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降低準噶爾烏頭毒性的方法,以準噶爾烏頭主要的有效物質群總生物堿為化學研究對象,建立指紋圖譜;以準噶爾烏頭具有的抗炎、鎮痛、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等藥理作用為研究對象,明確其確切的藥理作用和毒性參數;通過比較準噶爾烏頭炮制前后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變化,確定了準噶爾烏頭炮制減毒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使準噶爾烏頭毒性降低,而且具有一定的鎮痛和抗炎藥理作用,表明準噶爾烏頭通過炮制能夠減毒存效,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藥物加工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降低準噶爾烏頭毒性的方法,屬于中藥加工領域。
技術介紹
準噶爾烏頭(Aconitum?soongoricum?Stapf.)毛茛科,產于我國新疆北疆地區,祛風散寒、消腫止痛、通經活絡,在治療風濕類疾病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具有進一步研究及開發利用的價值。本研究重點考察準噶爾烏頭炮制前后生物堿與藥理作用、毒性變化,確定準噶爾烏頭的炮制減毒存效方法,進而為準噶爾烏頭安全有效的應用奠定基礎。由于,準噶爾烏頭為劇毒中藥材,如果不經炮制就作為中藥使用勢必會造成安全隱患,然而目前并沒有一套完整可行的方法來確定如何能夠使準噶爾烏頭減毒。如何保證準噶爾烏頭在臨床應用中的安全有效成為研究的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設計了一種降低準噶爾烏頭毒性的炮制加工方法,采用三種不同的炮制方法炮制準噶爾烏頭,包括加熱水煮法、高壓蒸法、加輔料共煮法,結果表明準噶爾烏頭三種炮制品雙酯型生物堿(烏頭堿、新烏頭堿、次烏頭堿)大多水解成單酯型生物堿(苯甲酰烏頭原堿),使準噶爾烏頭毒性降低,而且具有一定的鎮痛和抗炎藥理作用,表明準噶爾烏頭通過炮制能夠減毒存效,具有一定的藥有價值。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本專利技術以準噶爾烏頭主要的有效物質群總生物堿為化學研究對象,建立指紋圖譜;以準噶爾烏頭具有的抗炎、鎮痛、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等藥理作用為研究對象,明確其確切的藥理作用和毒性參數;通過比較準噶爾烏頭炮制前后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變化,確定了準噶爾烏頭炮制減毒方法,闡明其炮制機理,初步探明其藥用價值,進而為準噶爾烏頭作為烏頭屬藥材的臨床應用奠定基礎。一種降低準噶爾烏頭毒性的方法,所述方法通過以下步驟確定:(1)以準噶爾烏頭的總生物堿為化學研究對象,利用HPLC,對準噶爾烏頭生物堿成分進行分析,并經方法學驗證,建立準噶爾烏頭的化學指紋圖譜和新烏堿、準噶爾烏頭堿等主要活性成分的測定方法;(2)分別采用加熱水煮法、高壓蒸法、加輔料共煮法三種方法炮制準噶爾烏頭;(3)通過化學指紋圖譜對比分析三種炮制品在炮制前后的化學變化;(4)以準噶爾烏頭具有的抗炎、鎮痛、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等藥理作用和毒性為研究對象,建立準噶爾烏頭藥理學、急性毒性試驗模型,研究炮制前后以及不同炮制方法的總生物堿所產生藥理作用和毒性改變;(5)通過對比準噶爾烏頭及其炮制品藥理學試驗變化結果結合相應的化學物質改變,確定其炮制減毒方法;由于烏頭屬藥材往往毒性酷烈,所含雙酯型生物堿性質不穩定,遇水加熱容易水解,生成具有小毒的單酯型生物堿,但仍有藥效作用。因此常采用煎煮、浸泡、蒸制、加輔料共煮等炮制方法,使烏頭屬藥材中既有毒又有效的成分保持在適宜的范圍內,確保烏頭屬藥材臨床用藥的安全和有效。三種不同炮制方法中,加輔料共煮法炮制品毒性最低,而加熱水煮法炮制品和高壓蒸法炮制品藥效作用卻優于加輔料共煮法炮制品,高壓蒸法炮制品雖然采用了“高壓蒸”,這種短時間炮制的方法,但其毒性卻僅低于準噶爾烏頭生品,遠高于加熱水煮法炮制品和加輔料共煮法炮制品,基于臨床安全有效原則,加熱水煮法炮制品在急性毒性、藥效學方面均優于其他兩種炮制品。因此,優選加熱水煮炮制方法作為準噶爾烏頭減毒存效的炮制工藝。其中,所述步驟(4)的具體方法包括:抗炎作用實驗、鎮痛作用實驗、免疫調節作用實驗、動物急性毒性試驗;所述的準噶爾烏頭抗炎作用實驗包括以下步驟:1、對II型膠原誘導的關節炎(CIA)大鼠滑膜組織病理學及相關細胞因子表達水平的影響,檢測CIA大鼠關節腫脹率;血清SA濃度;IL-2、TNF-α水平;滑膜組織形態學觀察;2、對佐劑性關節炎(AA)大鼠足跖關節腫脹度、血清皮質醇和血清IL-1β含量的影響,檢測關節腫脹度;血清皮質醇;IL-1β。所述的準噶爾烏頭鎮痛作用實驗包括以下步驟:1、對小鼠熱板致痛反應的影響,檢測用藥后痛閾提高的百分率,并作圖分析藥物的作用強度、作用開始時間和維持時間;2、對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檢測各藥物的鎮痛百分率。所述的準噶爾烏頭對免疫調節作用實驗包括以下步驟:1、對小鼠細胞免疫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檢測熒光陽性細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2、對小鼠體液免疫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檢測綿羊紅細胞(SRBC)的定量溶血OD值和血清溶血素OD值;所述的準噶爾烏頭動物急性毒性試驗包括以下步驟:檢測LD50;劑量(x)與死亡數量(y)的直線回歸方程;小鼠中毒反應癥狀;小鼠最大耐受量。探明準噶爾烏頭及其炮制品毒性參數。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確定了準噶爾烏頭炮制減毒方法,使準噶爾烏頭毒性降低,而且具有一定的鎮痛和抗炎藥理作用,表明準噶爾烏頭通過炮制能夠減毒存效,具有一定的藥有價值,保證準噶爾烏頭在臨床應用中的安全有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制川烏、準噶爾烏頭及其炮制品中雙酯型生物堿對照品和樣品的色譜圖;圖中,11-新烏頭堿;12-烏頭堿;13-次烏頭堿。圖2為制川烏、準噶爾烏頭及其炮制品中單酯型生物堿對照品和樣品的色譜圖;圖中,21-苯甲酰新烏頭堿;22-苯甲酰烏頭堿。其中,A對照品;B川烏;C準噶爾烏頭;D加熱水煮法炮制品;E高壓蒸法炮制品;F加輔料共煮法炮制品。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除非另有說明,本專利技術中所采用的百分數均為重量百分數。實施例11、加熱水煮法炮制準噶爾烏頭取凈準噶爾烏頭,大小個分開,用水浸泡7天至內無干心,取出,加水煮沸5小時,取大個切開內無白心、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晾至六成干(含水量40%)后切厚片,70℃低溫烘干,即得。2、高壓蒸法炮制準噶爾烏頭準噶爾烏頭清洗、悶潤后,固定溫度為126℃,壓力為0.15?MPa,蒸制90分鐘,晾至六成干(含水量40%)后切厚片,70℃低溫烘干,即得。3、加輔料共煮法炮制準噶爾烏頭將準噶爾烏頭泡在水里,每天換兩次水至15天后除去苦味,然后取8%甘草和10%黑豆漿與烏頭一起用水煮沸5?小時至內無白心、口嘗無麻或微有麻舌感為度,晾至六成干(含水量40%)后切厚片,70℃低溫烘干,即得。實施例21準噶爾烏頭及其炮制品中雙酯型生物堿含量測定方法的研究1.1?色譜條件采用X?Bridge?C18色譜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三氯甲烷(濃氨水調節pH為10.62)(70︰30︰2)為流動相,流速為1.0?mL/min,進樣量10?μL,檢測波長為242?nm。按烏頭堿峰計算理論板數應不低于2000。結果供試品及對照品色譜分離度良好,見圖1(A~F)。1.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分別精密稱取烏頭堿、新烏頭堿、次烏頭堿對照品適量,置10?mL量瓶中,加二氯甲烷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搖勻。制成每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降低準噶爾烏頭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過以下步驟確定:(1)以準噶爾烏頭的總生物堿為化學研究對象,利用HPLC,對準噶爾烏頭生物堿成分進行分析,并經方法學驗證,建立準噶爾烏頭的化學指紋圖譜和烏頭堿等主要活性成分的測定方法;(2)分別采用加熱水煮法、高壓蒸法、加輔料共煮法三種方法炮制準噶爾烏頭;(3)通過化學指紋圖譜對比分析三種炮制品的總生物堿在炮制前后的化學變化;(4)以準噶爾烏頭具有的抗炎、鎮痛、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等藥理作用和急性毒性為研究對象,建立準噶爾烏頭藥理學、急性毒性試驗模型,研究炮制前后以及不同炮制方法所產生藥理作用和毒性改變;(5)通過對比準噶爾烏頭及其炮制品總生物堿藥理學試驗變化結果結合相應的化學物質改變,確定炮制減毒方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降低準噶爾烏頭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過以下步驟確定:
(1)以準噶爾烏頭的總生物堿為化學研究對象,利用HPLC,對準噶爾烏頭生物堿成分進行分析,并經方法學驗證,建立準噶爾烏頭的化學指紋圖譜和烏頭堿等主要活性成分的測定方法;
(2)分別采用加熱水煮法、高壓蒸法、加輔料共煮法三種方法炮制準噶爾烏頭;
(3)通過化學指紋圖譜對比分析三種炮制品的總生物堿在炮制前后的化學變化;
(4)以準噶爾烏頭具有的抗炎、鎮痛、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等藥理作用和急性毒性為研究對象,建立準噶爾烏頭藥理學、急性毒性試驗模型,研究炮制前后以及不同炮制方法所產生藥理作用和毒性改變;
(5)通過對比準噶爾烏頭及其炮制品總生物堿藥理學試驗變化結果結合相應的化學物質改變,確定炮制減毒方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的具體方法包括:抗炎作用實驗、鎮痛作用實驗、免疫調節作用實驗、動物急性毒性試驗;
所述的準噶爾烏頭抗炎作用實驗包括以下步驟:
1)、對I...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翡翠,聶繼紅,李杰,張成新,姜林,盧軍,李娟,李茜,陳良,張剛,吳超,王偉,
申請(專利權)人: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新疆;6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