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涉及音響音箱,具體地說是一種電聲轉換發(fā)出聲音的四重聲波融合低音箱,該音箱包括內外嵌套的各自獨立的兩個箱體,每個箱體都安裝了與環(huán)境大氣相連通、在環(huán)境大氣與各自箱體之間傳導聲氣流的導聲管和出聲口,其中第二箱體位于第一箱體內,在第二箱體的四個箱板上安裝有四組與音頻功率放大器電連接的揚聲器組,各揚聲器組同相發(fā)聲,相對箱板上的揚聲器組對稱設置。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在音頻放大器驅動后,四組相對的揚聲器振膜產(chǎn)生振動,從而產(chǎn)生四組相對聲波氣流,這四組相對聲波氣流通過兩個箱體實現(xiàn)融合形成一體的統(tǒng)一聲波,并經(jīng)兩個導聲管和兩個出聲口發(fā)出低頻聲波,這樣使低頻聲波得到大幅度增強,使音箱體積重量減小。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四重聲波融合低音箱
本專利技術涉及音響音箱,具體地說是一種電聲轉換發(fā)出聲音的四重聲波融合低音箱。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在現(xiàn)代音響頻譜中,低音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要使音響很好地重現(xiàn)聲音,必須將低音很好地重放出來,否則就很難實現(xiàn)理想重放。目前,基本上全部都是單箱體和雙箱體低音音箱或低音炮,為了達到較好的播放低音效果,它不得不采用較大尺寸(如8寸~15寸)的揚聲器單元;這樣低音音箱的體積大、質量重,同時成本高,且低音效果不好。在人民郵電出版社于2013年2月出版的《揚聲器系統(tǒng)設計與制作進階》中,公開了多揚聲器系統(tǒng)音箱(78-92頁)、低頻揚聲器系統(tǒng)(93-110頁)。在國防工業(yè)出版社于2006年6月出版的《實用揚聲器技術手冊》中,公開了密閉式低頻音箱(244-247頁)、開口式低頻音箱(248-255頁)、傳輸線低頻音箱(259-261頁)以及帶通式低頻音箱(247頁),其中密閉式低頻音箱、開口式低頻音箱及傳輸線低頻音箱均為單箱體音箱,這些音箱的揚聲器振膜前面是裸露在大氣中的,有利于發(fā)中音和高音,而低音由于沒有音箱的增強,對低音來說則浪費掉了。但帶通式低頻音箱只有一個出聲口,只是單通道低音增強,低音效果也不理想。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體積小,低音渾厚、圓潤、震撼,失真小,低音效果好的四重聲波融合低音箱。該音箱由一大、一小兩個箱體組成,每個箱體上都設有一個各自的出聲口,全部音箱共有兩個出聲口;此音箱由四組低音揚聲器組成,這四組低音揚聲器分別安裝在小箱體的四個箱板上、兩兩對稱,并且這四組揚聲器全部為同相發(fā)聲,由兩個箱體及其導聲管將這四組揚聲器發(fā)出的四組相對聲波融合,發(fā)出失真更低、更渾厚的低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專利技術的低音箱由內外嵌套的兩個各自獨立的箱體組成,即第一箱體及第二箱體,每個箱體上分別設有出聲口,在每個箱體的內部均安裝有通過各自出聲口與環(huán)境大氣相連通、在各自箱體和環(huán)境大氣之間傳導聲波氣流的導聲管;所述第二箱體位于第一箱體內,在第二箱體的上箱板、下箱板、左箱板和右箱板上安裝有四組與音頻功率放大器電連接的揚聲器組,各揚聲器組同相發(fā)聲,相對箱板上的揚聲器組對稱設置,每組中的揚聲器單元為一個或多個,并且每組中的揚聲器單元的數(shù)量相同。其中:所述四組揚聲器組分別為第一揚聲器組、第二揚聲器組、第三揚聲器組和第四揚聲器組,該第一揚聲器組、第二揚聲器組、第三揚聲器組和第四揚聲器組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二箱體的上箱板、下箱板、左箱板和右箱板上;所述第一揚聲器組與第二揚聲器組對稱安裝,即第一揚聲器組中的揚聲器單元與第二揚聲器組中相對應的揚聲器單元為振膜對振膜安裝或磁體對磁體式安裝;第三揚聲器組與第四揚聲器組對稱安裝,第三揚聲器組中的揚聲器單元與第四揚聲器組中的揚聲器單元為振膜對振膜或磁體對磁體式安裝;所述第一揚聲器組、第二揚聲器組、第三揚聲器組和第四揚聲器組中的揚聲器單元均為相同型號的揚聲器,且數(shù)量相同;所述第一揚聲器組、第二揚聲器組、第三揚聲器組和第四揚聲器組全部為音頻發(fā)聲同相設置,即四組揚聲器單元振膜發(fā)聲時同時向第二箱體方向振動,或同時向第一箱體方向振動;所述第一揚聲器組、第二揚聲器組、第三揚聲器組和第四揚聲器組中的揚聲器單元均位于第二箱體外,或兩組對稱設置的揚聲器組中的揚聲器單元均位于第二箱體外、另兩組對稱設置的揚聲器組中的揚聲器單元均位于第二箱體內;所述第一箱體及第二箱體上分別設有第一出聲口及第二出聲口,在第一箱體內設有與所述第一出聲口相連的第一導聲管,在第二箱體內設有與所述第二出聲口相連的第二導聲管;所述第一出聲口的截面積大于或等于第二出聲口的截面積,第一、二出聲口的形狀為四邊形或圓形,第一導聲管的截面積大于或等于第二導聲管的截面積。第一導聲管的長度大于第二導聲管的長度;所述第一、二導聲管沿長度方向的中心線在豎直面的投影互相平行、垂直或相傾斜,第一、二導聲管沿高度方向的截面形狀為四邊形或圓形,其中第一導聲管沿高度方向的截面形狀與所述第一出聲口的形狀對應,第二導聲管沿高度方向的截面形狀與所述第二出聲口的形狀對應;所述第二出聲口位于第一箱體的前箱板或后箱板上,所述第一出聲口位于第一箱體除下箱板和上箱板外的任一箱板上;所述第一箱體的體積大于第二箱體的體積,所述第二箱體長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箱體的長度,即第二箱體的前箱板和后箱板至少有一個與第一箱體的前箱板或后箱板共面;所述第二箱體的寬度小于第一箱體的寬度。本專利技術的優(yōu)點與積極效果為:1.本專利技術的音箱為大小箱體嵌套結構,兩個箱體分別有一個各自獨立的出聲口,每個出聲口都連接相應的導聲管,即整體音箱有兩個出聲口和兩個導聲管。2.本專利技術的揚聲器單元為四組,四組揚聲器單元相對對稱安裝,并且全部為同相發(fā)聲,從而產(chǎn)生四組相對聲波氣流,這四組氣流由兩個箱體和相應導聲管融合成一體統(tǒng)一聲波,使低頻聲波得到很大增強。3.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箱體容積大于第二箱體容積,第一箱體容積較大,其諧振頻率越低,而第二箱體的容積較小,其諧振頻率較高;這樣就在整個低頻頻段,形成雙峰曲線結構,使低頻很好地向下延伸。4.本專利技術使用了四組揚聲器,每組揚聲器又由1~4只相同揚聲器組成,提高了發(fā)聲靈敏度,降低了失真度,提高了音箱功率。5.本專利技術的出聲口有兩個,并各自都連接著對應的導聲管,第一導聲管長度大于第二導聲管長度。當?shù)皖l聲波通過兩個導聲管時,低音得到增強。6.本專利技術充分利用了揚聲器振膜前后兩面的低音聲波,實現(xiàn)了體積小、重量輕、低音效果好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主視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結構主視圖;圖4為圖3的B—B剖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三的結構主視圖;圖6為圖5的C—C剖視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每組有一個揚聲器的揚聲器與音頻功率放大器一種連接方式的連接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每組有一個揚聲器的揚聲器與音頻功率放大器另一種連接方式的連接示意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每組有一個揚聲器的揚聲器與音頻功率放大器再一種連接方式的連接示意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每組有一個揚聲器的揚聲器與音頻功率放大器又一種連接方式的連接示意圖;圖11為本專利技術每組有兩個揚聲器的揚聲器與音頻功率放大器一種連接方式的連接示意圖;圖12為本專利技術每組有兩個揚聲器的揚聲器與音頻功率放大器另一種連接方式的連接示意圖;圖13為本專利技術每組有兩個揚聲器的揚聲器與音頻功率放大器再一種連接方式的連接示意圖;其中:1為第一箱體,2為第二箱體,3為第一導聲管,4為第二導聲管,5為第一出聲口,6為第二出聲口,7為第一揚聲器組,8為上箱板,9為第二揚聲器組,10為下箱板,11為音頻功率放大器,12為前箱板,13為左箱板,14為右箱板,15為后箱板,16為第三揚聲器組,17為第四揚聲器組。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述。實施例一如圖1、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的四重聲波融合低音箱可以用木質材料(如中密度板或高密度板)制作,也可以用塑料壓注成形制作,本實施例采用木質材料制作;音箱包括內外嵌套的兩個各自獨立的箱體,即第一箱體1和第二箱體2,其中第一箱體1上設有第一出聲口5,在第一箱體1的內部安裝有第一導聲管3,該第一導聲管3的一端與該第一出聲口5相連,另一端為自由端、位于第一箱體1中;第二箱體2位于第一箱體1內,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四重聲波融合低音箱,其特征在于:該音箱由內外嵌套的兩個各自獨立的箱體組成,即第一箱體(1)及第二箱體(2),每個箱體上分別設有出聲口,在每個箱體的內部均安裝有通過各自出聲口與環(huán)境大氣相連通、在各自箱體和環(huán)境大氣之間傳導聲波氣流的導聲管;所述第二箱體(2)位于第一箱體(1)內,在第二箱體(2)的上箱板(8)、下箱板(10)、左箱板(13)和右箱板(14)上安裝有四組與音頻功率放大器(11)電連接的揚聲器組,各揚聲器組同相發(fā)聲,相對箱板上的揚聲器組對稱設置,每組中的揚聲器單元為一個或多個,并且每組中的揚聲器單元的數(shù)量相同。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四重聲波融合低音箱,其特征在于:該音箱由內外嵌套的兩個各自獨立的箱體組成,即第一箱體(1)及第二箱體(2),每個箱體上分別設有出聲口,在每個箱體的內部均安裝有通過各自出聲口與環(huán)境大氣相連通、在各自箱體和環(huán)境大氣之間傳導聲波氣流的導聲管;所述第二箱體(2)位于第一箱體(1)內,在第二箱體(2)的上箱板(8)、下箱板(10)、左箱板(13)和右箱板(14)上安裝有四組與音頻功率放大器(11)電連接的揚聲器組,各揚聲器組同相發(fā)聲,相對箱板上的揚聲器組對稱設置,每組中的揚聲器單元為一個或多個,并且每組中的揚聲器單元的數(shù)量相同;所述四組揚聲器組分別為第一揚聲器組(7)、第二揚聲器組(9)、第三揚聲器組(16)和第四揚聲器組(17),該第一揚聲器組(7)、第二揚聲器組(9)、第三揚聲器組(16)和第四揚聲器組(17)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二箱體(2)的上箱板(8)、下箱板(10)、左箱板(13)和右箱板(14)上;所述第一揚聲器組(7)與第二揚聲器組(9)對稱安裝,即第一揚聲器組(7)中的揚聲器單元與第二揚聲器組(9)中相對應的揚聲器單元為振膜對振膜安裝或磁體對磁體式安裝;第三揚聲器組(16)與第四揚聲器組(17)對稱安裝,第三揚聲器組(16)中的揚聲器單元與第四揚聲器組(17)中的揚聲器單元為振膜對振膜或磁體對磁體式安裝;所述第一揚聲器組(7)、第二揚聲器組(9)、第三揚聲器組(16)和第四揚聲器組(17)中的揚聲器單元均為相同型號的揚聲器,且數(shù)量相同;所述第一揚聲器組(7)、第二揚聲器組(9)、第三揚聲器組(16)和第四揚聲器組(17)全部為音頻發(fā)聲同相設置,即四組揚聲器單元振膜發(fā)聲時同時向第二箱體(2)方向振動,或同時向第一箱體(1)方向振動。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重聲波融合低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揚聲器組(7)、第二揚聲器組(9)、第三揚聲器組(1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鄭全錄,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紐斯聲學系統(tǒng)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