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披露了一種生姜儲藏方法,包括步驟:在儲藏場所的地面鋪上一層1-2厘米厚的混合土,所述混合土為黃色粘土與沙子混合均勻所得的混合物,其中黃色粘土與沙子的質量比為5:1-2:1;在底層的混合土上平臥緊湊放置一層生姜;在生姜層上再鋪上1厘米厚的混合土層,并繼續依次交替鋪上生姜層和混合土層,直至生姜層的總數為10-15層;在最上一層生姜上覆蓋一層2-3厘米厚的混合土層作為頂層覆蓋土層。區別于現有技術,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點在于能夠長時間有效保持新鮮生姜的品質和風味,并且具有綠色節能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農作物存儲領域,更具體地涉及。
技術介紹
在農作物存儲領域,新鮮生姜的保存一直是一個難題,現有技術中,對生姜采取一些炮制方法可以延長生姜的保存期,但這種做法實質上改變了生姜性質,對生姜的風味、營養價值和功效產生了很大影響。為使生姜外觀保持鮮亮美觀,有些人采用硫磺對生姜進行熏蒸,顯然這是不合理的,硫磺殘留是這種處理方法的最大問題所在,殘留的硫磺將會對人體產生極大不良影響。冰庫冷藏法是種現代食品保鮮加工的技術,但存在耗能較大成本較高的弊端。為了保持生姜獨特地道的鮮美味道,需要有一個綠色節能的儲藏方法,延長生姜的保藏期,使得新鮮生姜的品質和風味得以良好保存。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需要提供一種綠色節能又有效的保藏生姜的方案。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專利技術人提供了,包括步驟:在儲藏場所的地面鋪上一層1-2厘米厚的混合土,所述混合土為黃色粘土與沙子混合均勻所得的混合物,其中黃色粘土與沙子的質量比為5:1至2:1 ;在底層的混合土上平臥放置一層生姜;在生姜層上再鋪上I厘米厚的混合土層,并繼續依次交替鋪上生姜層和混合土層,直至生姜層的總數為10-15層;在最上一層生姜上覆蓋一層2-3厘米厚的混合土層作為頂層覆蓋土層。進一步地,所述的生姜儲藏方法中,所述沙子為顆粒大小范圍10-300目篩的沙子,并經過1-2天時間的暴曬處理。進一步地,所述的生姜儲藏方法中,所述混合土還經過一步驟的處理:在黃色粘土與沙子混合均勻所得的混合物中噴灑加入占混合土總質量0.01-0.05的無菌食鹽水溶液,所述食鹽水溶液中食鹽質量分數為0.5%,并攪拌均勻。進一步地,所述的生姜儲藏方法中,還包括步驟:在混合土與生姜交疊鋪層所得的生姜-混合土堆外側設置支護裝置。所述的支護裝置是為了支撐土堆的側壁,防止土堆垮塌傾倒。可以使用箱體或者相對固定在地面的豎立的板件。土堆位于箱體內或豎立的板件圍成的區域內。為了實現通氣的目的,可以在箱體或板材上開設通氣口。進一步地,所述的生姜儲藏方法中,混合土與生姜交疊鋪層所得的生姜-混合土堆橫截面為圓形或矩形;圓形的直徑為2.5-5米;矩形的邊長為2.5-5米。進一步地,所述的生姜儲藏方法中,在從生姜-混合土堆中拿取部分生姜時,先取出所述2-3厘米厚的頂部覆蓋土層,再將每一生姜層連同其下的一混合土層一并取出,然后將頂部覆蓋土層放回;或在取出生姜后在剩余的生姜-混合土堆上重新覆蓋2-3厘米厚的混合土作為頂部覆蓋土層。進一步地,所述的生姜儲藏方法中,所述儲藏場所的溫度為5_30°C。進一步地,所述的生姜儲藏方法中,所述儲藏場所的濕度為40-85%。進一步地,所述的生姜儲藏方法中,所述生姜的儲藏時間為3-30個月。進一步地,所述的生姜儲藏方法中,所述生姜經過一預處理步驟:剔除生姜表面雜質,在此過程中保持生姜表皮的完整。區別于現有技術,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點在于能夠長時間有效保持新鮮生姜的品質和風味,并且具有綠色節能的特點。【具體實施方式】為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詳予說明。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披露了,包括下述步驟:S1、在儲藏場所的地面鋪上一層1-2厘米厚的混合土。所述混合土為黃色粘土與沙子混合均勻所得的混合物,其中黃色粘土與沙子的質量比為5:1至2:1。所述沙子為顆粒大小范圍10-300目篩的沙子,并經過1-2天時間的暴曬處理。所述混合土還經過一步驟的處理:在黃色粘土與沙子混合均勻所得的混合物中噴灑加入占混合土總質量0.01-0.05的無菌食鹽水溶液,所述食鹽水溶液中食鹽質量分數為0.5%,并攪拌均勻。所述生姜經過一預處理步驟的處理:剔除生姜表面雜質,在此過程中保持生姜表皮的完整。所述儲藏場所的溫度為5-30 °C ;濕度為40-85%。S2、在底層的混合土上平臥緊湊放置一層生姜;S3、在生姜層上再鋪上I厘米厚的混合土層,并繼續依次交替鋪上生姜層和混合土層,直至生姜層的總數為10-15層;S4、在最上一層生姜上覆蓋一層2-3厘米厚的混合土層作為頂層覆蓋土層。混合土與生姜交疊鋪層所得的生姜-混合土堆橫截面為圓形或矩形;圓形的直徑為2.5-5米;矩形的邊長為2.5-5米。S5、在混合土與生姜交疊鋪層所得的生姜-混合土堆外側設置支護裝置。所述的支護裝置是為了支撐土堆的側壁,防止土堆垮塌傾倒。可以使用箱體或者相對固定在地面的豎立的板件。土堆位于箱體內或豎立的板件圍成的區域內。為了實現通氣的目的,可以在箱體或板材上開設通氣口。在從生姜-混合土堆中拿取部分生姜時,先取出所述2-3厘米厚的頂部覆蓋土層,再將每一生姜層連同其下的一混合土層一并取出,然后將頂部覆蓋土層放回;或在取出生姜后在剩余的生姜-混合土堆上重新覆蓋2-3厘米厚的混合土作為頂部覆蓋土層。所述的生姜儲藏方法中,所述生姜的儲藏時間為3-30個月。所述黃色粘土的主要成分為硅酸鹽鋁鹽,其pH偏酸性,對有害微生物的滋生有抑制效果,同時可保持較好的水分容量和通氣效果;此外黃色粘土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大量存在,材料易得、廉價。具體地,步驟SI中對沙子的顆粒大小進行了一定范圍的限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去除10目以下的大顆粒石粒,因為過大顆粒的存在會影響土層的均勻性,同時也可能存在于混合土層中、在與生姜的接觸過程中磨損生姜表層完整度,影響生姜的保鮮效果。另一方面,沙子的顆粒又不宜太小,因為這將使得每個混合土層的空隙不夠充分,造成整體結構的不穩定;同時還會影響生姜在整個生姜-混合土堆中的呼吸空隙,造成土層毛細管效應,影響生姜的保藏保鮮效果甚至造成生姜腐爛;此外,在整體環境具有一定水分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土層板結現象,也會導致儲藏效果不佳。步驟S4中,在在最上一層生姜上覆蓋一層2-3厘米厚的混合土層作為頂層覆蓋土層的目的是保證水分不致流失、通氣隔熱。整個生姜-混合土堆中生姜的層數為10-15層,實際高度為1-2米范圍,這也有散熱方面的考慮,當層數高到20層時,散熱效果較差,同時由于重力加大,會使得底部的生姜容易受損。在生姜-混合土堆的堆積過程中,生姜層和混合土層的厚度也是有講宄的,由于生姜是新鮮狀態下進入本實施方式的保藏階段的,生物呼吸作用會產生一定熱量,而散熱效果與堆結構的總體大小有關,若每層的厚度過大將使得堆結構在中心區域有一部分溫度過高。對堆結構的截面積大小限制也與這一因素有關,過大的堆積體積容易滋生雜菌導致生姜腐爛或生姜的自體化學變化。此外,本實施方式所述的生姜儲藏方法實際上還可用于生姜種苗的儲藏,在本實施方式所述的保存條件下,生姜種苗的出芽率高、變異率低。步驟S5中,設置支護裝置的作用是對生姜-混合土堆起固定作用,避免其崩塌,支護裝置可以是木架或金屬架,任何能起到固定生姜-混合土堆的木架形狀或結構均可采納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例如正方形框架、矩形框架、縱橫交錯的網狀框架等。在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從生姜-混合土堆中拿取部分生姜后,可以借助機械化設備如鏟車、挖掘機等設備的吊斗或漏斗將頂部覆蓋土層置回。在堆疊過程中,亦可采用一個可在空間作上下前后左右均可移動的吊斗用于置放土層,亦可采用輔助工具將土層鋪勻。本專利技術所述實施方式的生姜儲藏時間可以達到3-30個月,考慮到農作物的年生產銷售周期,在上一年份的農產品銷售到下一年份的新農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生姜儲藏方法,包括步驟:在儲藏場所的地面鋪上一層1?2厘米厚的混合土,所述混合土為黃色粘土與沙子混合均勻所得的混合物,其中黃色粘土與沙子的質量比為5:1至2:1;在底層的混合土上平臥放置一層生姜;在生姜層上再鋪上1厘米厚的混合土層,并繼續依次交替鋪上生姜層和混合土層,直至生姜層的總數為10?15層;在最上一層生姜上覆蓋一層2?3厘米厚的混合土層作為頂層覆蓋土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連麗珠,樂景青,陳秀明,翁振溪,陳秀蘋,樂占線,
申請(專利權)人:翁振溪,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