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煤斗及其嵌入式支架涉及輸煤設備,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需支承梁的煤斗及其嵌入式支架。其技術方案:包括煤斗、框架與支撐;框架包括側向加強筋、豎向加強筋及腹桿;側向加強筋組成至少兩層且存在鏤空的側向加強筋框,煤斗設置在所述鏤空中,煤斗的側壁與側向加強筋固定;豎向加強筋與側向加強筋垂直布置,且與相鄰的兩層側向加強筋框連接;腹桿與側向加強筋成一定角度布置,且與相鄰的兩層側向加強筋框連接;框架與支撐連接。有益效果是:1、嵌入式支架可承受為煤斗豎向的重力,不需單獨設置支承梁;2、因為設有腹桿,支架整體抗剪力性能更好;3、不需支承層,煤重力荷載分布更好,能有效降低地震剪力和地震層間位移比。(*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煤斗及其嵌入式支架涉及輸煤設備,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需支承梁的煤斗及其嵌入式支架。其技術方案:包括煤斗、框架與支撐;框架包括側向加強筋、豎向加強筋及腹桿;側向加強筋組成至少兩層且存在鏤空的側向加強筋框,煤斗設置在所述鏤空中,煤斗的側壁與側向加強筋固定;豎向加強筋與側向加強筋垂直布置,且與相鄰的兩層側向加強筋框連接;腹桿與側向加強筋成一定角度布置,且與相鄰的兩層側向加強筋框連接;框架與支撐連接。有益效果是:1、嵌入式支架可承受為煤斗豎向的重力,不需單獨設置支承梁;2、因為設有腹桿,支架整體抗剪力性能更好;3、不需支承層,煤重力荷載分布更好,能有效降低地震剪力和地震層間位移比?!緦@f明】煤斗及其嵌入式支架
本技術涉及輸煤設備,尤其是一種煤斗及其嵌入式支架。
技術介紹
煤斗是火力發電廠或大型供熱電廠運煤系統的一個重要的結構件,通常設置在主 廠房煤倉間,用來儲存、轉運經輸煤棧橋傳送至主廠房的煤。煤斗的材料通常為鋼,鋼煤斗 具有自重輕、施工簡單、速度快,經濟性較好等優點。隨這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大機 組、高烈度地區建造的電廠越來越多,煤斗重心位置越來越高,容量越來越大,煤斗層的橫 向高度也變大,廠房建筑的體量和抗震要求也越來越高。 在現有技術中,煤斗壁采用鋼板焊接成型,斗壁外側設置加強筋,重量由煤斗支撐 或者懸掛在煤斗大梁上。鋼煤斗的外形通常采用圓形和方形結構,其中圓形煤斗,雖然其應 力和變形分布均勻,受力性能較好,但其空間占用率低,同體積的圓斗較方斗需要更大建筑 空間,導致廠房整體經濟性能較差。 現有技術中煤斗1通常是通過煤斗架掛在廠房的支撐之上的,以方形煤斗為例說 明,如圖5、圖6及圖7,煤斗1四周設有若干層側向加強筋5,相鄰的側向加強筋5頭尾相連 成口字形框架,煤斗1位于該口字空腔內。煤斗1安裝時分兩種情況:1、煤斗1掛在支承梁 上,而支承梁則架設在立柱4上,支承梁3與煤斗1上沿當中存在支承層,由于需要的煤斗 荷重大,煤斗層高,采用煤斗大梁支撐或懸吊時候,易形成薄弱層,特別對高烈度地區不利 于廠房的抗震設計;2、支承梁3設置在煤斗1下方,和第一種方案相同此一方案也需要支承 層6,同時對煤斗1框架的剛性和強度均有較大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需架設支承梁的煤斗及其嵌入式 支架。 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煤斗及其嵌入式支架,包括煤 斗、框架與支撐;框架包括側向加強筋、堅向加強筋及腹桿;側向加強筋組成至少兩層且存 在鏤空的側向加強筋框,煤斗設置在所述鏤空中,煤斗的側壁與側向加強筋固定;堅向加強 筋與側向加強筋垂直布置,且與相鄰的兩層側向加強筋框連接;腹桿與側向加強筋成一定 角度布置,且與相鄰的兩層側向加強筋框連接;框架與支撐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煤斗為方斗。 進一步的:堅向加強筋與煤斗側壁固定。 進一步的:煤斗側壁設有凹槽,側向加強筋為Η型鋼,側向加強筋內側翼緣設置在 凹槽內,側向加強筋通過該凹槽與煤斗側壁固定。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嵌入式支架可承受為煤斗堅向的重力,不需單獨設 置支承梁;2、因為設有腹桿,支架整體抗剪力性能更好;3、不需支承層,煤重力荷載分布更 好,能有效降低地震剪力和地震層間位移比。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toon] 圖1是本技術的俯視圖; 圖2是本技術的正視圖; 圖3是本技術的側視圖; 圖4是本技術側向加強筋與煤斗壁的連接詳圖; 其中附圖標記:1-煤斗、11-凹槽、2-框架、21-側向加強筋、22-腹桿、23-堅向加 強筋、7-支撐; 圖5是現有技術方形煤斗及框架的俯視圖; 圖6是現有技術方形煤斗及框架的正視圖; 圖7是現有技術方形煤斗及框架的側視圖; 附圖標記:1-煤斗、3-支承梁、4-立柱、5-側向加強筋、6-支承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技術的煤斗及其嵌入式支架:包括煤斗1、框架2與 支撐7 ;框架2包括側向加強筋21、堅向加強筋23及腹桿22 ;側向加強筋21組成至少兩層 且存在鏤空的側向加強筋框,煤斗1設置在所述鏤空中,煤斗1的側壁與側向加強筋21固 定;堅向加強筋23與側向加強筋21垂直布置,且與相鄰的兩層側向加強筋框連接;腹桿22 與側向加強筋21成一定角度布置,且與相鄰的兩層側向加強筋框連接;框架2與支撐7連 接。 框架2是類似桁架結構的框架,側向加強筋21對應桁架弦桿;堅向加強筋23和腹 桿22對應桁架腹桿。桁架是由桿件通過焊接、鉚接或螺栓連接而成的結構件,具有較好的 承重性能和抗側力性能,可作為簡支梁、吊車懸臂、鋼結構框架。支撐7是承受煤斗1重量 的機構??蚣?與支撐7連接,具體方式可以是:1、框架2直接嵌入廠房可起支撐作用的墻 面內;2、框架2架設在廠房的立柱上;3、將框架2本身作為廠房框架的一個部分。 本技術思路是:將煤斗框架設計成類似桁架的結構,代替支撐框架的支承梁 3,將桁架鏤空部分作為煤斗1的安裝空間。煤斗1可以用焊接、鉚接或螺栓連接等方法與 側向加強筋21固定。 煤炭存放在煤斗1內,會使煤斗承受兩個力:1、煤炭垂直向下的重力;2、煤炭向四 周擴散,類似于水壓張力的側向力。與上述兩個力對應:1、框架2本身可以作為簡支梁,支 撐煤斗2的重量;2、煤斗1處于框架2的鏤空內,與煤斗1側壁固定的側向加強筋21可以 幫助煤斗1側壁承受側向力。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技術優點是:1、不存在如圖6、圖7 中的支承梁3與煤斗1間的支承層6,煤重力荷載分布更好,能有效降低地震剪力和地震層 間位移比;2、框架2可承受為煤斗1堅向的重力,不需再單獨設置支承梁3 ;3、框架2的整 體性更好,抗剪力性能更好。 常規使用的煤斗1主要是方斗和圓斗,即通常煤斗1的儲煤段的截面形狀為方形 和圓形。圓斗的特點是:應力和變形分布均勻,受力性能較好,但其空間占用率低,同體積的 圓斗較方斗需要更大建筑空間,導致廠房整體經濟性能較差。方斗的特點是:空間利用率 高,但煤斗1荷重大,煤斗1層高,采用煤斗大梁支承或懸吊時候,均易形成薄弱層,特別對 高烈度地區不利于廠房的抗震設計。當使用桁架式煤斗時,可以比較好的克服方斗的缺點, 所以本實施例中:所述煤斗1為方斗。有益效果是:廠房的布局更合理,經濟效益更好。 本實施例中:堅向加強筋23與煤斗1側壁固定。這樣設置的有益效果是:1、堅向 加強筋23與煤斗1固定可以增加煤斗1的強度;2、在煤斗1的安裝過程中,堅向加強筋23 往往先與煤斗1固定,然后堅向加強筋23再與側向加強筋21、腹桿22組成框架2,此時堅 向加強筋23可方便側向加強筋21定位固定,且此種操作次序往往能使安裝過程更方便。 為了框架2和煤斗1的結合更好,本實施例中:煤斗1由鋼板拼接而成,拼接處設 有凹槽11,側向加強筋21為Η型鋼,側向加強筋21內側翼緣211設置在凹槽11內,側向加 強筋21通過該凹槽11與煤斗1側壁固定。 煤斗1通常為鋼板拼接而成,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煤斗及其嵌入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斗(1)、框架(2)與支撐(7);框架(2)包括側向加強筋(21)、豎向加強筋(23)及腹桿(22);側向加強筋(21)組成至少兩層且存在鏤空的側向加強筋框,煤斗(1)設置在所述鏤空中,煤斗(1)的側壁與側向加強筋(21)固定;豎向加強筋(23)與側向加強筋(21)垂直布置,且與相鄰的兩層側向加強筋框連接;腹桿(22)與側向加強筋(21)成一定角度布置,且與相鄰的兩層側向加強筋框連接;框架(2)與支撐(7)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代曉,漆檜,李銳,常顯勇,李龍華,傅軍,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電力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