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照明配電箱,屬于配電箱領域,包括箱體、元器件以及電線,所述箱體上設箱體蓋,箱體和箱體蓋中空,箱體蓋底部的面積大于箱體頂部的面積,箱體蓋超出箱體的一部分底部設燈,箱體前部設矩形框,矩形框四周設兩個凹槽,凹槽中設玻璃門,所述箱體中設元器件和電線,箱體內底部設散熱系統,散熱系統包括散熱扇,散熱扇一端設電源,一端設溫控開關,散熱扇上設小型發電機,小型發電機連接整流器,整流器連接蓄能器,蓄能器和燈、聲光控開關串聯,蓄能器與電源并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照明配電箱,解決照明配電箱節能散熱以及可靠工作的問題。(*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照明配電箱
本技術涉及配電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照明配電箱。
技術介紹
照明配電箱設備是在低壓供電系統末端負責完成電能控制、保護、轉換和分配的設備。主要由電線、元器件及箱體等組成。供電所作為城市供電的服務機構,毋庸置疑也需要配置照明配電箱。 由于照明配電箱內設置的是一些電器元件,因此必須保證配電箱的具有良好的工作環境,一方面需要從結構設計上使照明配電箱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另一方面,需要結合電學知識,直接控制照明配電箱有關的工作條件,照明配電箱的工作溫度要低于35°C,目前的照明配電箱很少涉及到直接控制工作溫度而保障配電箱中元器件正常工作,即使出現這樣的照明配電箱,大多都不節能;此外晚上修理照明配電箱時,如果沒有燈,那就會增加修理難度,并且耗費時間。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照明配電箱,解決照明配電箱節能散熱以及可靠工作的問題。 本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照明配電箱,包括箱體、元器件以及電線,箱體上設箱體蓋,箱體和箱體蓋中空,箱體蓋底部的面積大于箱體頂部的面積,箱體蓋超出箱體的一部分底部設燈,箱體前部設矩形框,矩形框四周設兩個凹槽,凹槽中設玻璃門,所述箱體中設元器件和電線,箱體內底部設散熱系統,散熱系統包括散熱扇,散熱扇一端設電源,一端設溫控開關,散熱扇上設小型發電機,小型發電機連接整流器,整流器連接蓄能器,蓄能器和燈、聲光控開關串聯,蓄能器與電源并聯。 優選的,兩個凹槽中分別設置一塊玻璃門,一塊玻璃門的面積只有矩形框面積的一半,兩塊玻璃門可以在凹槽中滑動。 優選的,燈為LED長形燈。 優選的,散熱扇與元器件之間設隔離網。 優選的,箱體蓋頂部為弧形。 采用本技術的優點在于: 第一:本技術采用頂部為弧形的箱體蓋,并且箱體蓋超出箱體一段距離,當戶外使用照明配電箱時,遇到下雨或者下雪天,雨水順著頂部為弧形的箱體蓋落下,雪堆積在箱體蓋上,等到融化時也順著箱體蓋落下,保護箱體不受雨雪的侵襲。 第二:本技術采用兩塊可以在凹槽中滑動的玻璃門,一方面,玻璃門可以保護照明配電箱中的元器件;另一方面,由于玻璃門是透明的,因此當工作人員檢查配電箱時,可以不用打開玻璃門,就能初步判斷照明配電箱中元器件的工作情況。 第三:本技術采用一種節能的方式將散熱與照明結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能源。具體過程是:當環境溫度大于預先設定的溫度時,連接散熱扇的溫控開關閉合,散熱扇旋轉散熱,同時散熱扇帶動小型發電機運動,因此將散熱扇的動能轉化成電能,通過整流器將交流電轉化成直流電后,電能存儲在蓄能器中,蓄能器連接燈和聲光控開關,蓄能器與電源并聯,只有當環境的聲音分貝和亮度達到設定值時,聲光控開關才閉合,燈被點亮,當蓄能器中的能量不足時,燈也可以通過電源補給能量。這樣的設置既方便工作人員夜晚修理或者查看照明配電箱,又節約資源。 第四:本技術的散熱扇與箱體中的元器件之間設隔離網,隔離網防止雜物或者損壞的元器件掉落到散熱扇中而影響散熱器的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的箱體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技術的散熱發電照明的線路簡圖; 圖4為本技術的矩形框的凹槽局部示意圖。 其中1-箱體蓋,2-箱體,3-凹槽,4-玻璃門,5-燈,6-元器件,7-隔離網,8-散熱扇,9-矩形框,10-電源,11-溫控開關,12-小型發電機,13-整流器,14-蓄能器,15-聲光控開關,16-燈,17-電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照明配電箱,包括箱體2、元器件6以及電線17,箱體2上設箱體蓋I,箱體2和箱體蓋I中空,箱體蓋I底部的面積大于箱體2頂部的面積,箱體蓋I超出箱體2的一部分底部設燈5,箱體2前部設矩形框9,矩形框9四周設兩個凹槽3,凹槽3中設玻璃門4,所述箱體2中設元器件6和電線17,箱體2內底部設散熱系統,散熱系統包括散熱扇8,散熱扇8 —端設電源10,一端設溫控開關11,散熱扇8上設小型發電機12,小型發電機12連接整流器13,整流器13連接蓄能器14,蓄能器14和燈5、聲光控開關15串聯,蓄能器14與電源10并聯。 本技術采用一種節能的方式將散熱與照明結合在一塊,充分利用能源。具體過程是:當環境溫度大于預先設定的溫度時,連接散熱扇8的溫控開關11閉合,散熱扇8旋轉散熱,同時散熱扇8帶動小型發電機12運動,因此將散熱扇8的動能轉化成電能,通過整流器13將交流電轉化成直流電后,電能存儲在蓄能器14中,蓄能器14連接燈16和聲光控開關15,蓄能器14與電源10并聯,只有當環境的聲音分貝和亮度達到設定值時,聲光控開關15才閉合,燈16被點亮,當蓄能器14中的能量不足時,燈16也可以通過電源10補給能量。這樣的設置既方便工作人員夜晚修理或者查看照明配電箱,又節約資源。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照明配電箱,解決照明配電箱節能散熱以及可靠工作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照明配電箱,包括箱體、元器件以及電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上設箱體蓋,箱體和箱體蓋中空,箱體蓋底部的面積大于箱體頂部的面積,箱體蓋超出箱體的一部分底部設燈,箱體前部設矩形框,矩形框四周設兩個凹槽,凹槽中設玻璃門,所述箱體中設元器件和電線,箱體內底部設散熱系統,散熱系統包括散熱扇,散熱扇一端設電源,一端設溫控開關,散熱扇上設小型發電機,小型發電機連接整流器,整流器連接蓄能器,蓄能器和燈、聲光控開關串聯,蓄能器與電源并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照明配電箱,包括箱體、元器件以及電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上設箱體蓋,箱體和箱體蓋中空,箱體蓋底部的面積大于箱體頂部的面積,箱體蓋超出箱體的一部分底部設燈,箱體前部設矩形框,矩形框四周設兩個凹槽,凹槽中設玻璃門,所述箱體中設元器件和電線,箱體內底部設散熱系統,散熱系統包括散熱扇,散熱扇一端設電源,一端設溫控開關,散熱扇上設小型發電機,小型發電機連接整流器,整流器連接蓄能器,蓄能器和燈、聲光控開關...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莉坤,
申請(專利權)人:王莉坤,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