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水產養殖用集中式自動投飼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在標準化養殖池塘群內,多個臨近的池塘對應設置一個大型的飼料投喂站;B)供應飼料廠商的車輛直接將飼料送至飼料投喂站,通過提升上料機提升至組合料倉群的上方,通過攪龍分配器分配至各個分料倉;C)各個分料倉通過底部的變頻下料器下料至下料風管內;D)底部的高壓風機通過氣動三通將氣路一分為二形成撒料氣路與曝氣氣路;E)撒料氣路通過旋轉式撒料器將飼料以環狀噴灑在水面上;曝氣管位于撒料器撒料區域水下的曝氣管對飼料投喂區域水體曝氣增氧,提高飼料投喂區域高密集度攝食魚群的溶氧需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屬于養殖池塘飼料投喂
技術介紹
目前池塘養殖投飼和增氧時,單個池塘普遍使用單獨工作的投飼機和增氧機,每個投飼機內均需要存放一定的飼料,運送飼料的負責將飼料送至飼料倉庫,從飼料倉庫將飼料運至每個池塘邊投飼機的工作需要人工完成,勞動強度很高;同時,每個池塘都有單獨的增氧機,導致設備分散,功能單一,無法集中控制,綜合購置成本和使用成本高。現有的投飼方法是采用獨立的投飼機進行投飼,目前市場上現有的投飼機,多固定于池塘岸邊,普遍存在儲料量和投飼能力小、投飼面積和角度有限、智能化程度低、人工上料頻繁等缺點;同時飼料投放不均勻,飼料利用率不高,導致對養殖池塘水造成一定的污染。現有的增氧方法,將增氧機漂浮在水面之上,對中下層水體的增氧效果不甚明顯,而且每個增氧機單獨設置,使用和控制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水產養殖投飼方法存在的問題和規模化水產養殖的需求,提供。本專利技術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在標準化養殖池塘群內,多個臨近的池塘對應設置一個大型的飼料投喂站;B)供應飼料廠商的車輛直接將飼料送至飼料投喂站,通過提升上料機提升至組合料倉群的上方,通過攪龍分配器分配至各個分料倉;C)各個分料倉通過底部的變頻下料器下料至下料風管內;D)底部的高壓風機通過氣動三通將氣路一分為二形成撒料氣路與曝氣氣路;E)撒料氣路通過旋轉式撒料器將飼料以環狀噴灑在水面上;曝氣管位于撒料器撒料區域水下的曝氣管對飼料投喂區域水體曝氣增氧,提高飼料投喂區域高密集度攝食魚群的溶氧需求,改善投喂效果。本技術方案的特點在于:在標準化養殖池塘群內,設置了集倉儲、投喂、增氧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緊湊型的投飼增氧機組,采用高壓風機,將投喂站各料倉的飼料遠距離送出,送至投喂站周圍的多個臨近池塘,采用無額外動力源的漂浮式的旋轉式撒料器進行均勻的旋轉撒料,高壓風機同時作為曝氣泵,提供曝氣源,并通過曝氣管道直接進入各個魚塘的內部,進行曝氣,曝氣不但可以為水體增氧,而且還能提升曝氣附近的魚群密度,提高投喂效率,改善投喂效果,減輕多余飼料對水質的污染。本投喂系統具有投喂飼料、曝氣增氧的雙重功能,而且可以集中控制,結構緊湊,無需人工添加飼料。進一步的,步驟B)中,分料倉通過稱重單元控制攪龍分配器的分配量。進一步的,步驟C)中,分料倉通過稱重單元控制變頻下料器的下料量。進一步的,采用PLC智能控制,對飼料投放、曝氣增氧進行集中控制。進一步的,投飼策略用無線信號實時調整。進一步的,步驟E)中,先曝氣增氧提升魚群密集度后,再切換為旋轉撒料。進一步的,標準化養殖池塘群內若干個投喂站并聯布置,共用一套PLC控制單元進行集中控制。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I)具有飼料倉儲、投喂的雙重功能;2)具有投喂、曝氣的雙重功能;3)實現自動上料,節省人力;4)有利于大型標準化養殖池塘群投喂的集中控制;5)曝氣與投喂方便、有機的結合,增加投喂時魚群的密度,提升飼料投喂效率,改善投喂效果,減輕飼料對水質的污染;6) 一機兩用,結構緊湊,構思巧妙;7)通過PLC程序設置,以及無線終端,可方便的對不同魚種設定投飼策略并實時調整。8)實現遠距離投喂,多點同時投喂,投飼距離遠,范圍大;9)對飼料成本控制的能力顯著提高,提高了投飼的定時定量精度和飼料利用率,解決殘余飼料污染水環境問題,降低設備投資和使用成本;10)采用無額外動力源的旋轉撒料器,飼料播撒距離大,實現360度大范圍拋灑。11)滿足了規模化的水產養殖需求,符合中國國情、操作簡便、經濟性較高;12)可大大提高水產養殖行業的設施裝備水平和勞動生產率。【附圖說明】圖1是單個投飼增氧機組及其與周圍四個養殖池塘相互連接的俯視示意圖。圖2是單個投飼增氧機組的運行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本實施例針對現有投飼機存在的問題和規模化水產養殖的需求,設計。參見圖1-圖2,,包括以下步驟:A)在標準化養殖池塘群內,每4個及以上池塘對應設置一個大型的飼料投喂站;B)供應飼料廠商的車輛直接將飼料送至飼料投喂站,通過提升上料機提升至組合料倉群的上方,通過攪龍分配器分配至各個分料倉;C)各個分料倉通過底部的變頻下料器下料至下料風管內;D)底部的高壓風機通過氣動三通將氣路一分為二形成撒料氣路與曝氣氣路;E)撒料氣路通過旋轉式撒料器將飼料以環狀噴灑在水面上;曝氣管位于撒料器撒料區域水下的曝氣管對飼料投喂區域水體曝氣增氧,提高飼料投喂區域高密集度攝食魚群的溶氧需求。步驟B)中,分料倉通過稱重單元控制攪龍分配器的分配量。步驟C)中,分料倉通過稱重單元控制變頻下料器的下料量。采用PLC智能控制,對飼料投放、曝氣增氧進行集中控制。投飼策略用無線信號實時調整。步驟E)中,先曝氣增氧提升魚群密集度后,再切換為旋轉撒料。標準化養殖池塘群內若干個投喂站并聯布置,共用一套PLC控制單元進行集中控制。本專利技術設計的集中式自動投飼增氧方法,滿足投飼機械化、精準化的要求,融合投飼與增氧功能,配以智能化監測調節。集成精確稱重下料單元、氣力輸送投喂單元、水下增氧曝氣單元和PLC智能控制單元共五環節。本專利技術將氣力輸送與水體增氧功能有機整合,節省設備空間,降低養殖設備成本和使用成本。集成智能控制系統,按照養殖對象的攝食行為特點設置自動投飼策略(如投喂時間、次數和投喂量等)。還可根據魚類攝食狀況,可通過無線信號實時調整,控制調節投飼速度和投飼時間,實現按需適時投飼。設計大型組合料倉群,每個分料倉下布置可調速的下料器,再連接高壓風機。風機出口分為氣送輸料和水質增氧管路,通過氣動閥門進行切換。該套設備可滿足數個池塘的投飼增氧需求。當應用于池塘群落時,采用若干個機組并聯布置,共用一套控制系統即可滿足生產需要。【主權項】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在標準化養殖池塘群內,多個臨近的池塘對應設置一個大型的飼料投喂站; B)供應飼料廠商的車輛直接將飼料送至飼料投喂站,通過提升上料機提升至組合料倉群的上方,通過攪龍分配器分配至各個分料倉; C)各個分料倉通過底部的變頻下料器下料至下料風管內; D)底部的高壓風機通過氣動三通將氣路一分為二形成撒料氣路與曝氣氣路; E)撒料氣路通過旋轉式撒料器將飼料以環狀噴灑在水面上;曝氣管位于撒料器撒料區域水下的曝氣管對飼料投喂區域水體曝氣增氧,提高飼料投喂區域高密集度攝食魚群的溶氧需求。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用集中式自動投飼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分料倉通過稱重單元控制攪龍分配器的分配量。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用集中式自動投飼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分料倉通過稱重單元控制變頻下料器的下料量。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用集中式自動投飼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PLC智能控制,對飼料投放、曝氣增氧進行集中控制。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用集中式自動投飼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投飼策略用無線信號實時調整。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用集中式自動投飼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E)中,先曝氣增氧提升魚群密集度后,再切換為旋轉撒料。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用集中式自動投飼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標準化養殖池塘群內若干個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產養殖用集中式自動投飼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在標準化養殖池塘群內,多個臨近的池塘對應設置一個大型的飼料投喂站;B)供應飼料廠商的車輛直接將飼料送至飼料投喂站,通過提升上料機提升至組合料倉群的上方,通過攪龍分配器分配至各個分料倉;C)各個分料倉通過底部的變頻下料器下料至下料風管內;D)底部的高壓風機通過氣動三通將氣路一分為二形成撒料氣路與曝氣氣路;E)撒料氣路通過旋轉式撒料器將飼料以環狀噴灑在水面上;曝氣管位于撒料器撒料區域水下的曝氣管對飼料投喂區域水體曝氣增氧,提高飼料投喂區域高密集度攝食魚群的溶氧需求。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超,郁蔚文,周寅,王健,虞宗勇,周心明,鄒海生,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