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眼鏡,包括控制部件,與控制部件電連接的、可檢測用戶眼部狀態的圖像采集裝置;所述眼部狀態包括上下眼瞼距離;所述控制部件用于根據所檢測的上下眼瞼距離的大小控制智能眼鏡顯示部件所顯示圖像的縮放。還相應的提供了對對智能眼鏡的顯示部件圖像顯示的控制方法。使用本發明專利技術,實現了在對智能眼鏡顯示的圖像的縮放控制時,通過眼睛的睜大、瞇起進行控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佩戴式智能設備
,特別是指一種。
技術介紹
目前,包括谷歌公司、三星公司、兄弟公司等公司所生產的智能眼鏡,通常包括框架,在框架上安裝有與用戶眼睛觀察方向一致(即朝向用戶外側)的攝像頭,以及連接該攝像頭的相關電路器件。 下面以圖1、圖2、圖3示出的谷歌公司的智能眼鏡為例進行說明,所述相關電路器件設置于主體內,包括處理器、處理器與所述攝像頭11連接,以將攝像頭采集的圖像或視頻進行處理。處理器還與一主體內的微型投影儀電連接,在該智能眼鏡的正面還設置棱鏡12,作為虛擬顯示屏。谷歌智能眼鏡的成像原理是,處理器進行圖像處理后,由微型投影儀把畫面投射到棱鏡12上,通過棱鏡12中的折射面將畫面折射投到人眼并聚焦在視網膜上。該智能眼鏡還包括與處理器電連接的無線模塊,通過無線模塊,該智能眼鏡可以與手機、無線網絡等無線連接。該智能眼鏡還包括輸入部分,通過按鍵13或滑動觸摸板14輸入相應的指令。 其他公司的智能眼鏡,有的還包括有線傳輸裝置,可以與手機或電腦通過有線連接的方式傳輸數據。 對于目前的智能眼鏡,當采集圖像過程中對智能眼鏡上的所述攝像頭焦距或電子焦距進行控制調整(即實現實時采集的圖像的放大、縮小)時,或對智能眼鏡上的所顯示的圖像的大小縮放進行控制時,可采用滑動觸摸、手勢控制等方式,但都需要手的配合,如何能夠進行上述控制時脫離手的參與,以更為簡便的方式進行上述控制,是有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在對智能眼鏡朝向用戶觀察方向的攝像頭變焦控制,或對智能眼鏡顯示的圖像的縮放控制時,可通過眼睛的睜大、瞇起進行控制。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眼鏡,包括控制部件,還包括:與控制部件電連接的、可檢測用戶眼部狀態的圖像采集裝置;所述眼部狀態包括上下眼瞼距離; 所述控制部件用于根據所檢測的上下眼瞼距離的大小控制智能眼鏡顯示部件所顯示圖像的縮放、或智能眼鏡上朝向用戶觀察方向的攝像頭的變焦。 由上,智能眼鏡佩戴者睜大或瞇起眼睛時,可采集到上下眼瞼的相應的距離,并據此控制智能眼鏡顯示部件所顯示圖像的縮放、或智能眼鏡上朝向用戶觀察方向的攝像頭的變焦,實現了根據智能眼鏡佩戴者通過眼睛的睜大、瞇起進行控制,可脫離手的參與,控制更為方便,且可釋放出用戶手以進行其他操作。 可選的,所述圖像采集裝置包括一微攝像頭,位于智能眼鏡的框架的支撐梁上,朝向用戶眼部方向設置。 由上,在智能眼鏡的框架的支撐梁上設置所述微攝像頭,實現簡便。 可選的,所述圖像采集裝置包括:位于智能眼鏡的主體內的一微攝像頭,位于該微攝像頭鏡頭側的棱鏡,所述棱鏡內具有將用戶眼部圖像折射至該微攝像頭的折射面。 可選的,所述棱鏡的面向用戶眼部的光入射面,或棱鏡內的所述折射面為曲面結構。 由上,通過棱鏡結合微攝像頭的方式采集用戶眼部圖像,可將微攝像頭置于智能眼鏡主體內。且可根據需要,將棱鏡的面向用戶眼部的光入射面,或棱鏡內的所述折射面為曲面結構,以擴大其采集的圖像范圍。 可選的,所述圖像采集裝置包括:位于智能眼鏡的主體內的一微攝像頭,成像光纖,該成像光纖一端裝配于所述微攝像頭的鏡頭端,另一端安裝于智能眼鏡的框架的支撐梁上,朝向用戶眼部方向設置。 由上,通過成像光纖,其一端可根據位置需要安裝智能眼鏡的框架的一端。 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對智能眼鏡的朝向用戶觀察方向的攝像頭的控制方法,包括: 采集智能眼鏡佩戴者的眼部圖像,該眼部圖像包含上眼瞼和下眼瞼, 判斷上下眼瞼之間的距離大于一上限值,控制朝向用戶觀察方向的攝像頭的鏡頭焦距以使所采集的圖像放大; 判斷上下眼瞼之間的距離小于一下限值,控制所述攝像頭的鏡頭焦距以使所采集的圖像縮小; 判斷上下眼瞼之間的距離在上述上下限值之間,所述攝像頭的鏡頭焦距停止調難 iF.0 由上,可實現根據所檢測的智能眼鏡佩戴者的上下眼瞼距離的大小控制智能眼鏡上朝向用戶觀察方向的攝像頭的變焦,即根據智能眼鏡佩戴者的眼睛的睜大、瞇起進行所述控制。 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對智能眼鏡的顯示部件圖像顯示的控制方法,包括: 采集智能眼鏡佩戴者的眼部圖像,該眼部圖像包含上眼瞼和下眼瞼, 判斷上下眼瞼之間的距離大于一上限值,控制智能眼鏡顯示部件所顯示的圖像放大; 判斷上下眼瞼之間的距離小于一下限值,控制所述顯示部件所顯示的圖像縮小; 判斷上下眼瞼之間的距離在上述上下限值之間,所述顯示部件所顯示的圖像縮放停止調整。 由上,可實現根據所檢測的智能眼鏡佩戴者的上下眼瞼距離的大小控制智能眼鏡顯示部件所顯示圖像的縮放,即根據智能眼鏡佩戴者的眼睛的睜大、瞇起進行所述控制。 較佳的,還包括:所述判斷上下眼瞼之間的距離大于所述上限值或小于所述下限值時,還判斷所述上下眼瞼之間的所述距離維持超過特定時間時,認定此次判斷有效,執行相應的控制。 由上,可以避免將智能眼鏡佩戴者正常的眨眼、睜眼誤識別為控制指令。 可選的,還包括:當判斷眼睛為一指定狀態或動作時,控制所述攝像頭的鏡頭焦距或所述顯示部件所顯示的圖像調整至默認值。 由上,可通過特定狀態或動作快速恢復至默認值。 可選的,所述采集智能眼鏡佩戴者的眼部圖像之前還包括:對智能眼鏡佩戴者的所述上下限的初始化配置步驟。 由上,可以適應不同人的眼部的大小狀況、睜大、瞇眼程度的習慣。 【附圖說明】 圖1為谷歌公司所申請智能眼鏡的原理圖的第一立體示意圖; 圖2為谷歌公司所申請智能眼鏡的原理圖的第二立體示意圖; 圖3為谷歌公司所銷售的智能眼鏡的示意圖; 圖4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智能眼鏡的示意圖,是對應圖2從佩戴者方向所示的智能眼鏡的部分結構圖; 圖5為本專利技術對應圖2的智能眼鏡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是智能眼鏡的部分結構圖; 圖6為本專利技術對應圖3的智能眼鏡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是智能眼鏡的部分結構圖; 圖7為智能眼鏡佩戴者眼睛狀態示意圖,㈧為眼睛正常狀態,⑶為眼睛睜大狀態,(C)為眼睛瞇起狀態; 圖8中(M)為對應圖7(B)眼睛睜大狀態時所采集或顯示的圖像大小,(N)為對應圖7(C)眼睛瞇起狀態時所采集或顯示的圖像大小;(O)為默認或初始時所采集或顯示的圖像大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見各個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智能眼鏡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的智能眼鏡可如圖1、2或3所示的智能眼鏡,包括一類似鏡架的框架,框架41可為U型,U型框架的兩支臂411形成夾持部,使智能眼鏡可夾持于頭部固定,U型框架41的支撐梁412連接兩支臂411,支撐梁412中間具有鼻梁支撐413件,支撐梁412下方可安裝鏡片,以使整體看起來更近似眼鏡。 于框架的形成夾持部的一支臂411上,設置有主體42,主體42內具有處理器等。主體42靠近支撐梁412的一端,設置有朝向用戶觀察方向(即朝向用戶外側)的攝像頭11,為了與后文描述的采集用戶眼部圖像的攝像頭進行區別,本文中稱該攝像頭為朝外攝像頭11,該攝像頭11可為CXD或CMOS攝像頭,可為變焦鏡頭,具有焦距可調功能。還可設置有聲音播放部件,如耳機、骨傳導耳機。主體42的外殼上還可設置輸入部件,如控制按鍵13、觸摸板14等,還可設有麥克風,以及設置無線模塊,如WIFI模塊、藍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眼鏡,包括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控制部件電連接的、可檢測用戶眼部狀態的圖像采集裝置;所述眼部狀態包括上下眼瞼距離;所述控制部件用于根據所檢測的上下眼瞼距離的大小控制智能眼鏡顯示部件(12)所顯示圖像的縮放。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眼鏡,包括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控制部件電連接的、可檢測用戶眼部狀態的圖像采集裝置;所述眼部狀態包括上下眼瞼距離; 所述控制部件用于根據所檢測的上下眼瞼距離的大小控制智能眼鏡顯示部件(12)所顯示圖像的縮放。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鏡,其特征在于, 所述圖像采集裝置包括一微攝像頭(211),位于智能眼鏡的框架(41)的支撐梁(412)上,朝向用戶眼部方向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采集裝置包括:位于智能眼鏡的主體(42)內的一微攝像頭,位于該微攝像頭鏡頭側的棱鏡(221),所述棱鏡(221)內具有將用戶眼部圖像折射至該微攝像頭的折射面。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眼鏡,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鏡(221)的面向用戶眼部的光入射面,或棱鏡(221)內的所述折射面為曲面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采集裝置包括:位于智能眼鏡的主體(42)內的一微攝像頭,成像光纖,該成像光纖一端裝配于所述微攝像頭的鏡頭端,另一端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全蕊,
申請(專利權)人:全蕊,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