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施工
,特別涉及一種剛性樁復合地基。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用于建造上述剛性樁復合地基的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復合地基中所采用的樁型大體可以分為兩種:散體樁和剛性樁。其中,散體樁包括旋噴樁、砂石樁等,其應用在復合地基中,地基的承載力提高不是很大;剛性樁包括CFG樁(CFG樁是Cement?Fly-ash?Gravel的縮寫,意為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水泥土樁、素混凝土樁等,其特點是樁身強度高,可以滿足高承載力的要求。 但是現有的剛性樁為實心樁,而實際工作過程中,剛性樁的中心部位承受的載荷較小,因此,實心樁的材料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造成一定的材料浪費,并且剛性樁的樁徑都較小,不能充分利用樁側土體的側阻力,且如果場地在設計確定的持力層以上有深厚的相對承載力較低的覆蓋層,則會造成樁體長度過長,從而造成極大的浪費,且適應性較差。 綜上所述,在滿足承載力要求的前提下,如何有效節約成本,避免資源浪費,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剛性樁復合地基,在使用等量材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剛性樁的承載能力,同時,增大樁側土體的側阻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復合地基的承載力。 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建造上述剛性樁復合地基的施工方法。r>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剛性樁復合地基,包括剛性樁和鋪設于所述剛性樁頂部的褥墊層,所述剛性樁包括內壁層和套設在所述內壁層外側的挖孔護壁層以及填充在所述內壁層內部的填充料;所述內壁層為筒狀結構;所述內壁層包括內壁鋼筋骨架和內壁混凝土層;所述挖孔護壁層包括護壁鋼筋和護壁混凝土層。 優選地,上述剛性樁復合地基中,所述填充料為可密實的巖土料或建筑垃圾。 優選地,上述剛性樁復合地基中,所述內壁鋼筋骨架包括長度沿所述剛性樁的軸線方向延伸的多個內壁縱筋和固定約束所述內壁縱筋的內壁箍筋。 優選地,上述剛性樁復合地基中,所述內壁箍筋環繞固定于所述內壁縱筋的外側。 優選地,上述剛性樁復合地基中,所述護壁鋼筋包括長度沿所述剛性樁的軸線方向按每米一節分段延伸的護壁縱筋及固定約束所述護壁縱筋的護壁箍筋。 優選地,上述剛性樁復合地基中,所述護壁箍筋環繞于所述護壁縱筋的外側。 優選地,上述剛性樁復合地基中,所述褥墊層為碎石褥墊層。 優選地,上述剛性樁復合地基中,所述褥墊層的厚度為20cm~30cm。 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剛性樁復合地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人工挖孔并完成挖孔護壁層,直至設計標高或者進入持力層; S2、在挖孔護壁層的內圈填裝內壁鋼筋骨架,并在內壁鋼筋骨架的內側支設筒形支護模板; S3、在所述挖孔護壁層和所述筒形支護模板之間澆筑內壁混凝土層,形成內壁層; S4、待內壁層成型后,拆除筒形支護模板,之后向內壁層所圍成的空心區域內填充碎石并振搗密實,形成剛性樁; S5、在剛性樁頂部鋪設厚度為20cm~30cm的碎石褥墊層,形成剛性樁復合地基。 優選地,在上述的剛性樁復合地基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驟S1中的人工挖孔并形成挖孔護壁層的操作采用從上至下按每米一節分段挖孔和澆筑成型的方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剛性樁復合地基中,剛性樁由內壁層和挖孔護壁層形成筒狀的空心薄壁結構,填充料填充在所述內壁層內部;內壁層由內壁鋼筋骨架和內壁混凝土層組成,挖孔護壁層由護壁鋼筋和護壁混凝土層組成。本專利技術中的薄壁碎石芯樁在滿足承載力要求的前提下,同等的材料可以設計成更大的直徑,由于直徑的增大,便增大了樁與樁側土體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了樁側土體的側阻力,有效保證了剛性樁的承載力,另一方面,通過在空心樁孔內填碎石填料,可以達到很好的排水作用,能夠一定程度上加速地基固結,從而更進一步提高了復合地基承載力。因此,本專利技術施工成本低,加固效果顯著,適應性強,結構簡單,施工方便,易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剛性樁復合地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剛性樁復合地基的剛性樁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上述圖1-圖3中,剛性樁1、挖孔護壁層11、護壁縱筋111、護壁箍筋112、護壁混凝土層113、內壁層12、內壁縱筋121、內壁箍筋122、內壁混凝土層123、褥墊層2、碎石填料3。 具體實施方式 本專利技術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種剛性樁復合地基,在使用等量材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了剛性樁的承載力及樁側土的側阻力,有效提高了復合地基的承載力。 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用于建造上述剛性樁復合地基的施工方法。 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請參考圖1-圖3,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剛性樁復合地基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剛性樁復合地基的剛性樁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俯視圖。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剛性樁復合地基,包括剛性樁1和褥墊層2,褥墊層2鋪設于剛性樁1的頂部;其中,剛性樁1包括內壁層12和挖孔護壁層11,挖孔護壁層11套設在內壁層12的外側,內壁層12為筒狀結構,即剛性樁1為空心薄壁圓柱結構;內壁層12包括內壁鋼筋骨架內壁混凝土層123,挖孔護壁層11包括護壁鋼筋及護壁混凝土層113。內壁鋼筋骨架為長度方向沿剛性樁1軸線方向延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剛性樁復合地基,包括剛性樁(1)和鋪設于所述剛性樁(1)頂部的褥墊層(2),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樁(1)包括內壁層(12)和套設在所述內壁層(12)外側的挖孔護壁層(11)以及填充在所述內壁層(12)內部的填充料(13);所述內壁層(12)為筒狀結構;所述內壁層(12)包括內壁鋼筋骨架和內壁混凝土層(123);所述挖孔護壁層(11)包括護壁鋼筋和護壁混凝土層(11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剛性樁復合地基,包括剛性樁(1)和鋪設于所述剛性樁
(1)頂部的褥墊層(2),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樁(1)包括內壁層
(12)和套設在所述內壁層(12)外側的挖孔護壁層(11)以及填充
在所述內壁層(12)內部的填充料(13);所述內壁層(12)為筒狀結
構;所述內壁層(12)包括內壁鋼筋骨架和內壁混凝土層(123);所
述挖孔護壁層(11)包括護壁鋼筋和護壁混凝土層(1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剛性樁復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填
充料(13)為可密實的巖土料或建筑垃圾。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剛性樁復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
內壁鋼筋骨架包括長度沿所述剛性樁(1)的軸線方向延伸的多個內壁
縱筋(121)和固定約束所述內壁縱筋(121)的內壁箍筋(12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剛性樁復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
內壁箍筋(122)環繞固定于所述內壁縱筋(121)的外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剛性樁復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
護壁鋼筋包括長度沿所述剛性樁(1)的軸線方向按每米一節分段延伸
的護壁縱筋(111)及固定約束所述護壁縱筋(111)的護壁箍筋(11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剛性樁復合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護<...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致遠,符征營,劉志超,余超貴,陳海東,李可一,康景文,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建筑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