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尤其是直接放在打開的門扇下面調整好位置就能使用,由搖頭叉和門擋座及叉座連接組成,搖頭叉設有叉口和叉柄兩部分,門擋座設有座子和座柱兩部分,叉座連接為“Z”形狀,一端是能插入座柱上的開口朝上的座柱腔中的座連接,另一端是能伸入叉柄上下層中間而且設有能讓叉柄軸孔套上的固定軸的叉連接。門扇開至要停住處,門擋放入門扇下沿和地面之間,將門扇擋住;關門扇的拉力使整個搖頭叉以固定軸為圓心移動,門扇就能關上了。(*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
本技術涉及一種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適合門扇下沿離地面高,門扇打開后門擋能放入門扇下沿和地面之間,尤其是使用過程中不用每次都要靠移動自身擋住或不擋住門扇,還不用安裝,直接放在打開的門扇下面調整好位置就能使用,不需要時能拿走而不是被安裝固定住的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
技術介紹
傳統的門擋要么在打開門扇后將門擋踢過來擋住門扇,不用時再將門擋踢開,踢來踢去門擋位置不確定容易造成門擋一時找不到的情況,要么將門擋固定在地面或墻上來擋住或吸住門扇,這樣就會在門扇上,地面或墻面上鉆孔既要專業的人員來安裝又增加了裝修的施工量,還對門扇,地面或墻面裝修的完整性造成一定的破壞。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傳統的門擋要么每次使用時踢來踢去容易造成找不到的情況,要么需專業人員在門扇、地面、墻面鉆孔安裝固定不動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使用過程中不用每次都要靠移動自身擋住或不擋住門扇,還不用安裝,直接放在打開的門扇下面調整好位置就能使用,不需要時能拿走而不是被安裝固定住的叉口向上的搖頭叉丨]擋。 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由搖頭叉和門擋座及叉座連接組成,搖頭叉設有叉口和叉柄兩部分,右叉頭和左叉頭及叉頭橫梁構成叉口,叉柄為上下兩層,兩層末稍分別設有軸孔,叉頭橫梁在叉柄的一側設有橫槽,橫槽兩端設有槽坑,門擋座設有座子和座柱兩部分,座柱立在座子上面,座柱內是空心的座柱腔,座柱腔開口朝上,腔內設有定位彈簧,側邊設有貫通腔內外的座柱螺絲孔,座柱螺絲孔上旋有座柱定位螺絲,叉座連接為“Z”形狀,一端是能插入座柱上的開口朝上的座柱腔中的座連接,另一端是能伸入叉柄上下層中間而且設有能讓叉柄軸孔套上的固定軸的叉連接,叉連接內是空心的頂針腔,頂針腔開口對著叉頭橫梁,頂針腔內由腔底向腔口依次設有活動擋板、頂針彈簧、頂針,頂針伸出頂針腔口的部分頂在叉頭橫梁上的橫槽中,腔底設有垂直于活動擋板而且貫通到腔外的旋著頂針腔螺絲的頂針腔螺絲孔。門擋座的座子是鉛或鐵的密度大的金屬制成的。根據門扇打開后下沿離地面的高度,調整好座連接在座柱腔中的位置使叉口的高度略高過門扇下沿,擰緊定位螺絲,使座連接在座柱腔中固定住不會上下活動,門扇開至要停住處,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放入門扇下沿和地面之間,使門扇外側的下沿在叉口中,這時頂針在頂針彈簧的作用下緊頂在槽坑中,在頂針的頂力作用下叉頭就將門扇擋住;關門扇時,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在座子的重力作用下不會整體移動,只是右叉頭在關門扇的拉力作用力下克服掉頂針的頂力使整個搖頭叉以固定軸為圓心向右移動,因為右叉頭移動的弧線與關閉門扇時門扇外側運動的弧線相背,所以當右叉頭移動到一定距離時就會與門扇分離,門扇就能關上了 ;在門扇關閉時,整個搖頭叉發生移動,橫槽在頂針上滑行,頂針也就相對從右叉頭對應的槽坑滑行頂入左叉頭對應的槽坑,當再打開門扇至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時,門扇外側下部不會接觸到右叉頭而是與左叉頭接觸,再用開門扇的拉力克服掉頂針的頂力使整個搖頭叉以固定軸為圓心向左移動,橫槽在頂針上滑行,頂針也就相對從左叉頭對應的槽坑滑行頂入右叉頭對應的槽坑,右叉頭恢復到原位,擋住了門扇。可根據座子重量及開關門時對門扇的拉力,通過旋動頂針腔螺絲推動活動擋板,來調節頂針彈簧對頂針的作用力,達到調節頂針對搖頭叉的頂力,因為若頂針對搖頭叉的頂力過大,開關門扇時的拉力就不能克服掉其頂力,會使座子的重力固定不住座子隨門扇的拉力而移動,若頂針對搖頭叉的頂力過小,叉頭就擋不住門扇起不到門擋的作用。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使用過程中不用每次都要靠移動自身擋住或不擋住門扇,還不用安裝,直接放在打開的門扇下面調整好位置就能使用,不需要時能拿走而不是被安裝固定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 圖1是: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的整體外觀結構圖。 圖2是: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的側視結構圖。 圖3是: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的縱剖結構圖。 圖4是: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的搖頭叉的外觀結構圖。 圖5是: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的門擋座和叉座連接組合一起的外觀結構圖。 圖中,1.右叉頭,2.叉頭橫梁,3.叉口,4.叉柄,5.橫槽,6.頂針,7.槽坑,8.左叉頭,9.軸孔,10.固定軸,11.叉連接,12.座連接,13.座柱,14.定位螺絲,15.頂針腔螺絲,16.座柱螺絲孔,17.頂針腔螺絲孔,18.活動擋板,19.頂針腔,20.頂針彈簧,21.座柱腔,22.定位彈簧,23.座子,24.門扇。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圖3,圖4,圖5中,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由搖頭叉和門擋座及叉座連接組成,搖頭叉設有叉口( 3 )和叉柄(4 )兩部分,右叉頭(I)和左叉頭(8 )及叉頭橫梁(2 )構成叉口(3),叉柄(4)為上下兩層,兩層末稍分別設有軸孔(9),叉頭橫梁(2)在叉柄(4)的一側設有橫槽(5 ),橫槽(5 )兩端設有槽坑(7 ),門擋座設有座子(23)和座柱(13)兩部分,座柱(13)立在座子(23)上面,座柱(13)內是空心的座柱腔(21),座柱腔(21)開口朝上,腔內設有定位彈簧(22),側邊設有貫通腔內外的座柱螺絲孔(16),座柱螺絲孔(16)上旋有座柱定位螺絲(14),叉座連接為“Z”形狀,一端是能插入座柱(13)上的開口朝上的座柱腔(21)中的座連接(12),另一端是能伸入叉柄(4)上下層中間而且設有能讓叉柄軸孔(9)套上的固定軸(10)的叉連接(11),叉連接(11)內是空心的頂針腔(19),頂針腔(19)開口對著叉頭橫梁(2),頂針腔(19)內由腔底向腔口依次設有活動擋板(18)、頂針彈簧(20)、頂針(6),頂針(6)伸出頂針腔(19) 口的部分頂在叉頭橫梁(2)上的橫槽(5)中,腔底設有垂直于活動擋板(18)而且貫通到腔外的旋著頂針腔螺絲(15)的頂針腔螺絲孔(17)。門擋座的座子 (23)是鉛或鐵的密度大的金屬制成的。 在圖4中,搖頭叉設有叉口(3)和叉柄(4)兩部分,右叉頭(I)和左叉頭(8)及叉頭橫梁構()成叉口(3),叉柄(4)為上下兩層,兩層末稍分別設有軸孔(9),叉頭橫梁(2)在叉柄(4)的一側設有橫槽(5),橫槽(5)兩端設有槽坑(7)。 在圖3,圖5中,門擋座設有座子(23)和座柱(13)兩部分,座柱(13)立在座子(23)上面,座柱(13)內是空心的座柱腔(21),座柱腔(21)開口朝上,腔內設有定位彈簧(22),側邊設有貫通腔內外的座柱螺絲孔(16),座柱螺絲孔(16)上旋有座柱定位螺絲(14),叉座連接為“Z”形狀,一端是能插入座柱(13)上的開口朝上的座柱腔(21)中的座連接(12),另一端是能伸入叉柄(4)上下層中間而且設有能讓叉柄軸孔(9)套上的固定軸(10)的叉連接 (11),叉連接(11)內是空心的頂針腔(19),頂針腔(19 )開口對著叉頭橫梁(2 ),頂針腔(19 )內由腔底向腔口依次設有活動擋板(18)、頂針彈簧(20)、頂針(6)。 在圖1,圖2中,根據門扇(24)打開后下沿離地面的高度,調整好座連接(12)在座柱腔(2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由搖頭叉和門擋座及叉座連接組成,其特征是:搖頭叉設有叉口和叉柄兩部分,右叉頭和左叉頭及叉頭橫梁構成叉口,叉柄為上下兩層,兩層末稍分別設有軸孔,叉頭橫梁在叉柄的一側設有橫槽,橫槽兩端設有槽坑,門擋座設有座子和座柱兩部分,座柱立在座子上面,座柱內是空心的座柱腔,座柱腔開口朝上,腔內設有定位彈簧,側邊設有貫通腔內外的座柱螺絲孔,座柱螺絲孔上旋有座柱定位螺絲,叉座連接為“Z”形狀,一端是能插入座柱上的開口朝上的座柱腔中的座連接,另一端是能伸入叉柄上下層中間而且設有能讓叉柄軸孔套上的固定軸的叉連接,叉連接內是空心的頂針腔,頂針腔開口對著叉頭橫梁,頂針腔內由腔底向腔口依次設有活動擋板、頂針彈簧、頂針,頂針伸出頂針腔口的部分頂在叉頭橫梁上的橫槽中,腔底設有垂直于活動擋板而且貫通到腔外的旋著頂針腔螺絲的頂針腔螺絲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叉口向上的搖頭叉門擋,由搖頭叉和門擋座及叉座連接組成,其特征是:搖頭叉設有叉口和叉柄兩部分,右叉頭和左叉頭及叉頭橫梁構成叉口,叉柄為上下兩層,兩層末稍分別設有軸孔,叉頭橫梁在叉柄的一側設有橫槽,橫槽兩端設有槽坑,門擋座設有座子和座柱兩部分,座柱立在座子上面,座柱內是空心的座柱腔,座柱腔開口朝上,腔內設有定位彈簧,側邊設有貫通腔內外的座柱螺絲孔,座柱螺絲孔上旋有座柱定位螺絲,叉座連接為“Z”形狀,一端是能插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卞海兵,
申請(專利權)人:卞海兵,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