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軸樞扭中的行星齒系傳動裝置,包括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和第一、二、三齒輪,所述第一、二齒輪分別圓周方向止動套設于第一、二轉軸上,第三齒輪位于第一、二齒輪之間,且第三齒輪分別與第一、二齒輪嚙合傳動,所述第一、二齒輪的齒數不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第一、二轉軸與產品本體和蓋板連接,在二者上的第一、二齒輪由于齒數不同,形成齒比不同的傳動結構,使得打開翻蓋結構時,第一、二轉軸轉速不同,使樞扭旋轉時達到行星齒系的效果,其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使用過程中不易發生故障,也不會影響筆記本電腦散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轉軸,特別涉及一種雙軸樞扭中的行星齒系傳動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常規的翻蓋產品,如筆記本電腦,其轉軸主要是同動雙軸的運動方式,該種結構導致筆記本屏幕打開時,轉軸轉動逐漸阻擋筆記本上的散熱孔,筆記本由于散熱排氣孔被阻塞而散熱困難,影響筆記本正常使用和運轉,也有行星式雙軸轉軸結構,其一個轉軸繞另一個轉軸轉動,進而將顯示器打開,其需要設置行星齒輪結構,結構相對復雜,制造成本高,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故障。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彌補以上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雙軸樞扭中的行星齒系傳動裝置,該結構簡單,同時具有行星齒系的效果。本技術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軸樞扭中的行星齒系傳動裝置,包括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和第一、二、三齒輪,所述第一、二齒輪分別圓周方向止動套設于第一、二轉軸上,第三齒輪位于第一、二齒輪之間,且第三齒輪分別與第一、二齒輪嚙合傳動,所述第一、二齒輪的齒數不同。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還設有墊片組和螺帽,所述第一、二轉軸一端形成有徑向凸起結構,第一、二轉軸另一端分別與一螺帽螺接,由若干墊片組成的墊片組分別套設于與第一、二轉軸外側,第一、二齒輪一端分別緊抵于第一、二轉軸一端上的徑向凸起結構,第一、二齒輪另一端分別緊抵墊片組。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墊片組包括若干碟形墊片和防滑墊片,防滑墊片緊抵螺帽一端部,且防滑墊片和螺帽一端表面均形成有防滑花紋。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二轉軸上還分別套設有第一、二凸輪墊片,該第一、二凸輪墊片相對的端面上分別形成匹配的凹凸起伏結構。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還設有至少一個長條形墊片,該長條形墊片兩端分別設有第一、二圓孔,第一、二轉軸分別能夠轉動插設于該長條形墊片的第一、二圓孔內,長條形墊片中間還設有一樞接軸,第三齒輪軸向止動且圓周方向能夠轉動套設于該樞接軸上。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長條形墊片的數量為兩個,第一、二、三齒輪均夾設于該兩個長條形墊片之間。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樞接軸為鉚釘,該鉚釘兩端分別與兩個長條形墊片鉚合連接。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二轉軸一端分別固定連接有一固定連接片,固定連接片分別與產品本體和蓋板固定連接,其中產品本體上形成有臺階結構,蓋板朝向本體一端的邊緣且能夠抵于該臺階結構上。本技術的有益技術效果是:本技術通過第一、二轉軸與產品本體和蓋板連接,在二者上的第一、二齒輪由于齒數不同,形成齒比不同的傳動結構,使得打開翻蓋結構時,第一、二轉軸轉速不同,使樞扭旋轉時達到行星齒系的效果,其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使用過程中不易發生故障,也不會影響筆記本電腦散熱?!靖綀D說明】圖1為本技術分解圖;圖2為本技術的立體圖;圖3為本技術的第一使用狀態圖;圖4為本技術的第二使用狀態圖;圖5為本技術的第三使用狀態圖?!揪唧w實施方式】實施例:一種雙軸樞扭中的行星齒系傳動裝置,包括第一轉軸1、第二轉軸2和第一、二、三齒輪3、4、5,所述第一、二齒輪分別圓周方向止動套設于第一、二轉軸上,第三齒輪位于第一、二齒輪之間,且第三齒輪分別與第一、二齒輪嚙合傳動,所述第一、二齒輪的齒數不同,本技術用于可以翻蓋的產品上,如筆記本電腦等,第一、二轉軸上的第一、二齒輪由于齒數不同,形成齒比不同的傳動結構,使得打開翻蓋結構時,第一、二轉軸轉速不同,使樞扭旋轉時達到行星齒系的效果。還設有墊片組和螺帽6,所述第一、二轉軸一端形成有徑向凸起結構7,第一、二轉軸另一端分別與一螺帽6螺接,由若干墊片組成的墊片組分別套設于與第一、二轉軸外側,第一、二齒輪一端分別緊抵于第一、二轉軸一端上的徑向凸起結構7,第一、二齒輪另一端分別緊抵墊片組,通過墊片組和螺帽6結構實現轉軸轉動摩擦力的增大,便于翻蓋結構能夠在任何打開角度狀態保持穩定的位置不變。所述墊片組包括若干碟形墊片8和防滑墊片9,防滑墊片9緊抵螺帽6 —端部,且防滑墊片9和螺帽6 —端表面均形成有防滑花紋,增大摩擦系數。所述第一、二轉軸上還分別套設有第一、二凸輪墊片10、11,該第一、二凸輪墊片10、11相對的端面上分別形成匹配的凹凸起伏結構,通過調節該第一、二對凸輪墊片不同位置接觸,來調節墊片組之間抵緊力,進而調節第一、二轉軸轉動摩擦力。還設有至少一個長條形墊片12,該長條形墊片12兩端分別設有第一、二圓孔,第一、二轉軸分別能夠轉動插設于該長條形墊片12的第一、二圓孔內,長條形墊片12中間還設有一樞接軸,第三齒輪軸向止動且圓周方向能夠轉動套設于該樞接軸上,通過長條形墊片12實現第一、二、三齒輪3、4、5的限位,保證它們在任何位置都處于嚙合傳動狀態。所述長條形墊片12的數量為兩個,第一、二、三齒輪3、4、5均夾設于該兩個長條形墊片12之間。所述樞接軸為鉚釘,該鉚釘兩端分別與兩個長條形墊片12鉚合連接。所述第一、二轉軸一端分別固定連接有一固定連接片13,固定連接片13分別與產品本體14和蓋板15固定連接,其中產品本體14上形成有臺階結構,蓋板15朝向本體一端的邊緣且能夠抵于該臺階結構上,固定連接片13用于產品本體14和翻蓋連接,實現蓋板15與本體之間無間隙連接,如與筆記本本體和顯示器之間無間隙連接,避免使用過程中落入灰塵在二者間隙中,難以清除?!局鳈囗棥?.一種雙軸樞扭中的行星齒系傳動裝置,其特征為:包括第一轉軸(I)、第二轉軸(2)和第一、二、三齒輪(3、4、5),所述第一、二齒輪分別圓周方向止動套設于第一、二轉軸上,第三齒輪位于第一、二齒輪之間,且第三齒輪分別與第一、二齒輪嗤合傳動,所述第一、二齒輪的齒數不同。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軸樞扭中的行星齒系傳動裝置,其特征為:還設有墊片組和螺帽(6),所述第一、二轉軸一端形成有徑向凸起結構(7),第一、二轉軸另一端分別與一螺帽螺接,由若干墊片組成的墊片組分別套設于與第一、二轉軸外側,第一、二齒輪一端分別緊抵于第一、二轉軸一端上的徑向凸起結構,第一、二齒輪另一端分別緊抵墊片組。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軸樞扭中的行星齒系傳動裝置,其特征為:所述墊片組包括若干碟形墊片(8)和防滑墊片(9),防滑墊片緊抵螺帽一端部,且防滑墊片和螺帽一端表面均形成有防滑花紋。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軸樞扭中的行星齒系傳動裝置,其特征為:所述第一、二轉軸上還分別套設有第一、二凸輪墊片(10、11),該第一、二凸輪墊片相對的端面上分別形成匹配的凹凸起伏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軸樞扭中的行星齒系傳動裝置,其特征為:還設有至少一個長條形墊片(12),該長條形墊片兩端分別設有第一、二圓孔,第一、二轉軸分別能夠轉動插設于該長條形墊片的第一、二圓孔內,長條形墊片中間還設有一樞接軸,第三齒輪軸向止動且圓周方向能夠轉動套設于該樞接軸上。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軸樞扭中的行星齒系傳動裝置,其特征為:所述長條形墊片的數量為兩個,第一、二、三齒輪均夾設于該兩個長條形墊片之間。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軸樞扭中的行星齒系傳動裝置,其特征為:所述樞接軸為鉚釘,該鉚釘兩端分別與兩個長條形墊片鉚合連接。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軸樞扭中的行星齒系傳動裝置,其特征為:所述第一、二轉軸一端分別固定連接有一固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軸樞扭中的行星齒系傳動裝置,其特征為:包括第一轉軸(1)、第二轉軸(2)和第一、二、三齒輪(3、4、5),所述第一、二齒輪分別圓周方向止動套設于第一、二轉軸上,第三齒輪位于第一、二齒輪之間,且第三齒輪分別與第一、二齒輪嚙合傳動,所述第一、二齒輪的齒數不同。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子郁,張僑舫,
申請(專利權)人:昆山剛毅精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