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低溫脫硝反應器,屬于廢氣凈化設備領域,以恢復反應釜內催化劑的活性。一種低溫脫硝反應器,包括反應釜,所述反應釜上連接有進氣管和出氣管,所述進氣管上設有用于加熱所述進氣管內氣體的第一加熱器,所述進氣管上連接有旁路進氣管,所述旁路進氣管上設有用于加熱所述旁路進氣管內氣體的第二加熱器和鼓風機,所述旁路進氣管內的加熱氣體在所述鼓風機的吹動下,通過所述進氣管進入所述反應釜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低溫脫硝反應器,屬于廢氣凈化設備領域。
技術介紹
國家環境保護部在2011年7月發布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上明確規定:從2014年7月I日起,燃煤電廠的氮氧化物排放標準為100mg/m3,新建燃煤電廠的二氧化硫排放標準為100mg/m3,現有燃煤電廠的二氧化硫排放標準為 200mg/m3。為滿足此項標準,玻璃廠、水泥廠火電廠和垃圾焚燒廠的鍋爐煙氣管路上安裝脫硫反應器,并且在脫硫反應器內安裝脫硫催化劑,以滿足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其中,現有的脫硫反應器主要是為中溫催化劑脫硝設計的,其使用溫度為320°C _420°C。鍋爐在低溫脫硝過程中,脫硝反應器內的溫度低于270°C。在此溫度下,脫硝反應器內的催化劑將二氧化硫氧化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與氨氣迅速反應并且生成硫酸銨和硫酸氫銨(三氧化硫為氧化性氣體,氨氣為還原性氣體,二者將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硫酸銨和硫酸氫銨會覆蓋在脫硝反應器內生成催化劑的微孔處,致使催化劑迅速失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供一種低溫脫硝反應器,以恢復反應釜內催化劑的活性。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低溫脫硝反應器,包括反應釜,所述反應釜上連接有進氣管和出氣管,所述進氣管上設有用于加熱所述進氣管內氣體的第一加熱器,所述進氣管上連接有旁路進氣管,所述旁路進氣管上設有用于加熱所述旁路進氣管內氣體的第二加熱器和鼓風機,所述旁路進氣管內的加熱氣體在所述鼓風機的吹動下,通過所述進氣管進入所述反應釜內。進一步的,所述旁路進氣管位于連接所述進氣管的一端設有第一導流板。進一步的,所述進氣管位于連接所述反應釜的一端設有第二導流板。進一步的,所述進氣管上設有第一開關閥,所述出氣管上設有第二開關閥。進一步的,所述旁路進氣管上設有第三開關閥。進一步的,所述出氣管上連接有旁路出氣管,所述旁路出氣管上設有廢氣處理裝置。進一步的,所述廢氣處理裝置包括用于吸收二氧化硫的第一吸收塔和用于吸收氨氣的第二吸收塔。進一步的,所述旁路出氣管上設有第四開關閥。進一步的,所述反應釜內設有整流格柵。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中,進氣管內的氣體通過第一加熱器加熱后,氣體溫度達到了預定值(所述預定值為避免催化劑失活的溫度值,即反應釜內,氣體的溫度值大于370°C ),也就是說,第一加熱器可避免氣體進入反應釜后,反應釜內的催化劑失活。第二加熱器和鼓風機設置在旁路進氣管內,旁路進氣管連接在進氣管上,旁路加熱管內的氣體溫度被第二加熱器升高后,鼓風機將旁路加熱管內的加熱氣體吹入進氣管后,并且通過進氣管進入反應釜內,以實現反應釜內的溫度持續維持在預定值。【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中一種低溫脫硝反應器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一種低溫脫硝反應器,包括反應釜1,反應釜I上連接有進氣管2和出氣管5,溫度低于280°C的氣體排放物通過進氣管進入反應釜I內,并與反應釜I內的催化劑反應生成氣體(所述氣體為脫去部分二氧化硫、氨氣后的氣體排放物)、硫酸銨和硫酸氫銨,硫酸銨和硫酸氫銨會覆蓋在反應釜I內生成催化劑的微孔處,從而導致催化劑迅速失活。催化劑失活將會導致二氧化硫和氨氣無法繼續反應生成硫酸銨以及硫酸氫銨,為避免催化劑失活狀況的發生,進氣管2上設置有第一加熱器21,溫度低于280°C的氣體排放物在經過第一加熱器21加熱后溫度可達到370°C,370°C的氣體排放物進入反應釜I后,硫酸銨和硫酸氫銨將會受熱分解。參照圖1,反應釜I內并沒有熱源的存在,而硫酸銨和硫酸氫銨在分解過程中會吸收熱量,這就意味著,即使氣體排放物在進入反應釜I時的溫度為370°c,但是,過一段時間后,氣體排放物的溫度會逐漸降低,從而造成硫酸銨和硫酸氫銨無法受熱分解。為避免此情況的發生,本實施例中,在進氣管2上連接有旁路進氣管3,旁路進氣管3上設置有鼓風機31和第二加熱器32,其中,第二加熱器32比鼓風機31更靠近旁路進氣管3與進氣管2的連接處。在鼓風機31和第二加熱器32工作過程中,第二加熱器32用于加熱旁路進氣管3內的氣體,鼓風機31將加熱后的氣體持續不斷的通過進氣管2吹入反應釜I內,以實現反應釜I內的氣體溫度維持在370°C以上。參照圖1,本實施例中,進氣管2上設置有第一開關閥23,旁路進氣管3上設置有第二開關閥33,出氣管5上設置有第三開關閥51。參照圖1,本實施例中反應器的工作原理:首先,連通第一加熱器21的電路,依次打開第一開關閥23與第三開關閥51的閥門,將溫度低于280°C的氣體排放物通入進氣管2內;接著,氣體排放物在第一加熱器21處加熱并使其溫度超過370°C,溫度超過370°C的氣體排放物通過進氣管2進入反應釜I內;最后,反應釜I內的催化劑與氣體排放物充分反應,反應后的氣體從出氣管5處排至反應釜I外。參照圖1,在反應器工作過程中,技術人員可通過溫度測量計檢測反應釜I內的溫度,當反應釜I內的溫度低于或者靠近370°c時,技術人員可連通第二加熱器32,啟動鼓風機31以及打開第二開關閥33,以實現升高反應釜I內的溫度。參照圖1,在進氣管2上具有與鍋爐煙氣管連接的進氣口以及與反應釜I連接的出氣口,旁路進氣管3內的加熱氣體在不加限制的情況下,會流動至鍋爐煙氣管內,這會造成加熱氣體的浪費,為提高旁路進氣管3內加熱氣體的利用率,在旁路進氣管3與進氣管2連接處設置有第一導流板34,所述第一導流板34由若干弧形板組成,弧形板引導旁路進氣管3內的加熱氣體流向反應釜I內,以實現提高旁路進氣管3內加熱氣體的利用率。參照圖1,同理,在進氣管2與反應釜I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導流板22,所述第二導流板22由若干弧形板組成,以引導進氣管I內的加熱氣體流向反應釜I內。由于硫酸銨和硫酸氫銨受熱分解會產生二氧化硫以及氨氣,這就意味著,在鍋爐煙氣管停止向進氣管輸送氣體后,反應釜I內將會留有一定的二氧化硫和氨氣。參照圖1,本實施例為避免反應釜I內殘余的二氧化硫以及氨氣排放至空氣中,在出氣管5上連接有旁路出氣管4,旁路出氣管4上設置有第四開關閥43和廢氣處理裝置,其中,廢氣處理裝置包括用于吸收二氧化硫的第一吸收塔41和用于吸收氨氣的第二吸收塔42。在鍋爐煙氣管停止向進氣管2輸送氣體后,技術人員可關閉第一開關閥23和第三開關閥51,如果此時,第二開關閥33打開,鼓風機31和第二加熱器32處于工作狀態,那么,技術人員只需打開第四開關閥43,即可實現反應釜I內的氣體吹入第一吸收塔41以及第二吸收塔42內,以便于第一吸收塔41吸收氣體中的二氧化硫,第二吸收塔42吸收氣體中的氨氣。如果此時,第二開關閥33關閉,鼓風機31和第二加熱器32處于斷電狀態,那么,技術人員需要先啟動鼓風機31和第二加熱器32,并且打開第二開關閥33以及第四開關閥43,從而實現反應釜I內的氣體吹入第一吸收塔41以及第二吸收塔42內,以便于第一吸收塔41吸收氣體中的二氧化硫,第二吸收塔42吸收氣體中的氨氣。參照圖1,為進一步提高反應釜I內的催化劑催化效果,在反應釜I內設置整流格柵11,所述的整流格柵11可以由若干導流通道組成,氣體排放物通過整流格柵11均勻的進入反應釜I內部的催化劑微孔孔道。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低溫脫硝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應釜,所述反應釜上連接有進氣管和出氣管,所述進氣管上設有用于加熱所述進氣管內氣體的第一加熱器,所述進氣管上連接有旁路進氣管,所述旁路進氣管上設有用于加熱所述旁路進氣管內氣體的第二加熱器和鼓風機,所述旁路進氣管內的加熱氣體在所述鼓風機的吹動下,通過所述進氣管進入所述反應釜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小峰,劉雪松,田丹女,陳洪鋒,王斌,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海亮環境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