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香椿試管苗扦插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驟進行:(1)試管苗培養:(2)扦插選取和處理:將試管苗截取為上下兩部分,保證下部分長度在2—3厘米,用手術刀將上部分間隔3-4厘米切出V型傷口,在不同濃度激素中浸泡20秒后,將上部分整體放入平盤,用混合基質埋上,僅露出頂部芽,澆透水;(3)扦插誘導生根:于每年的春、秋兩季,在珍珠巖混合基質上扦插;其中的混合基質為珍珠巖、蛭石、草炭土、河沙按重量份數2:2:1:1比例混合;(4)扦插后的管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植物種苗繁殖
,具體為。
技術介紹
香椿在我國的栽培雖有悠久的歷史,但是,其分布區域較小。近幾年來,香椿作為一種上市早、味美色鮮的水果,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重視。很多地區都準備引種或擴大栽培面積,生產上急需大量的苗木.按照傳統方式繁殖香椿速度慢,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為此,國內不少單位開展香椿的試管繁殖。試管苗的扦插快繁技術,是近年來采取的一項新型實用技術。試管苗扦插技術在馬鈴薯、金銀花、葡萄等植物生產上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探索高效、節儉、低耗的栽培模式,我們將該項技術用于香椿砧木生產上,采用誘導生根期組培苗進行試管苗扦插技術研宄,獲得脫毒香椿砧木近萬株,在組培苗過度移栽期短短20天的時間內,讓組培試管苗增殖3-4倍,效果良好。香椿矮化砧木現有的扦插方法有兩種:硬枝扦插、嫩枝扦插。硬枝扦插存活率極低。嫩枝扦插是采用剪苗方法、選材不同于硬枝扦插,需要高溫高濕環境,存活率最高也只有70%。目前國內尚沒有做香椿試管苗扦插的文獻報道。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香椿試管苗扦插快繁的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 (O試管苗培養:初代培養于春季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一年生幼嫩新梢,用自來水流動沖洗30?60min,轉移至超凈工作臺上,用75%酒精對新梢帶芽莖段消毒30?45s,然后于0.1%升汞中浸泡5?11 min,無菌水沖洗4?6次,將莖尖部分剝離至0.5?I mm大小,其余部分切成I cm左右的莖段,分別接種于誘導培養基上,光照條件下培養,誘導培養基為 MS+6-BA 3.0mg/L+IAA 0.5mg/L+ 蔗糖 30g/L+ 瓊脂 10g/L,pH 值為 6.5,培養條件為:光照強度3000LX,光照時間18h,溫度26°C,培養時間17d,經誘導培養,可誘導腋芽萌發,增殖培養:待初代外植體分化成苗后,轉到增殖培養基上,生根培養將高約1.5 cm以上的健壯嫩苗轉入生根培養基中培養,初代培養及增殖培養基本培養基為MS,生根培養基本培養基為I /2MS;瓊脂5.0?5.5 g /I;蔗糖30 g /L; pH值5.6?.8;光照強度為I 500?2 000 Ix;光照時間為14 h /d;培養溫度控制在(25 ± I) °C ;空氣相對濕度為40%?70%,試管苗移栽選取生長健壯并生有3條以上I cm左右新根的試管苗進行煉苗,自然光下馴化煉苗I周,然后揭開瓶蓋,每天噴清水4?5次,3天后取出幼苗,洗凈附著在根上的殘留培養基,移植于基質中;其中所述移植基質為腐殖土混合蛭石,混合比例為2:1,放入小拱棚中,定期噴水,每隔I周追施一次稀薄液體肥料,并逐漸增加光照,待營養缽苗有4?5片新葉,株高5 cm以上時,移入大田扦插; (2)扦插選取和處理:將試管苗截取為上下兩部分,保證下部分長度在2— 3厘米,用手術刀將上部分間隔3-4厘米切出V型傷口,在不同濃度激素中浸泡20秒后,將上部分整體放入平盤,用混合基質埋上,僅露出頂部芽,澆透水;其中所述的激素為:吲哚乙酸、ABT-1號生根粉、ABT-6號生根粉;所述的試管苗為誘導生根期的吉塞拉5號或6號的組培苗;所述的不同濃度激素中浸泡指的是:濃度為0.4,0.5,0.6mg/L吲哚乙酸,ABT-1號生根粉,ABT-6號生根粉; (3)扦插誘導生根:于每年的春、秋兩季,在珍珠巖混合基質上扦插;其中的混合基質為珍珠巖、蛭石、草炭土、河沙按重量份數2:2:1:1比例混合; (4)扦插后的管理:保證棚內溫度在26—28°C,濕度在50— 60%,隔天噴灑1_2次多菌靈,扦插5-7天后噴灑1-5次功夫殺蟲劑,每次間隔2— 3天,10-14天觀察是否生根,出苗前一周施一次尿素以促使幼苗健壯生長;14天后,插條新根初步形成,30天后幼苗形成,此時進行煉苗、移植;其中所述的多菌靈指的是1250-1670毫克/千克的水溶液;功夫殺蟲劑指的是1250-1670毫克/千克的水溶液。本專利技術的香椿矮化砧木扦插和現有的不同點在于: 1、現有硬枝扦插方法產出的是未脫毒普通苗,生根率不足30%,嫩枝扦插最高也就只有70%。本專利技術扦插產出的苗是香椿脫毒苗,生根率高達85%;而香椿脫毒苗給種植者提供了很多好處,如脫毒苗病毒病少,很多遺傳病癥基本消失,保證了苗木的存活率,并讓苗木產量提高至少30%。2、本專利技術的扦插方法一年能扦插兩次,繁殖倍數高,時間短。溫度濕度要求較高;現有方法硬枝扦插只能在春節清明節前做,嫩枝扦插只能在夏季8月份做,時間限制比較嚴格。3、本專利技術的扦插方法耗費人工少,成本低,工效高,一年可以在春秋兩季使用;現有硬枝扦插方法扦插勞動量大,且對剪切口、扦插手法要求很高。苗木的存活率相對比較低。本專利技術公開的香椿試管苗扦插快繁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積極效果在于: (I)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香椿試管苗扦插快繁方法,其中試管苗的扦插采用的是試管培育出來的苗作為材料。由于組培試管苗是非常嫩的苗,看上去像是豆芽菜一樣嫩苗,這時候的苗細胞含水量特別大,沒有形成樹木一樣的內部結構,弱不禁風,一般試管苗存活與否得看移入大田后其木質化程度好不好,用這個來判斷其適應外界環境和生命能力,因此,試管培育出來的苗完全沒有木質化,一般移入大棚兩個月以后移栽大田適應半年后才開始木質化。(2)本專利技術的試管苗扦插培育出來的是脫毒香椿苗,實驗數據顯示:半脫毒香椿苗產量比未脫毒香椿苗高30%,全脫毒香椿苗產量比未脫毒香椿苗高45%。因此,本專利技術的方法可以解決香椿脫毒苗的規模化快繁生產問題。(3)本專利技術的試管苗扦插培育出來的是脫毒香椿苗,最大的特點是:短期內可以繁殖3-4倍的脫毒苗,這樣可以有效地解決一些遺傳病癥,保證苗木的存活率,更有利于大規模的繁殖生產。【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 (1)試管苗培養:初代培養于春季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一年生幼嫩新梢,用自來水流動沖洗30min,轉移至超凈工作臺上,用75%酒精對新梢帶芽莖段消毒30 S,然后于0.1%升汞中浸泡5 min,無菌水沖洗4?6次,將莖尖部分剝離至0.5 mm大小,其余部分切成I cm左右的莖段,分別接種于誘導培養基上,光照條件下培養,誘導培養基為MS+6-BA 3.0mg/L+IAA 0.5mg/L+ 蔗糖 30g/L+ 瓊脂 10g/L,pH 值為 6.5,培養條件為:光照強度3000LX,光照時間18h,溫度26°C,培養時間17d,經誘導培養,可誘導腋芽萌發,增殖培養:待初代外植體分化成苗后,轉到增殖培養基上,生根培養將高約1.5 cm以上的健壯嫩苗轉入生根培養基中培養,初代培養及增殖培養基本培養基為MS,生根培養基本培養基為I/2MS;瓊脂5.0?5.5 g /I;蔗糖30 g /L; pH值5.6;光照強度為I 500 Ix;光照時間為14 h /d;培養溫度控制在(25 ± I) °C ;空氣相對濕度為40%?70%,試管苗移栽選取生長健壯并生有3條以上I cm左右新根的試管苗進行煉苗,自然光下馴化煉苗I周,然后揭開瓶蓋,每天噴清水4?5次,3天后取出幼苗,洗凈附著在根上的殘留培養基,移植于基質中;其中所述移植基質為腐殖土混合蛭石,混合比例為2:1,放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香椿試管苗扦插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驟進行:(1)試管苗培養:初代培養于春季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一年生幼嫩新梢,用自來水流動沖洗30~60min,轉移至超凈工作臺上,用75%?酒精對新梢帶芽莖段消毒30~45?s,然后于0.?1%升汞中浸泡5~11?min,無菌水沖洗4~?6?次,將莖尖部分剝離至0.?5~1?mm?大小,其余部分切成1?cm?左右的莖段,分別接種于誘導培養基上,光照條件下培養,誘導培養基為MS+6?BA?3.0mg/L+IAA?0.5mg/L+蔗糖30g/L+瓊脂10g/L,pH值為6.5,培養條件為:光照強度3000LX,光照時間18h,溫度26℃,培養時間17d,經誘導培養,可誘導腋芽萌發,增殖培養:待初代外植體分化成苗后,轉到增殖培養基上,生根培養將高約1.?5?cm?以上的健壯嫩苗轉入生根培養基中培養,初代培養及增殖培養基本培養基為MS,生根培養基本培養基為1?/2MS;?瓊脂5.?0~5.?5?g?/L;?蔗糖30?g?/L;?pH?值5.?6~8;?光照強度為1?500~2?000?lx;?光照時間為14?h?/d;?培養溫度控制在(?25?±?1)?℃;?空氣相對濕度為40%~70%,試管苗移栽選取生長健壯并生有3?條以上1?cm?左右新根的試管苗進行煉苗,自然光下馴化煉苗1?周,然后揭開瓶蓋,每天噴清水4~5?次,3天后取出幼苗,洗凈附著在根上的殘留培養基,移植于基質中;其中所述移植基質為腐殖土混合蛭石,混合比例為2:1,放入小拱棚中,定期噴水,每隔1?周追施一次稀薄液體肥料,并逐漸增加光照,待營養缽苗有4~5?片新葉,株高5?cm?以上時,移入大田扦插;(2)扦插選取和處理:?將試管苗截取為上下兩部分,保證下部分長度在2—3厘米,用手術刀將上部分間隔3?4厘米切出V型傷口,在不同濃度激素中浸泡20秒后,將上部分整體放入平盤,用混合基質埋上,僅露出頂部芽,澆透水;其中所述的激素為:吲哚乙酸、ABT?1號生根粉、ABT?6號生根粉;所述的試管苗為誘導生根期的吉塞拉5號或6號的組培苗;所述的不同濃度激素中浸泡指的是:濃度為0.4,0.5,0.6mg/L吲哚乙酸,ABT?1號生根粉,ABT?6號生根粉;(3)扦插誘導生根:于每年的春、秋兩季,在珍珠巖混合基質上扦插;其中的混合基質為珍珠巖、蛭石、草炭土、河沙按重量份數2:2:1:1比例混合;????(4)扦插后的管理:保證棚內溫度在26—28℃,濕度在50—60%,隔天噴灑1?2次多菌靈,扦插5?7天后噴灑1?5次功夫殺蟲劑,每次間隔2—3天,10?14天觀察是否生根,出苗前一周施一次尿素以促使幼苗健壯生長;14天后,插條新根初步形成,30天后幼苗形成,此時進行煉苗、移植;其中所述的多菌靈指的是1250?1670毫克/千克的水溶液;功夫殺蟲劑指的是1250?1670毫克/千克的水溶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瑩瑩,
申請(專利權)人:胡瑩瑩,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