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底座1上設有凹槽2,凹槽2內設有滑軌3,滑軌3內嵌有兩個可移動托臂裝置,可移動托臂裝置可沿滑軌3長度方向滑動,凹槽2內設有兩個驅動螺紋桿,兩個驅動螺紋桿位于同一條直線上且與凹槽2保持平行,兩個可移動托臂裝置以一對一方式套接在兩個驅動螺紋桿上并在驅動螺紋桿的驅動下移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簡易工作、提高效率。(*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底座1上設有凹槽2,凹槽2內設有滑軌3,滑軌3內嵌有兩個可移動托臂裝置,可移動托臂裝置可沿滑軌3長度方向滑動,凹槽2內設有兩個驅動螺紋桿,兩個驅動螺紋桿位于同一條直線上且與凹槽2保持平行,兩個可移動托臂裝置以一對一方式套接在兩個驅動螺紋桿上并在驅動螺紋桿的驅動下移動。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簡易工作、提高效率。【專利說明】新型外科護理托臂
本技術涉及醫療設備改進,特別是一種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
技術介紹
目前,臨床上神經外科人員在護理病人時,經常要求病患在模擬定位過程中上舉胳膊并交叉抱頭,然后在其胸部皮膚上用記號筆標記出照射中心、照射野和三條激光定位線,再轉治療室復位實施治療,在治療復位過程中,盡管病人每次都保持和定位時一樣的姿勢,但很難完全復位一致,影響治療效果,給精神外科護理人員增加了極大的工作難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一種新型外科護理托臂。 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包括底座1,底座I上設有凹槽2,凹槽2內設有滑軌3,滑軌3內嵌有兩個可移動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可移動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可沿滑軌3長度方向滑動,凹槽2內設有兩個驅動螺紋桿,兩個驅動螺紋桿位于同一條直線上且與凹槽2保持平行,兩個可移動托臂裝置以一對一方式套接在兩個驅動螺紋桿上并在驅動螺紋桿的驅動下移動。 所述可移動托臂裝置包括套接在驅動螺旋桿上并沿滑軌3移動的套塊4、固定安裝在套塊4上表面的固定帶5兩部分組成。 所述驅動螺紋桿通過兩個固定體安裝在凹槽內2,所述固定體是由支撐體6和嵌裝在支撐體6上的軸承7兩部分組成。 所述驅動螺紋桿包括搖把8和與搖把8固定焊接并插裝在固定體軸承7上的螺紋桿9。 所述套塊4套接在兩個軸承7之間的螺紋桿9上,所述套塊4內部設有與螺紋桿9相咬合的螺紋,并保證套塊4在螺紋桿9的驅動下沿滑軌長度方向滑動。 所述軸承7之間的螺紋桿9長度不小于套塊4長度的3倍。 所述凹槽2橫向貫穿整個底座I,連通底座I左右兩個側面。 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制作的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利用可移動托臂裝置固定病人胳膊,靈活性大,固定性強,復位準確性大,不需多次復位治療,提高工作效率,簡易工作。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是本技術所述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的俯視圖; 圖2是本技術所述支撐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技術所述底座的結構不意圖; 圖中,1、底座;2、凹槽;3、滑軌;4、套塊;5、固定帶;6、支撐體;7、軸承;8、搖把;9、 螺紋桿。【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具體描述,如圖1-3所示,一種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上設有凹槽2,所述凹槽2內設有滑軌3,所述滑軌3內嵌有兩個可移動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所述可移動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可沿滑軌3長度方向滑動,所述凹槽2內設有兩個驅動螺紋桿,所述兩個驅動螺紋桿位于同一條直線上且與凹槽2保持平行,所述兩個可移動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以一對一方式套接在兩個驅動螺紋桿上并在驅動螺紋桿的驅動下移動;所述可移動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包括套接在驅動螺旋桿上并沿滑軌3移動的套塊4、固定安裝在套塊4上表面的固定帶5兩部分組成; 所述驅動螺紋桿通過兩個固定體安裝在凹槽內2,所述固定體是由支撐體6和嵌裝在支撐體6上的軸承7兩部分組;所述驅動螺紋桿包括搖把8和與搖把8固定焊接并插裝在固定體軸承7上的螺紋桿9 ;所述套塊4套接在兩個軸承7之間的螺紋桿9上,所述套塊4內部設有與螺紋桿9相咬合的螺紋,并保證套塊4在螺紋桿9的驅動下沿滑軌長度方向滑動;所述軸承7之間的螺紋桿9長度不小于套塊4長度的3倍;所述凹槽2橫向貫穿整個底座I,連通底座I左右兩個側面。 本實施方案的特點為,底座上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滑軌,滑軌內嵌有兩個可移動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可移動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可沿滑軌長度方向滑動,凹槽內設有兩個驅動螺紋桿,兩個驅動螺紋桿位于同一條直線上且與凹槽保持平行,兩個可移動托臂裝置以一對一方式套接在兩個驅動螺紋桿上并在驅動螺紋桿的驅動下移動。驅動螺紋桿包括搖把和與搖把固定焊接并插裝在固定體軸承上的螺紋桿。工作時,病人兩手臂交叉上舉并用固定帶固定在套塊上,醫護人員轉動搖把,搖把帶動與之固定焊接在一起的螺紋桿轉動,由于兩個可移動托臂裝置嵌在滑軌中,且螺紋桿上的螺紋與可移動托臂裝置內部螺紋相咬合,在螺紋桿轉動的同時,帶動可移動托臂裝置移動,調節病患手臂所在位置,保證復位一致。 在本實施方案中,所述可移動托臂裝置包括套接在驅動螺旋桿上并沿滑軌移動的套塊、固定安裝在套塊上表面的固定帶兩部分組成,所述套塊套接在兩個軸承之間的螺紋桿上,所述套塊內部設有與螺紋桿相咬合的螺紋,并保證套塊在螺紋桿的驅動下沿滑軌長度方向滑動。工作時,用固定帶束縛手臂,套塊在螺紋桿的驅動下,利用螺紋咬合原理沿滑軌長度方向滑動。 在本實施方案中,所述驅動螺紋桿通過兩個固定體安裝在凹槽內,所述固定體是由支撐體和嵌裝在支撐體上的軸承兩部分組成,兩個驅動螺紋桿依次嵌套進固定體上的軸承,利用固定體支撐驅動螺紋桿并使驅動螺紋桿隨軸承轉動,完成移動套塊的操作。 在本實施方案中,所述軸承之間的螺紋桿長度不小于套塊長度的3倍,保證套塊在螺紋桿上滑動范圍能適應病患的手臂的伸展程度。 上述技術方案僅體現了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優選技術方案,本
的技術人員對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變動均體現了本技術的原理,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包括底座(I),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設有凹槽(2),所述凹槽(2)內設有滑軌(3),所述滑軌(3)內嵌有兩個可移動托臂裝置,所述可移動托臂裝置可沿滑軌(3)長度方向滑動,所述凹槽(2)內設有兩個驅動螺紋桿,所述兩個驅動螺紋桿位于同一條直線上且與凹槽(2)保持平行,所述兩個可移動托臂裝置以一對一方式套接在兩個驅動螺紋桿上并在驅動螺紋桿的驅動下移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動托臂裝置包括套接在驅動螺旋桿上并沿滑軌(3)移動的套塊(4)、固定安裝在套塊(4)上表面的固定帶(5)兩部分組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螺紋桿通過兩個固定體安裝在凹槽內(2),所述固定體是由支撐體(6)和嵌裝在支撐體(6)上的軸承(7)兩部分組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螺紋桿包括搖把(8)和與搖把(8)固定焊接并插裝在固定體軸承(7)上的螺紋桿(9)。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塊(4)套接在兩個軸承(7)之間的螺紋桿(9)上,所述套塊(4)內部設有與螺紋桿(9)相咬合的螺紋,并保證套塊(4)在螺紋桿(9)的驅動下沿滑軌長度方向滑動。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7)之間的螺紋桿(9)長度不小于套塊(4)長度的3倍。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其特征在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神經外科護理托臂,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設有凹槽(2),所述凹槽(2)內設有滑軌(3),所述滑軌(3)內嵌有兩個可移動托臂裝置,所述可移動托臂裝置可沿滑軌(3)長度方向滑動,所述凹槽(2)內設有兩個驅動螺紋桿,所述兩個驅動螺紋桿位于同一條直線上且與凹槽(2)保持平行,所述兩個可移動托臂裝置以一對一方式套接在兩個驅動螺紋桿上并在驅動螺紋桿的驅動下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岳濤,
申請(專利權)人:岳濤,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