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帶浮動盤管的容積式換熱器,包括缸體和換熱單元,缸體上設置有冷水入口和熱水出口;換熱單元包括熱媒入口、熱媒出口、熱媒進口主管、熱媒出口主管及浮動盤管組件;浮動盤管組件包括多個柱形螺旋浮動盤管,浮動盤管沿徑向依次套疊于相鄰浮動盤管內,各浮動盤管兩端分別形成有出、入口;熱媒進口主管設置有分支進口管,熱媒出口主管設置有分支出口管,分支進口管、分支出口管上均設置有多個接口;前述同一浮動盤管組件內的多個入口、出口分別對應可拆卸式連接于相應分支進口管、分支出口管上的接口上;其結構簡單、便于組裝更換,且占用空間小;同時,熱媒在螺旋管道內運行使管道處于震動狀態,不易結垢,換熱效果好,節能環保。(*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換熱器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帶浮動盤管的容積式換熱器。
技術介紹
通常,容積式換熱器包括有罐體和換熱部分,其換熱部分一般通過熱媒加熱,熱媒具有快速、節能、運行可靠等特點,廣泛應用于一般工業及賓館、飯店、醫院、體育場所等集中供熱。長時間使用后,熱媒管的外壁面易結水垢,嚴重影響換熱效果,而且,現有的熱媒管大多不便拆卸,導致熱媒管的清洗、更換變得較為困難。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帶浮動盤管的容積式換熱器,其結構簡單、便于組裝更換,且占用空間小;同時,熱媒在螺旋管道內運行使管道處于震動狀態,不易結垢,換熱效果好,節能環保。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一種帶浮動盤管的容積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缸體和設置于缸體內的換熱單元,該缸體上設置有冷水入口和熱水出口;該換熱單元包括有熱媒入口、熱媒出口、熱媒進口主管、熱媒出口主管及浮動盤管組件;該浮動盤管組件包括有多個柱形螺旋浮動盤管,其浮動盤管旋繞直徑大小不一但長度一致,浮動盤管沿徑向依次套疊于相鄰浮動盤管內部,各浮動盤管兩端分別形成有出、入口;該熱媒進口主管設置有分支進口管,該熱媒出口主管設置有分支出口管,分支進口管、分支出口管上均設置有多個接口;前述同一浮動盤管組件內的多個入口、出口分別對應可拆卸式連接于相應分支進口管、分支出口管上的接口上。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浮動盤管組件設置有若干組,相應地,前述分支進口管、分支出口管設置有若干個。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熱媒進口主管和熱媒出口主管同向延伸且彼此并排間距設置;前述分支進口管沿熱媒進口主管延伸方向依次間距排布,前述分支出口管沿熱媒出口主管延伸方向依次間距排布,且各分支進口管、分支出口管按順序對應錯開設置;前述浮動盤管組件位于熱媒進口主管、熱媒出口主管之間且與其同向排布設置。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熱媒進口主管和熱媒出口主管均為不銹鋼管。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過將浮動盤管組件作為熱媒的循環熱交換管道,如此,熱媒在螺旋管道內運行使管道處于震動狀態,不易結垢,換熱效果好,節能環保;尤其是,前述浮動盤管組件設計為多個柱形螺旋浮動盤管,其浮動盤管直徑大小不一但長度一致,浮動盤管沿徑向依次套疊于相鄰浮動盤管內部,各浮動盤管兩端分別形成有出、入口則可拆卸式連接于熱媒進口主管、熱媒出口主管的相應分支管的接口上,其結構簡單、便于組裝更換,且占用空間小,在較小空間內能夠容納更多的管子,進一步提高了加熱速度。為更清楚地闡述本技術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之實施例的組裝立體示圖;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A向視圖;圖3是圖2所示實施例的B向視圖;圖4是本技術之實施例中換熱單元的結構示圖;圖5是圖4所示實施例的C向視圖;圖6是圖4所示實施例的D向視圖;圖7是本技術之實施例中浮動盤管組件的結構示圖;圖8是圖7所示實施例的E向視圖;圖9是圖7所示實施例的F向視圖。附圖標識說明:1、缸體???????????????????101、冷水入口102、熱水出口?????????????103、熱水回水口11、排污口????????????????12、壓力表13、溫度表????????????????14、溫度探頭15、排氣閥????????????????16、安全閥17、備用口????????????????18、作業出入口19、電箱2、換熱單元???????????????21、熱媒入口22、熱媒出口??????????????23、熱媒進口主管231、分支進口管???????????232、接口24、熱媒出口主管??????????241、分支出口管242、接口?????????????????25、浮動盤管組件251、浮動盤管?????????????252、出口253、入口。具體實施方式請參照圖1至圖9所示,其顯示出了本技術之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其包括有缸體1和設置于缸體1內的換熱單元2,該缸體1上設置有冷水入口101、熱水出口102、熱水回水口103、排污口11、壓力表12、溫度表13、溫度探頭14、排氣閥15、安全閥16、備用口17、作業出入口18及電箱19,該作業出入口18可開合式設置有蓋板,其便于操作人員進入缸體1內部安裝檢修。該換熱單元2包括有熱媒入口21、熱媒出口22、熱媒進口主管23、熱媒出口主管24及若干組浮動盤管組件25(本實施例中為四組);每組浮動盤管組件25包括有多個柱形螺旋浮動盤管251(本實施例中為三個),其浮動盤管251旋繞直徑大小不一但長度一致,浮動盤管251沿徑向依次套疊于相鄰浮動盤管251內部,各浮動盤管251兩端分別形成有入口252、出口253;于本實施例中,該熱媒進口主管23和熱媒出口主管24均為不銹鋼管;該熱媒進口主管23設置有若干分支進口管231,該熱媒出口主管24設置有若干分支出口管241,分支進口管231、分支出口管241上均設置有多個接口(如圖中標示232、242);前述同一浮動盤管組件25內的多個入口252、出口分253別對應可拆卸式連接于相應分支進口管231、分支出口管241上的接口上。如圖5所示,該熱媒進口主管23和熱媒出口主管24同向延伸且彼此并排間距設置;前述分支進口管231沿熱媒進口主管23延伸方向依次間距排布,前述分支出口管241沿熱媒出口主管24延伸方向依次間距排布,且各分支進口管231、分支出口管241按順序對應錯開設置;前述浮動盤管組件25位于熱媒進口主管23、熱媒出口主管24之間且與其同向排布設置;此處,所述缸體1為立式缸體,其熱媒進口主管23、熱媒出口主管24上下延伸設置。本技術的設計重點在于,其主要是通過將浮動盤管組件作為熱媒的循環熱交換管道,如此,熱媒在螺旋管道內運行使管道處于震動狀態,不易結垢,換熱效果好,節能環保;尤其是,前述浮動盤管組件設計為多個柱形螺旋浮動盤管,其浮動盤管直徑大小不一但長度一致,浮動盤管沿徑向依次套疊于相鄰浮動盤管內部,各浮動盤管兩端分別形成有出、入口則可拆卸式連接于熱媒進口主管、熱媒出口主管的相應分支管的接口上,其結構簡單、便于組裝更換,且占用空間小,在較小空間內能夠容納更多的管子,進一步提高了加熱速度。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浮動盤管的容積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缸體和設置于缸體內的換熱單元,該缸體上設置有冷水入口和熱水出口;該換熱單元包括有熱媒入口、熱媒出口、熱媒進口主管、熱媒出口主管及浮動盤管組件;該浮動盤管組件包括有多個柱形螺旋浮動盤管,其浮動盤管旋繞直徑大小不一但長度一致,浮動盤管沿徑向依次套疊于相鄰浮動盤管內部,各浮動盤管兩端分別形成有出、入口;該熱媒進口主管設置有分支進口管,該熱媒出口主管設置有分支出口管,分支進口管、分支出口管上均設置有多個接口;前述同一浮動盤管組件內的多個入口、出口分別對應可拆卸式連接于相應分支進口管、分支出口管上的接口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浮動盤管的容積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缸體和設置于缸體內的換熱單元,該缸體上設置有冷水入口和熱水出口;該換熱單元包括有熱媒入口、熱媒出口、熱媒進口主管、熱媒出口主管及浮動盤管組件;該浮動盤管組件包括有多個柱形螺旋浮動盤管,其浮動盤管旋繞直徑大小不一但長度一致,浮動盤管沿徑向依次套疊于相鄰浮動盤管內部,各浮動盤管兩端分別形成有出、入口;
該熱媒進口主管設置有分支進口管,該熱媒出口主管設置有分支出口管,分支進口管、分支出口管上均設置有多個接口;前述同一浮動盤管組件內的多個入口、出口分別對應可拆卸式連接于相應分支進口管、分支出口管上的接口上。
2.根據權利要求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俞偉德,俞偉明,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恒豐換熱器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