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鉤緩沖器,包括車鉤和緩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緩沖器沿車廂寬度方向設置安裝在車箱兩端底部,所述的車鉤沿車箱的中軸線設置在車箱兩端底部,所述的緩沖器位于車箱的中軸線的左側或右側,所述的緩沖器和所述的車鉤之間安裝限位推動機構,所述的限位推動機構可推動所述的車鉤沿車箱的中軸線運動且可推動所述的緩沖器沿車廂寬度方向壓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車鉤緩沖器在車鉤的最大行程和最大阻抗力不變前提下提高緩沖器的容量,進而提高車廂沖擊速度,在列車牽引或制動過程中遭遇極限工況時,緩沖器依然能保持良好的緩沖效果,提高列車在運行過程中的平穩性和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車鉤緩沖裝置
,特別涉及一種車鉤緩沖器。
技術介紹
車鉤緩沖裝置是用于列車各車廂之間連接、傳遞牽引力、制動力并緩和縱向沖擊力的部件,車鉤緩沖裝置包括用于將車廂相互連接的車鉤和吸收車廂在運動過程的沖擊能量緩和車廂間縱向沖擊力的車鉤緩沖器,車鉤通過車鉤緩沖器與車廂相連接。阻抗力是指車鉤緩沖器產生變形過程中所受的力。行程是指車鉤緩沖器受力后產生的變形量。容量是指車鉤緩沖器在全壓縮過程中阻抗力在其行程上所做的功的總和即車鉤緩沖器的受力過程中所吸收的能量。阻抗力和行程決定了車鉤緩沖器的容量。沖擊速度是指用一節車廂以一定的速度去撞擊另一輛靜止的車廂,要求車鉤緩沖器的阻抗力和行程合格的前提下所允許的沖擊車廂的最大速度。車鉤緩沖器性能的優劣主要體現在沖擊速度的大小,車鉤緩沖器的容量越大,沖擊速度越高,性能越好,列車在運行過程中的平穩性越好、安全性越高。現有的車鉤緩沖裝置中車鉤緩沖器與車鉤直接或間接相連,車鉤緩沖器與車鉤沿車箱的中軸線直線分布,車鉤所受的沖擊力直接傳遞到車鉤緩沖器上,在受力過程中車鉤運動傳遞到車鉤緩沖器上使車鉤緩沖器產生變形,車鉤在受力過程中的行程與車鉤緩沖器的行程相等,車鉤所受的作用力與車鉤緩沖器的阻抗力相等,車鉤緩沖器的阻抗力和行程呈線性變化。并且為保持車廂連接的安全性保證列車運行過程中車鉤間的牽引沖擊不會損壞車鉤及車體,不同結構的列車所使用的車鉤所受的作用力和行程都是有最大值限定的,超出最大值會導致車鉤及車體的損壞影響車廂及車廂間的連接安全性能,受到上述限制條件的約束與車鉤沿車箱中軸線直線分布的車鉤緩沖器的行程和阻抗力也很難被提升,車鉤緩沖器的容量的提升也受到制約,車鉤緩沖器在受力過程中所吸收的能量小,車廂的沖擊速度很難提高,在列車牽引或制動過程中遭遇極限工況時車廂間的沖擊力相當大,車廂沖擊另一節車廂的速度很高,超過車廂的沖擊速度,車鉤緩沖器的容量不足以吸收車廂間沖撞的動能,兩車廂底部形成剛性沖擊,車鉤緩沖器的緩沖效果聚減,不能再緩和車廂間的沖擊力吸收沖擊能量,造成列車的平穩性和安全性下降。在車鉤的最大行程和最大抗阻力不變的前提下提高沖擊速度,使列車在極限工況下,車鉤緩沖器依然能保護良好的緩沖效果,使列車在運行過程中的平穩性更好和安全性更高是車鉤緩沖器改進研宄的方向。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車鉤緩沖器,在車鉤的最大行程和最大抗阻力不變前提下提高緩沖器的容量,進而提高車廂沖擊速度。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鉤緩沖器,包括車鉤和緩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緩沖器沿車廂寬度方向設置安裝在車箱兩端底部,所述的車鉤沿車箱的中軸線設置在車箱兩端底部,所述的緩沖器位于車箱的中軸線的左側或右側,所述的緩沖器和所述的車鉤之間安裝限位推動機構,所述的限位推動機構可推動所述的車鉤沿車箱的中軸線運動且可推動所述的緩沖器沿車廂寬度方向壓縮。優選的,所述的限位推動裝置包括推桿、橫向限位件和縱向限位件,所述的推桿安裝在所述的緩沖器與所述的車鉤之間,所述的推桿的內端部偏離車箱的中軸線,所述的推桿的外端部位于車箱的中軸線上,所述的推桿的內端部與所述的橫向限位件配裝,所述的推桿的內端部在所述的橫向限位件的限制下沿車廂的寬度方向運動推動所述的緩沖器沿車廂的寬度方向壓縮,所述的推桿的外端部與所述的縱向限位件配裝,所述的推桿的外端部在所述的縱向限位件的限制下沿車箱中軸線運動帶動所述的車鉤沿車箱的中軸線運動。優選的,所述的推桿分為左向推桿和右向推桿,所述的緩沖器分為左向緩沖器和右向緩沖器,所述的左向緩沖器安裝在車箱中軸線的左側,所述的右向緩沖器安裝在車箱中軸線的右側,所述的左向推桿安裝在所述的左向緩沖器與所述的車鉤之間,所述的右向推桿安裝在所述的右向緩沖器與所述的車鉤之間,所述的左向推桿的內端部在所述的橫向限位件的限制下沿車廂的寬度方向運動推動所述的左向緩沖器沿車廂的寬度方向壓縮,所述的右向推桿的內端部在所述的橫向限位件的限制下沿車廂的寬度方向運動推動所述的右向緩沖器沿車廂的寬度方向壓縮。優選的,所述的左向緩沖器的壓縮端與所述的左向推桿的內端部相連接,所述的右向緩沖器的壓縮端與所述的右向推桿的內端部相連接,所述的左向推桿的外端部和所述的右向推桿的外端部均與所述的車鉤的鉤尾相連接。優選的,所述的左向推桿的初始安裝位置和所述的右向推桿的初始安裝位置關于車箱的中軸線對稱且與車箱中軸線的夾角均為α,α <45°。優選的,所述的緩沖器位于車箱中軸線的右側,所述的推桿的內端部與所述的緩沖器的壓縮端連接,所述的推桿的外端部與所述的車鉤的鉤尾連接。優選的,所述的推桿的初始安裝位置與車箱中軸線的夾角為β,β〈45°。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車鉤緩沖器,車鉤沿車箱中軸線設置,緩沖器沿車廂寬度方向設置,緩沖器位于車箱中軸線的左側或右側,緩沖器是偏離車箱中軸線分布的,車鉤與緩沖器之間安裝限位推動機構,當沖擊力作用在車鉤上時,由于限位推動機構的限制車鉤沿車箱中軸線運動,車鉤受所的沖擊力通過限位推動機構傳遞到緩沖器上,緩沖器在限位推動機構的限制下沿車廂的寬度方向壓縮,在受力過程中,車鉤的行程和緩沖器的行程不相等,通過調節緩沖器偏離車箱中軸線的夾角可使得在緩沖器壓縮過程中緩沖器的行程與阻抗力呈非線性變化,使得緩沖器在壓縮過程中阻抗力在行程中所做的功即緩沖器的容量大于現有技術中車鉤與緩部器沿車箱中軸線直線分布的緩沖器的容量,緩沖器的容量更大其可以承受的車廂沖擊速度更高,可吸收更多的車廂間的沖擊能量,既在車鉤的最大行程和最大抗阻力不變前提下車鉤緩沖器能夠承受更大的車廂沖擊速度,在列車牽引或制動過程中遭遇極限工況時,緩沖器依然能保持良好的緩沖效果,提高列車在運行過程中的平穩性和安全性。【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一中的車鉤緩沖器安裝在車箱底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二中的車鉤緩沖器安裝在車箱底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一一種車鉤緩沖器,包括車鉤I和左向緩沖器2-1和右向緩沖器2-2,左向緩沖器2-1和右向緩沖器2-2沿車廂100寬度方向設置安裝在車箱100兩端的底部,所述的左向緩沖器2-1安裝在車箱中軸線的左側,所述的右向緩沖器2-2安裝在車箱中軸線的右側,所述的車鉤I沿車箱100的中軸線設置在車箱100兩端底部,左向緩沖器2-1和右向緩沖器2-2和所述的車鉤I之間安裝限位推動機構,所述的限位推動裝置包括左向推桿3-1、右向推桿3-2、橫向限位件31和縱向限位件32,所述的左向推桿3-1安裝在所述的左向緩沖器2-1與所述的車鉤I之間,所述的右向推桿3-2安裝在所述的右向緩沖器2-2與所述的車鉤I之間,所述的左向推桿3-1的內端部在所述的橫向限位件31的限制下沿車廂的寬度方向運動推動所述的左向緩沖器2-1沿車廂的寬度方向壓縮,所述的右向推桿3-2的內端部在所述的橫向限位件31的限制下沿車廂的寬度方向運動推動所述的右向緩沖器2-2沿車廂的寬度方向壓縮。所述的左向緩沖器2-1的壓縮端與所述的左向推桿3-1的內端部相連接,所述的右向緩沖器2-2的壓縮端與所述的右向推桿3-2的內端部相連接,所述的左向推桿3-1的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鉤緩沖器,包括車鉤(1)和緩沖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緩沖器(2)沿車廂寬度方向設置安裝在車箱兩端底部,所述的車鉤(1)沿車箱的中軸線設置在車箱兩端底部,所述的緩沖器(2)位于車箱的中軸線的左側或右側,所述的緩沖器(2)和所述的車鉤(1)之間安裝限位推動機構,所述的限位推動機構可推動所述的車鉤(1)沿車箱的中軸線運動且可推動所述的緩沖器(2)沿車廂寬度方向壓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立鈿,龔紅霞,王振,
申請(專利權)人: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