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利于保持風味的方便面,包括包裝容器和面餅,包裝容器的上側設有一開口,面餅內置于包裝容器中,且面餅與包裝容器之間還形成一位于面餅下方并用以容置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的儲存空間;另面餅朝向包裝容器內底表面的下側面上還一體形成有一背向包裝容器內底表面并凸出于面餅下側面的凸腔,能夠將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方便、快速的置于面餅和包裝容器之間,這樣既可防止面叉被污染,又避免了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易被氧化的現象,利于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的風味、色澤保持;此外,該方便面的結構設計還很好的避免了消費者在撕開容器蓋時粉狀調味料飄出而被嗆住的現象,利于消費者食用。(*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方便面
,具體提供一種利于保持風味的方便面。
技術介紹
自1958年面條制作工藝由日本安藤百福創新革命實現方便化快餐化,并形成工業化生產過程后得到快速發展。方便面因其快捷簡便、美味、價廉等時代特征取得迅猛發展,目前已成為世界上僅次于面包的第二大主食產品。目前全球方便面的銷售量在1000億包,其中我國占比達44.6%,成為最為重要的消費市場。長期以來,方便面的調味料包主要以油醬包、粉料包和蔬菜實物包為主,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需要撕開至少3個包的包裝袋,尤其是在撕開油醬包時還容易將油醬沾到消費者手上,這對于追求時間、速度與潔凈的消費者而言,極為不方便。于是,1971年日本上市了杯裝方便面,這種方便面是將粉狀調味料鋪撒在面餅表面上,直接與面餅結合。這種包裝方式雖然解決了上述問題,但是將粉狀調味料鋪撒在面餅表面上,卻會引發其它問題:1)將粉狀調味料鋪撒在面餅表面上,調味料的風味物質不僅極易散失,而且隨著光照、及空氣的接觸,調味料會氧化,加速色澤變暗,影響食欲。2)將粉狀調味料鋪撒在面餅表面上,還會使面叉極易受到污染,同時當撕開容器蓋時,粉狀調味料還會容易散落而且嗆住消費者。因此,如何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既能不影響面餅和調味料風味、又便捷食用的方便面,是目前方便面生產商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利于保持風味的方便面,該方便面不僅風味保持性優良,而且還有效地防止了面叉被污染的現象,利于消費者食用。本技術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利于保持風味的方便面,包括包裝容器和面餅,所述包裝容器的上側設有一開口,所述面餅內置于所述包裝容器中,且所述面餅與所述包裝容器之間還形成一位于所述面餅下方并用以容置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的儲存空間;另所述面餅朝向所述包裝容器內底表面的下側面上還一體形成有一背向所述包裝容器內底表面并凸出于所述面餅下側面的凸腔。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包裝容器為桶狀、杯狀、碗狀、方盒狀結構中的任意一種;所述面餅的形狀與所述包裝容器的形狀相匹配。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凸腔的豎向截面為下開口拋物線狀;所述凸腔頂端至所述面餅上側面的距離占所述面餅厚度的百分比為20?80%。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方便面在包裝時通過所述凸腔能夠將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方便、快速的置于面餅和包裝容器之間,這樣既可防止面叉被污染,又避免了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易被氧化的現象,利于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的風味、色澤保持;此外,該方便面的結構設計還很好的避免了消費者在撕開容器蓋時粉狀調味料飄出而被嗆住的現象,利于消費者食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所述方便面的一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所述方便面的另一結構示意圖。結合附圖,作以下說明:I——包裝容器 2——面餅20——凸腔3——儲存空間【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實施例。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利于保持風味的方便面,包括包裝容器I和面餅2,所述包裝容器I的上側設有一開口,所述面餅2內置于所述包裝容器I中,且所述面餅2與所述包裝容器I之間還形成一位于所述面餅2下方并用以容置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的儲存空間3 ;另所述面餅2朝向所述包裝容器I內底表面的下側面上還一體形成有一背向所述包裝容器內底表面并凸出于所述面餅2下側面的凸腔2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包裝容器I為桶狀、杯狀、碗狀、方盒狀結構中的任意一種;所述面餅2的形狀與所述包裝容器I的形狀相匹配。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凸腔20的豎向截面為下開口拋物線狀;所述凸腔頂端至所述面餅2上側面的距離占所述面餅2厚度的百分比為20?80%。本技術所述方便面的包裝步驟為:步驟1:先將面餅2以凸腔20開口朝上的方式放置,再將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裝入凸腔20中;步驟2:將包裝容器I倒扣罩在面餅上,并緊接著將包裝容器連同面餅一起反轉放置;步驟3:將蔬菜實物和面叉鋪設在面餅的上側面上;步驟4:通過熱壓技術將容器蓋密封連接在包裝容器的開口端上。本技術通過所述凸腔20能夠將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方便、快速的置于面餅和包裝容器之間,該結構設計既可防止面叉被污染,又很好的避免了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易被氧化的現象,利于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的風味、色澤保持;此外,該結構設計還避免了消費者在撕開容器蓋時粉狀調味料飄出而被嗆住的現象,利于消費者食用。【主權項】1.一種利于保持風味的方便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裝容器(I)和面餅(2),所述包裝容器(I)的上側設有一開口,所述面餅(2)內置于所述包裝容器(I)中,且所述面餅(2)與所述包裝容器(I)之間還形成一位于所述面餅(2)下方并用以容置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的儲存空間⑶; 另所述面餅(2)朝向所述包裝容器(I)內底表面的下側面上還一體形成有一背向所述包裝容器內底表面并凸出于所述面餅(2)下側面的凸腔(2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保持風味的方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容器(I)為方盒狀結構;所述面餅(2)的形狀與所述包裝容器(I)的形狀相匹配。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保持風味的方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腔(20)的豎向截面為下開口拋物線狀;所述凸腔頂端至所述面餅(2)上側面的距離占所述面餅(2)厚度的百分比為20?80%。【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利于保持風味的方便面,包括包裝容器和面餅,包裝容器的上側設有一開口,面餅內置于包裝容器中,且面餅與包裝容器之間還形成一位于面餅下方并用以容置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的儲存空間;另面餅朝向包裝容器內底表面的下側面上還一體形成有一背向包裝容器內底表面并凸出于面餅下側面的凸腔,能夠將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方便、快速的置于面餅和包裝容器之間,這樣既可防止面叉被污染,又避免了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易被氧化的現象,利于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的風味、色澤保持;此外,該方便面的結構設計還很好的避免了消費者在撕開容器蓋時粉狀調味料飄出而被嗆住的現象,利于消費者食用。【IPC分類】B65D85-816【公開號】CN204341719【申請號】CN201420694333【專利技術人】許川雪, 錢慶剛, 方炎鵬, 鄭海, 余洪波, 謝小惠 【申請人】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昆山研究開發中心, 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5月20日【申請日】2014年11月19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于保持風味的方便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裝容器(1)和面餅(2),所述包裝容器(1)的上側設有一開口,所述面餅(2)內置于所述包裝容器(1)中,且所述面餅(2)與所述包裝容器(1)之間還形成一位于所述面餅(2)下方并用以容置粉狀或顆粒狀調味料的儲存空間(3);另所述面餅(2)朝向所述包裝容器(1)內底表面的下側面上還一體形成有一背向所述包裝容器內底表面并凸出于所述面餅(2)下側面的凸腔(2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川雪,錢慶剛,方炎鵬,鄭海,余洪波,謝小惠,
申請(專利權)人: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昆山研究開發中心,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