻HR11的另一端接地,HR16的另一端 連接運算放大器HU2A的5腳和電阻R31的一端,所述運算放大器HU2A的4腳連接運算放 大器HU1A的4腳和電阻R28的一端,電阻R28的另一端連接可調電阻TW5的調節端,可調 電阻TW5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30,電阻R30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HU3的1腳和電阻R40 的一端,電阻R31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HU3的2腳,運算放大器HU3的3腳接地,所述 電阻R40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HU3的5腳和電阻HR17的一端,電阻HR17的另一端連 接電容HC5的一端和電阻HR18的一端,所述電阻HR18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HU2B的1 腳和電容HC6的一端,電容HC6的另一端和電阻HR19的一端均接地,所述運算放大器HU2B 的2腳連接腳電阻HR19的另一端和電阻HR20的一端,所述運算放大器HU2B的5腳連接電 容HC5的另一端、電阻HR20的另一端和電阻R41的一端,所述電阻R41的另一端連接運算 放大器TU2B的1腳,所述運算放大器TU2B的5腳連接電阻HR21的一端,電阻HR21的另一 端連接三極管Q2的基極,所述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連接運算放大器HU1A的4腳,所述三極 管Q2的發射極連接運算放大器TU2B的2腳和電阻R22的一端,所述電阻R22的另一端和 運算放大器TU2B的3腳均接地,所述電阻R111與探頭接口 RE連接點的一端連接電容HE3 的一端,所述電容HE3的另一端連接電阻HR5的一端和穩壓二極管HZ1的一端,穩壓二極管 HZ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電阻HR5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HU1B的7腳、電阻R6的一端和 電阻HR7的一端,所述運算放大器HU1B的5腳連接電阻R6的另一端、電阻HR8的一端和電 阻HR9的一端,運算放大器HU1B的6腳連接阻HR7的另一端和電容HC3的一端,所述電容 H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電阻HR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插座C0N3的2腳接地,所述插座C0N3 的3腳連接二極管D1 -端和二極管D2的一端,所述二極管D2的另一端連接電容HC1的 正極、電容HE1的正極和三端穩壓管U1的輸入端,所述電容HC1和電容HE1并聯連接三端 穩壓管U1的接地端,所述三端穩壓管U1的輸出端連接電容HC2的正極、電容HE2的正極、 電阻HR9的另一端和運算放大器HU1A的4腳,所述電容HC2和電容HE2并聯連接三端穩壓 管U1的接地端,所述三端穩壓管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二極管D1的另一端連接電容TC1、 電容TE1和三端穩壓管U2的輸入端,所述電容TC1和電容TE1并聯連接三端穩壓管U2的 接地端,所述三端穩壓管U2輸出端連接電容TC2和電容TE2,電容TC2和電容TE2并聯連 接誒三端穩壓管U2的接地端,所述三端穩壓管U2的接地端連接插座C0N3的1腳,所述三 端穩壓管U2輸出端連接電阻TR1、電阻TR2、運算放大器TU1A的4腳、運算放大器TU2的4 腳和三極管Q1的集電極,所述三端穩壓管U2的接地端連接電容TC3的一端、可調電阻TW2、 可調電阻TW1、電阻TR9、運算放大器TU1A的3腳、運算放大器TU2的3腳和電阻TR15 ;所 述電阻TR1的另一端連接電容TC3的另一端、電阻TR16和電阻TR4,所述電阻TR4的另一端 連接運算放大器TU1A的1腳,所述電阻TR16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TU1A的5腳;所述 電阻TR2的另一端連接電阻TR5和電阻TR3,電阻TR5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TU1A的2 腳和電阻TR6的一端,電阻TR6的另一端連接電阻TR8的一端、可調電阻TW1的另一端和電 阻TR7的一端,所述電阻TR7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TU1A的5腳,所述TR3的另一端連 接可調電阻TW2的另一端,所述電阻TR8的另一端連接電阻TR9的另一端,所述電容TC3的 兩端連接插座C0N2的兩個針腳;所述運算放大器TU1A的5腳連接電阻TRIO的一端,電阻 TRIO的另一端連接電阻TR11和電容TC4,所述電容TC4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TU1B的 1腳,電阻TR11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TU1B的3腳和電容TC5的一端,所述電容TC5的 另一端連接三端穩壓管U2的接地端,所述運算放大器TU1B的2腳連接電阻TR12的一端和 電阻TR13的一端,電阻TR12的另一端連接三端穩壓管U2的接地端,電阻TR13的另一端連 接運算放大器TU1B的1腳,所述運算放大器TU1B的1腳連接電阻TR30的一端,電阻TR30 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TU2的1腳,運算放大器TU2的2腳連接電阻TR15的另一端和三 極管Q1的發射極,所述三極管Q1的基極連接電阻TR14的一端,所述電阻TR14的另一端運 算放大器TU2的5腳。 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探針之間的距離為15mm。 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探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份傳感器,包括探針、殼體和電源連接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內部設有傳感器電路板,傳感器電路板的探頭接口連接多個固定在殼體上的探針,傳感器電路板的插座CON3連接電源連接線,所述探頭接口RE的兩端非別連接電阻R111和電阻R112的一端,且電阻R111和電阻R112串聯,所述電阻R112與探頭接口RE的連接點上依次連接電阻R222、電阻R221、電容HE4和運算放大器HU1A的1腳,所述電容HE4的負極連接滑動變阻器HW1的調節端和電容HC4的一端,所述滑動變阻器HW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HU1A的1腳,電容HC4的另一端和運算放大器HU1A的3腳接地,所述運算放大器HU1A的2腳連接二極管HD2的一端和電阻HR1的一端,所述運算放大器HU1A的5腳分別連接二極管HD2的另一端和二極管HD1的一端,二極管HD1的另一端和電阻HR1的另一端連接同時與電阻HR2的一端串聯,所述電阻HR2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電阻HR3的一端和電容HE5的正極,電容HE5的負極接地,所述電阻HR3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HU1A的4腳、電阻HR9的一端和接地電阻HR4,所述電阻HR3與接地電阻HR4的連接點連接運算放大器HU2A的1腳,所述運算放大器HU2A的2腳連接電阻HR11的一端和HR16的一端,所述電阻HR11的另一端接地,HR16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HU2A的5腳和電阻R31的一端,所述運算放大器HU2A的4腳連接運算放大器HU1A的4腳和電阻R28的一端,電阻R28的另一端連接可調電阻TW5的調節端,可調電阻TW5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30,電阻R30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HU3的1腳和電阻R40的一端,電阻R31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HU3的2腳,運算放大器HU3的3腳接地,所述電阻R40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HU3的5腳和電阻HR17的一端,電阻HR17的另一端連接電容HC5的一端和電阻HR18的一端,所述電阻HR18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HU2B的1腳和電容HC6的一端,電容HC6的另一端和電阻HR19的一端均接地,所述運算放大器HU2B的2腳連接腳電阻HR19的另一端和電阻HR20的一端,所述運算放大器HU2B的5腳連接電容HC5的另一端、電阻HR20的另一端和電阻R41的一端,所述電阻R41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TU2B的1腳,所述運算放大器TU2B的5腳連接電阻HR21的一端,電阻HR21的另一端連接三極管Q2的基極,所述三極管Q2的集電極連接運算放大器HU1A的4腳,所述三極管Q2的發射極連接運算放大器TU2B的2腳和電阻R22的一端,所述電阻R22的另一端和運算放大器TU2B的3腳均接地,所述電阻R111與探頭接口RE連接點的一端連接電容HE3的一端,所述電容HE3的另一端連接電阻HR5的一端和穩壓二極管HZ1的一端,穩壓二極管HZ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電阻HR5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HU1B的7腳、電阻R6的一端和電阻HR7的一端,所述運算放大器HU1B的5腳連接電阻R6的另一端、電阻HR8的一端和電阻HR9的一端,運算放大器HU1B的6腳連接阻HR7的另一端和電容HC3的一端,所述電容H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電阻HR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插座CON3的2腳接地,所述插座CON3的3腳連接二極管D1一端和二極管D2的一端,所述二極管D2的另一端連接電容HC1的正極、電容HE1的正極和三端穩壓管U1的輸入端,所述電容HC1和電容HE1并聯連接三端穩壓管U1的接地端,所述三端穩壓管U1的輸出端連接電容HC2的正極、電容HE2的正極、電阻HR9的另一端和運算放大器HU1A的4腳,所述電容HC2和電容HE2并聯連接三端穩壓管U1的接地端,所述三端穩壓管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二極管D1的另一端連接電容TC1、電容TE1和三端穩壓管U2的輸入端,所述電容TC1和電容TE1并聯連接三端穩壓管U2的接地端,所述三端穩壓管U2輸出端連接電容TC2和電容TE2,電容TC2和電容TE2并聯連接誒三端穩壓管U2的接地端,所述三端穩壓管U2的接地端連接插座CON3的1腳,所述三端穩壓管U2輸出端連接電阻TR1、電阻TR2、運算放大器TU1A的4腳、運算放大器TU2的4腳和三極管Q1的集電極,所述三端穩壓管U2的接地端連接電容TC3的一端、可調電阻TW2、可調電阻TW1、電阻TR9、運算放大器TU1A的3腳、運算放大器TU2的3腳和電阻TR15;所述電阻TR1的另一端連接電容TC3的另一端、電阻TR16和電阻TR4,所述電阻TR4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TU1A的1腳,所述電阻TR16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TU1A的5腳;所述電阻TR2的另一端連接電阻TR5和電阻TR3,電阻TR5的另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TU1A的2腳和電阻TR6的一端,電阻TR6的另一端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正平,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昆侖中大工控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