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可活動提升式電梯井操作平臺,包括可活動支腿,鐵銷釘連接件,復位配重、操作平臺主梁、操作平臺次梁、操作平臺鋼板,所述可活動支腿采用8mm鋼板圍焊而成,內設Φ40圓孔,用于連接活動支腿與主梁,所述可活動支腿與操作平臺主梁用鐵銷釘連接件連接、所述復位配重焊接與可活動支腿上、所述平臺次梁焊接與平臺主梁上、所述花紋鋼板焊接與平臺次梁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可活動提升式電梯井操作平臺有著成本低、安全系數高,高層周轉使用便捷的優勢。(*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超高層電梯井模板加固的電梯井操作平臺,尤其是一種新型可活動提升式電梯井操作平臺。
技術介紹
在常規的電梯井操作平臺中,一般是在電梯井內預埋工字鋼,在工字鋼上搭設鋼管操作架。但在超高層結構中,由于鋼管操作架搭設高度有限,(一般不得超過20m);不僅安全性較低,且工字鋼消耗量大,產生大量材料費用。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新型電梯井操作平臺。不再采用傳統施工工藝的電梯井操作架,而是用型鋼材料提前加工,直接提供一種可活動提升式的循環使用的電梯井操作平臺。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新型可活動提升式電梯井操作平臺。為實現該技術目的,本技術的方案是:一種新型可活動提升式電梯井操作平臺,包括可活動支腿,鐵銷釘連接件,復位配重、操作平臺主梁、操作平臺次梁、操作平臺鋼板、次梁槽鋼、擋塊,所述可活動支腿支承于電梯井剪力墻上。所述雙槽鋼主梁4通過鐵銷釘連接件與可活動支腿連接,所述次梁槽鋼支承于雙槽鋼主梁上,所述操作平臺鋼板支承于次梁槽鋼上。作為優選,所述所述可活動支腿采用8mm鋼板圍焊而成,內設Φ40圓孔,用于連接活動支腿與主梁。作為優選,所述鐵銷釘連接件直徑為38mm,用于對穿Φ40圓孔連接活動支腿與主梁,同時保證支腿可自由旋轉。作為優選,所述復位配重為實心鐵塊,用于控制活動支腿旋轉方向,焊接于可活動支腿上。電梯井操作平臺在提升完成后在配重作用下復位。作為優選,所述操作平臺主梁采用4根14#槽鋼分兩組背靠背焊接,為操作平臺主承力構件。主梁長度根據實際電梯井尺寸選用。作為優選,所述操作平臺次梁采用10#槽鋼,用于支承操作平臺上部鋼板。次梁長度根據實際電梯井尺寸選用。作為優選,所述操作平臺鋼板采用5mm厚花紋鋼板,用于提供電梯井架體搭設工作面。花紋鋼板尺寸根據實際電梯井尺寸選用。本技術在屋面層電梯井模板加固完畢后拆除,對不同工程相同規格電梯井可調撥重復使用。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的可活動提升式電梯井操作平臺利用自身可提升及自動復位的特點,可層層提升循環使用,超高層使用中周轉便捷。相比其他方式成本較低。同時,操作平臺剛性支腿穩定性高,平臺上支模架只用搭設高度僅一層即可滿足施工要求,安全系數高。【附圖說明】圖1為可活動支腿的示意圖;圖2、3為可活動支腿與主梁連接詳圖;圖4、5為可活動提升式電梯井操作平臺剖面圖;圖6為操作平臺提升及自動復位流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本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新型可活動提升式電梯井操作平臺,其整體結構主要包括可活動支腿1,鐵銷釘連接件2,復位配重3、操作平臺主梁4、操作平臺次梁5、操作平臺鋼板6、次梁槽鋼7、擋塊8,所述可活動支腿I支承于電梯井剪力墻上。所述雙槽鋼主梁4通過鐵銷釘連接件2與可活動支腿連接,所述次梁槽鋼7支承于雙槽鋼主梁4上,所述操作平臺鋼板6支承于次梁槽鋼7上。作為優選,所述所述可活動支腿I采用8mm鋼板圍焊而成,內設Φ40圓孔,用于連接活動支腿I與主梁4。作為優選,所述鐵銷釘連接件2直徑為38mm,用于對穿Φ40圓孔連接活動支腿I與主梁4,同時保證支腿I可自由旋轉。作為優選,所述復位配重3為實心鐵塊,用于控制活動支腿I旋轉方向,焊接于可活動支腿I上。電梯井操作平臺在提升完成后在配重3作用下復位。作為優選,所述操作平臺主梁4采用4根14#槽鋼分兩組背靠背焊接,為操作平臺主承力構件。主梁4長度根據實際電梯井尺寸選用。作為優選,所述操作平臺次梁5采用10#槽鋼,用于支承操作平臺上部鋼板6。次梁5長度根據實際電梯井尺寸選用。作為優選,所述操作平臺鋼板6采用5mm厚花紋鋼板,用于提供電梯井架體搭設工作面。花紋鋼板尺寸根據實際電梯井尺寸選用。本技術在屋面層電梯井模板加固完畢后拆除,對不同工程相同規格電梯井可調撥重復使用。其在操作時,電梯井操作平臺支承于剪力墻預留洞口處,其上搭設鋼管架體用于作業層電梯井剪力墻施工。作業層完成后,下一層結構施工前,通過塔吊將操作平臺沿電梯井進行垂直提升。提升過程中通過可活動支腿的旋轉,使其沿電梯井進行爬升。當到達上一層預留洞口處時,支腿在配重作用下的自動復位,提升完成。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技術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新型可活動提升式電梯井操作平臺,包括可活動支腿、鐵銷釘連接件,復位配重、操作平臺主梁、操作平臺次梁、操作平臺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活動支腿與操作平臺主梁用鐵銷釘連接件連接、所述復位配重焊接于可活動支腿上、所述操作平臺次梁焊接于操作平臺主梁上,所述操作平臺鋼板焊接于操作平臺次梁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可活動提升式電梯井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活動支腿為8mm鋼板圍焊而成,內設Φ40圓孔,其上焊接復位配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可活動提升式電梯井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主梁為雙槽鋼,雙槽鋼一般為14#b,作為支撐平臺的主要承力構件。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可活動提升式電梯井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次梁為10#槽鋼,作為支撐平臺花紋鋼板的承力構件。【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可活動提升式電梯井操作平臺,包括可活動支腿,鐵銷釘連接件,復位配重、操作平臺主梁、操作平臺次梁、操作平臺鋼板,所述可活動支腿采用8mm鋼板圍焊而成,內設Φ40圓孔,用于連接活動支腿與主梁,所述可活動支腿與操作平臺主梁用鐵銷釘連接件連接、所述復位配重焊接與可活動支腿上、所述平臺次梁焊接與平臺主梁上、所述花紋鋼板焊接與平臺次梁上。本技術的可活動提升式電梯井操作平臺有著成本低、安全系數高,高層周轉使用便捷的優勢。【IPC分類】E04G3-18【公開號】CN204326487【申請號】CN201420776449【專利技術人】周建杰, 彭偉, 柳之光 【申請人】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公開日】2015年5月13日【申請日】2014年12月11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可活動提升式電梯井操作平臺,包括可活動支腿、鐵銷釘連接件,復位配重、操作平臺主梁、操作平臺次梁、操作平臺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活動支腿與操作平臺主梁用鐵銷釘連接件連接、所述復位配重焊接于可活動支腿上、所述操作平臺次梁焊接于操作平臺主梁上,所述操作平臺鋼板焊接于操作平臺次梁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建杰,彭偉,柳之光,
申請(專利權)人: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