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人工濕地滴灌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垂直流人工濕地實現均勻布水的管道。該管道由內層管道和外層管道組成;內層管道的頂部設置一排內層出水孔,外層管道的下部兩側設置兩排外層出水孔。通水時,水流會平行快速流向內層管道的另一端,使內層管道以最少的時間充滿水,只有內層管道都充滿了水,水才會從頂端的內層出水孔溢出進入外層管道。從內層管道1溢出的水通過外層管道下面兩側的外層出水孔均勻的流入或滴入垂直流人工濕地表面。該結構可以提高均勻供水效率,應用前景廣闊。(*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人工濕地滴灌
,特別涉及一種垂直流人工濕地實現均勻布水的管道。
技術介紹
人工濕地系統是一項低投資、低能耗、低運轉費用、氮、磷去除率高的治理工程技術,在污水的修復方面表現了極大的發展潛力。濕地系統已被用來處理各類不潔的水體,包括生活污水、家畜與家禽的糞水、尾礦排出液、工業污水、農業廢水、垃圾場滲濾液、城市暴雨徑流、富營養化湖水等。我國南方地區氣候溫暖濕潤,比較適合人工濕地植物及微生物的生長,因此南方地區多采用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北方地區由于氣候干旱少雨,尤其是冬季低溫,人工濕地應用相對較少,但是垂直流人工濕地通過合理設計是完全可以在冬季寒冷氣候下應用。在我國北方城鎮、農村以及旅游景區餐飲、生活污水這些分散的污水,應用垂直流人工濕地技術適應了低投入的要求。是適合我國農村環境建設的經濟可行的技術,對于我國現階段正在推行的新農村建設將極具示范效應。垂直流人工濕地中需要從表面均勻布水,在不飽和給水的條件下,要求人工濕地的表面盡量的均勻布水,以減少靠近給水管源頭的布水管中水量大,而遠離水給水管源頭的布水管中水量小,尤其是面積較大的濕地布水更容易出現這類問題。如果在垂直流濕地中布水不均勻,就會造成一些區域水量大增加了此區域的水力負荷而使處理效果下降,同時另一些區域水量很小甚至形成無水區,就造成無效的面積而浪費了資源,通過如此的設計,提高了均勻給水的效率,提高處理效果中布水的設計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垂直流人工濕地實現均勻布水的管道,以實現均勻布水。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管道由內層管道和外層管道組成;內層管道的頂部設置一排內層出水孔,外層管道的下部兩側設置兩排外層出水孔。所述內層出水孔和外層出水孔分別等距離均勻分布。所述內層管道的中軸線高于外層管道的中軸線,且兩者在同一垂直面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內層管道只有頂部有出水孔,水流會平行快速流向內層管道的另一端,使內層管道以最少的時間充滿水,只有內層管道都充滿了水,水才會從頂端的孔溢出進入外層管道;從內層管道溢出的水通過外層管道下面和兩側的出水孔才會均勻的流入或滴入垂直流人工濕地表面;通過這樣的設計,提高了均勻供水的效率。【附圖說明】圖1(a)和(b)分別為內層管道的截面圖以及俯視圖;圖2(a)和(b)分別為外層管道的截面圖以及俯視圖;圖3(a)和(b)分別為組合后的管道的截面圖以及俯視圖。圖中標號:1-內層管道;2_外層管道;3_內層出水孔;4_外層出水孔。【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垂直流人工濕地實現均勻布水的管道,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該管道由內層管道I和外層管道2組成。如圖1(a)和(b)所示,內層管道I的頂部設置一排均勻排列的內層出水孔3;如圖2(a)和(b)所示,外層管道2的下部兩側設置兩排均勻排列的外層出水孔4。如圖3(a)和(b)所示,內層管道I的中軸線高于外層管道2的中軸線,且兩者在同一垂直面上。內層出水孔3的面積大于外層出水孔4的面積,以兩倍大小為宜。通水時,水流會平行快速流向內層管道I的另一端,使內層管道I以最少的時間充滿水,只有內層管道I都充滿了水,水才會從頂端的內層出水孔3溢出進入外層管道2。從內層管道I溢出的水通過外層管道2下面兩側的外層出水孔4均勻的流入或滴入垂直流人工濕地表面。【主權項】1.垂直流人工濕地實現均勻布水的管道,其特征在于,由內層管道(I)和外層管道(2)組成;內層管道(I)的頂部設置一排內層出水孔(3),外層管道(2)的下部兩側設置兩排外層出水孔(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流人工濕地實現均勻布水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出水孔(3)和外層出水孔(4)分別等距離均勻分布。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流人工濕地實現均勻布水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管道⑴的中軸線高于外層管道⑵的中軸線,且兩者在同一垂直面上。【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人工濕地滴灌
,特別涉及一種垂直流人工濕地實現均勻布水的管道。該管道由內層管道和外層管道組成;內層管道的頂部設置一排內層出水孔,外層管道的下部兩側設置兩排外層出水孔。通水時,水流會平行快速流向內層管道的另一端,使內層管道以最少的時間充滿水,只有內層管道都充滿了水,水才會從頂端的內層出水孔溢出進入外層管道。從內層管道1溢出的水通過外層管道下面兩側的外層出水孔均勻的流入或滴入垂直流人工濕地表面。該結構可以提高均勻供水效率,應用前景廣闊。【IPC分類】C02F3-32【公開號】CN204324993【申請號】CN201420822163【專利技術人】張寶莉, 吳文良, 布萊特·伍頓 【申請人】中國農業大學【公開日】2015年5月13日【申請日】2014年12月22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垂直流人工濕地實現均勻布水的管道,其特征在于,由內層管道(1)和外層管道(2)組成;內層管道(1)的頂部設置一排內層出水孔(3),外層管道(2)的下部兩側設置兩排外層出水孔(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寶莉,吳文良,布萊特·伍頓,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農業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