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機械清掃機械領域,涉及一種用于清掃太陽能光伏板的無觸式高壓清洗車,包括汽車底盤,汽車底盤前部為駕駛室,駕駛室后方設置有主發動機、液壓泵、柱塞水泵、霧化泵和用于噴涂清洗液的副旋轉底盤,副旋轉底盤位于汽車底盤的中線上,汽車底盤位于副旋轉底盤后方的位置上設置有清洗液水罐和普通水罐,汽車底盤位于普通水罐后方的位置上設置有噴水和噴氣的主旋轉底盤,汽車底盤上設置有高壓氣泵、高壓氣罐、液壓閥塊和液壓油箱,本裝置用人工少、用水量少、效率高、不接觸光伏板表面施工,不會造成光伏板的損傷。進過實際施工測算,無觸式高壓清洗車單日清洗最大面積約為34000平方米,單日提高發電量為7-10%。(*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械清洗
,涉及一種用于清洗太陽能光伏板的無觸式高壓清洗車。
技術介紹
伴隨著國家大力發展新型環保能源趨勢,太陽能光伏板發電已經大面積的安裝使用,由于天氣原因,特別是太陽強烈的西北地區,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電池板表面被雨水、粉塵、泥土、細小的沙粒覆蓋,導致發電量逐步下降,因而損失企業投資的回報率,因此,需要對太陽能光伏板進行清掃。現在市面上及各個太陽能使用的企業采用的是兩種清洗方式,第一種是人工清洗,第二種是各個生產企業所生產的專業清洗車。第一種人工清洗采用的是清水噴灑,然后用傳統的拖把在太陽能光伏板上來回的擦拭,再用清水沖洗以達到最干凈的效果。人工清洗以組的形式,每組所配的人員5名,灑水車一輛,洗車機2臺,柴油發電機一臺,拖把無數。人工清洗的弊端是用人多,清洗效率低,用水量大,費用高,速度慢,清洗完畢不能有效的處理表面殘留的水分,在太陽光的直射下會形成凸透鏡的效果,造成表面附著水里礦物質的殘留,清潔度達到90%以上,人工長時間清洗容易造成光伏板表面磨損及刮花。進過實際施工測算,每組人工單日清洗最大面積約為9000平方米,單日提高發電量6-8%。第二種是市面上現有的清洗設備,各個生產廠家生產的清洗設備達不到有效的清洗效果,現有的技術設備是采用清水噴灑,機械臂帶動滾筒毛刷在太陽能光伏板表面高速的旋轉擦拭,且機械臂的活動范圍調整角度有限,只局限在固定式40度斜面的光伏板清洗,針對第二代可移動旋轉式的光伏板是無法進行清洗的。現有設備的優勢是用人工少,機械程度高,用水量少,效率快。弊端是噴灑水量較少,只能沖洗掉較少的粉塵,大部分殘留粉塵,還需滾筒旋轉毛刷貼服在太陽能光伏板表面進行高速旋轉清理,粉塵及細小的沙粒粘在毛刷上高速旋轉起來,相當于砂紙在光伏板表面擦拭,極易造成光伏板表面的損傷,清洗完畢光伏板表面殘留著一部分的泥水,達不到有效的清洗效果,清潔度達到65%以上,且對施工場地平整度要求相當高。其次是設備購進費比較昂貴,一般是70萬-120萬元左右。進過實際施工測算,設備單日清洗最大面積約為22000平方米,單日提高發電量2-4%。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專利技術的一種用于清掃太陽能光伏板的無觸式高壓清洗車。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無觸式高壓清洗車,包括汽車底盤,其特征在于:汽車底盤前部為駕駛室,駕駛室后方設置有主發動機、液壓泵、柱塞水泵、霧化泵和副旋轉底盤,副旋轉底盤位于汽車底盤的中線上,汽車底盤位于副旋轉底盤后方的位置上設置有清洗液水罐和普通水罐,汽車底盤位于普通水罐后方的位置上設置有主旋轉底盤,汽車底盤上設置有高壓氣泵、高壓氣罐、液壓閥塊和液壓油箱,所述的副旋轉底盤包括副液壓馬達、副機座、軸承、第一機械臂、第二機械臂和第一刀架體,副液壓馬達的油路與液壓泵相連接,主發動機帶動液壓泵轉動,液壓泵帶動副液壓馬達轉動,副液壓馬達的輸出軸上為錐齒輪,所述的副機座包括錐齒盤和垂直于錐齒盤上盤面的第一支撐桿,錐齒盤的軸線上設置有軸承,錐齒盤通過軸承與汽車底盤相連接,副液壓馬達上的錐齒輪與錐齒盤嚙合,第一支撐桿與第一機械臂通過轉動副相連接,第一支撐桿和第一機械臂之間設置有第一液壓缸,第一機械臂與第二機械臂之間通過轉動副相連接,所述的第二機械臂為伸縮式液壓缸,第一機械臂與第二機械臂的缸筒之間設置有第二液壓缸,第二機械臂與第一刀架體之間通過轉動副相連接,第二機械臂的油缸桿與第一刀架體之間設置有第三液壓缸,所述的第一刀架體為長桿狀,第一刀架體上設置有霧化噴頭,霧化噴頭通過管路與霧化泵的輸出端相連接,霧化泵的輸入端設置在清洗液水罐中,霧化泵由主發動機帶動,第一液壓缸、第二液壓缸、第二機械臂和第三液壓缸的油路均與液壓閥塊相連接,液壓閥塊與液壓泵的輸出端相連接,液壓泵的輸入端設置在液壓油箱中,液壓泵有主發動機帶動;所述的主旋轉底盤包括主液壓馬達、主機座、軸承、第三機械臂、第四機械臂和第二刀架體,主液壓馬達的油路與液壓泵相連接,主發動機帶動液壓泵轉動,液壓泵帶動主液壓馬達轉動,主液壓馬達的輸出軸上為錐齒輪,所述的主機座包括錐齒盤和垂直于錐齒盤上盤面的第二支撐桿,錐齒盤的軸線上設置有軸承,錐齒盤通過軸承與汽車底盤相連接,主液壓馬達上的錐齒輪與錐齒盤嚙合,第二支撐桿與第三機械臂通過轉動副相連接,第二支撐桿和第三機械臂之間設置有第四液壓缸,第三機械臂與第四機械臂之間通過轉動副相連接,所述的第四機械臂為伸縮式液壓缸,第三機械臂與第四機械臂的缸筒之間設置有第五液壓缸,第四機械臂與第二刀架體之間通過轉動副相連接,第四機械臂的油缸桿與第二刀架體之間設置有第六液壓缸,所述的第二刀架體為包括三根相互平行的長桿,中間的一根長桿上設置有聞壓水噴頭,外側的兩根長桿上設置有聞壓氣噴頭,聞壓水噴頭通過管路與柱塞水泵的輸出端相連接,柱塞水泵的輸入端與普通水罐相連接,柱塞水泵由主發動機帶動,高壓氣噴頭通過管路與高壓氣罐的輸出端相連接,高壓氣罐的輸入端與高壓氣泵相連接,高壓氣泵由汽車底盤的輸出軸提供動力,第四液壓缸、第五液壓缸、第四機械臂和第六液壓缸的油路均與液壓閥塊相連接,液壓閥塊與液壓泵的輸出端相連接,液壓泵的輸入端設置在液壓油箱中,液壓泵有主發動機帶動。所述的液壓閥塊上設置有無線電控制模塊。所述的清洗液水罐和普通水罐均由厚度為3毫米的鋼板焊接而成,清洗液水罐和普通水罐內側設置有防銹層。所述的第一機械臂和第三機械臂上設置有監控攝像頭。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設備行進當中副旋轉底盤上的霧化噴頭先噴一定比例的清洗液,進行侵泡分解太陽能光伏板表面存在的粉塵、細小的沙粒、及雨水蒸發后殘留的礦物質,侵泡時間約為兩秒鐘,再由緩慢行駛經過的主旋轉底盤上的設置斜度為45度、150公斤壓力的高壓水刀噴射性清洗,最后由設置斜度為45度的高壓氣刀進行吹干處理,可一次性達到最佳清洗效果,清潔度達到92%以上。針對第二代可移動旋轉式的光伏板可以通過調整各機械臂的角度,以達到最好的清洗效果。無觸式高壓清洗車的性能體現在:用人工少、用水量少、效率高、不接觸光伏板表面施工,不會造成光伏板的損傷。進過實際施工測算,無觸式高壓清洗車單日清洗最大面積約為34000平方米,單日提高發電量為7-10%。【附圖說明】圖1為本裝置的模塊化示意圖。圖2為本裝置的俯視方向的示意圖。圖3為本裝置的主視方向清洗太陽能光伏板時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無觸式高壓清洗車,包括汽車底盤1,汽車底盤I前部為駕駛室,駕駛室后方設置有外置的主發動機2、液壓泵3、柱塞水泵4、霧化泵5和副旋轉底盤6,副旋轉底盤6位于汽車底盤I的中線上,汽車底盤位于副旋轉底盤6后方的位置上設置有清洗液水罐7和普通水罐8,所述的清洗液水罐7和普通水罐8通過3毫米鋼板焊接而成,清洗液水罐7和普通水罐9內部采用防腐、防銹處理,汽車底盤I位于普通水罐8后方的位置上設置有主旋轉底盤9,汽車底盤I上設置有高壓氣泵10、高壓氣罐11、液壓閥塊12和液壓油箱13。所述的副旋轉底盤6包括副液壓馬達61、副機座62、軸承、第一機械臂63、第二機械臂64和第一刀架體65,副液壓馬達61的油路與液壓泵3相連接,主發動機2帶動液壓泵3轉動,液壓泵3帶動副液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觸式高壓清洗車,包括汽車底盤,其特征在于:汽車底盤前部為駕駛室,駕駛室后方設置有主發動機、液壓泵、柱塞水泵、霧化泵和副旋轉底盤,副旋轉底盤位于汽車底盤的中線上,汽車底盤位于副旋轉底盤后方的位置上設置有清洗液水罐和普通水罐,汽車底盤位于普通水罐后方的位置上設置有主旋轉底盤,汽車底盤上設置有高壓氣泵、高壓氣罐、液壓閥塊和液壓油箱,所述的副旋轉底盤包括副液壓馬達、副機座、軸承、第一機械臂、第二機械臂和第一刀架體,副液壓馬達的油路與液壓泵相連接,主發動機帶動液壓泵轉動,液壓泵帶動副液壓馬達轉動,副液壓馬達的輸出軸上為錐齒輪,所述的副機座包括錐齒盤和垂直于錐齒盤上盤面的第一支撐桿,錐齒盤的軸線上設置有軸承,錐齒盤通過軸承與汽車底盤相連接,副液壓馬達上的錐齒輪與錐齒盤嚙合,第一支撐桿與第一機械臂通過轉動副相連接,第一支撐桿和第一機械臂之間設置有第一液壓缸,第一機械臂與第二機械臂之間通過轉動副相連接,所述的第二機械臂為伸縮式液壓缸,第一機械臂與第二機械臂的缸筒之間設置有第二液壓缸,第二機械臂與第一刀架體之間通過轉動副相連接,第二機械臂的油缸桿與第一刀架體之間設置有第三液壓缸,所述的第一刀架體為長桿狀,第一刀架體上設置有霧化噴頭,霧化噴頭通過管路與霧化泵的輸出端相連接,霧化泵的輸入端設置在清洗液水罐中,霧化泵由主發動機帶動,第一液壓缸、第二液壓缸、第二機械臂和第三液壓缸的油路均與液壓閥塊相連接,液壓閥塊與液壓泵的輸出端相連接,液壓泵的輸入端設置在液壓油箱中,液壓泵有主發動機帶動;所述的主旋轉底盤包括主液壓馬達、主機座、軸承、第三機械臂、第四機械臂和第二刀架體,主液壓馬達的油路與液壓泵相連接,主發動機帶動液壓泵轉動,液壓泵帶動主液壓馬達轉動,主液壓馬達的輸出軸上為錐齒輪,所述的主機座包括錐齒盤和垂直于錐齒盤上盤面的第二支撐桿,錐齒盤的軸線上設置有軸承,錐齒盤通過軸承與汽車底盤相連接,主液壓馬達上的錐齒輪與錐齒盤嚙合,第二支撐桿與第三機械臂通過轉動副相連接,第二支撐桿和第三機械臂之間設置有第四液壓缸,第三機械臂與第四機械臂之間通過轉動副相連接,所述的第四機械臂為伸縮式液壓缸,第三機械臂與第四機械臂的缸筒之間設置有第五液壓缸,第四機械臂與第二刀架體之間通過轉動副相連接,第四機械臂的油缸桿與第二刀架體之間設置有第六液壓缸,所述的第二刀架體為包括三根相互平行的長桿,中間的一根長桿上設置有高壓水噴頭,外側的兩根長桿上設置有高壓氣噴頭,高壓水噴頭通過管路與柱塞水泵的輸出端相連接,柱塞水泵的輸入端與普通水罐相連接,柱塞水泵由主發動機帶動,高壓氣噴頭通過管路與高壓氣罐的輸出端相連接,高壓氣罐的輸入端與高壓氣泵相連接,高壓氣泵由汽車底盤的輸出軸提供動力,第四液壓缸、第五液壓缸、第四機械臂和第六液壓缸的油路均與液壓閥塊相連接,液壓閥塊與液壓泵的輸出端相連接,液壓泵的輸入端設置在液壓油箱中,液壓泵有主發動機帶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琛,
申請(專利權)人:王琛,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新疆;6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