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不間斷電源,包括殼體,殼體內設置有依次電連接的母線電容模塊、整流逆變模塊和濾波檢測模塊,整流逆變模塊包括至少一個整流逆變單元;整流逆變單元包括整流組件和逆變組件;整流組件設置于第一電路板上,逆變組件設置于第二電路板上,第一電路板和第二電路板均豎直設置于外殼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將不間斷電源的整流組件和逆變組件分設于兩塊電路板上,且兩塊電路板豎直放置,能有效避免現有不間斷電源中整流組件和逆變組件防護和絕緣性能低、容易失效的缺陷。(*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不間斷電源,包括殼體,殼體內設置有依次電連接的母線電容模塊、整流逆變模塊和濾波檢測模塊,整流逆變模塊包括至少一個整流逆變單元;整流逆變單元包括整流組件和逆變組件;整流組件設置于第一電路板上,逆變組件設置于第二電路板上,第一電路板和第二電路板均豎直設置于外殼內。本技術通過將不間斷電源的整流組件和逆變組件分設于兩塊電路板上,且兩塊電路板豎直放置,能有效避免現有不間斷電源中整流組件和逆變組件防護和絕緣性能低、容易失效的缺陷?!緦@f明】—種不間斷電源
本技術涉及不間斷電源,更具體地說,涉及不間斷電源結構布局的改進。
技術介紹
不間斷電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UPS)是一種可以穩壓穩頻輸出的電源保護設備,主要由整流器、蓄電池、逆變器和靜態開關等幾部分組成,可以保障計算機系統在停電之后繼續工作一段時間,以使用戶能夠緊急存盤,不致因停電而影響工作或丟失未保存的數據。 如圖1所示,現有電力系統中的UPS模塊一般都是采用三相整體PCB板I上下疊層布局,整流元件和逆變元件混裝在PCB板I上,這樣會降低整流元件和逆變元件的防護和絕緣功能。當UPS模塊處于較復雜的工況下時,例如處于灰塵大、濕度高的環境下時,很容易造成UPS模塊內電子元器件短路和打火,從而導致UPS模塊失效,甚至會造成重大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整流元件和逆變元件的防護和絕緣性能更好的不間斷電源。 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構造一種不間斷電源,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置有依次電連接的母線電容模塊、整流逆變模塊和濾波檢測模塊,所述整流逆變模塊包括至少一個整流逆變單元;其中,所述整流逆變單元包括整流組件和逆變組件;所述整流組件設置于第一電路板上,所述逆變組件設置于第二電路板上,所述第一電路板和所述第二電路板均豎直放置。 本技術所述的不間斷電源,其中,所述整流逆變單元還包括外殼,所述第一電路板和所述第二電路板相對設置于所述外殼內; 所述第一電路板和所述第二電路板相對設置,且所述第一電路板與所述第二電路板之間設置有風道,所述外殼上設置有與所述風道相連通的進風口。 本技術所述的不間斷電源,其中,所述整流組件包括整流功率電路,所述整流功率電路設置在所述第一電路板上面向所述風道的一側; 所述逆變組件包括逆變功率電路,所述逆變功率電路設置在所述第二電路板上面向所述風道的一側。 本技術所述的不間斷電源,其中,所述整流組件包括整流驅動電路,所述整流驅動電路設置在所述第一電路板上面向所述外殼的一側; 所述逆變組件包括逆變驅動電路,所述逆變驅動電路設置在所述第二電路板上面向所述外殼的一側。 本技術所述的不間斷電源,其中,所述外殼包括相拼接的前殼體和后殼體; 所述前殼體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后面板長度大于所述前面板長度,所述第一電路板和所述第二電路板設置于所述前殼體內; 所述第一電路板靠近所述后面板設置,所述第二電路板靠近所述前面板設置,所述第一電路板水平方向上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電路板水平方向上的長度; 所述整流組件包括整流電感,所述整流電感與所述整流功率電路設置在所述第一電路板的同一側,且所述整流電感設置于所述第一電路板上靠近所述后殼體的位置。 本技術所述的不間斷電源,其中,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上對應設置有兩對分別用于卡設所述第一電路板和所述第二電路板的卡槽。 本技術所述的不間斷電源,其中,所述上面板與所述后殼體相拼接的一邊、以及所述下面板上與所述后殼體相拼接的一邊均為折線形。 本技術所述的不間斷電源,其中,所述外殼上相對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便于相鄰的所述整流逆變單元相互拼接的榫卯結構。 本技術所述的不間斷電源,其中,所述整流逆變模塊包括三個所述整流逆變單元。 本技術所述的不間斷電源,其中,所述殼體上設置有風扇,且所述風扇位于所述整流逆變單元的進風口一側。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將不間斷電源的整流組件和逆變組件分設于兩塊電路板上,且兩塊電路板豎直放置,能有效避免現有不間斷電源中整流組件和逆變組件防護和絕緣性能低、容易失效的缺陷。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現有技術不間斷電源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不間斷電源整體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不間斷電源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整流逆變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去掉后殼體的整流逆變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整流逆變單元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三個整流逆變單元相拼接結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不間斷電源100結構如圖2和圖3所示,同時參閱圖4、圖5和圖6,不間斷電源100包括殼體101,殼體101內設置有依次電連接的母線電容模塊102、整流逆變模塊103和濾波檢測模塊104,整流逆變模塊103包括至少一個整流逆變單元10 ;其中,整流逆變單元10包括整流組件131和逆變組件121 ;整流組件131設置于第一電路板13上,逆變組件121設置于第二電路板12上,第一電路板13和第二電路板12均豎直設置。這樣通過將不間斷電源的整流組件131和逆變組件121分設于兩塊電路板上,且兩塊電路板豎直放置,能有效避免現有不間斷電源結構所造成的整流組件131和逆變組件121防護和絕緣性能低、容易失效的缺陷。 進一步地,上述實施例中,如圖4、圖5和圖6所示,整流逆變單元10還包括外殼11,第一電路板13和第二電路板12相對設置于外殼11內,同時在第一電路板13與第二電路板12之間設置有風道14,并在外殼11上設置有與該風道14相連通的進風口 141,以便于對第一電路板13以及第二電路板12上的元器件進行散熱。將第一電路板13和第二電路板12豎直放置,并相對設置于外殼11內,也能減小整流逆變單元10整體尺寸,便于其在不間斷電源中的裝配、運輸與后期維護。 上述實施例中,如圖1、圖2和圖7所示,整流逆變模塊103可包括一個、兩個或多個整流逆變單元10,優選包括三個整流逆變單元10。為實現多個相同結構的整流逆變單元10相互拼接,在上述外殼11上設置有榫卯結構,例如類似于凸筋113與凹槽114的榫卯配合結構,其中凸筋113與凹槽114可分設于外殼11上相對的兩側。 進一步地,如圖4、圖5和圖6所示,上述實施例中的整流組件131包括整流功率電路1311,整流功率電路1311設置在第一電路板13上面向風道14的一側;逆變組件121包括逆變功率電路1211,逆變功率電路1211設置在第二電路板12上面向風道14的一側。與整流組件131和逆變組件121的其他部件相比,整流功率電路1311和逆變功率電路1211工作時發熱量較大,將其安裝于靠近風道14的一側可更好的實現散熱,保證整流逆變單元10正常工作。 進一步地,如圖6所示,同時參閱圖4和圖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不間斷電源,包括殼體(101),所述殼體(101)內設置有依次電連接的母線電容模塊(102)、整流逆變模塊(103)和濾波檢測模塊(104),所述整流逆變模塊(103)包括至少一個整流逆變單元(10);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逆變單元(10)包括整流組件(131)和逆變組件(121);所述整流組件(131)設置于第一電路板(13)上,所述逆變組件(121)設置于第二電路板(12)上,所述第一電路板(13)和所述第二電路板(12)均豎直放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堅,楊建寧,姚少雄,李海龍,
申請(專利權)人:力博特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美國;US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