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一種蒸汽蓄熱器及其充熱裝置,其充熱裝置包括循環導流筒、蒸汽分配管、噴嘴構件、和固定組件,該噴嘴構件設有多個向上傾斜的噴嘴,相比現有放散型的蒸汽充裝方式,可使熱量交換更均勻,形成更有效的冷熱流體循環熱交換,提高換熱效率。該充熱裝置的中噴嘴構件通過可拆卸方式連接而非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可以使得在設備維護過程中方便的將噴嘴組拆卸下來,便于清洗和維護,降低了維護費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容器的熱交換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蒸汽蓄熱器的充熱裝置。
技術介紹
蒸汽蓄熱器是一種蒸汽熱能的儲存容器,具有平衡供汽峰谷負荷的作用。可用于負荷波動的供汽系統,使鍋爐負荷穩定;用在余熱利用系統,能有效的回收熱量。蒸汽蓄熱器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節能設備,合理使用蒸汽蓄熱器后,一般能節約燃料3%—20%。采用合理有效的充熱裝置進行汽液平衡熱交換對提高蓄熱器的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在蒸汽蓄熱器汽液熱交換過程中容易存在熱交換不均勻,熱交換速度慢,效率低下的問題,現有的常用汽液熱交換過程為放散性,沒有形成有效的冷熱流體循環熱交換,存在熱量交換不均勻,其結構參見圖1,因此,如何采取合理的結構使得設備的熱效率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蒸汽蓄熱器及其充熱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熱交換不均勻,熱交換速度慢,效率低下,以及充熱裝置不易拆卸維護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蒸汽蓄熱器的充熱裝置,包括:循環導流筒,呈兩端貫通的筒狀;噴嘴構件,設在所述循環導流筒中,所述噴嘴構件包括:具有內腔的殼體和設置在殼體上并與所述內腔連通的多個噴嘴;以及,蒸汽分配管,與所述噴嘴構件的內腔連通,以通過該蒸汽分配管與外部的蒸汽源連通。進一步地,所述殼體上設有上開口和下開口 ;所述上開口與所述蒸汽分配管連接,所述下開口位置設有密封蓋。進一步地,所述密封蓋可拆卸地安裝在殼體的下開口位置。進一步地,所述殼體由多個子殼體組成,且相鄰的兩個子殼體為可拆卸連接,每個子殼體上均環設有多個噴嘴,所述噴嘴呈圈形分布。進一步地,所述子殼體由上下兩個主體構成,且上主體和下主體可拆卸連接。進一步地,所述上主體和下主體均呈碗狀,所述上主體的碗口位置與所述下主體的碗口位置可拆卸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充熱裝置還包括用以將所述蒸汽分配管固定在所述循環導流筒中的固定組件。進一步地,所述循環導流筒上沿周向均勻設置多個通孔,所述固定組件包括多個螺固在所述循環導流筒的通孔位置的螺栓,所述螺栓向內伸入循環導流筒中并抵靠固定所述蒸汽分配管。進一步地,所述固定組件還包括:設置在各螺栓的靠近所述蒸汽分配管的一端的定位片。進一步地,所述噴嘴為沿殼體向外突出的柱狀體。進一步地,所述噴嘴傾斜向上設置。本技術還包括一種蒸汽蓄熱器,包括罐體以及上述多個充熱裝置。進一步地,所述充熱裝置通過多個支撐件固定安裝在所述罐體的內壁上。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技術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于:本技術蒸汽蓄熱器的充熱裝置通過設置在循環導流筒中的噴嘴構件噴出水蒸氣利用蒸汽的壓力轉換成動能,在循環導流筒的作用下,低溫水由循環導流筒的下部進入,被加熱的水從循環導流筒的上部流出,從而攪動水空間,使水均勻加熱,提高了蒸汽蓄熱器的熱效率。進一步的,噴嘴構件的殼體下開口設置的密封蓋,每個子殼體之間,以及用于固定蒸汽分配管的固定組件均為可拆卸連接,方便了設備的清洗和維護,降低了維護成本。【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技術中蒸汽蓄熱器汽液熱交換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蒸汽蓄熱器的充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循環導流筒中間部分透視)。圖3是本技術噴嘴構件及蒸汽分配管的結構示意圖(右半部分為剖視)。圖4是本技術沿循環導流筒圓周方向的剖視圖。附圖標記說明如下:2、循環導流筒;3、噴嘴構件;4、蒸汽分配管;5、固定組件;6、支撐件;7、罐體內壁;21、通孔;31、殼體;32、噴嘴;33、上開口 ;34、下開口 ;35、密封蓋;311、第一子殼體;312、第二子殼體;313、上主體;314、下主體;51、螺栓;52、螺母;53、墊圈。【具體實施方式】體現本技術特征與優點的典型實施方式將在以下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技術能夠在不同的實施方式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技術的范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是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術。以下結合一優選實施例對本技術的蒸汽蓄熱器的充熱裝置的結構、功能和原理作出詳細的說明。參閱圖2至圖4,本技術的一種蒸汽蓄熱器的充熱裝置,包括循環導流筒2、噴嘴構件3、蒸汽分配管4和固定組件5。循環導流筒2呈兩端貫通的筒狀,沿循環導流筒2周向均勻設置三個通孔21。噴嘴構件3包括具有內腔的殼體31和設置在殼體31上并與該內腔連通的多個噴嘴32。殼體31上設有上開口 33和下開口 34,下開口 34位置設有可拆卸的密封蓋35。殼體31由多個子殼體組成,且相鄰的兩個子殼體為可拆卸連接。具體地,本實施例中,殼體31由第一子殼體311和第二子殼體312連接組成,且二者可拆卸連接,第一子殼體311和第二子殼體312均由上主體313和下主體314構成,上主體313和下主體314均呈碗狀,上主體313的碗口位置與下主體314的碗口位置可拆卸連接。子殼體及子殼體間的連接結構,使在噴嘴從循環導流筒中取出后便于對其各個部件進行拆卸,維護過程更加方便,降低了維護費用。同時,子殼體的形狀使其內腔具有足夠的容積將蒸汽聚集在每個子殼體的內腔中,為蒸汽提供緩沖空間,利于蒸汽從噴嘴32噴出。每個子殼體上均環設有多個噴嘴32,噴嘴32呈圈形分布。更優地,第一子殼體311和第二子殼體312的上主體313上均環設有多個呈圈形分布噴嘴32,且傾斜向上設置;噴嘴32為沿上主體31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蒸汽蓄熱器的充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環導流筒,呈兩端貫通的筒狀;噴嘴構件,設在所述循環導流筒中,所述噴嘴構件包括:具有內腔的殼體和設置在殼體上并與所述內腔連通的多個噴嘴;以及,蒸汽分配管,與所述噴嘴構件的內腔連通,以通過該蒸汽分配管與外部的蒸汽源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國華,付榮明,蔣孫建,
申請(專利權)人:荊門宏圖特種飛行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資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