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智能電子無誘餌連續捕鼠器,涉及捕鼠器具技術領域,包括兩端敞口的主通道和與所述主通道相通的支路通道,主通道和支路通道通過設置在所述主通道的一側側壁中部的支路通口連通;所述支路通口處設有一只能向所述支路通道開啟的單向門;所述支路通道的底部設有用于檢測老鼠的第一傳感器,所述第一傳感器的檢測端朝向所述主通道;所述主通道的底部對應所述支路通口的位置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兩端各鉸接有一可動板;所述連續捕鼠器還包括用于驅動兩個所述可動板豎起的驅動裝置,以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傳感器的信號控制所述驅動裝置動作的控制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可實現無誘餌、自動連續的捕鼠,捕鼠效率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智能電子無誘餌連續捕鼠器
本專利技術涉及捕鼠器具
,特別涉及一種智能電子無誘餌連續捕鼠器。
技術介紹
老鼠是我們常見的一種哺乳動物,尤其是在農村和林區等人少又容易獲得食物的地區更是鼠多為患。老鼠的生命力旺盛,繁殖速度極快,適應能力很強,幾乎什么都吃,什么地方都能住。老鼠會打洞、上樹、會爬山、涉水,而且危害農林、草原;盜吃糧食,破壞貯藏物、建筑物等,并能傳播鼠疫,對人類的危害及大。因此人類與老鼠的斗爭從來沒有中斷過,從最原始的養貓,到老鼠藥,甚至各種捕鼠器的問世,人類真的是絞盡腦汁的去消滅老鼠,但很多地方仍然是鼠患嚴重?,F有的各種捕鼠器主要有電捕鼠器及單一進口的捕鼠籠等,這些捕鼠器雖然也能夠捕到老鼠,但效果不好,均存在以下缺陷:一、能夠連續捕鼠,但只有一個進口,易引起老鼠的警覺,老鼠不易進入,捕鼠效果不好;二、不能進行連續的捕鼠,一次只能捕住一只老鼠,然后需要人將老鼠拿出后才可以再捕下一只老鼠;三、需要誘餌,老鼠對誘餌有拒食性。四、容易對小家畜造成傷害等。由于現有捕鼠器的上述缺陷,使得人類對老鼠的消滅戰難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以上缺陷,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智能電子無誘餌連續捕鼠器,此智能電子無誘餌連續捕鼠器使用方便,結構簡單,無需誘餌,能夠實現連續捕鼠,且對小家畜不會造成誤傷。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電子無誘餌連續捕鼠器,包括兩端敞口的主通道和與所述主通道相通的支路通道,主通道和支路通道通過設置在所述主通道的一側側壁中部的支路通口連通;所述支路通口處設有一只能向所述支路通道開啟的單向門;所述支路通道的底部設有用于檢測老鼠的第一傳感器,所述第一傳感器的檢測端朝向所述主通道;所述主通道的底部對應所述支路通口的位置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兩端各鉸接有一可動板;所述連續捕鼠器還包括用于驅動兩個所述可動板豎起的驅動裝置,以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傳感器的信號控制所述驅動裝置動作的控制裝置。其中,所述驅動裝置為電動推桿,設置在所述主通道的上部,所述電動推桿的推桿端部同時連接有兩根拉繩,兩根所述拉繩的另一端分別固定在兩塊所述可動板上。其中,與所述推桿連接的第一根所述拉繩繞過一垂直設置的第一滑輪后與第一塊所述可動板固定;與所述推桿連接的第二根所述拉繩繞過水平設置的第二滑輪,然后再繞過垂直設置的第三滑輪后與第二塊所述可動板固定。其中,兩根所述拉繩上均串接有一個彈簧。其中,所述主通道的一側側壁上對應所述固定板的位置上設有第二傳感器,所述第二傳感器的檢測端朝向所述主通道,所述第二傳感器與所述第一傳感器并聯。其中,所述第一傳感器與所述第二傳感器均為紅外光反射傳感器,且二者的安裝高度相同,均位于所述主通道的同側,所述主通道的另一側側壁上對應所述第一傳感器和所述第二傳感器的位置設有反光板。其中,所述控制裝置包括一采用直流低電壓供電的控制電路;所述連續捕鼠器的操作面板上同時設有電源適配器插口和直流電接入端子,還設有用于在交流電源與直流電源之間轉換的交-直流轉換開關。其中,所述固定板與兩塊所述可動板之間通過合頁連接。其中,所述主通道與所述支路通道均為兩端敞口的方筒結構,所述主通道與所述支路通道垂直設置。其中,所述單向門上設有透光洞;所述第一傳感器的上部設有用于保護所述第一傳感器的臺板。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專利技術智能電子無誘餌連續捕鼠器包括兩端敞口的主通道和與主通道相通的支路通道,支路通口處設有只能向支路通道開啟的單向門;在支路通道的底部設有用于檢測老鼠的第一傳感器;主通道的底部對應支路通口的位置設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兩端各鉸接有一可動板;還包括用于驅動兩個可動板豎起的驅動裝置,以及用于根據第一傳感器的信號控制驅動裝置動作的控制裝置。將本專利技術智能電子無誘餌連續捕鼠器放置到老鼠經常通過的地方,在支路通道的端部放置儲鼠盒/籠,由于本專利技術兩頭通透,不影響老鼠行走,老鼠根本不設防,當老鼠進入到兩端敞口的主通道時,第一傳感器檢測到有老鼠進入并將這個信號傳給控制裝置,控制裝置輸出信號控制驅動裝置動作,驅動裝置驅動兩塊可動板向上豎起將主通道的兩端封閉,老鼠被封堵在主通道中部的狹小空間內,迫使老鼠拱開單向門進入到支路通道并進入到儲鼠盒中,控制器延時控制驅動裝置復位,兩塊可動板放平恢復原樣,等待下一批老鼠的進入。由于前面老鼠進入后未受到驚嚇,并在儲鼠盒/籠內玩耍嬉戲,對外面的老鼠產生誘惑,外面的老鼠會陸續的進入。由上述工作原理可見,本專利技術連續捕鼠器與現有的捕鼠器相比具有以下優點:一、可進行自動連續的捕鼠,不需要人員值守;二、不需要誘餌;三、即使誤捕了小家畜,也不會對小家畜造成傷害;四、還可以抓住黃鼠狼等小動物;五、對抓住的老鼠處理簡單方便。由于拉繩上串接有彈簧,彈簧可有效的增加拉繩的彈性,一是能夠緩沖驅動裝置動作時產生的瞬時拉力,二是因前面老鼠進入后第一傳感器已檢測到并向控制裝置發出信號,控制裝置會控制驅動裝置動作,而此時后面的老鼠還沒有完全進入的情況下,會被可動板和箱體擠住,此種情況彈簧可緩沖拉繩的拉力,有效的防止拉繩斷裂,提高了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壽命。由于控制裝置包括一采用直流低電壓供電的控制電路,操作面板上同時設有電源適配器插口和直流電接入端子,還設有用于在交流電源與直流電源之間轉換的交-直流轉換開關。如果現場有220V交流電源時,可通過電源適配器將220V交流電轉換為低壓直流電通過電源適配器插口供電;若現場無220V交流電源時,可使用蓄電池通過直流電接入端子供電,從而使得本專利技術連續捕鼠器不論是交流220V供電還是直流低電壓供電都能夠穩定的工作,增加了本專利技術的適用范圍,如在市電方便的超市、糧庫等場所可以采用市電供電,如在電源不方便的果園、農田等場所可以采用蓄電池供電。由于單向門上設有透光洞,因老鼠具有鉆洞的習性,當兩塊可動板豎起后,主通道內會變得較黑暗,透光洞會誘使老鼠較容易的發現支路通道,盡快的拱開單向門進入到支路通道內,從而縮短兩塊可動板豎起的時間,可以盡快的迎接下一批老鼠,提高捕鼠效率。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智能電子無誘餌連續捕鼠器解決了現有捕鼠器需要誘餌、不能連續捕鼠等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不僅結構原理簡單,使用方便,而且可實現無誘餌、自動連續的捕鼠,捕鼠效率高,是捕鼠器具的革新產品,適宜在廣大鼠患地區推廣應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智能電子無誘餌連續捕鼠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右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智能電子無誘餌連續捕鼠器去掉上端蓋后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智能電子無誘餌連續捕鼠器的拉繩與滑輪的結合示意圖;圖中:10、主通道,120、第一可動板,122、固定板,124、第二可動板,126、合頁,140、第一拉繩,142、第二拉繩,18、反光板,20、操作面板,22、電源適配器插口,24、交-直流轉換開關,26、直流電負極端子,28、直流電正極端子,30、支路通道,32、臺板,34、單向門,340、透光洞,40、第一傳感器,42、第二傳感器,50、控制電路,54、電動推桿,540、推桿,60、連接桿,70、彈簧,80,第一滑輪,82、第二滑輪,84、第三滑輪。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本說明書中所述的上方和下方均以本專利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智能電子無誘餌連續捕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兩端敞口的主通道和與所述主通道相通的支路通道,所述主通道和所述支路通道通過設置在所述主通道的一側側壁中部的支路通口連通,所述支路通口處設有一只能向所述支路通道開啟的單向門;所述支路通道的底部設有用于檢測老鼠的第一傳感器,所述第一傳感器的檢測端朝向所述主通道;所述主通道的底部對應所述支路通口的位置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兩端各鉸接有一可動板;所述連續捕鼠器還包括用于驅動兩個所述可動板豎起的驅動裝置,以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傳感器的信號控制所述驅動裝置動作的控制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1.智能電子無誘餌連續捕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兩端敞口的主通道和與所述主通道相通的支路通道,所述主通道和所述支路通道通過設置在所述主通道的一側側壁中部的支路通口連通,所述支路通口處設有一只能向所述支路通道開啟的單向門;所述支路通道的底部設有用于檢測老鼠的第一傳感器,所述第一傳感器的檢測端朝向所述主通道;所述主通道的底部對應所述支路通口的位置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兩端各鉸接有一可動板;所述連續捕鼠器還包括用于驅動兩個所述可動板豎起的驅動裝置,以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傳感器的信號控制所述驅動裝置動作的控制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為電動推桿,設置在所述主通道的上部,所述電動推桿的推桿端部同時連接有兩根拉繩,兩根所述拉繩的另一端分別固定在兩塊所述可動板上;與所述推桿連接的第一根所述拉繩繞過一垂直設置的第一滑輪后與第一塊所述可動板固定;與所述推桿連接的第二根所述拉繩繞過水平設置的第二滑輪,然后再繞過垂直設置的第三滑輪后與第二塊所述可動板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電子無誘餌連續捕鼠器,其特征在于,兩根所述拉繩上均串接有一個彈簧。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電子無誘餌連續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桂河,李偉,
申請(專利權)人:孫桂河,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