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烏梅1~5%、土槿皮2~6%、野菊花2~6%、大薊4~8%、百部3~7%、白鮮皮2~6%、橘皮3~7%、苦楝皮1~3%、半枝蓮1~5%、仙鶴草2~6%、蒲公英2~6%、側柏葉1~5%、凹凸棒土35~55%和發酵床菌種4~12%。本發明專利技術配方合理,原料易得,使用方便,可以有效促進糞便的發酵、分解,吸附有毒有害物質,殺蟲,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促進育肥豬生長,提高養殖效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
技術介紹
目前,生物發酵床養豬技術以其節能環保、省時省力等特點已逐漸占據養豬技術的主導地位,其主要是通過發酵床的墊料和豬所排出的糞便進行協同發酵,進而快速轉化糞、尿等養殖廢棄物,消除惡臭、抑制害蟲和病菌的繁衍,同時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將發酵床墊料和豬的糞便合成可供豬食用的糖類、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為豬提供一定的食物,同時增強豬的抗病能力,促進豬的健康生長。而現有發酵床養殖豬舍內的發酵床,多數沒有通風設施,其透氣性差,豬群所排的尿液若不及時分解,很容易浸濕發酵床,其潮濕的環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長和發酵,糞便得不到及時的降解,也無法及時合成供豬食用的營養物質,影響豬舍的衛生環境,不利于豬的生長發育,影響養殖效益。因此,為保證發酵床內有益微生物的正常生長,促進育肥豬的生長發育,提高養殖效益,研制一種新型的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顯得十分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烏梅1~5%、土槿皮2~6%、野菊花2~6%、大薊4~8%、百部3~7%、白鮮皮2~6%、橘皮3~7%、苦楝皮1~3%、半枝蓮1~5%、仙鶴草2~6%、蒲公英2~6%、側柏葉1~5%、凹凸棒土35~55%和發酵床菌種4~12%。上述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進一步優選為:烏梅3%、土槿皮4%、野菊花4%、大薊6%、百部5%、白鮮皮4%、橘皮5%、苦楝皮2%、半枝蓮3%、仙鶴草4%、蒲公英4%、側柏葉3%、凹凸棒土45%和發酵床菌種8%。將除發酵床菌種以外的各成分烘干、混合,用粉碎機將其粉碎,制成粉末狀混合物后和發酵床菌種充分混合。所述的發酵床菌種為土著菌。本專利技術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的粉碎粒度為80~100目。本專利技術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的使用量占墊料的重量百分比為0.8~2.2%。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配方合理,原料易得,使用方便,可以有效促進糞便的發酵、分解,殺蟲,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發酵菌采用土著菌,容易取得,成本低,效果好,凹凸棒土能夠有效吸附有毒有害物質,為生豬提供優良的發酵床環境,促進育肥豬生長,提高養殖效益。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烏梅3%、土槿皮4%、野菊花4%、大薊6%、百部5%、白鮮皮4%、橘皮5%、苦楝皮2%、半枝蓮3%、仙鶴草4%、蒲公英4%、側柏葉3%、凹凸棒土45%和發酵床菌種8%。將除發酵床菌種以外的各成分烘干、混合,用粉碎機將其粉碎,制成粉末狀混合物,粉碎的粒度為80目。將粉碎好的上述混合物和發酵床菌種充分混合。將混合好的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以1.5%的重量百分比均勻混入育肥豬發酵床墊料中。實施例2: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烏梅1%、土槿皮2%、野菊花2%、大薊4%、百部5%、白鮮皮4%、橘皮5%、苦楝皮2%、半枝蓮5%、仙鶴草6%、蒲公英6%、側柏葉5%、凹凸棒土41%和發酵床菌種12%。將除發酵床菌種以外的各成分烘干、混合,用粉碎機將其粉碎,制成粉末狀混合物,粉碎的粒度為85目。將粉碎好的上述混合物和發酵床菌種充分混合。將混合好的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以0.8%的重量百分比均勻混入育肥豬發酵床墊料中。實施例3: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烏梅3%、土槿皮4%、野菊花4%、大薊6%、百部3%、白鮮皮2%、橘皮3%、苦楝皮1%、半枝蓮5%、仙鶴草6%、蒲公英6%、側柏葉5%、凹凸棒土42%和發酵床菌種10%。將除發酵床菌種以外的各成分烘干、混合,用粉碎機將其粉碎,制成粉末狀混合物,粉碎的粒度為90目。將粉碎好的上述混合物和發酵床菌種充分混合。將混合好的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以2.2%的重量百分比均勻混入育肥豬發酵床墊料中。實施例4: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烏梅5%、土槿皮6%、野菊花6%、大薊8%、百部5%、白鮮皮4%、橘皮5%、苦楝皮2%、半枝蓮1%、仙鶴草2%、蒲公英2%、側柏葉1%、凹凸棒土49%和發酵床菌種4%。將除發酵床菌種以外的各成分烘干、混合,用粉碎機將其粉碎,制成粉末狀混合物,粉碎的粒度為95目。將粉碎好的上述混合物和發酵床菌種充分混合。將混合好的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以1.9%的重量百分比均勻混入育肥豬發酵床墊料中。實施例5: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烏梅4%、土槿皮5%、野菊花5%、大薊5%、百部4%、白鮮皮3%、橘皮5%、苦楝皮2%、半枝蓮4%、仙鶴草6%、蒲公英6%、側柏葉5%、凹凸棒土35%和發酵床菌種11%。將除發酵床菌種以外的各成分烘干、混合,用粉碎機將其粉碎,制成粉末狀混合物,粉碎的粒度為100目。將粉碎好的上述混合物和發酵床菌種充分混合。將混合好的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以1.0%的重量百分比均勻混入育肥豬發酵床墊料中。實施例6: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其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烏梅1%、土槿皮2%、野菊花2%、大薊4%、百部2%、白鮮皮2%、橘皮5%、苦楝皮1%、半枝蓮3%、仙鶴草6%、蒲公英3%、側柏葉5%、凹凸棒土55%和發酵床菌種9%。將除發酵床菌種以外的各成分烘干、混合,用粉碎機將其粉碎,制成粉末狀混合物,粉碎的粒度為100目。將粉碎好的上述混合物和發酵床菌種充分混合。將混合好的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以1.8%的重量百分比均勻混入育肥豬發酵床墊料中。實施例7:土著菌菌種的采集與菌粉制作:選擇當地植被茂盛、原生態保護較好、落葉聚集較多的樹林中,在腐殖質多的有白色菌絲的地方采集白色菌絲,將采集的白色菌絲加入到冷開水中,與植物營養液按1:1比例拌勻裝入陶壇,密封保存放置在18~22℃左右地方進行培養,5~7天后采用雙層紗布過濾,取濾液即形成發酵床用土著菌群原液。將發酵床用土著菌群原液稀釋300~400倍后,與麥麩(或米糠)混拌,再加入稀釋400倍的植物營養液,調整水分達60%左右,在室溫下發酵擴繁,每當物料內溫度達到45~50℃時,翻堆1次。5~7天后即形成發酵床用土著菌群原種粉,冷凍真空干燥后裝袋保存,備用。植物營養液的配制:清晨露水未干時,采集艾蒿、水芹菜、苜蓿、竹筍、南瓜蔓、山芋藤等中的一種或幾種,不要用水洗,直接用紅糖腌制。每1kg被采集植物用500g紅糖拌勻,然后放入小口陶缸內并用火紙封口。環境溫度在18~22℃左右時,腌制6小時,過濾,所得液體即為植物營養液,所得營養液避光保存,備用。通過上述實施例制得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使用后,育肥豬的育肥期平均日增重比未使用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的對照組增加53g,育肥豬的腸道功能得到改善,免疫力得到增強,發病率比對照組低6.7%,豬舍糞便臭味大大減輕,衛生環境得以明顯改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均顯著。以上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專利技術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烏梅1~5%、土槿皮2~6%、野菊花2~6%、大薊4~8%、百部3~7%、白鮮皮2~6%、橘皮3~7%、苦楝皮1~3%、半枝蓮1~5%、仙鶴草2~6%、蒲公英2~6%、側柏葉1~5%、凹凸棒土35~55%和發酵床菌種4~1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烏梅1~5%、土槿皮2~6%、野菊花2~6%、大薊4~8%、百部3~7%、白鮮皮2~6%、橘皮3~7%、苦楝皮1~3%、半枝蓮1~5%、仙鶴草2~6%、蒲公英2~6%、側柏葉1~5%、凹凸棒土35~55%和發酵床菌種4~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育肥豬發酵床墊料添加劑,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烏梅3%、土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法成,
申請(專利權)人:蔣法成,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