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施工升降機機械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施工升降機的浮動式驅動系統,包括驅動板、小車架、聯接架、吊籠,小車架通過聯接架與吊籠的耳板連接,驅動板設置于小車架上,驅動板上減速器的齒輪與標準節的齒條相嚙合,所述小車架兩側主承力梁之間固定連接承力橫桿,該承力橫桿上與齒輪齒條嚙合位置線相對應處固定設置小車架聯接耳板,小車架聯接耳板與吊籠的耳板通過聯接架連接,使小車架與吊籠構成單點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在導軌架上平穩運行,且將齒輪齒條嚙合的振動傳遞效果減弱,同時減輕小車架振動及擺動對吊籠的影響,使吊籠乘坐更加舒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施工升降機機械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施工升降機的浮動式驅動系統。
技術介紹
施工升降機是建筑施工中垂直運送人員及物料的一種提升機械,主要由升降機導軌架、吊籠和驅動系統組成。現有施工升降機吊籠運行時,因為小車架與吊籠采用安裝傳感銷進行雙點連接,在齒輪齒條嚙合不穩定,造成驅動系統振動時,因為小車架與吊籠采用銷軸聯接,是一種硬連接,振動通過聯接點將驅動系統的振動擴散到吊籠,并在振動強度上得到放大。在小車架因為嚙合不平穩,或主弦桿直線度及圓度不夠的情況下,會造成小車架左右擺動,此時因為采用雙點硬連接,小車架的晃動傳遞給了吊籠,導致吊籠乘坐產生晃動感。另一方面,驅動板與小車架間通過鐵墊及尼龍墊將驅動板固定安裝在驅動板聯板上,尼龍墊及鐵墊壓實,驅動板保持固定不動,此時如安裝在驅動板上的減速器驅動齒輪與齒條嚙合時不平穩,造成驅動板振動時,整個驅動板會帶動小車架振動,同樣將振動傳遞給吊籠。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施工升降機的浮動式驅動系統,能在導軌架上平穩運行,且將齒輪齒條嚙合的振動傳遞效果減弱,同時減輕小車架振動及擺動對吊籠的影響,使吊籠乘坐更加舒適。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提供的方案是:一種用于施工升降機的浮動式驅動系統,包括驅動板、小車架、聯接架、吊籠,小車架通過聯接架與吊籠的耳板連接,驅動板設置于小車架上,驅動板上減速器的齒輪與標準節的齒條相嚙合,所述小車架兩側主承力梁之間固定連接承力橫桿,該承力橫桿上與齒輪齒條嚙合位置線相對應處固定設置小車架聯接耳板,小車架聯接耳板與吊籠的耳板通過聯接架連接,使小車架與吊籠構成單點連接;聯接架呈耳板的一端與吊籠的耳板通過傳感銷鉸接,該鉸接處設有傳感銷卡板,聯接架具有螺紋固定桿的一端穿過小車架聯接耳板的孔洞后通過螺母緊固,且小車架聯接耳板上下兩側的固定桿外徑處均套設有蝶形彈簧;所述小車架與吊籠的主槽鋼兩側分別通過設有保險鉤的保險拉板連接,保險拉板與小車架通過螺栓連接。而且,所述驅動板通過螺栓與焊接在小車架上的驅動板聯板連接,該螺栓依次穿過端蓋、碟簧、尼龍墊、驅動板、尼龍墊、驅動板聯板,最后通過防松螺母緊固,驅動板與螺栓之間套設鋼套。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設計新穎,驅動板通過碟簧安裝在小車架上,小車架與吊籠間同樣通過碟簧進行連接,因此在工作當中,保證整塊驅動板緊密安裝的同時,當驅動系統抖動或出現跳動時時,通過驅動板與小車架的聯接蝶形彈簧可以減輕驅動板對小車架的影響,吸收部分振動和沖擊,使吊籠乘坐更加平穩;并且,單點連接的結構可在主線桿不直,或驅動系統嚙合不平穩時,可使其在傳遞動力和振動過程中吸收部分沖擊和振動,同時可一定程度減少吊籠形變、聯接點形位誤差和負載受力點變化等對傳動機構的影響,對改善運行平穩性,減小運行振動和噪音甚至提高傳動效率可以起到良好作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驅動板與驅動板聯板的連接示意圖。 其中,1、小車架,2、吊籠,3、螺紋固定桿,4、螺母,5、蝶形彈簧,6、聯接架,7、螺栓,8、傳感銷卡板,9、傳感銷,10、耳板,11、小車架聯接耳板,12、螺栓,13、保險拉板,14、保險鉤,15、驅動板,16、驅動板聯板,17、螺栓,18、端蓋,19、碟簧,20、尼龍墊,21、尼龍墊,22、鋼套,23、防松螺母,24、主承力梁,25、承力橫桿,26、齒輪,27、齒條。【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施工升降機的浮動式驅動系統,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用于施工升降機的浮動式驅動系統,包括驅動板15、小車架1、聯接架6、吊籠2,小車架I通過聯接架6與吊籠2的耳板10連接,驅動板15設置于小車架I上,驅動板15上減速器的齒輪26與標準節的齒條27相嚙合,所述小車架I兩側主承力梁24之間固定連接承力橫桿25,該承力橫桿25上與齒輪26齒條27嚙合位置線相對應處固定設置小車架聯接耳板11,小車架聯接耳板11與吊籠2的耳板10通過聯接架6連接,使小車架I與吊籠2構成單點連接,即小車架聯接耳板11的位置與齒輪26齒條27的嚙合位置線重合,從而使小車架I承受吊籠2的力通過小車架聯接耳板11直接集中傳遞于齒輪26齒條27上,小車架I整體受力均衡,運行更加平穩。聯接架6呈耳板的一端與吊籠2的耳板10通過傳感銷9鉸接,該鉸接處通過螺栓7設有傳感銷卡板8,可參考專利號為ZL 2013 2 0001941.8的方案,聯接架6具有螺紋固定桿3的一端穿過小車架聯接耳板11的孔洞后通過螺母4緊固,且小車架聯接耳板11上下兩側的固定桿外徑處均套設有蝶形彈簧5 ;所述小車架I與吊籠2的主槽鋼兩側分別通過設有保險鉤14的保險拉板13連接,保險拉板13與小車架I通過螺栓12連接。進一步的,上述驅動板15通過螺栓17與焊接在小車架I上的驅動板聯板16連接,如圖3所示,該螺栓17依次穿過端蓋18、碟簧19、尼龍墊20、驅動板15、尼龍墊21、驅動板聯板16,最后通過防松螺母23緊固,驅動板15與螺栓17之間套設鋼套22。工作過程中,由于小車架I與吊籠2采用單點聯接,連接點設置在小車架I兩側主承力梁24之間與齒輪26齒條27嚙合位置線重合處。小車架I整體受力均衡,運行更加平穩。驅動板15通過螺栓17與焊接在小車架I上的驅動板聯板16連接,中間安裝有碟簧19,在受力狀態下驅動板15可以在小車架I上做一定程度的浮動及竄動,可以減輕齒輪26齒條27嚙合不平穩的影響。同時小車架I通過碟簧5和吊籠2聯接,在小車架I整體左右晃動或振動時,此時因為采用該驅動系統,可使其在傳遞動力和振動過程中吸收部分沖擊和振動,同時可一定程度減少吊籠2形變、聯接點形位誤差和負載受力點變化等對驅動系統的影響。對改善運行平穩性,減小運行振動和噪音甚至提高傳動效率可以起到良好作用。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或變形,這些改進或變形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用于施工升降機的浮動式驅動系統,包括驅動板、小車架、聯接架、吊籠,小車架通過聯接架與吊籠的耳板連接,驅動板設置于小車架上,驅動板上減速器的齒輪與標準節的齒條相嚙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車架兩側主承力梁之間固定連接承力橫桿,該承力橫桿上與齒輪齒條嚙合位置線相對應處固定設置小車架聯接耳板,小車架聯接耳板與吊籠的耳板通過聯接架連接,使小車架與吊籠構成單點連接;聯接架呈耳板的一端與吊籠的耳板通過傳感銷鉸接,該鉸接處設有傳感銷卡板,聯接架具有螺紋固定桿的一端穿過小車架聯接耳板的孔洞后通過螺母緊固,且小車架聯接耳板上下兩側的固定桿外徑處均套設有蝶形彈簧;所述小車架與吊籠的主槽鋼兩側分別通過設有保險鉤的保險拉板連接,保險拉板與小車架通過螺栓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施工升降機的浮動式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板通過螺栓與焊接在小車架上的驅動板聯板連接,該螺栓依次穿過端蓋、碟簧、尼龍墊、驅動板、尼龍墊、驅動板聯板,最后通過防松螺母緊固,驅動板與螺栓之間套設鋼套。【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施工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施工升降機的浮動式驅動系統,包括驅動板、小車架、聯接架、吊籠,小車架通過聯接架與吊籠的耳板連接,驅動板設置于小車架上,驅動板上減速器的齒輪與標準節的齒條相嚙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車架兩側主承力梁之間固定連接承力橫桿,該承力橫桿上與齒輪齒條嚙合位置線相對應處固定設置小車架聯接耳板,小車架聯接耳板與吊籠的耳板通過聯接架連接,使小車架與吊籠構成單點連接;聯接架呈耳板的一端與吊籠的耳板通過傳感銷鉸接,該鉸接處設有傳感銷卡板,聯接架具有螺紋固定桿的一端穿過小車架聯接耳板的孔洞后通過螺母緊固,且小車架聯接耳板上下兩側的固定桿外徑處均套設有蝶形彈簧;所述小車架與吊籠的主槽鋼兩側分別通過設有保險鉤的保險拉板連接,保險拉板與小車架通過螺栓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湯應程,代小輝,許勇勝,方明,吳超,
申請(專利權)人:湖北江漢建筑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