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梯的指示燈,其顯示尺寸和形狀的擴展性大,且容易在層站壁上安裝及拆卸。指示燈(5)具有:膜狀的面發光元件(6),其具有顯示轎廂的到達的顯示部(6a);基座(7),其設于面發光元件(6)的背面側,支承面發光元件(6);透光性的護罩部件(9),其設于面發光元件(6)的正面側,使得將面發光元件(6)夾在該護罩部件(9)與基座(7)之間;安裝部件(11),其連接護罩部件(9)和基座(7);安裝托架(14),其設于層站壁(14);以及安裝座(11b),其以能夠裝卸的方式安裝于安裝托架(14)。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梯的指示燈
[0001 ] 本專利技術涉及在電梯的層站設置的指示燈。
技術介紹
電梯的指示燈是對位于電梯層站的利用者預報轎廂的到達并且顯示到達后的運轉方向的裝置,對應于被并列設置的電梯的各層站出入口而設置。 現有的電梯的指示燈構成為在透光性的丙烯導光板的周緣部設置多個不同顏色的發光二極管,在丙烯導光板的表面設置感光性膜,在該感光性膜上印刷有利用對發光二極管的發光顏色產生感光反應的涂料表現出來的文字和/或箭頭(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 另外,其它的現有的電梯的指示燈構成為將發光體固定于層站壁面,該發光體是將多張膜狀的有機電致發光元件進行組合形成為三維形狀而得到的(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I】日本專利第493977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4923759號公報 但是,在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現有的電梯的指示燈中,由于采用導光體,因而存在顯示尺寸受到限制的問題。另外,基本上由于顯示面需要是平面,因而也存在難以形成任意形狀的問題。 另外,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現有的電梯的指示燈是將薄且剛性低的多片有機電致發光元件進行組合形成為三維形狀來制得發光體,因而發光體的操作要小心,存在其安裝/拆卸的作業性下降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正是為了解決這種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梯的指示燈,其顯示尺寸和形狀的擴展性高,且容易在層站壁上安裝及拆卸。 [0011 ] 本專利技術的電梯的指示燈被設置在電梯的層站壁,對轎廂的到達進行通知,該電梯的指示燈具有:膜狀的面發光元件,其具有顯示所述轎廂的到達的顯示部;基座,其設于所述面發光元件的背面側,支承所述面發光元件;透光性的護罩部件,其設于所述面發光元件的正面側,使得將所述面發光元件夾在該護罩部件與所述基座之間;安裝部件,其連接所述護罩部件和所述基座;以及固定單元,其將被連接的所述護罩部件和所述基座以從所述層站壁突出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層站壁。 根據本專利技術,由于采用膜狀的面發光元件,因而顯示尺寸不會受到制約,而且容易形制作成任意的形狀。因此,能夠實現顯示尺寸和形狀的擴展性高的指示燈。 另外,薄且剛性低的面發光元件被夾在基座和護罩部件之間,并通過安裝部件被連接成一體,因而容易操作處理,指示燈的安裝/拆卸的作業性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電梯層站的主視圖。 圖2是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I的電梯的指示燈的結構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2的電梯的指示燈的結構的分解立體圖。 標號說明 4層站壁;5、5A指示燈;6面發光元件;6a顯示部;6b布線部;7基座;8凹部;9護罩部件;10凹槽;11安裝部件;I Ia按壓部;I Ib安裝座;I Ic卡定部;14安裝托架;20基座;21凹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電梯的指示燈的優選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I 圖1是電梯層站的主視圖,圖2是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I的電梯的指示燈的結構的分解立體圖。 在圖1中,層站三方框I立設于層站,構成層站出入口。層站門2設于層站三方框I的井道側,對層站出入口進行開閉。層站按鈕3設于層站壁4,具有在層站登記對轎廂的召喚的上行層站呼梯按鈕3a和下行層站呼梯按鈕3b。指示燈5設于層站壁4,預報轎廂的到達并顯示到達后的運轉方向。 下面,參照圖2說明指示燈5的具體結構。 指示燈5具有:面發光元件6,其顯示轎廂的到達以及到達后的運轉方向;基座7及護罩部件9,它們對面發光元件6進行保持;以及安裝部件11,其將配置在基座7和護罩部件9之間的面發光元件6連接成一體。 面發光元件6例如采用膜狀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具有被成形為三角形的顯示部6a、從顯示部6a的一條邊延伸出來的布線部6b、和被安裝在布線部6b的前端的連接用連接器6co 基座7被制作成截面形狀為等腰三角形的三棱柱。并且,基座7的由等腰三角形截面的等邊構成的側面分別成為面發光元件6的載置面。另外,凹部8以規定的槽深被凹陷設置在基座7的底面的長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并將槽方向設為與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其中,該底面是由等腰三角形截面的底邊構成的。 護罩部件9構成為將作為透光性材料的丙烯板彎折加工而制作成與長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狀為V字形的V形體,具有與基座7相等的長度和頂角,在被重疊于基座7時大致覆蓋基座7的載置面的整個區域。另外,凹槽10形成為V字形,其槽方向為與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并以規定的槽深被凹陷設置在護罩部件9的長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而且與護罩部件9的兩個外表面連接成一體。 安裝部件11利用具有彈性的材料制作,具有V字形的按壓部Ila和一對安裝座11b,該按壓部Ila被安裝于護罩部件9的凹槽10,一對安裝座Ilb在從按壓部Ila的兩端分別向內彎折后再向外彎折兩次而形成為“ - ”狀。 在裝配這樣構成的指示燈5時,以使得布線部6b在基座7的載置面的中央部相對的方式,在基座7的載置面上分別載置并粘貼各兩片面發光元件6。另外,將護罩部件9重疊在基座7上。然后,使安裝部件11的按壓部IIa分開腿,在其中插入被重疊在基座7上的護罩部件9,使按壓部Ila結束分腿。由此,按壓部Ila復原而被安裝在凹槽10內,由一對安裝座Ilb的向內的彎折部構成的卡定部Ilc被插入凹部8內,指示燈5的裝配完成。此時,各面發光元件6的布線部6b被配置在安裝部件11的背面,顯示部6a被配置在按壓部Ila的上方及下方。 在這樣裝配得到的指示燈5中,按壓部Ila被安裝在護罩部件9的凹槽10內,作為安裝座Ilb的一部分的卡定部Ilc被插入基座7的凹部8中,因而護罩部件9和基座7被定位并連接成一體,以防止它們從安裝部件11松脫,并使得凹槽10和凹部8位于長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另外,安裝座Ilb的卡定部Ilc與基座7的凹部8的底面抵接,按壓部Ila的復原力發揮作用將護罩部件9向基座7側按壓,因而護罩部件9緊固地連接于基座7。另夕卜,面發光元件6的連接用連接器6c被安裝于基板12,在基板12安裝有被安裝于凹部8的底面的驅動電路。 在層站壁4形成有布線孔13。安裝托架14被制作成長方體,并且形成為使與上下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狀為T字狀的凹部15在長方體的上表面及正面開口,而且形成為線纜插通孔16連通凹部15與長方體的背面側。該安裝托架14被安裝于層站壁4的壁面上,并且使線纜插通孔16與布線孔13重合。 與控制裝置(未圖示)連接的線纜(未圖示)被從布線孔13及線纜插通孔16引出來并與基板12連接。接著,將一對安裝座Ilb從上方插入凹部15,指示燈5被設于層站壁4。指示燈5的面發光元件6的點亮/非點亮狀態由控制裝置控制。另外,在轎廂接近平層位置時,例如在指示燈5的上側配置的兩片面發光元件6的顯示部6a被點亮。因此,層站的利用者能夠根據指示燈5的點亮知道轎廂的到達和到達后的運轉方向為上行。另外,指示燈5配置成從層站壁4向層站側呈V字狀凸出,因而利用者無論位于層站的何處都能夠看到面發光元件6的顯示部6a的點亮。 根據該實施方式1,由于采用膜狀的面發光元件6,因而顯示尺寸不會受到限制,而且容易制作成任意的形狀。并且,面發光元件6被夾在基座7和護罩部件9之間,因而面發光元件6變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梯的指示燈,其被設置在電梯的層站壁,對轎廂的到達進行通知,該電梯的指示燈具有:膜狀的面發光元件,其具有顯示所述轎廂的到達的顯示部;基座,其設于所述面發光元件的背面側,支承所述面發光元件;透光性的護罩部件,其設于所述面發光元件的正面側,使得將所述面發光元件夾在該護罩部件與所述基座之間;安裝部件,其連接所述護罩部件和所述基座;以及固定單元,其將被連接的所述護罩部件和所述基座以從所述層站壁突出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層站壁。
【技術特征摘要】
2013.06.26 JP 2013-1339461.一種電梯的指示燈,其被設置在電梯的層站壁,對轎廂的到達進行通知,該電梯的指示燈具有: 膜狀的面發光元件,其具有顯示所述轎廂的到達的顯示部; 基座,其設于所述面發光元件的背面側,支承所述面發光元件; 透光性的護罩部件,其設于所述面發光元件的正面側,使得將所述面發光元件夾在該護罩部件與所述基座之間; 安裝部件,其連接所述護罩部件和所述基座;以及 固定單元,其將被連接的所述護罩部件和所述基座以從所述層站壁突出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層站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的指示燈,其中, 所述安裝部件具有:按壓部,其沿著所述護罩部件的表面在所述護罩部件的寬度方向上的整個區域配置,將所述護罩部件向所述基座側按壓;以及卡定部,其被從所述按壓部的兩端向內側彎折并卡合于所述基座的背面,阻止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松田和子,
申請(專利權)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