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支氣管擴張的中藥,屬于中藥技術領域。該藥物是由三七、桑葉、炙杷葉、玉米須、炙麻黃、牡丹皮、藁本、荊芥、地骨皮、胡麻仁、魚腥草、白芨、浙貝母、厚樸、甘草、香附、紫苑、牡蠣、郁金、柴胡、澤瀉、防風、羌活、薏苡仁、夏枯草、萊菔子按照一定的重量比配制而成。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藥物具有清肺熱,清肝火,涼血止血,化痰補肺,益氣消炎的功效,治療支氣管擴張效果好,療程短,成本低,不復發,安全無毒副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治療支氣管擴張的中藥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中藥,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支氣管擴張的中藥,屬于中藥
技術介紹
支氣管擴張是由于支氣管及其周圍肺組織慢性化膿性炎癥和纖維化,使支氣管壁的肌肉和彈性組織破壞,導致支氣管變形及持久擴張。典型的癥狀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膿痰和反復咯血。主要致病因素為支氣管感染、阻塞和牽拉,部分有先天遺傳因素。常見癥狀為慢性咳嗽、咳大量膿痰和反復咯血,多見于兒童和青年,男性多于女性。支氣管擴張具有反復發作,纏綿難愈等慢性特點,直接長期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給患者帶來嚴重的身心及經濟負擔。目前,西醫對支氣管擴張的治療主要采取抗生素類消炎藥物或手術切除,其治療費用高,風險大,副作用大,治療效果也不顯著。中醫認為支氣管擴張癥屬于“咳嗽”、“咯血”、“肺癰”范疇,中藥以其特有的優勢在臨床上通過辨證療法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果,但一般的治療支氣管擴張的中藥其見效慢,療程長,愈后易復發。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療效高,見效快,愈后不復發,成本低的治療支氣管擴張的中藥。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支氣管擴張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三七8-15份、桑葉10-20份、炙杷葉15-25份、玉米須10-20份、炙麻黃10-20份、牡丹皮8-15份、藁本5-15份、荊芥10-20份、地骨皮10-20份、胡麻仁5-15份、魚腥草10-20份、白芨5-15份、浙貝母5-15份、厚樸10-20份、甘草20-30份、香附10-20份、紫苑10-20份、牡蠣20-30份、郁金15-25份、柴胡10-20份、澤瀉5-15份、防風10-20份、羌活20-30份、薏苡仁10-20份、夏枯草10-20份、萊菔子10-20份。優選地,所述的治療支氣管的中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三七12份、桑葉15份、炙杷葉20份、玉米須15份、炙麻黃15份、牡丹皮12份、藁本10份、荊芥15份、地骨皮15份、胡麻仁10份、魚腥草15份、白芨10份、浙貝母10份、厚樸15份、甘草25份、香附15份、紫苑15份、牡蠣25份、郁金20份、柴胡15份、澤瀉10份、防風15份、羌活25份、薏苡仁15份、夏枯草15份、萊菔子15份。本專利技術配方中各藥物的藥理作用如下:三七:甘、微苦,溫;歸肝、胃經;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的功效。桑葉:味苦、甘,性寒;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涼血止血的功效。炙杷葉:苦,平;歸肝、胃經;具有止咳,清肺和胃,降氣化痰的功效。玉米須:甘,平;入肝、腎、膀胱經;具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的功效。炙麻黃:溫,辛、微苦;歸肺、膀胱經;具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牡丹皮:寒,苦,涼,微寒;歸心、肝、腎、肺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的功效。藁本:辛,溫;歸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荊芥:辛,微溫;歸肺、肝經;具有解表散風,透疹,消瘡的功效。地骨皮:甘,寒;入肺、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胡麻仁:甘,平;入肺、脾、肝、腎經;具有潤燥滑腸,滋養肝腎的功效。魚腥草:辛,溫;入肝、肺二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白芨:苦、甘、澀,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浙貝母:苦,寒;歸肺、心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的功效。厚樸:苦、辛,溫;歸脾、胃、肺、大腸經;具有燥濕消痰,下氣除滿的功效。甘草: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香附:辛、微苦、微甘,平;歸肝、脾、三焦經;具有疏肝解郁,理氣寬中,調經止痛的功效。紫苑:苦,溫;歸肺經;具有溫肺下氣,消痰止咳的功效。牡蠣:咸,微寒;歸肝、膽、腎經;具有平肝潛陽,重鎮安神,軟堅散結,收斂固澀的功效。郁金:辛、苦,寒;歸心、肝、膽經;具有活血止能,行氣解郁,清心涼血,疏肝利膽的功效。柴胡:苦、微寒;歸肝、膽經;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陽之功效。澤瀉:味甘、淡,寒;歸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泄熱,化濁降脂的功效。防風:辛、甘,微溫;歸膀胱、肺、脾、肝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的功效。羌活:辛、苦,溫;入膀胱、腎經;具有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的功效。薏苡仁:甘、淡,涼;歸脾、胃、肺經;具有利水滲透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解毒散結的作用。夏枯草:辛、苦,寒;歸肝、膽經;具有清肝瀉火,明目,散結消腫的功效。萊菔子:辛、甘,平;歸肺、脾、胃經;具有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的功效。本專利技術的藥物采用常規制法制成膠囊劑,每粒0.5g。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粒,分別于早、午、晚飯后1小時服用,10天為1療程,一般3-5療程即可治愈。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的藥物具有清肺熱,清肝火,涼血止血,化痰補肺,益氣消炎的功效,是治療支氣管擴張的一劑良藥。本專利技術中采用的不同藥性的中藥材,經過科學配伍之后達到了理想的治療效果,它能夠直達病灶所在,縮短治療時間,治愈率高,愈后不復發,安全無毒副作用,成本低,在臨床上具有極高的推廣應用價值。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一種治療支氣管擴張的中藥,它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藥組成:三七8g、桑葉10g、炙杷葉15g、玉米須10g、炙麻黃10g、牡丹皮8g、藁本5g、荊芥10g、地骨皮10g、胡麻仁5g、魚腥草10g、白芨5g、浙貝母5g、厚樸10g、甘草20g、香附10g、紫苑10g、牡蠣20g、郁金15g、柴胡10g、澤瀉5g、防風10g、羌活20g、薏苡仁10g、夏枯草10g、萊菔子10g。本實施例的藥物采用常規制法制成膠囊劑,每粒0.5g。實施例2一種治療支氣管的中藥,它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藥組成:三七12g、桑葉15g、炙杷葉20g、玉米須15g、炙麻黃15g、牡丹皮12g、藁本10g、荊芥15g、地骨皮15g、胡麻仁10g、魚腥草15g、白芨10g、浙貝母10g、厚樸15g、甘草25g、香附15g、紫苑15g、牡蠣25g、郁金20g、柴胡15g、澤瀉10g、防風15g、羌活25g、薏苡仁15g、夏枯草15g、萊菔子15g。本實施例的藥物采用常規制法制成膠囊劑,每粒0.5g。實施例3一種治療支氣管擴張的中藥,它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藥組成:三七15g、桑葉20g、炙杷葉25g、玉米須20g、炙麻黃20g、牡丹皮15g、藁本15g、荊芥20g、地骨皮20g、胡麻仁15g、魚腥草20g、白芨15g、浙貝母15g、厚樸20g、甘草30g、香附20g、紫苑20g、牡蠣30g、郁金25g、柴胡20g、澤瀉15g、防風20g、羌活30g、薏苡仁20g、夏枯草20g、萊菔子20g。本實施例的藥物采用常規制法制成膠囊劑,每粒0.5g。實施例4一種治療支氣管擴張的中藥,它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藥組成:三七10g、桑葉16g、炙杷葉18g、玉米須14g、炙麻黃20g、牡丹皮10g、藁本12g、荊芥18g、地骨皮12g、胡麻仁8g、魚腥草12g、白芨12g、浙貝母8g、厚樸14g、甘草24g、香附16g、紫苑14g、牡蠣28g、郁金18g、柴胡20g、澤瀉12g、防風15g、羌活22g、薏苡仁16g、夏枯草16g、萊菔子20g。本實施例的藥物采用常規制法制成膠囊劑,每粒0.5g。臨床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支氣管擴張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三七8?15份、桑葉10?20份、炙杷葉15?25份、玉米須10?20份、炙麻黃10?20份、牡丹皮8?15份、藁本5?15份、荊芥10?20份、地骨皮10?20份、胡麻仁5?15份、魚腥草10?20份、白芨5?15份、浙貝母5?15份、厚樸10?20份、甘草20?30份、香附10?20份、紫苑10?20份、牡蠣20?30份、郁金15?25份、柴胡10?20份、澤瀉5?15份、防風10?20份、羌活20?30份、薏苡仁10?20份、夏枯草10?20份、萊菔子10?20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支氣管擴張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三七12份、桑葉15份、炙杷葉20份、玉米須15份、炙麻黃15份、牡丹皮12份、藁本10份、荊芥15份、地骨皮15份、胡麻仁10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洪征,
申請(專利權)人:朱洪征,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