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的中藥組合物它是由枸骨子、槲寄生、小白棉、小一把抓、白藥子、遍山紅、深山酢漿草、蕓薹子、葉上花、獅子七、蒙自木藍、絲瓜根、玄參、小黃連刺、仙鶴草、紫珠、白茅根、草血竭、紫萁貫眾、豬耳掌、燈籠泡、獐骨、西歸芹根、葉底紅、勝紅薊、蜇蟲、薏苡葉、血風藤、犁頭尖、蛇退步、迎春花葉、甘草按一定配比組合而成的。按照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配方制成的藥物,治療效果好,療效高,治愈后不再復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一種用于治療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介紹
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主要見于慢性感染,惡性腫瘤、急性失血,溶血性貧血,手術 藥物的反應及結締組織病導致的血小板過度生成,一般無癥狀,部分病人可有血栓形成,夕卜 周血小板高于正常M00X109/L。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的血小板增多,大多數是由于血小板 生成加速所致。繼發性血小板增多可見于許多疾病或生理情況,可歸類如下:惡性腫瘤(包 括血液學惡性疾病);慢性炎癥(結締組織疾病、結核病、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慢性肺炎、動 脈炎);急性炎癥感染;急性失血;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手術(脾切除及其他外科 手術);藥物反應(長春新堿、腎上腺素、白介素-1 0 );運動反應;血小板減少后恢復(反 跳)(停用骨髓抑制藥物、酒精,VUB12缺乏治療后);其他(早產兒、嬰兒VitE缺乏,骨質 疏松、心臟病、腎移植、尿崩癥、妊娠、腎衰竭)。目前,治療血小板增多癥傳統療法主要有四 種,一是藥物治療,比如白消安、羥基脲、放射核素磷,采用藥物治療見效較快,但是容易反 復;二是血小板分離術治療,雖然可以迅速減少血小板數量,但是這種療法只用于比較嚴重 的出血情況,比如胃腸道出血、妊娠分娩出血,頻繁血小板單采會加速此病的發展,還會導 致機體嚴重缺鐵等并發癥等;第三,干擾素治療,干擾素治療可以快速的降低血小板,但臨 床反應比較大,很多人難以長期堅持注射,干擾素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流感樣綜合征。表現有 發熱、寒戰、全身不適,肌肉痛、頭痛等,有時還可出現鼻塞、流涕、頭暈、尿急等,而以發熱最 為常見。內分泌、代謝紊亂,長期用藥者易發生甲狀腺功能障礙;另外還可引起雌激素水平 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升高、尿糖升高,偶見高血鉀,低血鈣等癥;第四, 靜脈放血,可在較短時間內使血容量降至正常,癥狀減輕,減少出血及血栓形成機會。但臨 床觀察頻繁放血會加速此病的發展,還會導致機體嚴重缺鐵等并發癥等。中藥治療是較好 的治療方式。但目前所公開的中藥,存在著治愈率較低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治療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的中藥組合物,通過選擇合 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愈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的目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的中 藥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藥材制成:枸骨子18份、槲寄生18份、小白棉15份、 小一把抓15份、白藥子15份、遍山紅12份、深山酢漿草20份、蕓薹子20份、葉上花15份、 獅子七18份、蒙自木藍12份、絲瓜根15份、玄參12份、小黃連刺12份、仙鶴草15份、紫珠 18份、白茅根10份、草血竭15份、紫萁貫眾15份、豬耳掌20份、燈籠泡20份、獐骨18份、 西歸拜 :根12份、葉底紅10份、勝紅薊12份、蜇蟲20份、薏該葉12份、血風藤12份、犁頭尖 12份、蛇退步12份、迎春花葉12份、甘草6份。 配方中所采用的各種中藥材的來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枸骨子【來源】藥材基源: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cornutalindl.exPaxt.的果實。 【性味】苦;澀;微溫。【歸經】肝;腎經。【功能主治】補肝腎;強筋活絡;固澀下焦。主休虛 低熱;筋骨疼痛;崩漏;帶下;泄瀉。 槲寄生【來源】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帶葉的莖枝。【性味】苦;甘;性 平。【歸經】肝;腎經。【功能主治】治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安胎。主腰膝酸痛;風濕痹 痛;胎動不安;胎漏下血。 小白棉【來源】藥材基源:為桔梗科植物灰毛藍鐘花的全草。【性味】味甘;微苦; 性平。【功能主治】健脾益氣。主脾肺氣虛;氣短乏力;食少;便溏;小兒泄瀉;勞傷身痛。 小一把抓【來源】蕨類中國蕨科小一把抓Aleuritopterishopeana(C.Chr.) Ching,以全草入藥。【性味】淡,平。【功能主治】健脾胃,補中益氣。主治感冒,小兒疳積, 老年氣虛。 白藥子【來源】為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頭花千金藤Stephaniacepharantha Hayata,以塊根入藥。【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熱解 毒,涼血止血,散瘀消腫。用于急性肝炎,細菌性痢疾,急性闌尾炎,胃痛,內出血,跌打損傷, 毒蛇咬傷;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結炎,神經性皮炎。 遍山紅【來源】為野牡丹科植物尖子木的全株或根。【性味】味苦;微甘;性涼。【歸 經】歸大腸;肝經。【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消腫解毒。主濕熱瀉痢;吐血;尿血; 月經過多;產后紅崩;帶下;瘡腫;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深山酢漿草【性味】酸、微辛,平。【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用于勞傷疼痛, 麻風,無名腫毒,癩子,疥,癬,小兒鵝口瘡,燙火傷,蛇咬傷,脫肛,跌打扭傷。 蕓薹子【來源】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brassicacampestris1.的種子。 【性味】辛;甘;平。【歸經】肝;腎經。【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腫散結;潤腸通便。主治產 后惡露不盡;瘀血腹痛;痛經;腸風下血;血痢;風濕關節腫痛;癰腫丹毒;乳癰;便秘;粘連 性腸梗阻。 葉上花【來源】山茱萸科青莢葉屬植物西南青莢葉hewingiahimalaicaclarke和 青莢葉h.japonica(thunb.)dietr?,以全株及根入藥。【性味】苦、微潘,涼。【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用于跌打損傷,骨折,風濕性關節炎,胃痛,痢疾,月經不調;外用治燒 燙傷,瘡市癰腫,毒蛇咬傷。 獅子七【來源】藥材基源:為景天科植物狹葉紅景天的根莖及根。【性味】苦;澀; 溫。【歸經】肝;腎經。【功能主治】養心安神;活血化瘀;止血;清熱解毒。主治氣虛體弱; 短氣乏力;心悸失眠;頭昏眩暈;胸悶疼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崩漏;吐血;痢疾;腹瀉。 蒙自木藍【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蒙自木藍的根。【性味】苦;辛;平;小毒。 【歸經】肺;膀胱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通絡。主治肺炎;百日咳;急性胃腸炎;腎 炎;牙齦炎沖耳炎;脈管炎;骨髓炎;瘡瘍腫毒;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絲瓜根【來源】藥材基源:為葫蘆和植物絲瓜或奧絲瓜的根。【性味】味甘;微苦; 性寒。【功能主治】活血通絡;清熱解毒。主治偏頭痛;腰痛;痹證;乳腺炎;鼻炎;鼻竇炎; 喉風腫痛;腸風下血;痔漏。 玄參【來源】本品為玄參科植物玄參scrophularianingpoensishemsl.的干燥 根。【性味】甘、苦、咸,微寒。【歸經】歸肺、胃、腎經。【功能主治】涼血滋陰,瀉火解毒。用 于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溫毒發斑,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瘰癘,白喉,癰腫瘡毒。 小黃連刺【來源】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錐花小檗的根及莖枝。【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治濕熱瀉痢;火眼腫痛;熱淋,帶下;癰腫瘡毒;濕疹。 仙鶴草【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龍牙草agrimoniapilosaledeb.的地上部分。 【性味】味苦、澀,平。【歸經】歸肺、肝、脾經。【功能主治】收斂止血,解毒療瘡,殺蟲。用于 喀血,吐血,尿血,崩漏,痢疾,疔瘡癰腫,痔瘡,滴蟲性陰道炎。 紫珠【來源】本品為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pedunculatar.br.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藥材制成:????枸骨子18份、槲寄生18份、小白棉15份、小一把抓15份、白藥子15份、遍山紅12份、深山酢漿草20份、蕓薹子20份、葉上花15份、獅子七18份、蒙自木藍12份、絲瓜根15份、玄參12份、小黃連刺12份、仙鶴草15份、紫珠18份、白茅根10份、草血竭15份、紫萁貫眾15份、豬耳掌20份、燈籠泡20份、獐骨18份、西歸芹根12份、葉底紅10份、勝紅薊12份、蜇蟲20份、薏苡葉12份、血風藤12份、犁頭尖12份、蛇退步12份、迎春花葉12份、甘草6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玉文,
申請(專利權)人:徐玉文,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