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水泥磨滑環結構,所述的水水泥磨滑環結構,包括水泥磨滑履罩殼(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磨滑履罩殼(1)兩端各安裝一個水泥磨滑環(2),所述的兩個水泥磨滑環(2)的內壁上各設置一道沿水泥磨滑環(2)內壁表面凸起的擋油環(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水泥磨滑環結構,制造安裝方便,當水泥磨滑環在運行過程中,能夠阻擋水泥磨滑環的冷卻循環油被甩出水泥磨滑環,避免冷卻循環油從水泥磨滑履罩殼與水泥磨滑環之間的密封圈滲出,避免引發漏油現象,避免腐蝕密封圈,最終提高了水泥磨滑履結構的壽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結構,降低了密封圈的損壞更換頻率,有效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水泥磨滑環結構
本技術涉及一種水泥磨滑環結構。
技術介紹
雙滑履水泥磨中,水泥磨滑環是水泥磨滑履罩殼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水泥磨滑履罩殼在運轉過程中滑環會發熱,所以必須對其通循環油進行冷卻,水泥磨滑履罩殼在運轉過程中就會將冷卻循環油向外甩出,當循環油被甩到滑履罩殼與滑環密封處時,循環油就會向滑履罩殼外滲出,導致循環油浪費,且循環油漏到滑履罩殼外面會導致環境的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制造安裝方便,在水泥磨滑環運行過程中,能夠將水泥磨滑環甩出的冷卻循環油擋住,避免直接甩到滑履罩殼密封圈上并向外滲油,同時避免腐蝕密封圈的水泥磨滑環結構。 要解決以上所述的技術問題,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本技術為一種水泥磨滑環結構,包括水泥磨滑履罩殼,水泥磨滑環,所述的水泥磨滑履罩殼兩端各安裝一個水泥磨滑環,所述的兩個水泥磨滑環的內壁上各設置一道沿水泥磨滑環內壁表面凸起的擋油環。 所述的水泥磨滑環上設置凸起的卡裝環,卡裝環設置為與水泥磨滑履罩殼結構相同的結構,所述的水泥磨滑環安裝在水泥磨滑履罩殼上時,水泥磨滑環的卡裝環設置為卡裝在水泥磨滑履罩殼端頭部外圈的結構。 所述的擋油環設置為圓環形結構,擋油環的本體部設置為與水泥磨滑環內壁表面垂直的結構,所述的擋油環內側的水泥磨滑環內壁表面上設置凹槽,所述的凹槽設置為沿水泥磨滑環內壁表面一周布置的結構。 所述的水泥磨滑環的卡裝環與水泥磨滑履罩殼端頭部外圈之間嵌裝橡膠的密封圈。 所述的擋油環設置為與水泥磨滑環為一體式的結構,水泥磨滑環通過精加工方式加工。 采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技術的水泥磨滑環結構,制造安裝方便,通過在水泥磨滑環內壁上設置擋油環,當水泥磨滑環在運行過程中,能夠阻擋水泥磨滑環的冷卻循環油被甩出水泥磨滑環,避免冷卻循環油從水泥磨滑履罩殼與水泥磨滑環之間的密封圈滲出,避免引發漏油現象,避免腐蝕密封圈,最終提高了水泥磨滑履結構的壽命。本技術的結構,降低了密封圈的損壞更換頻率,有效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說明書各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出簡要的說明: 圖1為本技術所述的水泥磨滑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分別為:1、水泥磨滑履罩殼;2、水泥磨滑環;3、擋油環;4、卡裝環;5、凹槽;6、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附圖1所示,本技術為一種水泥磨滑環結構,包括水泥磨滑履罩殼1,所述的水泥磨滑履罩殼I兩端各安裝一個水泥磨滑環2,所述的兩個水泥磨滑環2的內壁上各設置一道沿水泥磨滑環2內壁表面凸起的擋油環3。這樣的結構設置,當水泥磨滑環在運行過程中,能夠阻擋水泥磨滑環的冷卻循環油被甩出水泥磨滑環,避免冷卻循環油從水泥磨滑履罩殼與水泥磨滑環之間的密封圈滲出,避免引發漏油現象發生。 所述的水泥磨滑環2上設置凸起的卡裝環4,卡裝環4設置為與水泥磨滑履罩殼I結構相同的結構,所述的水泥磨滑環2安裝在水泥磨滑履罩殼I上時,水泥磨滑環2的卡裝環4設置為卡裝在水泥磨滑履罩殼端頭部外圈的結構。 所述的擋油環3設置為圓環形結構,擋油環3的本體部設置為與水泥磨滑環2內壁表面垂直的結構,水泥磨滑履罩殼和水泥磨滑環在工作過程中處于運動狀態,水泥磨滑環處的冷卻循環油將在慣性力作用下向外甩出,通過擋油環的設置循環油在甩出時將會受到擋油環的阻擋,從而不會從密封圈處甩出或滲出。從而起到了防止冷卻循環油滲出和避免密封圈受到冷卻循環油腐蝕的作用,從而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壽命。 所述的擋油環3內側的水泥磨滑環2內壁表面上設置凹槽5,所述的凹槽5設置為沿水泥磨滑環2內壁表面一周布置的結構。凹槽的設置,當冷卻循環油受到擋油環的阻擋后,循環油先流入凹槽內,然后再返回水泥磨滑環處。 所述的水泥磨滑環2的卡裝環4與水泥磨滑履罩殼I端頭部外圈之間嵌裝橡膠的密封圈6,通過橡膠圈,能實現水泥磨滑履罩殼I和水泥磨滑環之間的可靠連接和密封。 所述的擋油環3設置為與水泥磨滑環2為一體式的結構,水泥磨滑環2通過精加工方式加工,這樣,在加工水泥磨滑環時即加工出擋油環3,這樣降低了制造工藝的復雜程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加工生產成本。 本技術的水泥磨滑環結構,制造安裝方便,通過在水泥磨滑環內壁上設置擋油環,當水泥磨滑環在運行過程中,能夠阻擋水泥磨滑環的冷卻循環油被甩出水泥磨滑環,避免冷卻循環油從水泥磨滑履罩殼與水泥磨滑環之間的密封圈滲出,避免引發漏油現象,避免腐蝕密封圈,最終提高了水泥磨滑履結構的壽命。本技術的結構,降低了密封圈的損壞更換頻率,有效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了示例性的描述,顯然本技術具體的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術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技術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他場合的,均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泥磨滑環結構,包括水泥磨滑履罩殼(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磨滑履罩殼(1)兩端各安裝一個水泥磨滑環(2),所述的兩個水泥磨滑環(2)的內壁上各設置一道沿水泥磨滑環(2)內壁表面凸起的擋油環(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泥磨滑環結構,包括水泥磨滑履罩殼(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磨滑履罩殼(I)兩端各安裝一個水泥磨滑環(2),所述的兩個水泥磨滑環(2)的內壁上各設置一道沿水泥磨滑環(2)內壁表面凸起的擋油環(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磨滑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磨滑環(2)上設置凸起的卡裝環(4),卡裝環(4)設置為與水泥磨滑履罩殼(I)結構相同的結構,水泥磨滑環(2)安裝在水泥磨滑履罩殼(I)上時,水泥磨滑環(2)的卡裝環(4)設置為卡裝在水泥磨滑履罩殼(I)端頭部外圈的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泥磨滑環結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齊來,朱智平,潘胡江,王雷,李洋,梅榮富,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海螺川崎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