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封口設備,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包括主機感應器和水箱總成,所述水箱總成包括儲水箱、循環增壓水泵和冷凝器;所述主機感應器包括感應器和主機;所述感應器包括由銅管按磁運動規則圍繞成型的電磁感應線圈和電容器;所述主機包括熱緩沖圈帶和散熱風機,所述熱緩沖圈帶由圍繞成為電磁感應線圈的銅管順著主機電路系統延伸纏繞成型,鑲嵌在主機電路系統的鋁導熱板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感應頭和主機一體設計,通過水冷和風冷的雙重散熱配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不論在高使用頻率或是氣候炎熱的條件作用下,依然能保證自身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封口設備,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包括主機感應器和水箱總成,所述水箱總成包括儲水箱、循環增壓水泵和冷凝器;所述主機感應器包括感應器和主機;所述感應器包括由銅管按磁運動規則圍繞成型的電磁感應線圈和電容器;所述主機包括熱緩沖圈帶和散熱風機,所述熱緩沖圈帶由圍繞成為電磁感應線圈的銅管順著主機電路系統延伸纏繞成型,鑲嵌在主機電路系統的鋁導熱板內。本技術采用感應頭和主機一體設計,通過水冷和風冷的雙重散熱配置,本技術不論在高使用頻率或是氣候炎熱的條件作用下,依然能保證自身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專利說明】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非金屬瓶裝產品的封口設備,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
技術介紹
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專門針對瓶裝產品封口,是目前最理想的封口設備之一。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電磁發生器(簡稱感應頭)與鋁箔墊片(一種由鋁箔層、輔助層、熱封層復合為一體的封口專用耗材)進行感應后,使鋁箔墊片上的鋁箔層瞬間產生高溫,高溫能將鋁箔墊片上的熱封層完整的與瓶口熔為一體,最終達到封口的目的。 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制造技術最先由國外引入中國,售價十分昂貴!隨著改革開放,為了滿足國內對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的大量需求,由國家科技部牽頭,號召國內具備一定制造能力的企業進行自主研發,給予資金技術扶持,最終才誕生了第一批國產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然而,由于當時國產技術絕大部分是參照國外,而國外都是傳授相對落后的制造技術來中國,所以,導致國產機器的性能普遍不高。 對于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這種大功率機器,它的感應頭在感應封口時會產生電子熱量,因此,對于感應頭的散熱有著非常高的要求,一旦散熱不流暢,就有可能直接損壞設備。 現有的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在散熱模式上統分為風冷散熱和水冷散熱兩種。風冷散熱模式的散熱效果有限,無法驅散大功率輸出時所產生的熱量,因此,采用風冷散熱模式的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的設計功率偏小,導致封口效率較低,無法滿足當代大規模封口的生產需求。水冷散熱模式雖然可以駕馭大功率輸出時所產生的熱量,但也僅是感應頭部分采用了水冷散熱,主機部分依舊是傳統的風冷散熱,只注重了感應頭散熱,卻忽視了主機也會隨之產生巨大熱量,因此,采用水冷散熱模式的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尤其在夏天),也會發生因散熱不良而導致的故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以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包括主機感應器和水箱總成,所述水箱總成包括儲水箱、循環增壓水泵和冷凝器;所述儲水箱的回水口連接回水管,回水管的另一端與冷凝器的出水口相連接;所述儲水箱的出水口連接出水管,出水管的兩一端與循環增壓水泵的進水口相連接;所述循環增壓水泵的出水口連接內供水管,所述冷凝器的進水口連接內回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感應器包括感應器和主機;所述感應器包括由銅管按磁運動規則圍繞成型的電磁感應線圈和電容器;所述主機包括熱緩沖圈帶和散熱風機,所述熱緩沖圈帶由圍繞成為電磁感應線圈的銅管順著主機電路系統延伸纏繞成型,鑲嵌在主機電路系統的鋁導熱板內;所述熱緩沖圈帶的進水端口連接有外供水管,外供水管的另一端與內供水管相連接;所述熱緩沖圈帶的出水端口連接有外回水管,外回水管的另一端與內回水管相連接。 進一步地說:所述儲水箱的底部設有排水口,排水口連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底端安裝有排水閥。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采用感應頭和主機一體設計,水流通道環繞主機與感應頭的發熱核心點搭建,水流則沿通道進行循環散熱,迅速將產生的熱量降低在安全范圍以內,風冷系統則展開外道余熱的驅散。通過水冷和風冷的雙重散熱配置,本技術不論在高使用頻率或是氣候炎熱的條件作用下,依然能保證自身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本技術所述的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包括主機感應器和水箱總成3,所述水箱總成3包括儲水箱36、循環增壓水泵32和冷凝器31。所述儲水箱36的回水口連接回水管33,回水管33的另一端與冷凝器31的出水口相連接;所述儲水箱36的出水口連接出水管37,出水管37的兩一端與循環增壓水泵32的進水口相連接;所述循環增壓水泵32的出水口連接內供水管38,所述冷凝器31的進水口連接內回水管39。所述儲水箱36的底部設有排水口,排水口連接有排水管35,排水管35的底端安裝有排水閥34。 所述主機感應器包括感應器I和主機2 ;所述感應器I包括由銅管按磁運動規則圍繞成型的電磁感應線圈11和電容器12 ;所述主機2包括熱緩沖圈帶21和散熱風機22,所述熱緩沖圈帶21由圍繞成為電磁感應線圈11的銅管順著主機電路系統延伸纏繞成型,鑲嵌在主機電路系統的鋁導熱板內;所述熱緩沖圈帶21的進水端口連接有外供水管4,外供水管4的另一端與內供水管38相連接;所述熱緩沖圈帶21的出水端口連接有外回水管5,外回水管5的另一端與內回水管39相連接。 本技術的散熱原理:電磁感應線圈11采用加粗銅管按磁運動規則圍繞成型,銅管順著主機電路系統延伸,繞成熱緩沖圈帶21,熱緩沖圈帶21嵌入主機電路系統的鋁導熱板內,保證工作時,主機所產生的熱量透過鋁導熱板后讓熱緩沖圈帶21內的流動水將熱量散走,同時,散熱風機22同步進行風冷散熱;銅管順著主機感應器出來,兩端分別用外供水管4、外回水管5連接,延伸至水箱總成,水流通過外回水管5、內回水管39進入冷凝器31進行溫水冷卻處理,再回到儲水箱36 ;外供水管4通過內供水管38連接循環增壓水泵32,循環增壓水泵32通過出水管37連接儲水箱36,循環增壓水泵32提供足夠的推動力讓水在散熱通道內循環流動,起到科學的散熱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技術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包括主機感應器和水箱總成(3),所述水箱總成(3)包括儲水箱(36)、循環增壓水泵(32)和冷凝器(31);所述儲水箱(36)的回水口連接回水管(33),回水管(33)的另一端與冷凝器(31)的出水口相連接;所述儲水箱(36)的出水口連接出水管(37),出水管(37)的兩一端與循環增壓水泵(32)的進水口相連接;所述循環增壓水泵(32 )的出水口連接內供水管(38 ),所述冷凝器(31)的進水口連接內回水管(39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感應器包括感應器(I)和主機(2);所述感應器(I)包括由銅管按磁運動規則圍繞成型的電磁感應線圈(11)和電容器(12);所述主機(2)包括熱緩沖圈帶(21)和散熱風機(22),所述熱緩沖圈帶(21)由圍繞成為電磁感應線圈(11)的銅管順著主機電路系統延伸纏繞成型,鑲嵌在主機電路系統的鋁導熱板內;所述熱緩沖圈帶(21)的進水端口連接有外供水管(4),外供水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磁感應鋁箔封口機,包括主機感應器和水箱總成(3),所述水箱總成(3)包括儲水箱(36)、循環增壓水泵(32)和冷凝器(31);所述儲水箱(36)的回水口連接回水管(33),回水管(33)的另一端與冷凝器(31)的出水口相連接;所述儲水箱(36)的出水口連接出水管(37),出水管(37)的兩一端與循環增壓水泵(32)的進水口相連接;所述循環增壓水泵(32)的出水口連接內供水管(38),所述冷凝器(31)的進水口連接內回水管(3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感應器包括感應器(1)和主機(2);所述感應器(1)包括由銅管按磁運動規則圍繞成型的電磁感應線圈(11)和電容器(12);所述主機(2)包括熱緩沖圈帶(21)和散熱風機(22),所述熱緩沖圈帶(21)由圍繞成為電磁感應線圈(11)的銅管順著主機電路系統延伸纏繞成型,鑲嵌在主機電路系統的鋁導熱板內;所述熱緩沖圈帶(21)的進水端口連接有外供水管(4),外供水管(4)的另一端與內供水管(38)相連接;所述熱緩沖圈帶(21)的出水端口連接有外回水管(5),外回水管(5)的另一端與內回水管(39)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有清,
申請(專利權)人:桂林賽爾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