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同時測定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的熒光分析法。該方法是先測定出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各自對熒光試劑的熒光猝滅動力學曲線;然后選取兩個反應時間點t1和t2,分別測定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在t1和t2時與熒光試劑反應所產生的熒光強度變化,測定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各自在t1和t2時自身濃度含量與熒光強度猝滅比(ΔF/F)的線性回歸方程;合并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在t1或t2時所得的濃度含量與熒光猝滅比(ΔF/F)的線性回歸方程,整合得出t1或t2時刻的熒光變化率回歸方程組;對所得的t1和t2時刻的熒光變化線性回歸方程組進行運算,即可計算出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的含量。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簡便,無需進行組分分離,可用于痕量溴酸鹽的快速靈敏分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同時測定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的熒光分析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分析化學
,具體涉及一種同時測定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的熒光分析法。
技術介紹
溴酸鹽具有致癌、致畸、導致腎病以及強烈的生殖性毒性,世界衛生組織已禁止在食品和飲料中使用溴酸鹽。我國原水企業普遍采用廉價高效的臭氧殺菌工藝,含溴物質與臭氧反應生成的溴酸鹽不可避免地存在,致使飲用水中溴酸鹽殘留問題日益凸顯。飲用水中的溴酸鹽的含量低,氣相色譜法和液相色譜法是在對溴酸根進行衍生后才檢測,操作較為繁瑣。目前,飲用水中的溴酸鹽檢測主要采用離子色譜-電導檢測法,以IonPacAS19為陰離子分離柱,使用氫氧根系統淋洗液,分離高效,但需要抑制柱平衡,儀器操作技術要求較高。熒光光譜法是通過溴酸鹽與熒光試劑發生化學特征反應產生生色團而進行測定的,儀器簡便、易操作,是快速檢測水中痕量溴酸鹽的理想方法。利用溴酸鹽的氧化作用,基于羅丹明B試劑褪色反應,實現了水中溴酸鹽熒光光度計的直接分析,溴酸鹽檢出限達到μg/L級。但是,水中微量的氯元素或含氯消毒劑在臭氧的作用下可以產生強氧化性的亞氯酸鹽,亞氯酸鹽對常規所用的熒光試劑具有很強的氧化猝滅作用,與痕量溴酸鹽猝滅熒光試劑的原理相同,且作用十分強烈,對痕量溴酸鹽的準確測定必將會產生很大的干擾。目前,我國國家標準委將飲用水中溴酸鹽限值定為10.0μg·L-1,現有熒光猝滅方法對于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的氧化作用沒有分辨力,為了準確測定溴酸鹽,必須采用離子色譜分離或特殊的銀柱分離亞氯酸鹽,操作復雜。因此,研發簡便實用的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同步分析技術,免除色譜分離或復雜前處理操作,對于水中痕量溴酸鹽的準確測定具有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同時測定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的熒光分析法。本專利技術的測定方法操作簡便、高效,可以同時測定亞氯酸鹽和溴酸鹽的含量,避免了亞氯酸鹽在未經分離的情況下對溴酸鹽的測定干擾,解決了溴酸鹽測定時的假陽性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同時測定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的熒光分析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溴酸鹽和亞氯酸鹽溶液分別與熒光試劑和鹽酸均勻混合,加熱反應,分別測定不同反應時間下溴酸鹽和亞氯酸鹽溶液反應體系的熒光強度,分別測繪出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各自對熒光試劑的熒光猝滅動力學曲線;(2)基于所述的熒光猝滅動力學曲線,選取兩個反應時間t1和t2,分別測定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各自在t1和t2時刻與熒光試劑反應產生的熒光強度猝滅比(ΔF/F),測定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在t1和t2時各自濃度含量與熒光強度猝滅比(ΔF/F)的線性回歸方程;(3)將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在t1時刻所得的線性回歸方程進行代數疊加運算,同時將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在t2時刻所得的線性回歸方程也進行代數疊加運算,分別測定出t1、t2不同時刻上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共同引起的熒光猝滅比總值與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兩者濃度含量之間的線性回歸方程;將所得的t1、t2時刻的線性回歸方程組合并運算,構建t1、t2時刻的熒光猝滅比總值與溴酸鹽和亞氯酸鹽濃度含量的線性回歸方程組;(4)將步驟(3)所得的熒光變化率線性回歸方程組進行運算,計算溶液中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兩者含量,實現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兩個組分的同步分析。步驟(1)中所述的熒光試劑為羅丹明B溶液,其濃度為5.0×10-6mol·L-1;鹽酸濃度為2.0mol·L-1;加熱溫度為40℃。步驟(2)中所述的t1和t2分別為2min和10min。本專利技術的顯著優點在于:(1)本專利技術方法能同時測定體系中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的含量,樣品無需進行分離處理,可實現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的同步分析;(2)本專利技術方法操作簡便、高效,無需進行組分分離,避免了亞氯酸鹽在未經分離的情況下對溴酸鹽的測定干擾,解決了傳統熒光分析中樣品前處理復雜、溴酸鹽測定假陽性等問題,能應用于礦泉水、飲用水中痕量溴酸鹽的快速靈敏分析。附圖說明圖1是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各自產生的熒光猝滅動力學曲線;圖2是2min時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的線性回歸方程;圖3是10min時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的線性回歸方程。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用下列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下列實施例。實施例1(1)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各自的熒光猝滅動力學曲線的建立取比色管,依次加入10.0μg·L-1的溴酸鹽溶液3.5mL,5.0×10-6mol·L-1羅丹明B溶液0.5mL,2.0mol·L-1的鹽酸溶液1.0mL,搖勻,于40℃水浴鍋中分別反應2min,4min,8min,12min和16min;另取比色管,依次加入5.0μg·L-1的亞氯酸鹽溶液3.5mL,5.0×10-6mol·L-1羅丹明B溶液0.5mL,2.0mol·L-1的鹽酸溶液1.0mL,搖勻,于40℃水浴鍋中分別反應2min,4min,8min,12min和16min;作圖建立兩個不同的熒光猝滅動力學曲線,如圖1所示;(2)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的線性回歸方程的建立取五個比色管,分別加入2.0μg·L-1,5.0μg·L-1,10.0μg·L-1,20.0μg·L-1和40.0μg·L-1溴酸鹽溶液3.5mL,再往每個比色管中依次加入5.0×10-6mol·L-1羅丹明B溶液0.5mL,2.0mol·L-1的鹽酸溶液1.0mL,搖勻,于40℃水浴鍋中分別反應2min和10min;另取五個比色管,分別加入0.5μg·L-1,1.0μg·L-1,2.0μg·L-1,3.5μg·L-1和5.0μg·L-1的亞氯酸鹽溶液3.5mL,再往每個比色管中依次加入5.0×10-6mol·L-1羅丹明B溶液0.5mL,2.0mol·L-1的鹽酸溶液1.0mL,搖勻,于40℃水浴鍋中分別反應2min和10min;測定得到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的線性回歸方程:2min時,溴酸鹽的線性回歸方程為:ΔF/F=6.43+0.49c,亞氯酸鹽的線性回歸方程為:ΔF/F=5.53+5.88c;10min時,溴酸鹽的線性回歸方程為:ΔF/F=2.66+1.93c,亞氯酸鹽的線性回歸方程為:ΔF/F=8.47+15.20c,如圖2、圖3所示;(3)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合并后的熒光變化率回歸方程組的建立根據線性回歸方程,對所選擇兩個反應時間點t1(2min)和t2(10min)的線性方程進行合并計算,整合得到溴酸鹽和亞氯酸鹽混合后的方程組ΔF/F2min=0.49[BrO3-]+5.88[ClO2-],ΔF/F10min=1.93[BrO3-]+15.20[ClO2-](ΔF/F為熒光變化率);(4)試樣分析取比色管,依次加入待測飲用水3.5mL,5.0×10-6mol·L-1羅丹明B溶液0.5mL,2.0mol·L-1的鹽酸溶液1.0mL,搖勻,于40℃水浴鍋中分別反應2min和10min,熒光分光光度計檢測熒光值,根據以上方程組,計算得到飲用水中痕量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的含量;空白模擬樣品中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分別加標10.0μg·L-1、2.0μg·L-1時,溴酸鹽檢出值為10.1μg·L-1和亞氯酸鹽檢出值為2.2μg·L-1,測定回收率良好。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專利技術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專利技術的涵蓋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同時測定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的熒光分析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溴酸鹽、亞氯酸鹽溶液分別與熒光試劑和鹽酸均勻混合,加熱反應,分別測定不同反應時間下溴酸鹽和亞氯酸鹽溶液反應體系的熒光強度,測繪溴酸鹽、亞氯酸鹽各自對熒光試劑的熒光猝滅動力學曲線;(2)基于步驟(1)得到的熒光猝滅動力學曲線,選取兩個反應時間t1和t2;分別測定溴酸鹽、亞氯酸鹽在t1和t2時刻與熒光試劑反應產生的熒光強度猝滅比;然后分別測定溴酸鹽、亞氯酸鹽在t1和t2時各自濃度含量與熒光強度猝滅比的線性回歸方程;(3)將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在t1時刻所得的線性回歸方程進行代數疊加運算,同時將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在t2時刻所得的線性回歸方程也進行代數疊加運算,分別測定出t1、t2不同時刻上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共同引起的熒光猝滅比總值與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兩者濃度含量之間的線性回歸方程;然后將所得的t1、t2時刻的線性回歸方程組合并運算,構建t1、t2時刻的熒光猝滅比總值與溴酸鹽和亞氯酸鹽濃度含量的線性回歸方程組;(4)將步驟(3)所得的線性回歸方程組進行運算,計算待測溶液中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兩者含量,實現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兩個組分的同步分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同時測定溴酸鹽和亞氯酸鹽的熒光分析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溴酸鹽、亞氯酸鹽溶液分別與熒光試劑和鹽酸均勻混合,加熱反應,分別測定不同反應時間下溴酸鹽和亞氯酸鹽溶液反應體系的熒光強度,測繪溴酸鹽、亞氯酸鹽各自對熒光試劑的熒光猝滅動力學曲線;(2)基于步驟(1)得到的熒光猝滅動力學曲線,選取兩個反應時間t1和t2;分別測定溴酸鹽、亞氯酸鹽在t1和t2時刻與熒光試劑反應產生的熒光強度猝滅比;然后分別測定溴酸鹽、亞氯酸鹽在t1和t2時各自濃度含量與熒光強度猝滅比的線性回歸方程;(3)將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在t1時刻所得的線性回歸方程進行代數疊加運算,同時將溴酸鹽和亞氯酸鹽在t2時刻所得的線性回歸方程也進行代數疊加運算,分別測定出t1、t2不同時刻上溴酸鹽和亞...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旭聰,張亞靜,謝增鴻,
申請(專利權)人:福州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