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平衡功能訓練與評估的測力鞋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醫療康復器械,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平衡功能訓練與評估的測力鞋。
技術介紹
據統計,我國腦血管病、帕金森病、顱腦外傷、脊髓損傷年發病率各為219/10萬、100/10萬、55.4/10萬和6/10萬。而且由于老齡化、自然災害頻發和意外事故增加的緣故,發病率在逐年增加。這些疾病和損傷會造成平衡功能障礙,乃至殘疾。以目前存活的320~400萬腦血管病重殘患者為例,平衡功能障礙是主要致殘因素之一。多個循證醫學證據表明,平衡功能練習是改善功能的重要方式,而對平衡功能進行功能評定則是訓練的前提和總結療效的必要措施。國外發展平衡評定/訓練系統多年,較先進的產品有ultracare和Biodex平衡測試訓練系統等,國內平衡評定和訓練的數字化設備發展則相對滯后,專利多局限為基礎評定/訓練設備。此類產品此都采用體積很大的測力平臺,占用體積,不方便運輸,而且以往的功能訓練產品往往缺乏和視覺反饋訓練,訓練激發不起訓練者的興趣,使被訓者對訓練顯得沒有信心。這種長期而乏味的訓練,影響康復進程,導致康復效果不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配合步行功能訓練裝置使用的用于平衡功能訓練與評估的測力鞋。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平衡功能訓練與評估的測力鞋,包括前半鞋、后半鞋、前鞋墊、后鞋墊和足底壓力傳感器,前半鞋和后半鞋滑套相連可相對滑動形成不同的鞋碼,前鞋墊設置在前半鞋內,后鞋墊設置在后半鞋內,足底壓力傳感器設置在后鞋墊內。所述足底壓力傳感器為兩個,一個設置在后鞋墊的前端,另一個設置在后鞋墊的后端。所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平衡功能訓練與評估的測力鞋,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半鞋、后半鞋、前鞋墊、后鞋墊和足底壓力傳感器,前半鞋和后半鞋滑套相連可相對滑動形成不同的鞋碼,前鞋墊設置在前半鞋內,后鞋墊設置在后半鞋內,足底壓力傳感器設置在后鞋墊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平衡功能訓練與評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測力鞋與主機,所述的測力鞋包括前半鞋、后半鞋、前鞋墊、后鞋墊和足底壓力傳感器,前半鞋和后半鞋滑套相連可相對滑動形成不同的鞋碼,前鞋墊設置在前半鞋內,后鞋墊設置在后半鞋內,足底壓力傳感器設置在后鞋墊內;所述足底壓力傳感器為兩個,一個設置在后鞋墊的前端,另一個設置在后鞋墊的后端;所述前鞋墊內還設有無線發送模塊,該無線發送模塊與足底壓力傳感器電信相連;所述的主機用于對人體施加在腳上的壓力進行評估;該平衡訓練評估鞋可以對人在步行器上的位置進行監測,以便對人在減重步行訓練情況下的動態平衡狀況進行評估,被訓者雙腳穿上該鞋,當左腳的重量壓力傳感器之和大于右腳,說明人的站位靠左,當右腳的重量壓力傳感器之和大于左腳,說明人的站位靠左,采用此方法不僅可以監測人在減重步行訓練情況下的動態平衡狀況;在步行范圍內,根據患者的步幅大小作出標記,使患者在步行器上訓練時腳的位置達到標記時再進行邁腳以建立患者重力平衡的中心作為平衡訓練參考點進行動態評估訓練;患者動態平衡測試過程中的重心變化是動態姿勢圖參數評估的基礎,在下面所述參數的計算中都要用到,患者動態平衡測試過程中的重心投影指的是人體重心在步幅標記中心的投影,由于人體慢速步行平衡過程中的側向力很小,因此人體重心投影位置測試原理簡化為:x=[(FA+FB)·Tl-(FC+FD)·Tr]·L/(G·(Tl+Tr))y=[(FB·Tl+FD·Tr)-(FA·Tl+FC·Tr)]·M/(G·(Tl+Tr))式中,L為O到傳感器的X軸的距離,O點為左右步行器檢測平臺中心,M為O點到傳感器的Y軸的距離,G為減重后的患者人體的重量,FA、FB、FC、FD分別為四個傳感器的讀數的平均值,傳感器對稱放置在左右步行器下方,受力大小通過傳感器測得,式中Tl為左側步行器上有力作用的時間,Tr為右側步行器上有力作用的時間;額狀面擺動頻率變化算法為:由上述動態平衡測試過程中的重心變化,再根據病人重心投影從左側區域移動到右側區域以及從右側區域移動到左側區域的次數與時間之比,即:式中,N為重心投影從左側區域到右側區域以及從右側區域到左側區域擺動的次數,Tl為有力作用在左側步行器上的時間,Tr為有力作用在右側步行器上的時間;評估氣囊減重動態步行訓練時平均重心,反映了靜止站立運動過程中,雙下肢用力的平衡情況,絕對值越小,表示平衡程度越好,正值越大,表明右下肢較左下肢更有力;負值越大,則相反;臨床資料表明,平均重心投影值越大,身體對稱性越差,其定義為病人重心投影偏移距離之和與采集次數之比,計算方法為:式中,Gi為每次采集重心投影偏移的位置;i=1、2、3、4……N,i、N為整數,N為選擇的測試時間內采集的點數;評估氣囊支撐減重動態運動時額狀面最大擺幅,反映患者雙下肢在X方向上用力偏移程度的最大值,額狀面最大擺幅越大表明患者在減重狀態下,動態運動時左右兩下肢用力差值,該差值與身體對稱性有關,差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鄒任玲,徐秀林,胡秀枋,張東衡,趙展,安美君,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