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吊裝設備加工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其包括配重箱、主梁、懸吊平臺、前支架、加強鋼絲纜以及上支柱,所述主梁為兩個,所述配重箱及懸吊平臺分別安裝在主梁的兩個端頭,所述前支架安裝在兩個主梁上,通過滑動可調節前支架距懸吊平臺的距離與前支架距配重箱的距離比例,所述上支柱為兩個,所述上支柱與前支架一體成型,所述加強鋼絲纜為兩個,分別固定于兩個主梁的兩個端頭。所述前支架可沿主梁來回滑動并通過螺栓與螺孔固定,可根據不同的施工環境進行現場調節,實用性大大增加。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操作簡便,使用靈活,且成本較低,大大減輕了施工人員的工作強度且生產成本低、可靠性高。(*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吊裝設備加工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
技術介紹
吊籃是建筑工程高空作業的建筑機械,作用于幕墻安裝,外墻清洗。吊籃是一種能夠替代傳統腳手架,可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夠重復使用的新型高處作業設備。建筑吊籃的使用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在高層多層高建筑的外墻施工、幕墻安裝、保溫施工和維修清洗外墻等高出作業中得到廣泛認可,同時可用于大型罐體、橋梁和大壩等工程的作業。目前,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腳手架,不管是扣件式還是碗扣式,都存在著諸多缺點。例如:配件數量多,尺寸大小不一,現場不易勘擦與監控;構件螺栓連接,容易磕碰和銹蝕,養護和維修比較復雜山形連接銷、螺桿等構件容易丟失,造成支架不能正常使用;橫桿、立桿為尺寸局限,構架尺寸受到使用限制;支架在建筑每一跨內都需要重復搭設,施工人員的工作強度大;構件節點的連接質量受構件本身質量和工人操作的影響顯著等。因此,急需發展一種維護簡便,使用靈活,且成本較低的吊籃。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包括配重箱、主梁、懸吊平臺、前支架、加強鋼絲纜以及上支柱,所述配重箱及懸吊平臺分別安裝在主梁的兩個端頭,所述主梁為兩個,所述前支架安裝在兩個主梁上,所述前支架通過滑動可調節前支架距懸吊平臺的距離與前支架距配重箱的距離比例,所述上支柱為兩個,所述上支柱位于所述前支架上端,所述上支柱與前支架一體成型,所述加強鋼絲纜為兩個,所述加強鋼絲纜兩端分別固定于主梁的兩個端頭,所述加強鋼絲纜穿過所述前支架上端。進一步地,本技術還包括配重砼,所述配重砼可安裝在配重箱上。進一步地,所述主梁設有螺孔,所述前支架可沿主梁來回滑動并通過螺栓與螺孔固定。進一步地,所述配重箱以及前支架兩側底部均安裝有輪子及立柱,所述立柱位于所述輪子外側。進一步地,所述立柱通過螺紋安裝在配重箱及前支架兩側底部。進一步地,所述立柱可通過螺紋調節高度。進一步地,所述加強鋼絲纜通過鉸鏈固定在所述主梁的兩個端頭。進一步地,所述配重箱、懸吊平臺、前支架均由若干根方形鋼管焊接而成。進一步地,本技術還包括防護欄,所述防護欄安裝于所述懸吊平臺上,進一步保護工作人員的安全。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前支架可沿主梁來回滑動并通過螺栓與螺孔固定,這種結構可根據不同的施工環境進行現場調節,實用性大大增加;再者,本技術設有輪子及立柱,移動方便,固定安全;本技術操作簡便,使用靈活,成本較低,大大減輕了施工人員的工作強度且生產成本低、可靠性高?!靖綀D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如圖1所示,包括配重箱1、主梁2、懸吊平臺3、前支架4、加強鋼絲纜5以及上支柱6。主梁2為兩個,所述配重箱I及懸吊平臺3分別安裝在兩個主梁2的兩個端頭,為進一步分擔壓力及便于移動,還安裝有前支架4,所述前支架4安裝在兩個主梁2上,可沿主梁2進行滑動,調節前支架4與所述懸吊平臺3的距離,為進一步保證安全,本技術還安裝有上支柱6,所述上支柱6為兩個,分別安裝在前支架4的兩側。為分擔重量,兩個主梁2上均安裝有加強鋼絲纜5,加強鋼絲纜5兩端通過鉸鏈分別固定于主梁2兩端,加強鋼絲纜5穿過上支柱6。本技術還包括配重砼7,所述配重砼7安裝在配重箱I上,可根據懸吊平臺3的重量,相應的增加或減少配重砼7。為方便前支架4在主梁2上滑動與固定,所述主梁2設有螺孔21,所述可沿主梁2來回滑動并通過螺栓22與螺孔21固定。所述配重箱I以及前支架4兩側底部均安裝有輪子41及立柱42,所述立柱42位于所述輪子41外側,輪子方便了本技術的來回移動,立柱通過螺紋安裝在配重箱I及前支架4兩側底部,可通過螺紋調節高度,方便了本技術的固定。如圖1所示,配重箱1、懸吊平臺3、前支架4均由若干根方形鋼管焊接而成,結實耐用。本技術還設有防護欄8,所述防護欄8焊接于所述懸吊平臺3上,用于保護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本技術在使用時,根據人體的重量,加上適量的配重砼7,保持重量配比,將懸掛平臺3置于施工墻體上,移動前支架4,保證前支架4緊靠內墻壁,固定立柱42,保證立柱42平穩,即可施工,操作簡便,使用靈活,且成本較低,大大減輕了施工人員的工作強度。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內容對本技術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均屬于權利要求書保護的范圍?!局鳈囗棥?.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箱、主梁、懸吊平臺、前支架、加強鋼絲纜以及上支柱,所述配重箱及懸吊平臺分別安裝在主梁的兩個端頭,所述主梁為兩個,所述前支架安裝在兩個主梁上,所述前支架通過滑動可調節前支架距懸吊平臺的距離與前支架距配重箱的距離比例,所述上支柱為兩個,所述上支柱位于所述前支架上端,所述上支柱與前支架一體成型,所述加強鋼絲纜為兩個,所述加強鋼絲纜兩端分別固定于主梁的兩個端頭,所述加強鋼絲纜穿過所述前支架上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配重砼,所述配重砼安裝在配重箱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設有螺孔,所述前支架可沿主梁來回滑動并通過螺栓與螺孔固定。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箱以及前支架兩側底部均安裝有輪子及立柱,所述立柱位于所述輪子外側。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通過螺紋安裝在配重箱及前支架兩側底部。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可通過螺紋調節高度。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鋼絲纜通過鉸鏈固定在所述主梁的兩個端頭。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箱、懸吊平臺、前支架均由若干根方形鋼管焊接而成。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防護欄,所述防護欄安裝于所述懸吊平臺上?!緦@勘炯夹g涉及吊裝設備加工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其包括配重箱、主梁、懸吊平臺、前支架、加強鋼絲纜以及上支柱,所述主梁為兩個,所述配重箱及懸吊平臺分別安裝在主梁的兩個端頭,所述前支架安裝在兩個主梁上,通過滑動可調節前支架距懸吊平臺的距離與前支架距配重箱的距離比例,所述上支柱為兩個,所述上支柱與前支架一體成型,所述加強鋼絲纜為兩個,分別固定于兩個主梁的兩個端頭。所述前支架可沿主梁來回滑動并通過螺栓與螺孔固定,可根據不同的施工環境進行現場調節,實用性大大增加。本技術操作簡便,使用靈活,且成本較低,大大減輕了施工人員的工作強度且生產成本低、可靠性高?!綢PC分類】E04G3-30【公開號】CN204370786【申請號】CN20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撞體模板安裝用吊籃,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箱、主梁、懸吊平臺、前支架、加強鋼絲纜以及上支柱,所述配重箱及懸吊平臺分別安裝在主梁的兩個端頭,所述主梁為兩個,所述前支架安裝在兩個主梁上,所述前支架通過滑動可調節前支架距懸吊平臺的距離與前支架距配重箱的距離比例,所述上支柱為兩個,所述上支柱位于所述前支架上端,所述上支柱與前支架一體成型,所述加強鋼絲纜為兩個,所述加強鋼絲纜兩端分別固定于主梁的兩個端頭,所述加強鋼絲纜穿過所述前支架上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健,李川,袁宥春,古馳,王兆偉,李建偉,紀玲君,李明泉,黃培升,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