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口腔科用舌苔清理裝置,包括手柄,手柄頂部設置有清理頭,所述清理頭包括第一清理部和第二清理部,第一清理部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內(nèi)設置有若干個首尾相連的刮刀,刮刀的頂端對稱設置有兩個條狀的齒形部,齒形部的外側端設置有第一容納凹槽,刮刀上設置有通孔,第二清理部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內(nèi)通過旋轉軸活動設置有毛刷輥,毛刷輥的后側設置有平行設置的若干個橡膠條,相鄰的兩個橡膠條之間設置有間隙橡膠條的側壁設置有若干個凸起部,橡膠條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容納凹槽,手柄內(nèi)設置有導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改進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減少清理后的舌部表面舌苔殘留量。(*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口腔科用檢查器械,尤其是一種口腔科用舌苔清理裝置。
技術介紹
在進行口腔檢查和診斷時,就診者舌部的舌苔往往會對檢查帶來誤差影響,所以需要在檢查診斷之前對舌苔進行清理。中國技術專利CN 203897627 U公開了一種口腔科專用的舌苔軟刷,提高了對舌苔的清理效果。但是,這種結構的清理刷在清理舌苔時,刮板會將舌苔的底層壓接在舌部表面,而且清洗下的舌苔雜質(zhì)會有一部分在清理過程中產(chǎn)生散落,導致被刮板壓接在舌部表面,從而導致舌苔清理不徹底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口腔科用舌苔清理裝置,能夠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減少清理后的舌部表面舌苔殘留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口腔科用舌苔清理裝置,包括手柄,手柄頂部設置有清理頭,所述清理頭包括第一清理部和第二清理部,第一清理部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內(nèi)設置有若干個首尾相連的刮刀,刮刀的頂端對稱設置有兩個條狀的齒形部,兩個齒形部之間的夾角為120°?150°,齒形部的外側端設置有第一容納凹槽,刮刀上設置有通孔,刮刀與水平面呈15°?25°的角度設置,第二清理部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內(nèi)通過旋轉軸活動設置有毛刷輥,毛刷輥的后側設置有平行設置的若干個橡膠條,相鄰的兩個橡膠條之間設置有間隙橡膠條的側壁設置有若干個凸起部,凸起部位于間隙內(nèi)并交錯排列,橡膠條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容納凹槽,手柄內(nèi)設置有導管,導管分別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橡膠條上設置有第一出液口、第二出液口和第三出液口。作為優(yōu)選,所述刮刀的底部設置有墊塊,墊塊位于齒形部和通孔之間,墊塊的底面水平設置,墊塊的底面上設置有粗糙層。作為優(yōu)選,所述橡膠條的橫截面為梯形,相鄰的兩個橡膠條之間的間隙由內(nèi)到外逐漸變大。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改變了現(xiàn)有技術中對舌苔進行直接清理的結構,將整個清理分為兩個部分完成,可以有效地對舌苔進行清理,在清理過程中可以對舌部表面的舌苔進行充分地分離,從而實現(xiàn)降低舌苔殘留量的效果。第一清理部的刮刀首先對舌苔層進行刮擦處理,對舌苔層進行松散,避免從表面層開始清理而帶來的對底層舌苔的壓實力,齒形部對舌苔進行刮擦時,部分舌苔會匯集在齒形部上,然后隨著刮擦過程逐漸向兩側移動,并最終進入第一容納凹槽。通過刮刀刮擦后的舌苔層形成了一個松散的層次結構,第二清理部的毛刷輥對這個松散的結構進行二次清理,由于這一結構具有大量的空隙結構,所以毛刷輥可以使用較小的摩擦力即可對舌苔進行清理,降低了對舌苔向下的壓力,從而降低了舌苔的殘留量。附著在毛刷輥上的舌苔隨著毛刷輥轉動至橡膠條處時,毛刷輥上的纖維絲經(jīng)過間隙內(nèi)部凸起部的摩擦,表面的舌苔雜質(zhì)被滯留在間隙內(nèi),從而可以使毛刷輥實時保持清潔,從而減少舌苔雜質(zhì)的掉落。導管中充入清洗液,可以提高整個清理過程的效果。刮刀上的通孔可以便于清洗液流至刮刀下方的清理部位,墊塊底部的粗糙層可以進一步對于殘留于舌部表面的舌苔進行松散處理。間隙的寬度變化可以保證整根的毛刷纖維絲收到均勻地摩擦力將其表面的舌苔雜質(zhì)去除。【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圖。圖2是本技術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刮刀的結構圖。圖3是本技術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橡膠條的結構圖。圖4是本技術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外側支架的結構圖。圖中:1、手柄;2、第一清理部;3、第二清理部;4、第一凹槽;5、刮刀;6、齒形部;7、第一容納凹槽;8、通孔;9、第二凹槽;10、旋轉軸;11、毛刷輥;12、橡膠條;13、間隙;14、凸起部;15、第二容納凹槽;16、導管;17、第一出液口 ;18、第二出液口 ;19、第三出液口 ;20、墊塊;21、粗糙層;22、牙套;23、側擋板;24、滑槽;25、連接桿;26、霧狀噴頭;27、水線式噴頭;28、清理部。【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中使用到的標準零件均可以從市場上購買,異形件根據(jù)說明書的和附圖的記載均可以進行訂制,各個零件的具體連接方式均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成熟的螺栓、鉚釘、焊接、粘貼等常規(guī)手段,在此不再詳述。參照圖1-4,本技術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包括手柄1,手柄I頂部設置有清理頭28,所述清理頭28包括第一清理部2和第二清理部3,第一清理部2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內(nèi)設置有若干個首尾相連的刮刀5,刮刀5的頂端對稱設置有兩個條狀的齒形部6,兩個齒形部6之間的夾角為135°,齒形部6的外側端設置有第一容納凹槽7,刮刀5上設置有通孔8,刮刀5與水平面呈18°的角度設置,第二清理部2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凹槽9,第二凹槽9內(nèi)通過旋轉軸10活動設置有毛刷輥11,毛刷輥11的后側設置有平行設置的若干個橡膠條12,相鄰的兩個橡膠條12之間設置有間隙13,橡膠條12的側壁設置有若干個凸起部14,凸起部14位于間隙13內(nèi)并交錯排列,橡膠條12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容納凹槽15,手柄I內(nèi)設置有導管16,導管16分別在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9和橡膠條12上設置有第一出液口 17、第二出液口 18和第三出液口 19。第一清理部2的刮刀5首先對舌苔層進行刮擦處理,對舌苔層進行松散,避免從表面層開始清理而帶來的對底層舌苔的壓實力,齒形部6對舌苔進行刮擦時,部分舌苔會匯集在齒形部6上,然后隨著刮擦過程逐漸向兩側移動,并最終進入第一容納凹槽7。通過刮刀5刮擦后的舌苔層形成了一個松散的層次結構,第二清理部3的毛刷輥11對這個松散的結構進行二次清理,由于這一結構具有大量的空隙結構,所以毛刷輥11可以使用較小的摩擦力即可對舌苔進行清理,降低了對舌苔向下的壓力,從而降低了舌苔的殘留量。附著在毛刷輥11上的舌苔隨著毛刷輥11轉動至橡膠條12處時,毛刷輥11上的纖維絲經(jīng)過間隙13內(nèi)部凸起部14的摩擦,表面的舌苔雜質(zhì)被滯留在間隙13內(nèi),從而可以使毛刷輥11實時保持清潔,從而減少舌苔雜質(zhì)的掉落。間隙13內(nèi)的舌苔雜質(zhì)逐漸向第二容納凹槽15內(nèi)移動。導管16中充入清洗液,可以提高整個清理過程的效果。刮刀5上的通孔8可以便于清洗液流至刮刀5下方的清理部位。刮刀5的底部設置有墊塊20,墊塊20位于齒形部6和通孔8之間,墊塊20的底面水平設置,墊塊20的底面上設置有粗糙層21,可以進一步對于殘留于舌部表面的舌苔進行松散處理。橡膠條12的橫截面為梯形,相鄰的兩個橡膠條12之間的間隙13由內(nèi)到外逐漸變大。另外,在清理頭的外側設置有牙套22,牙套22內(nèi)側設置有側擋板23,在牙套22的內(nèi)側壁設置有滑槽24,滑槽24內(nèi)間隙配合有連接桿25,連接桿25的另一側與清理頭。清理頭在滑槽24的作用下滑動,對舌部進行清理,牙套22固定在牙部,側擋板將舌頭下壓固定,從而便于對舌苔的清理,減輕就診者在清理舌苔時的不適感。第一出液口 17和第二出液口 18上設置有霧狀噴頭26,可以提高清洗液噴灑的均勻性,第三出液口 19上設置有水線式噴頭27,可以提高對于間隙的沖洗效果,保證間隙內(nèi)的清潔度,避免舌苔雜質(zhì)向外散落導致的二次污染。其中,本技術是在
技術介紹
中引用的專利文獻的基礎上改進而來,清洗液的供應方式等內(nèi)容在引用的專利文獻中已經(jīng)進行了充分的公開,在此不再詳述。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口腔科用舌苔清理裝置,包括手柄(1),手柄(1)頂部設置有清理頭(28),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頭(28)包括第一清理部(2)和第二清理部(3),第一清理部(2)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內(nèi)設置有若干個首尾相連的刮刀(5),刮刀(5)的頂端對稱設置有兩個條狀的齒形部(6),兩個齒形部(6)之間的夾角為120°~150°,齒形部(6)的外側端設置有第一容納凹槽(7),刮刀(5)上設置有通孔(8),刮刀(5)與水平面呈15°~25°的角度設置,第二清理部(2)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凹槽(9),第二凹槽(9)內(nèi)通過旋轉軸(10)活動設置有毛刷輥(11),毛刷輥(11)的后側設置有平行設置的若干個橡膠條(12),相鄰的兩個橡膠條(12)之間設置有間隙(13),橡膠條(12)的側壁設置有若干個凸起部(14),凸起部(14)位于間隙(13)內(nèi)并交錯排列,橡膠條(12)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容納凹槽(15),手柄(1)內(nèi)設置有導管(16),導管(16)分別在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9)和橡膠條(12)上設置有第一出液口(17)、第二出液口(18)和第三出液口(19)。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姜明,郝偉,
申請(專利權)人:姜明,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