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煙道防火止回閥,包括閥體,閥體內設有煙氣通道,煙氣通道內設有葉片機構,葉片機構包括并列設置在煙氣通道內的至少兩片葉片,葉片的兩側分別設有折彎貼合部,設置在同一片葉片上的折彎貼合部相互平行并分別位于葉片所在平面的兩側;葉片靠近其中一側的折彎貼合部的位置處設有轉軸,轉軸的兩端分別旋轉配合安裝在煙氣通道的上下兩側壁上。當煙氣通過時,其中一個方向的煙氣可以吹開葉片機構,進而使煙氣導通,而反方向的煙氣則會使葉片機構閉合,能夠有效阻止煙氣倒灌;另外,當葉片機構閉合時,其中一片葉片的折彎貼合部能夠遮擋住兩片葉片之間的閉合縫,能夠有效提高密閉性能,更好地起到防止煙氣倒灌的作用。(*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建筑消防設備
,具體的涉及一種煙道防火止回閥。
技術介紹
建筑防火,是建筑的防火措施。在建筑設計中應采取防火措施,以防止火災發生和減少火災對生命財產的危害。建筑防火包括火災前的預防和火災時的措施兩個方面,前者主要為確定耐火等級和耐火構造,控制可燃物數量及分隔起火部位等;后者主要為進行防火分區,設置疏散設施及排煙、滅火設備等。煙道防火止回閥一般用于防止煙氣倒灌,現有的煙道防火止回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使用要求,但是,由于其葉片均采用“一”字型的平板葉片,仍存在關閉不嚴的缺陷。當調節閥自動關閉后,由于關閉不嚴,不能有效起到隔煙阻火的作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煙道防火止回閥,能夠有效提高密閉性能,防止煙氣倒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煙道防火止回閥,包括閥體,所述閥體內設有煙氣通道,所述煙氣通道內設有葉片機構,所述葉片機構包括并列設置在所述煙氣通道內的至少兩片葉片,所述葉片的兩側分別設有折彎貼合部,設置在同一片所述葉片上的折彎貼合部相互平行并分別位于所述葉片所在平面的兩側;所述葉片靠近其中一側的所述折彎貼合部的位置處設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旋轉配合安裝在所述煙氣通道的上下兩側壁上。進一步,所述折彎貼合部的折彎方向與所述葉片機構在閉合時的旋轉方向相同。進一步,所述煙氣通道的左右兩側壁上分別設有用于在所述葉片機構閉合時與位于最兩端的兩片葉片限位配合的限位擋板。進一步,所述折彎貼合部與所述葉片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為120-170°。進一步,在所述葉片機構閉合時,所述葉片所在平面與所述煙氣通道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75-90°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的煙道防火止回閥,通過在葉片的兩側分別設有折彎貼合部,并將轉軸設置在靠近葉片的其中一側的折彎貼合部處,如此,該葉片的另一側折彎貼合部由相鄰葉片的轉軸限位,如此,當煙氣通過時,其中一個方向的煙氣可以吹開葉片機構,進而使煙氣導通,而反方向的煙氣則會使葉片機構閉合,能夠有效阻止煙氣倒灌;另外,當葉片機構閉合時,相鄰葉片的折彎貼合部不僅能夠貼合在一起,而且,其中一片葉片的折彎貼合部能夠遮擋住兩片葉片之間的閉合縫,能夠有效提高密閉性能,更好地起到防止煙氣倒灌的作用。【附圖說明】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術提供如下附圖進行說明:圖1為本技術煙道防火止回閥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圖3為圖1的B-B剖面圖;圖4為圖2的C詳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術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如圖1所示,為本技術煙道防火止回閥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煙道防火止回閥,包括閥體1,閥體I內設有煙氣通道2,煙氣通道2內設有葉片機構,葉片機構包括并列設置在煙氣通道2內的至少兩片葉片3,葉片3的兩側分別設有折彎貼合部4,設置在同一片葉片3上的折彎貼合部4相互平行并分別位于葉片3所在平面的兩側。葉片3靠近其中一側的折彎貼合部4的位置處設有轉軸5,轉軸5的兩端分別旋轉配合安裝在煙氣通道2的上下兩側壁上。進一步,折彎貼合部4的折彎方向與葉片機構在閉合時的旋轉方向相同,如此,當當葉片機構閉合時,相鄰葉片3的折彎貼合部4不僅能夠貼合在一起,而且,其中一片葉片3的折彎貼合部4能夠遮擋住兩片葉片3之間的閉合縫,能夠有效提高密閉性能。進一步,煙氣通道2的左右兩側壁上分別設有用于在葉片機構閉合時與位于最兩端的兩片葉片3限位配合的限位擋板6。一方面可以實現葉片3在閉合時的限位,防止位于兩端的兩片葉片3過度旋轉,另一方面與兩端葉片3的折彎貼合部4配合,實現煙氣通道2在邊緣處的密閉。進一步,折彎貼合部4與葉片3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α為120-170°,本實施例的折彎貼合部4與葉片3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α為160°,采用該結構的葉片3,能夠避免相連兩片葉片3在旋轉過程中發生干涉。在葉片機構閉合時,葉片3所在平面與煙氣通道2的軸線之間的夾角β為75-90° ;具體的,在葉片機構閉合時,本實施例的葉片3所在平面與煙氣通道2的軸線之間的夾角β為85°。本實施例的煙道防火止回閥,通過在葉片的兩側分別設有折彎貼合部,并將轉軸設置在靠近葉片的其中一側的折彎貼合部處,如此,該葉片的另一側折彎貼合部由相鄰葉片的轉軸限位,如此,當煙氣通過時,其中一個方向的煙氣可以吹開葉片機構,進而使煙氣導通,而反方向的煙氣則會使葉片機構閉合,能夠有效阻止煙氣倒灌;另外,當葉片機構閉合時,相鄰葉片的折彎貼合部不僅能夠貼合在一起,而且,其中一片葉片的折彎貼合部能夠遮擋住兩片葉片之間的閉合縫,能夠有效提高密閉性能,更好地起到防止煙氣倒灌的作用。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技術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主權項】1.一種煙道防火止回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閥體,所述閥體內設有煙氣通道,所述煙氣通道內設有葉片機構,所述葉片機構包括并列設置在所述煙氣通道內的至少兩片葉片,所述葉片的兩側分別設有折彎貼合部,設置在同一片所述葉片上的折彎貼合部相互平行并分別位于所述葉片所在平面的兩側;所述葉片靠近其中一側的所述折彎貼合部的位置處設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旋轉配合安裝在所述煙氣通道的上下兩側壁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道防火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彎貼合部的折彎方向與所述葉片機構在閉合時的旋轉方向相同。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道防火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煙氣通道的左右兩側壁上分別設有用于在所述葉片機構閉合時與位于最兩端的兩片葉片限位配合的限位擋板。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道防火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彎貼合部與所述葉片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為120-170°。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煙道防火止回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葉片機構閉合時,所述葉片所在平面與所述煙氣通道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75-90°。【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煙道防火止回閥,包括閥體,閥體內設有煙氣通道,煙氣通道內設有葉片機構,葉片機構包括并列設置在煙氣通道內的至少兩片葉片,葉片的兩側分別設有折彎貼合部,設置在同一片葉片上的折彎貼合部相互平行并分別位于葉片所在平面的兩側;葉片靠近其中一側的折彎貼合部的位置處設有轉軸,轉軸的兩端分別旋轉配合安裝在煙氣通道的上下兩側壁上。當煙氣通過時,其中一個方向的煙氣可以吹開葉片機構,進而使煙氣導通,而反方向的煙氣則會使葉片機構閉合,能夠有效阻止煙氣倒灌;另外,當葉片機構閉合時,其中一片葉片的折彎貼合部能夠遮擋住兩片葉片之間的閉合縫,能夠有效提高密閉性能,更好地起到防止煙氣倒灌的作用。【IPC分類】A62C4-04, F16K15-03【公開號】CN204403461【申請號】CN201420776457【專利技術人】段志亭, 段志冉 【申請人】重慶郎拓通風設備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6月17日【申請日】2014年12月11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煙道防火止回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閥體,所述閥體內設有煙氣通道,所述煙氣通道內設有葉片機構,所述葉片機構包括并列設置在所述煙氣通道內的至少兩片葉片,所述葉片的兩側分別設有折彎貼合部,設置在同一片所述葉片上的折彎貼合部相互平行并分別位于所述葉片所在平面的兩側;所述葉片靠近其中一側的所述折彎貼合部的位置處設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旋轉配合安裝在所述煙氣通道的上下兩側壁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段志亭,段志冉,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郎拓通風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