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網狀注塑骨架結構的遮陽板,包括網狀骨架本體、第一支撐軸和支撐套,網狀骨架本體、第一支撐軸和支撐套為一體注塑成型,第一支撐軸設置在網狀骨架本體上側的一端,支撐套套在第一支撐軸上并與第一支撐軸固定連接,支撐套與支撐座連接,可相對于支撐座轉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采用支撐套、第一支撐軸與網狀骨架本體一體注塑成型結構,一體注塑成型保證了遮陽板支撐套圓柱度,提升了外觀質量;保證遮陽板的旋轉順暢;保證遮陽板插拔力穩定,乘客操作舒適性好;消除遮陽板在行車過程中因支撐套變形脫出的風險;提高遮陽板支撐套的使用耐久性;節省支撐套的注塑、裝配、焊接等工序,節省人力資源;降低遮陽板生產成本。(*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網狀注塑骨架結構的遮陽板,包括網狀骨架本體、第一支撐軸和支撐套,網狀骨架本體、第一支撐軸和支撐套為一體注塑成型,第一支撐軸設置在網狀骨架本體上側的一端,支撐套套在第一支撐軸上并與第一支撐軸固定連接,支撐套與支撐座連接,可相對于支撐座轉動。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采用支撐套、第一支撐軸與網狀骨架本體一體注塑成型結構,一體注塑成型保證了遮陽板支撐套圓柱度,提升了外觀質量;保證遮陽板的旋轉順暢;保證遮陽板插拔力穩定,乘客操作舒適性好;消除遮陽板在行車過程中因支撐套變形脫出的風險;提高遮陽板支撐套的使用耐久性;節省支撐套的注塑、裝配、焊接等工序,節省人力資源;降低遮陽板生產成本。【專利說明】一種網狀注塑骨架結構的遮陽板
本技術屬于汽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網狀注塑骨架結構的遮陽板。
技術介紹
目前遮陽板結構大多數遮陽板本體都是鋼絲骨架結構,襯墊為瓦楞紙板+I^U海綿 或PU整體發泡結構,前者感知質量較差,后者成本高,工藝復雜,遮陽板支撐套需要單獨注 塑成型,修剪飛邊,通過超聲波焊接工藝把支撐套焊接在鋼絲骨架的支撐軸上,由于支撐套 有旋轉要求,為保證旋轉正常,對圓柱要求較高,工藝上控制難度大,如果尺寸控制不好,支 撐套與遮陽板支撐座之間配合間隙過大,車輛行駛過程中兩者碰撞易產生異響,如果支撐 套與遮陽板支撐座配合過緊,遮陽板翻轉過程中,支撐套與遮陽板支撐座之間摩擦,易磨損 起粉,影響外觀質量,翻轉力不易控制且操作不舒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出一種網狀注塑骨架結構的遮陽板,解決遮陽板外觀質量差、工序 多、成本較高、插拔力不穩定、翻轉力不穩定、生產過程中有多個高危崗位等問題,彌補了現 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種網狀注塑骨架結構的遮陽板,包括網狀骨架本體、第一支撐軸和支撐套,所述 網狀骨架本體、第一支撐軸和支撐套為一體注塑成型,所述第一支撐軸設置在所述網狀骨 架本體上側的一端,所述支撐套套在所述第一支撐軸上并與所述第一支撐軸固定連接,所 述支撐套與支撐座連接,所述支撐套與所述支撐座間隙配合并可相對于支撐座轉動。 所述網狀骨架本體上側相對于設有所述第一支撐軸的一端的另一端連接有支承 軸總成,所述支承軸總成包括軸座和第二支撐軸,所述第二支撐軸上連接有卡簧及卡簧套。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采用支撐套、第一支撐軸與網狀骨架本體一體注塑成 型結構,一體注塑成型保證了遮陽板支撐套圓柱度,提升了外觀質量;保證遮陽板的旋轉 順暢;保證遮陽板插拔力穩定,乘客操作舒適性好;消除遮陽板在行車過程中因支撐套變 形脫出的風險;提高了遮陽板支撐套的使用耐久性;節省了支撐套的注塑、裝配、焊接等工 序,節省人力資源;降低遮陽板生產成本。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 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 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 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網狀注塑骨架結構的遮陽板的局部放大圖; 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網狀注塑骨架結構的遮陽板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中的遮陽板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 1、網狀骨架本體;2、第一支撐軸;3、支撐套;4、支撐座;5、軸座;6、第二支撐軸; 7、卡簧及卡簧套;8、現有技術中的支撐套;9、支撐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 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如圖1-2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網狀注塑骨架結構的遮陽板,包括網狀 骨架本體1、第一支撐軸2和支撐套3,所述網狀骨架本體1、第一支撐軸2和支撐套3為一 體注塑成型,所述第一支撐軸2設置在所述網狀骨架本體1上側的一端,所述支撐套3套在 所述第一支撐軸2上并與所述第一支撐軸2固定連接,所述支撐套3與支撐座4連接,所述 支撐套3與所述支撐座4間隙配合并可相對于支撐座4轉動;所述網狀骨架本體1上側相 對于設有所述第一支撐軸2的一端的另一端連接有支承軸總成,所述支承軸總成包括軸座 5和第二支撐軸6,所述第二支撐軸6上連接有卡簧及卡簧套7。 遮陽板本體骨架由原來的鋼絲骨架更改為注塑骨架,原來鋼絲骨架的遮陽板本體 由瓦楞紙板或PU發泡組成,中間部分無支撐,遮陽板剛度不足,當熱合PVC面料后,表面PVC 面料容易起皺,使用過程中,遮陽板偏軟,外觀易出現褶皺,外觀質量及使用舒適性不好,如 果使用本技術的網狀注塑骨架之后,由于中間部分有網狀的注塑骨架支撐,遮陽板整 體剛度提高,遮陽板外觀質量及使用舒適性得到很大的改善。 而且本技術的網狀骨架本體、第一支撐軸和支撐套是一體注塑成型的,減少 了產品的生產工藝步驟,省去了鋼絲的沖裁,鋼絲焊接,鋼絲與卡簧、卡簧套的焊接,還減少 了單獨注塑支撐套的工序,以及支撐套的修剪,超聲波焊接等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 了人力成本,并且這些工藝都屬于高能量,輻射,明火等高危崗位。 遮陽板支撐座、支撐套、第一支撐軸配合時,尺寸穩定,才能有穩定合理的插拔力, 符合人機工程要求及人性化設計要求。但是現有技術中的支撐套是將注塑成型的兩個半圓 的軸套通過焊接工藝焊到支撐軸上,尺寸穩定性遠遠低于一體注塑成型的支撐套和第一支 撐軸,所以一體注塑成型的結構插拔力穩定性得到提高,保證了遮陽板有穩定的插拔力,而 且遮陽板翻轉力穩定。 如圖3所示,現有技術中的支撐套8是單獨注塑后焊接在支撐軸9上的,其圓柱度 及其與支撐座之間的間隙均不好掌控,尺寸不穩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 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 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 一種網狀注塑骨架結構的遮陽板,包括網狀骨架本體、第一支撐軸和支撐套,其特征 在于:所述網狀骨架本體、第一支撐軸和支撐套為一體注塑成型,所述第一支撐軸設置在所 述網狀骨架本體上側的一端,所述支撐套套在所述第一支撐軸上并與所述第一支撐軸固定 連接,所述支撐套與支撐座連接,所述支撐套與所述支撐座間隙配合并可相對于支撐座轉 動。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狀注塑骨架結構的遮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狀骨架本 體上側相對于設有所述第一支撐軸的一端的另一端連接有支承軸總成,所述支承軸總成包 括軸座和第二支撐軸,所述第二支撐軸上連接有卡簧及卡簧套。【文檔編號】B60J3/02GK203902222SQ201420003459【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3日 【專利技術者】鄭興華, 危學兵, 候兆平 申請人:上汽通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網狀注塑骨架結構的遮陽板,包括網狀骨架本體、第一支撐軸和支撐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狀骨架本體、第一支撐軸和支撐套為一體注塑成型,所述第一支撐軸設置在所述網狀骨架本體上側的一端,所述支撐套套在所述第一支撐軸上并與所述第一支撐軸固定連接,所述支撐套與支撐座連接,所述支撐套與所述支撐座間隙配合并可相對于支撐座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興華,危學兵,候兆平,
申請(專利權)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