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掛鎖,它包括鎖體、鎖桿和固定桿;所述的鎖體側邊設有鎖孔,在鎖體一側設有第一凹槽,鎖體內部設有空腔;所述的鎖桿通過鉸鏈連接在所述鎖體的凹槽內,在鎖桿下端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與鎖體配合連接;所述的固定桿固定在鎖體上端,其固定桿一端設有與鎖桿相配合的鎖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既能通過鎖體內的鎖栓與鎖桿第二凹槽內的扣盒配合連接,使得鎖桿無法轉動,且固定桿與鎖桿通過鎖塊配合連接,使得鎖桿無法移動,加強鎖的牢固性,又能通過鎖芯的轉動帶動鎖栓和鋼絲繩的運動,從而將固定桿與鎖桿分離,使得鎖打開,且轉動鎖桿,使得鎖打開時更便捷。(*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掛鎖
本技術涉及一種鎖,具體的說是一種掛鎖。
技術介紹
鎖具在中國具有很長的歷史,基本上有兩大類,一為木鎖,一為金屬鎖。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人們又創造了銅鎖、鐵鎖、銀鎖、玉鎖等不同質材的鎖,工藝技巧也越來越高。鑰匙,一種開鎖工具,其制作材料主要有銅、鋁和其他金屬。現在的鑰匙種類很多,有普通鑰匙、智能鑰匙、遙控鑰匙、電子鑰匙、萬能鑰匙等。鎖具與鑰匙一般配合使用。 鑰匙和鎖具的配合使用給現代人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安全和保障。然而,普通的掛鎖在打開時,其打開端易碰到一些阻礙物,使得掛鎖打開時極其麻煩,且普通掛鎖的結構簡單,使得非本人易打開,從而導致財產的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以上所述,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掛鎖,它利用鎖桿與鎖體通過鉸鏈連接,其鎖體與鎖桿連接處設有鎖栓,通過鎖芯控制鎖栓的移動,在鎖桿與固定桿連接處設有鎖塊,其鎖塊通過鋼絲繩與鎖芯連接,鎖芯的轉動帶動鋼絲繩的移動,從而將鎖塊提起向上運動和鎖栓的轉動,將鎖桿與固定桿分離,使得鎖打開。 為了實現本技術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掛鎖,它包括鎖體、鎖桿和固定桿;所述的鎖體側邊設有鎖孔,在鎖體一側設有第一凹槽,鎖體內部設有空腔;所述的鎖桿通過鉸鏈連接在所述鎖體的凹槽內,在鎖桿下端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與鎖體配合連接;所述的固定桿固定在鎖體上端,其固定桿一端設有與鎖桿相配合的鎖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鎖體還包括鎖芯、鎖舌和鎖栓,所述的鎖芯位于鎖體的空腔內,其鎖芯與鎖孔連接;所述的鎖舌位于鎖芯前端,其與鎖芯連接;在鎖體凹槽內側設有鎖栓,鎖栓與鎖舌連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包括第三凹槽和彈簧;所述的第三凹槽位于鎖體第一凹槽內壁上端;所述的彈簧位于第三凹槽內,其彈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三凹槽的內壁。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鎖桿呈圓柱體結構,鎖桿還包括扣盒、第四凹槽和凹孔;所述的扣盒位于鎖桿下端的第二凹槽內,其扣盒與鎖體的鎖栓的位置相對應,扣盒與鎖栓相配合;所述的第四凹槽位于鎖桿上端側邊,所述的凹孔呈半球形,位于第四凹槽底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固定桿還包括鎖塊、定滑輪和鋼絲繩;所述的鎖塊呈半球形,位于固定桿一端的下側,其鎖塊上方的固定桿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彈簧,彈簧連接著鎖塊;所述的定滑輪至少設有兩個,其固定在固定桿內部;所述的鋼絲繩位于固定桿內部,其鋼絲繩纏繞在定滑輪上,鋼絲繩一端連接著鎖塊,另一端連接著鎖芯。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既能通過鎖體內的鎖栓與鎖桿第二凹槽內的扣盒配合連接,使得鎖桿無法轉動,且固定桿與鎖桿通過鎖塊配合連接,使得鎖桿無法移動,加強鎖的牢固性,又能通過鎖芯的轉動帶動鎖栓和鋼絲繩的運動,從而將固定桿與鎖桿分離,使得鎖打開,且轉動鎖桿,使得鎖打開時更便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局部剖視圖。 圖3為本技術使用狀態圖。 圖中,1-鎖桿、2-固定桿、3-鎖體、4-鎖孔、5-司儀凹槽、6-鎖塊、7_定滑輪、8_鋼絲繩、9-鎖芯、10-鎖舌、11-鉸鏈、12-鎖栓、13-第二凹槽、14-扣盒、15-彈簧、16-第三凹槽、17-第四凹槽、18-凹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圖1、圖2、圖3示意性的顯示了本技術一種實施方式的掛鎖的結構。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掛鎖,它包括鎖體、鎖桿和固定桿;所述的鎖體側邊設有鎖孔,在鎖體一側設有第一凹槽,鎖體內部設有空腔;所述的鎖桿通過鉸鏈連接在所述鎖體的凹槽內,在鎖桿下端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與鎖體配合連接;所述的固定桿固定在鎖體上端,其固定桿一端設有與鎖桿相配合的鎖塊。 如圖1、圖2、圖3所示,鎖體還包括鎖芯、鎖舌和鎖栓,所述的鎖芯位于鎖體的空腔內,其鎖芯與鎖孔連接;所述的鎖舌位于鎖芯前端,其與鎖芯連接;在鎖體凹槽內側設有鎖栓,鎖栓與鎖舌連接;鎖芯的旋轉帶動鎖舌的旋轉,從而帶動鎖栓運動。 如圖1、圖2、圖3所示,還包括第三凹槽和彈簧;所述的第三凹槽位于鎖體第一凹槽內壁上端;所述的彈簧位于第三凹槽內,其彈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三凹槽的內壁;鎖桿通過鎖栓卡合時,鎖桿壓縮彈簧,鎖桿通過鎖栓和鎖塊打開時,彈簧受到彈力將鎖桿向一側彈開旋轉。 如圖1、圖2、圖3所示,鎖桿呈圓柱體結構,鎖桿還包括扣盒、第四凹槽和凹孔;所述的扣盒位于鎖桿下端的第二凹槽內,其扣盒與鎖體的鎖栓的位置相對應,扣盒與鎖栓相配合;所述的第四凹槽位于鎖桿上端側邊,所述的凹孔呈半球形,位于第四凹槽底部;凹孔與固定桿上的鎖塊相配合,鎖塊通過移動到凹孔內將鎖桿與固定桿鎖緊。 如圖1、圖2、圖3所示,固定桿還包括鎖塊、定滑輪和鋼絲繩;所述的鎖塊呈半球形,位于固定桿一端的下側,其鎖塊上方的固定桿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彈簧,彈簧連接著鎖塊;所述的定滑輪至少設有兩個,其固定在固定桿內部;所述的鋼絲繩位于固定桿內部,其鋼絲繩纏繞在定滑輪上,鋼絲繩一端連接著鎖塊,另一端連接著鎖芯;鎖芯的旋轉帶動鋼絲繩的移動,從而帶動鎖塊的移動,使得鎖桿與固定桿打開分離,且移動鎖桿時,通過擠壓,使得鎖塊向上運動,從而與鎖桿相配合。 如圖1、圖2、圖3所示,鎖桿需要鎖合時,推動鎖桿的旋轉,通過鎖栓和鎖塊的移動,將鎖桿卡合在相應的位置。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至少一個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掛鎖,它包括鎖體、鎖桿和固定桿;所述的鎖體側邊設有鎖孔,在鎖體一側設有第一凹槽,鎖體內部設有空腔;所述的鎖桿通過鉸鏈連接在所述鎖體的凹槽內,在鎖桿下端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與鎖體配合連接;所述的固定桿固定在鎖體上端,其固定桿一端設有與鎖桿相配合的鎖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掛鎖,它包括鎖體、鎖桿和固定桿;所述的鎖體側邊設有鎖孔,在鎖體一側設有第一凹槽,鎖體內部設有空腔;所述的鎖桿通過鉸鏈連接在所述鎖體的凹槽內,在鎖桿下端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與鎖體配合連接;所述的固定桿固定在鎖體上端,其固定桿一端設有與鎖桿相配合的鎖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掛鎖,其特征在于:鎖體還包括鎖芯、鎖舌和鎖栓,所述的鎖芯位于鎖體的空腔內,其鎖芯與鎖孔連接;所述的鎖舌位于鎖芯前端,其與鎖芯連接;在鎖體凹槽內側設有鎖栓,鎖栓與鎖舌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掛鎖,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三凹槽和彈簧;所述的第三凹槽位于鎖體第一凹槽內壁上端;所述的彈簧位于第三凹槽內,其彈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科琳,
申請(專利權)人:徐科琳,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