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玻璃纖維濕紙干燥用排濕裝置,包括中空氣罩,所述氣罩頂部設有與外界連通的排濕管道,該排濕管道上設有用于抽送水蒸汽的抽風機;所述氣罩內部由下至上依次設有冷凝水收集盤和N級“八”字型用于冷凝水蒸汽的冷凝板,各級冷凝板互不接觸;在水平投影上,第一級冷凝板的下端與冷凝水收集盤部分重疊,第N-1級冷凝板的上端與第N級冷凝板的下端重疊,下端與第N-2級冷凝板的上端重疊,其中:2≤N≤8。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氣罩頂部設置排濕管道,避免了眾多水蒸汽在氣罩頂部冷凝進而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置了多級“八”字形冷凝板,可以有效冷凝氣罩側壁的水蒸氣,避免水蒸汽在氣罩側壁凝結對產品質量造成。(*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玻璃纖維濕紙干燥用排濕裝置
本技術屬于玻璃纖維制造領域,涉及玻璃纖維濕紙干燥用排濕裝置。
技術介紹
濕法成型制造玻璃纖維過濾紙的方法需要對玻璃纖維濕紙進行干燥,烘缸干燥法是一種常用的干燥玻璃纖維濕紙的方法。干燥時,烘缸通過直接與玻璃纖維濕紙接觸,通過熱傳遞將濕紙中的水分加熱成水蒸汽,從而完成對玻璃纖維濕紙的干燥。 現有技術中,一般采用在氣罩側壁抽吸的方法排除濕紙干燥過程中所產生的水蒸汽,但是由于水蒸汽密度較輕,往往傾向于向烘缸氣罩的頂部運動,側面抽吸的方法雖然能夠及時排除氣罩兩側的水蒸氣,但氣罩中間部分的水蒸氣往往不能得到及時排除,容易冷凝在氣罩上產生水滴,水滴凝結一定的大小后滴落在產品上,使產品產生紙病,影響濾紙的品質;為避免這種問題,只有通過降低產品進入烘缸前的濕度,這會嚴重影響生產效率。 因此,有必要對玻璃纖維空氣過濾紙干燥裝置的排濕系統進行重新設計,以解決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之間的矛盾。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玻璃纖維濕紙干燥用排濕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玻璃纖維濕紙干燥用排濕裝置,包括中空氣罩,所述氣罩頂部設有與外界連通的排濕管道,該排濕管道上設有用于抽送水蒸汽的抽風機;所述氣罩內部由下至上依次設有冷凝水收集盤和N級“八”字型用于冷凝水蒸汽的冷凝板,各級冷凝板互不接觸;在水平投影上,第一級冷凝板的下端與冷凝水收集盤部分重疊,第N-1級冷凝板的上端與第N級冷凝板的下端重疊,下端與第N-2級冷凝板的上端重疊,其中:2彡N彡8。 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所述冷凝板包括三級,從上至下依次為第一冷凝板,第二冷凝板和第三冷凝板,在水平投影上,第一冷凝板的下端與第二冷凝板的上端部分重疊,第二冷凝板的下端與第三冷凝板的上端部分重疊,第三冷凝板的下端搭接在冷凝水收集盤上。 作為本技術的優選,各級冷凝板與水平面呈20-60°夾角。 作為本技術的優選,由上至下,各級冷凝板與水平面的夾角逐漸減小。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術在氣罩頂部設置排濕管道,通過抽吸的方式將頂部水蒸汽排出,避免了眾多水蒸汽在氣罩頂部冷凝進而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本技術進一步設置了多級“八”字形冷凝板,可以有效冷凝氣罩側壁的水蒸氣,避免水蒸汽在氣罩側壁凝結對產品質量造成;本技術進一步優化了各冷凝板與水平面的夾角并指出由下至上該夾角逐漸增大,避免水蒸汽上升過程中溫度降低,冷凝速度過大而導致上層冷凝板液滴直接滴落到玻璃纖維濾紙上的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術提供如下附圖進行說明: 圖1為實施例1 一種玻璃纖維濕紙干燥用排濕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和2所示,本技術玻璃纖維濕紙干燥用排濕裝置,包括中空氣罩13,所述氣罩13頂部設有與外界連通的排濕管道6,該排濕管道6上設有用于抽送水蒸汽的抽風機5 ;所述氣罩13內部由下至上依次設有冷凝水收集盤11和三級“八”字型用于冷凝水蒸汽的冷凝板,各級冷凝板互不接觸;從上至下依次為第一冷凝板8,第二冷凝板9和第三冷凝板10,在水平投影上,第一冷凝板8的下端與第二冷凝板9的上端部分重疊,第二冷凝板9的下端與第三冷凝板10的上端部分重疊,第三冷凝板10的下端搭接在冷凝水收集盤11上。 本實施例中,各級冷凝板與水平面呈20-60°夾角且由上至下,各級冷凝板與水平面的夾角逐漸減小。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氣罩13呈長方體形,所述冷凝水收集盤11設置在該氣罩內壁的左右兩側,該冷凝水收集盤11底部設有排水管12。 工作時,玻璃纖維濕紙I在導輥2的帶動下經過烘缸3干燥后得到成品,本實施例中,玻璃纖維濕紙的含濕率為60%,烘缸3內部通有壓力為0.4-0.5Mpa的蒸汽,在烘缸的作用下過濾濕紙中的水分受熱轉化為帶有一定溫度的水汽,該水汽中一部分依此經第三冷凝板10,第二冷凝板9和第一冷凝板8之間的縫隙經由汽罩頂部排濕管道6被抽風機5排除。另一部分冷凝附著在第一冷凝板8,第二冷凝板9和第三冷凝板10上,因為冷凝板與水平面呈一定夾角且各冷凝板彼此搭接,各冷凝板上冷凝水通過第三冷凝板10最終匯集到冷凝水收集盤11中。 經驗證,采用本實施例改進后的排濕裝置,玻璃纖維濕紙的干燥速度提高了 20%左右,解決了冷凝水滴至濾紙表面的問題。 本技術在氣罩頂部設置排濕管道,通過抽吸的方式將頂部水蒸汽排出,避免了眾多水蒸汽在氣罩頂部冷凝進而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本技術進一步設置了多級“八”字形冷凝板,可以有效冷凝氣罩側壁的水蒸氣,避免水蒸汽在氣罩側壁凝結對產品質量造成;本技術進一步優化了各冷凝板與水平面的夾角并指出由下至上該夾角逐漸增大,避免水蒸汽上升過程中溫度降低,冷凝速度過大而導致上層冷凝板液滴直接滴落到玻璃纖維濾紙上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中凝板的級數為2-8級時均具有較好的效果。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優選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本技術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玻璃纖維濕紙干燥用排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氣罩(13),所述氣罩(13)頂部設有與外界連通的排濕管道(6),該排濕管道(6)上設有用于抽送水蒸汽的抽風機(5);所述氣罩(13)內部由下至上依次設有冷凝水收集盤(11)和N級“八”字型用于冷凝水蒸汽的冷凝板,各級冷凝板互不接觸;在水平投影上,第一級冷凝板的下端與冷凝水收集盤(11)部分重疊,第N?1級冷凝板的上端與第N級冷凝板的下端重疊,下端與第N?2級冷凝板的上端重疊,其中:2≤N≤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玻璃纖維濕紙干燥用排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氣罩(13),所述氣罩(13)頂部設有與外界連通的排濕管道¢),該排濕管道(6)上設有用于抽送水蒸汽的抽風機(5);所述氣罩(13)內部由下至上依次設有冷凝水收集盤(11)和N級“八”字型用于冷凝水蒸汽的冷凝板,各級冷凝板互不接觸;在水平投影上,第一級冷凝板的下端與冷凝水收集盤(11)部分重疊,第N-1級冷凝板的上端與第N級冷凝板的下端重疊,下端與第N-2級冷凝板的上端重疊,其中:2 < N < 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玻璃纖維濕紙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茂,秦大江,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