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穿戴式無創血壓監護腕表,包括表盤,表邊框,開關機鍵,報警鍵,柔性電路板,手勢傳感器,三角固定孔,傳感器,控制裝置,插槽,SIM卡,電池,連接扣和表帶,所述的表盤設置安裝在表邊框的內側;所述的開關機鍵,報警鍵依次設置在表邊框的右側邊;所述的柔性電路板設置在三角固定孔的上部;所述的手勢傳感器設置在柔性電路板的底部;所述的傳感器設置在三角固定孔的下部;所述的控制裝置設置在表盤的背面;所述的插槽設置在控制裝置的左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表盤,手勢傳感器,控制裝置和插槽的設置,有利于實時監測,定位,反饋攜帶者的身體狀況,方便攜帶者直觀的了解自己身體的血壓狀況,進而提高智能化程度,保障人身安全。(*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療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穿戴式無創血壓監護腕表。
技術介紹
目前,血壓是人體重要的生理指標之一,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重要生理參數,它也是反映人體循環系統技能的重要參數。通常所說的血壓都指動脈血壓.合適的血壓是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的必要條件。傳統無創血壓測量均屬間斷測量,人為因素較多,誤差較大,且無法實時檢測。隨著中國進入老年社會,血壓成為影響老年人身體健康致命疾病,但現有的血壓監護儀體積較大,結構復雜,且攜帶不方便,無法達到實時跟蹤,預防的效果。因此,專利技術一種穿戴式無創血壓監護腕表顯得非常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穿戴式無創血壓監護腕表,以解決現有的血壓表存在著體積較大,結構復雜,且攜帶不方便,無法達到實時跟蹤,預防的問題。一種穿戴式無創血壓監護腕表,包括表盤,表邊框,開關機鍵,報警鍵,柔性電路板,手勢傳感器,三角固定孔,傳感器,控制裝置,插槽,SIM卡,電池,連接扣和表帶,所述的表盤設置安裝在表邊框的內側;所述的開關機鍵,報警鍵依次設置在表邊框的右側邊;所述的柔性電路板設置在三角固定孔的上部;所述的手勢傳感器設置在柔性電路板的底部;所述的傳感器設置在三角固定孔的下部;所述的控制裝置設置在表盤的背面;所述的插槽設置在控制裝置的左側;所述的SIM卡安裝在插槽的內部;所述的連接扣設置安裝在表帶的下部。所述的控制裝置包括脈搏傳感器,GPS定位模塊,控制芯片和報警器,所述的脈搏傳感器設置安裝在控制裝置的上部;所述的GPS定位模塊設置在脈搏傳感器的下部;所述的控制芯片設置在GPS定位模塊的左下部;所述的報警器設置在控制芯片的右側。所述的表盤具體采用型號為AM-OLED的圓形表盤,通過與控制裝置的配合,有利于顯示攜帶者的血壓的具體參數,有效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所述的傳感器具體采用反射式光電傳感器,所述的傳感器具體設計為向手腕部方向凸起3mm到6mm,有利于提高血壓和脈搏的感知靈敏度,降低維護成本,延長使用壽命。所述的手勢傳感器具體采用I個型號為ICsensors 4655的加速度傳感器PAC7620,通過與控制裝置的配合,有利于攜帶者在出現血壓異常和跌倒意外情況時,及時的將信息反饋利用手勢控制報警,起到監護的作用,進而避免不必要的現象發生。所述的脈搏傳感器具體采用三軸加速度傳感器PAH8001反射式光電傳感器,通過與表盤的配合,有利于直觀的顯示攜帶者的身體血壓數據,增強攜帶者的安全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技術的一種新型多參數監護手環廣泛應用于醫療設備
同時,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本技術控制裝置的設置,有利于實時7X24小時連續監測,定位,反饋攜帶者的身體狀況,提高智能化程度,保障人身安全。2.本技術的表盤的設置,有利于顯示攜帶者身體的具體參數,方便攜帶者直觀的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而起到預防的目的。3.本技術的手勢傳感器和脈搏傳感器的設置,有利于攜帶者在出現意外情況時,及時的將信息反饋,可以立即手動和自動報警,進而達到監護的目的,起到挽救生命的目的。4.本技術插槽的設置,有利于人們方便的通訊,特別是在出現緊急情況時,聯系方便,提高監護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表盤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描述:圖中:1-表盤,2-表邊框,3-開關機鍵,4-報警鍵,5-柔性電路板,6_手勢傳感器,7_三角固定孔,8-傳感器,9-控制裝置,91-脈搏傳感器,92-GPS定位模塊,93-控制芯片,94-報警器,10-插槽,Il-SIM卡,12-電池,13-連接扣,14-表帶。實施例:如附圖1和附圖3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穿戴式無創血壓監護腕表,包括表盤1,表邊框2,開關機鍵3,報警鍵4,柔性電路板5,手勢傳感器6,三角固定孔7,脈搏傳感器8,控制裝置9,插槽10,SM卡11,電池12,連接扣13和表帶14,所述的表盤I設置安裝在表邊框2的內側;所述的開關機鍵3,報警鍵4依次設置在表邊框2的右側邊;所述的柔性電路板5設置在三角固定孔7的上部;所述的手勢傳感器6設置在柔性電路板5的底部;所述的傳感器8設置在三角固定孔7的下部;所述的控制裝置9設置在表盤I的背面;所述的插槽10設置在控制裝置9的左側;所述的SIM卡11安裝在插槽10的內部;所述的連接扣13設置安裝在表帶14的下部。所述的控制裝置9包括脈搏傳感器91,GPS定位模塊92,控制芯片93和報警器94,所述的脈搏傳感器91設置安裝在控制裝置9的上部;所述的GPS定位模塊92設置在脈搏傳感器91的下部;所述的控制芯片93設置在GPS定位模塊92的左下部;所述的報警器94設置在控制芯片93的右側。所述的表盤I具體采用型號為AM-OLED的圓形表盤,通過與控制裝置9的配合,有利于顯示攜帶者的血壓的具體參數,有效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所述的傳感器8具體采用反射式光電傳感器,所述的傳感器8具體設計為向手腕部方向凸起3mm到6mm,有利于提高血壓和脈搏的感知靈敏度,降低維護成本,延長使用壽命O所述的手勢傳感器6具體采用I個型號為ICsensors 4655的加速度傳感器PAC7620,通過與控制裝置9的配合,有利于攜帶者在出現跌倒意外情況時,及時的將信息反饋(利用手勢控制和自動報警),起到監護的作用,進而避免不必要的現象發生。所述的脈搏傳感器(91)具體采用三軸加速度PAH8001反射式光電脈搏傳感器,通過與表盤I的配合,有利于直觀的顯示攜帶者的身體血壓數據,增強攜帶者的安全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技術的一種新型多參數監護手環廣泛應用于醫療健康
同時,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本技術控制裝置的設置,有利于實時7X24連續監測,定位,反饋攜帶者的身體狀況,提高智能化程度,保障人身安全。2.本技術的表盤的設置,有利于顯示攜帶者身體的具體參數,方便攜帶者直觀的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而起到預防的目的。3.本技術的手勢傳感器和脈搏傳感器的設置,有利于攜帶者在出現血壓異常和跌倒意外情況時,及時的將信息反饋立即手動和自動報警,進而達到監護的目的,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挽救生命的目的。4.本技術插槽的設置,有利于人們方便的通訊,特別在出現緊急情況時,聯系方便,提高監護效果。利用本技術所述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啟發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穿戴式無創血壓監護腕表,包括表盤(1),表邊框(2),開關機鍵(3),報警鍵(4),柔性電路板(5),手勢傳感器¢),三角固定孔(7),傳感器(8),控制裝置(9),插槽(10),SM卡(11),電池(12),連接扣(13)和表帶(14),所述的表盤(I)設置安裝在表邊框(2)的內側;所述的開關機鍵(3),報警鍵(4)依次設置在表邊框(2)的右側邊;所述的柔性電路板(5)設置在三角固定孔(7)的上部;所述的手勢傳感器(6)設置在柔性電路板(5)的底部;所述的傳感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穿戴式無創血壓監護腕表,包括表盤(1),表邊框(2),開關機鍵(3),報警鍵(4),柔性電路板(5),手勢傳感器(6),三角固定孔(7),傳感器(8),控制裝置(9),插槽(10),SIM卡(11),電池(12),連接扣(13)和表帶(14),所述的表盤(1)設置安裝在表邊框(2)的內側;所述的開關機鍵(3),報警鍵(4)依次設置在表邊框(2)的右側邊;所述的柔性電路板(5)設置在三角固定孔(7)的上部;所述的手勢傳感器(6)設置在柔性電路板(5)的底部;所述的傳感器(8)設置在三角固定孔(7)的下部;所述的控制裝置(9)設置在表盤(1)的背面;所述的插槽(10)設置在控制裝置(9)的左側;所述的SIM卡(11)安裝在插槽(10)的內部;所述的連接扣(13)設置安裝在表帶(14)的下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邢振國,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心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