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用于塔式蒸煮器的藥液分離裝置,還設有電機、分離座、傳動軸、喂料螺旋和圓筒濾網,所述分離座與鍋體上端連接,分離座一側設有加料口,所述傳動軸與分離座轉動連接,并由電機驅動,所述喂料螺旋與傳動軸下端連接,且傳動軸伸入鍋體內,所述圓筒濾網包繞在喂料螺旋外,喂料螺旋的外緣與圓筒濾網內壁的間距為0.3~0.6mm。本申請的用于塔式蒸煮器的藥液分離裝置能縮短料片蒸煮時間。(*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塔式蒸煮器的藥液分離裝置。
技術介紹
紙是中國古代四大專利技術之一,它與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一起,給中國古代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技術的基礎。紙的專利技術結束了古代簡牘繁復的歷史,大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用于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制品。一般印刷紙的生產分為制漿和造紙兩個基本過程,制漿就是用機械的方法、化學的方法或者兩者相結合的方法把植物纖維原料離解變成本色紙漿或漂白紙漿。造紙則是把懸浮在水中的紙漿纖維,經過各種加工結合成合乎各種要求的紙。用造紙的原料料片制漿時,通常要在蒸煮設備內蒸煮,蒸煮設備主要包括蒸球、立式蒸煮鍋、塔式連續蒸煮器和橫管式連續蒸煮器。其中塔式連續蒸煮器具有蒸煮量大,漿料產量產量高的優點,塔式蒸煮器通過高壓進料器加料,高壓進料器內還通入藥液,現有技術中高壓進料器中的藥液直接加入到蒸煮器內,這樣蒸煮器上部空間的溫度不高,剛加入蒸煮器內的料片溫度較低,料片落入蒸煮器后需要較長時間蒸煮。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縮短料片蒸煮時間的用于塔式蒸煮器的藥液分離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用于塔式蒸煮器的藥液分離裝置,包括鍋體,還設有電機、分離座、傳動軸、喂料螺旋、圓筒濾網和導向圓錐,所述分離座與鍋體上端連接,分離座一側設有加料口,所述傳動軸與分離座轉動連接,并由電機驅動,所述喂料螺旋與傳動軸下端連接,且傳動軸伸入鍋體內,所述圓筒濾網包繞在喂料螺旋外,喂料螺旋的外緣與圓筒濾網內壁的間距為0.3?0.6_,所述導向圓錐的小徑端配合連接圓筒濾網的下端,大徑端與鍋體內壁連接。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時,啟動電機,因傳動軸與分離座轉動連接,并由電機驅動,所以電機帶動傳動軸轉動,喂料螺旋與傳動軸下端連接,所以喂料螺旋隨傳動軸轉動,從加料口加入夾帶藥液的料片,料片進入喂料螺旋與圓筒濾網之間的位置,在喂料螺旋的帶動下,料片能夠被擠壓,料片中夾雜的藥液便從圓筒濾網濾出,并最終流至導向圓錐與鍋體內壁之間形成的通道內,這樣料片中夾雜的藥液便被過濾出來,這樣在鍋體的上部空間能夠保持一個汽相空間,當料片落下時,能夠迅速被升溫至蒸煮溫度,所以能縮短料片在蒸煮器內的蒸煮時間。進一步,所述圓筒濾網上和導向圓錐外壁均設有多圈環形加強筋。喂料螺旋喂料過程中,圓筒濾網會受到料片的擠壓,多圈環形加強筋能減小圓筒濾網變形;被濾出的藥液流入導向圓錐與鍋體內壁的通道內,藥液對導向圓錐具有壓力,多圈環形加強筋能提高導向圓錐承受能力。進一步,所述傳動軸上設有蝸輪,電機輸出端連接蝸桿,且蝸輪與蝸桿嚙合。上述的結構簡單,故障率低,維修方便。進一步,所述喂料螺旋上設有加強肋。喂料螺旋喂料時螺旋推動料片,加強肋則能防止喂料螺旋變形。【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用于塔式蒸煮器的藥液分離裝置實施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鍋體1、導向圓錐2、環形加強筋3、圓筒濾網4、加料口 5、傳動軸6、蝸輪7、電機8、喂料螺旋9、加強肋10、分離座11。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塔式蒸煮器的藥液分離裝置,包括鍋體1,還設有電機8、分離座11、傳動軸6、喂料螺旋9、圓筒濾網4和導向圓錐2,分離座11與鍋體I上端連接,分離座11 一側設有加料口 5,傳動軸6與分離座11轉動連接,并由電機8驅動,喂料螺旋9與傳動軸6下端連接,且傳動軸6伸入鍋體I內,圓筒濾網4包繞在喂料螺旋9外,喂料螺旋9的外緣與圓筒濾網4內壁的間距為0.5_,導向圓錐2的小徑端配合連接圓筒濾網4的下端,大徑端與鍋體I內壁連接。本實施例中,圓筒濾網4上設有三圈環形加強筋3,導向圓錐2外壁設有兩圈環形加強筋3。喂料螺旋9喂料過程中,圓筒濾網4會受到料片的擠壓,環形加強筋3能減小圓筒濾網4變形;被濾出的藥液流入導向圓錐2與鍋體I內壁的通道內,藥液對導向圓錐2具有壓力,環形加強筋3能提高導向圓錐2承受能力。傳動軸6上設有蝸輪7,電機8輸出端連接蝸桿,且蝸輪7與蝸桿嚙合。上述的結構簡單,故障率低,維修方便。喂料螺旋9上設有加強肋10。喂料螺旋9喂料時螺旋推動料片,加強肋10則能防止喂料螺旋9變形。具體工作原理:啟動電機8,因傳動軸6與分離座11轉動連接,并由電機8驅動,所以電機8帶動傳動軸6轉動,喂料螺旋9與傳動軸6下端連接,所以喂料螺旋9隨傳動軸6轉動,從加料口 5加入夾帶藥液的料片,料片進入喂料螺旋9與圓筒濾網4之間的位置,在喂料螺旋9的帶動下,料片能夠被擠壓,料片中夾雜的藥液便從圓筒濾網4濾出,并最終流至導向圓錐2與鍋體I內壁之間形成的通道內,這樣料片中夾雜的藥液便被過濾出來,這樣在鍋體I的上部空間能夠保持一個汽相空間,當料片落下時,能夠迅速被升溫至蒸煮溫度,所以能縮短料片在蒸煮器內的蒸煮時間。以上所述的僅是本技術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技術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主權項】1.用于塔式蒸煮器的藥液分離裝置,包括鍋體,其特征在于,還設有電機、分離座、傳動軸、喂料螺旋、圓筒濾網和導向圓錐,所述分離座與鍋體上端連接,分離座一側設有加料口,所述傳動軸與分離座轉動連接,并由電機驅動,所述喂料螺旋與傳動軸下端連接,且傳動軸伸入鍋體內,所述圓筒濾網包繞在喂料螺旋外,喂料螺旋的外緣與圓筒濾網內壁的間距為0.3?0.6_,所述導向圓錐的小徑端配合連接圓筒濾網的下端,大徑端與鍋體內壁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式蒸煮器的藥液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濾網上和導向圓錐外壁均設有多圈環形加強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式蒸煮器的藥液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上設有蝸輪,電機輸出端連接蝸桿,且蝸輪與蝸桿嗤合。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式蒸煮器的藥液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螺旋上設有加強肋。【專利摘要】本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用于塔式蒸煮器的藥液分離裝置,還設有電機、分離座、傳動軸、喂料螺旋和圓筒濾網,所述分離座與鍋體上端連接,分離座一側設有加料口,所述傳動軸與分離座轉動連接,并由電機驅動,所述喂料螺旋與傳動軸下端連接,且傳動軸伸入鍋體內,所述圓筒濾網包繞在喂料螺旋外,喂料螺旋的外緣與圓筒濾網內壁的間距為0.3~0.6mm。本申請的用于塔式蒸煮器的藥液分離裝置能縮短料片蒸煮時間。【IPC分類】D21C7-14, D21C7-06【公開號】CN204435080【申請號】CN201420829330【專利技術人】何虹穎 【申請人】重慶三好紙業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7月1日【申請日】2014年12月25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塔式蒸煮器的藥液分離裝置,包括鍋體,其特征在于,還設有電機、分離座、傳動軸、喂料螺旋、圓筒濾網和導向圓錐,所述分離座與鍋體上端連接,分離座一側設有加料口,所述傳動軸與分離座轉動連接,并由電機驅動,所述喂料螺旋與傳動軸下端連接,且傳動軸伸入鍋體內,所述圓筒濾網包繞在喂料螺旋外,喂料螺旋的外緣與圓筒濾網內壁的間距為0.3~0.6mm,所述導向圓錐的小徑端配合連接圓筒濾網的下端,大徑端與鍋體內壁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虹穎,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三好紙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