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熔體流槽,包括槽本體和與槽本體相連的外殼,所述槽本體和外殼之間形成冷卻空間,所述槽本體具有進槽口、出槽口和設于所述進槽口和出槽口之間的槽道,所述進槽口的邊緣設有第一連接面,所述槽道的邊緣設有第二連接面,所述出槽口的邊緣設有第三連接面;所述槽本體通過鑄造一體成型。上述熔體流槽,槽本體通過鑄造一體成型,其與高溫熔融物料接觸的部分都不存在因焊接而產生的焊接熱影響區,增強了槽本體對高溫熔融物料的耐磨性,增長了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熔體流槽,包括槽本體和與槽本體相連的外殼,所述槽本體和外殼之間形成冷卻空間,所述槽本體具有進槽口、出槽口和設于所述進槽口和出槽口之間的槽道,所述進槽口的邊緣設有第一連接面,所述槽道的邊緣設有第二連接面,所述出槽口的邊緣設有第三連接面;所述槽本體通過鑄造一體成型。上述熔體流槽,槽本體通過鑄造一體成型,其與高溫熔融物料接觸的部分都不存在因焊接而產生的焊接熱影響區,增強了槽本體對高溫熔融物料的耐磨性,增長了使用壽命。【專利說明】熔體流槽
本技術涉及熔體流槽,特別是涉及一種高溫下不易磨損、使用壽命長的熔體流槽。
技術介紹
國內工業高溫(1000°C以上)熔融物料從高溫爐膛中引出大多是采用焊接的熔體流槽,熔體流槽帶夾套,在夾套中通入循環冷卻介質進行整體冷卻。例如從高溫堿爐爐膛中流出的熔融碳酸鈉液體,溫度達到1100°c,而熔體流槽的材質大多為鋼材,鋼材的再結晶溫度是850°C左右,當1100°C的熔融碳酸鈉液體通過熔體流槽流出時,熔體流槽與高溫熔融物料接觸的部分的硬度快速下降,再加上采用焊接工藝,形成焊接熱影響區,使得與高溫熔融物料接觸的部分很容易發生磨損,造成熔體流槽的使用壽命嚴重縮短。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傳統的焊接的熔體流槽,焊接部分形成焊接熱影響區,容易發生磨損,造成熔體流槽的使用壽命嚴重縮短的問題,提供一種高溫下不易磨損、使用壽命長的熔體流槽。 一種熔體流槽,包括槽本體和與槽本體相連的外殼,所述槽本體和外殼之間形成冷卻空間,所述槽本體具有進槽口、出槽口和設于所述進槽口和出槽口之間的槽道,所述進槽口的邊緣設有第一連接面,所述槽道的邊緣設有第二連接面,所述出槽口的邊緣設有第三連接面;所述槽本體通過鑄造一體成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外殼包括第一圍板、第二圍板和第三圍板,所述第一圍板、第二圍板和第三圍板依次相連,并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面、第二連接面和第三連接面之間,所述第一圍板、第二圍板、第三圍板、第一連接面、第二連接面和第三連接面圍合形成所述冷卻空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熔體流槽還包括冷卻槽道,所述冷卻槽道位于所述槽道底部靠近所述冷卻空間的一側。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冷卻槽道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面之間留有空隙,所述冷卻槽道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連接面之間留有空隙。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熔體流槽還包括冷卻介質入口和冷卻介質出口,所述冷卻介質入口設于所述外殼的底部,且靠近所述第三連接面的一端,所述冷卻介質出口設于所述第二連接面的頂端。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熔體流槽還包括冷卻介質流入管和冷卻介質流出管,所述冷卻介質流入管與所述冷卻介質入口相連,所述冷卻介質流出管與所述冷卻介質出口相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冷卻介質入口的截面積大于所述冷卻介質出口的截面積。 上述熔體流槽,槽本體通過鑄造一體成型,其與高溫熔融物料接觸的部分都不存在因焊接而產生的焊接熱影響區,增強了槽本體對高溫熔融物料的耐磨性,增長了使用壽命O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方式的熔體流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熔體流槽的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術。但是本技術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技術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技術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認為是與另一個元件“相連”時,它可以是直接與另一個元件相連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底部”、“頂端”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本技術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術。 請參閱圖f 2,一實施方式的熔體流槽,包括槽本體10和與槽本體10相連的外殼20,且槽本體10和外殼20之間形成冷卻空間。 其中,槽本體10具有進槽口、出槽口和設于上述進槽口和出槽口之間的槽道16。 在本實施方式中,進槽口的邊緣設有第一連接面121,槽道16的邊緣設有第二連接面162,出槽口的邊緣設有第三連接面143。 上述槽本體10通過鑄造一體成型。 其中,外殼20包括第一圍板21、第二圍板22和第三圍板23。 第一圍板21、第二圍板22和第三圍板23依次相連,并設置在第一連接面121、第二連接面162和第三連接面143之間。 上述第一圍板21、第二圍板22和第三圍板23、第一連接面121、第二連接面162和第三連接面143圍合形成冷卻空間,用于收容冷卻介質,冷卻介質用于吸收并帶走高溫熔體的熱量。 在本實施方式中,冷卻介質為冷卻水。 進一步,上述熔體流槽,還包括冷卻槽道30。 冷卻槽道30位于槽道16的底部靠近冷卻空間的一側。 具體的,冷卻槽道30的一端與第一連接面121之間留有空隙,冷卻槽道30的另一端與第三連接面143之間留有空隙。優選的,前者空隙大于后者空隙。 可以理解,冷卻槽道30用于冷卻空間內冷卻介質的引流,從而使得冷卻介質能夠快速到達與高溫熔融物料最先接觸的部分,達到快速有效針對性強的冷卻效果。第一連接面121與冷卻槽道30靠近第一連接面121的一端之間留有空隙,使得流經冷卻槽道30的冷卻介質從該空隙流出。第三連接面143與冷卻槽道30靠近第三連接面143的一端之間留有空隙,使得冷卻介質通過該空隙流入冷卻空間的其他地方,達到全面充分冷卻的效果。 在本實施方式中,熔體流槽還包括冷卻介質入口(圖未示)、冷卻介質出口 50。 其中,冷卻介質入口(圖未示)設于外殼20的底部,且靠近所述第三連接面的一端,冷卻介質出口 50設于第二連接面162的頂端。 優選的,熔體流槽還包括與冷卻介質入口(圖未示)相連的冷卻介質流入管42,以及與冷卻介質出口 50相連的冷卻介質流出管52。 優選的,冷卻介質入口(圖未示)的截面積大于冷卻介質出口 50的截面積,使得冷卻空間產生憋壓,消除該空間內的細小真空層,防止因真空層的存在而引起干燒,導致熔體流槽的壽命減短。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熔體流槽還可以采用相對耐高溫的金屬材料制備。例如選用錳含量相對較高的合金鋼。另外還可以對金屬材料采取恰當的熱處理工藝,使得該熔體流槽既有C、N共滲的表面硬化又有淬火回火的整體硬化,得到該熔體流槽與高溫熔融物料直接接觸的部分的表面硬度達到HRC48飛2。 具體的,上述熔體流槽在使用時,高溫熔融物料從進槽口流入,流經槽道16,從出槽口流出,由于槽本體10是通過鑄造一體成型的,其與高溫熔融物料接觸的部分都不存在因焊接而產生的焊接熱影響區,增強了槽本體10對高溫熔融物料的耐磨性,增長了使用壽命O 此外,冷卻介質通過冷卻介質流入管42從冷卻介質入口(圖未示)流進冷卻空間,通過冷卻槽道30快速到達熔體流槽與高溫熔融物料接觸的部分進行冷卻,大大提高了冷卻效果。 進一步,冷卻介質入口(圖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熔體流槽,包括槽本體和與槽本體相連的外殼,所述槽本體和外殼之間形成冷卻空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本體具有進槽口、出槽口和設于所述進槽口和出槽口之間的槽道,所述進槽口的邊緣設有第一連接面,所述槽道的邊緣設有第二連接面,所述出槽口的邊緣設有第三連接面;所述槽本體通過鑄造一體成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石交,焦賢鋒,
申請(專利權)人:徐石交,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