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快速無線太陽能充電寶,包括上面板、上天線、控制電路板、主體外殼、扁式電池、下天線、下面板,主體外殼為缺少上下面的矩形框,上面板和下面板扣合在主體外殼的上下表面并形成容置空間,上天線、控制電路板、扁式電池、下天線依次重疊固定在上面板、主體外殼和下面板扣合的容置空間內;還涉及與快速無線太陽能充電寶相匹配的無線電能接收適配器,包括適配器外殼、適配器控制電路板和適配器天線,適配器外殼包括外殼上半部分和外殼下半部分,適配器控制電路板和適配器天線重疊固定在由外殼上半部分和外殼下半部分扣合形成的容置空間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通過太陽能對內置電池充電,也能通過無線或有線方式對待充電設備充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太陽能充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快速無線太陽能充電寶。
技術介紹
無線太陽能充電寶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并存儲于內置的電池中,需要對外供電時,可通過無線電能傳輸裝置輸出電能。因此需要電能接收方需具備無線電能接收功能,但目前具有該功能的設備較少且標準不統一。現有的太陽能充電寶也不具備實時偵測太陽能板的發電電壓的功能,不能追蹤最高電壓值,不能使之以最大功率輸出對電池充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快速無線太陽能充電寶,能通過太陽能或者外部電源對內置電池充電,也能通過無線或有線方式對待充電設備充電。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快速無線太陽能充電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板、上天線、控制電路板、主體外殼、扁式電池、下天線、下面板,所述主體外殼為缺少上下面的矩形框,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扣合在所述主體外殼的上下表面并形成容置空間,所述上天線、所述控制電路板、所述扁式電池、所述下天線依次重疊固定在所述上面板、所述主體外殼和所述下面板扣合的容置空間內。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技術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地,所述上面板和所述下面板均表面嵌有太陽能電池板,兩個太陽能電池板共同組成雙太陽能采集裝置。進一步地,所述控制電路板包括微控制器模塊、諧振電路模塊、升降壓充電模塊、MPPT最大功率監測模塊、調制解調模塊、USB通信解碼模塊、DC-DC對外充電模塊、對外充電接口模塊、DC-DC內置電池充電接口模塊、內置電池充電模塊、藍牙和WIFI模塊以及顯示和按鍵控制模塊。進一步地,所述主體外殼一個側面安裝有一個OLED顯示器、以及緊挨所述OLED顯示器的多個按鍵,與該側面相鄰的側面安裝多個USB對外充電接口和一個USB對內充電接□ O進一步地,所述扁式電池的其中一個側面包括一個電池接口。進一步地,所述快速無線太陽能充電寶能通過太陽能或者外部電源對所述扁式電池充電,所述快速無線太陽能充電寶能通過無線或有線方式對待充電設備充電。進一步地,本技術還涉及一種與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無線太陽能充電寶相匹配的無線電能接收適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適配器外殼、適配器控制電路板和適配器天線,所述適配器外殼包括外殼上半部分和外殼下半部分,所述外殼上半部分和所述外殼下半部分扣合形成容置空間,所述適配器控制電路板和所述適配器天線重疊固定在由所述外殼上半部分和所述外殼下半部分扣合形成的容置空間內。進一步地,所述適配器外殼還包括一個USB接口。進一步地,所述適配器控制電路板包括充電保護單元模塊、整流濾波模塊、指示燈、USB通信模塊、主控單元模塊和適配器調制解調模塊。進一步地,所述USB接口與待充電設備相連,獲取待充電設備的充電參數并發送給所述USB通信模塊,所述USB通信模塊解碼參數信息,在所述主控單元模塊和所述適配器調制解調模塊參與下,將充電參數調制為射頻信號,并通過所述適配器天線,將無線傳輸信息至所述上天線和所述下天線。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并存儲在內置電池中;具有外部電源對內充電功能。2、太陽能轉換為電能時,具有MPPT最大功率跟蹤單元,高效的將太陽能轉換為電會K。3、具有有線和無線對外充電功能。4、具有通信功能,準確獲取待充電設備信息,準確、快速、穩定、安全充電。5、具有無線電能接收適配器,可為沒有無線電能接收功能的設備供電。【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所述快速無線太陽能充電寶的結構圖;圖2為本技術所述無線電能接收適配器的結構圖。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上面板,2、上天線,3、控制電路板,4、主體外殼,5、扁式電池,6、下天線,7、下面板,8、適配器外殼,9、適配器控制電路板,10、適配器天線;300、微控制器模塊,301、諧振電路模塊,302、升降壓充電模塊,303、MPPT最大功率監測模塊,304、調制解調模塊,305、USB通信解碼模塊,306、DC-DC對外充電模塊,307、對外充電接口模塊,308、DC-DC內置電池充電接口模塊,309、內置電池充電模塊,310、藍牙和WIFI模塊,311、顯示和按鍵控制模塊;41、OLED顯示器,42、按鍵,43、USB對外充電接口,44、USB對內充電接口 ;51、電池接口;81、USB接口,82、外殼上半部分,83、外殼下半部分;91、充電保護單元模塊,92、整流濾波模塊,93、指示燈,94、USB通信模塊,95、主控單元模塊,96、適配器調制解調模塊。【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范圍。如圖1所示,一種快速無線太陽能充電寶,包括上面板1、上天線2、控制電路板3、主體外殼4、扁式電池5、下天線6、下面板7,主體外殼4為缺少上下面的矩形框,上面板I和下面板7扣合在主體外殼4的上下表面并形成容置空間,上面板I和下面板7扣合在主體外殼4上下表面,上天線2、控制電路板3、扁式電池5、下天線6依次重疊固定在上面板1、主體外殼4和下面板7扣合的容置空間內。上面板I和下面板7均嵌入有太陽能電池板,兩個太陽能電池板共同組成雙太陽能采集裝置。控制電路板3包括微控制器模塊300、諧振電路模塊301、升降壓充電模塊302、MPPT最大功率監測模塊303、調制解調模塊304、USB通信解碼模塊305、DC-DC對外充電模塊306、對外充電接口模塊307、DC-DC內置電池充電接口模塊308、內置電池充電模塊309、藍牙和WIFI模塊310以及顯示和按鍵控制模塊311。主體外殼4的其中一個側面安裝有一個OLED顯示器41、以及緊挨OLED顯示器41的多個按鍵42,與該側面相鄰的側面安裝多個USB對外充電接口 43和一個USB對內充電接P 44 ο扁式電池5上有一個電池接口 51。在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中,使用MPPT最大功率監測模塊303獲取太陽能最大功率輸出點,高效的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再連接到升降壓充電模塊302上,通過電池接口 51將轉換后的電能存儲到扁式電池5里。充電完成時,自動關閉充電功能。當扁式電池5電能下降到一定程度下時(可按鍵設置),自動檢測太陽能并充電。OLED顯示器41可以實時顯示充電參數、內置電池參數。除了可以使用太陽能對扁式電池5充電外,也可以使用外部電源對扁式電池5充電,通過USB對內充電接口 44,將外部電能傳輸至DC-DC內置電池充電接口模塊308上,使用內置電池充電模塊309對內置的扁式電池5充電。當檢測到USB對外充電接口 43的任意接口有連接時,通過USB接口、藍牙、WIFI方法自動獲取待充電設備的充電參數,通過USB通信解碼模塊35解碼參數信息,在微控制器模塊30參與下,調節諧振電路模塊31參數,使之與待充電設備的充電參數匹配,準確、快速、穩定、安全充電,準確輸出的電壓電流。如果通信失敗,輸出5V@500mA電壓電流。使用本技術的充電寶通過有線的方式對外充電時,通按鍵選擇無線對外充電,通過USB接口、藍牙、WIF1、充電天線方法自動獲取待充電設備的充電參數,準確輸出的電壓電流,扁式電池5連接到DC-DC對外充電模塊306上,將電池電壓轉化為與待充電設備匹配的電壓電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快速無線太陽能充電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板(1)、上天線(2)、控制電路板(3)、主體外殼(4)、扁式電池(5)、下天線(6)、下面板(7),所述主體外殼(4)為缺少上下面的矩形框,所述上面板(1)和所述下面板(7)扣合在所述主體外殼(4)的上下表面并形成容置空間,所述上天線(2)、所述控制電路板(3)、所述扁式電池(5)、所述下天線(6)依次重疊固定在所述上面板(1)、所述主體外殼(4)和所述下面板(7)扣合的容置空間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川北,母麗君,劉強,何濤,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杰聯祺業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