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垃圾桶,其不需人直接接觸就能自動整理垃圾。其包括桶體和桶蓋,所述桶蓋設置在桶體上端并對桶體進行密封,所述桶蓋上設置有壓緊裝置,所述壓緊裝置包括壓板,所述壓板設置在桶蓋朝向桶體內部一側,所述壓板平行于桶蓋設置并可垂直于桶蓋伸縮移動。這樣在需要整理垃圾時,人直接用腳踩踏板,壓板自動下壓實現對垃圾的壓緊整理工作,避免了人用腳去踩壓垃圾,既衛生環保又方便快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垃圾收集裝置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智能垃圾桶。
技術介紹
目前的垃圾桶大多為單一的桶體和蓋子結構,在使用過程中,在垃圾桶內套設垃圾袋。為了能使垃圾袋盛裝多一些,當袋內垃圾快裝滿時,人們主要采取將袋內垃圾踩緊的方式來整理袋內垃圾。同時在需要更換垃圾袋時,需要用手將垃圾袋密封上并從垃圾桶內提出更換。這樣的操作方式非常不衛生,尤其是在醫院公共場所,垃圾內存在大量病菌,醫護人員如果長期用手或腳等部位去直接接觸垃圾極易造成病菌的傳播,影響醫護人員的健康。因此急需一種不需人直接接觸就能實現整理垃圾并對垃圾袋進行封袋的智能垃圾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不需人直接接觸就能自動整理垃圾的智能垃圾桶。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智能垃圾桶,包括桶體和桶蓋,所述桶蓋設置在桶體上端并對桶體進行密封,所述桶蓋上設置有壓緊裝置,所述壓緊裝置包括壓板,所述壓板設置在桶蓋朝向桶體內部一側,所述壓板平行于桶蓋設置并可垂直于桶蓋伸縮移動。通過在桶蓋上設置可以伸縮移動的壓板,在垃圾桶內垃圾裝到一定量時,通過壓板將桶內的垃圾向下壓緊,這樣不僅可以增大垃圾桶的盛裝量,同時,還可以將玻璃等易碎物品壓碎,防止其在拿取垃圾袋時碎裂對人造成傷害,非常方便。進一步的,所述壓緊裝置還包括連接板和第一踏板,所述連接板中部通過扭簧固定設置在桶蓋上,所述連接板下端與壓板固定連接,上端通過牽引繩連接第一踏板,所述第一踏板設置在桶體下部外側壁,所述連接板向下傾斜設置。壓緊裝置的作用是用于在垃圾桶內的垃圾快堆滿時,將其向下壓緊。這種壓緊裝置的結構有很多,如直接在桶蓋上伸出一個壓緊板通過人手向下壓即可,但這種方式需要人用手接觸垃圾桶,而在醫院等公共場合,醫護人員需要時刻保持手部的清潔衛生,這種設置方式顯然不適合醫護人員操作。因此在本技術方案中,采用腳踩式的第一踏板,第一踏板通過牽引繩連接連接板,連接板通過扭簧固定,當人踩壓第一踏板時,連接板沿扭簧轉動,相應的,壓板隨連接板的轉動向下運動將垃圾桶內的垃圾向下壓緊。實現對桶內垃圾的整理,避免了人手接觸垃圾桶同時人用腳操作不用彎腰,非常便捷。進一步的,所述桶體上設置有封袋裝置,所述封袋裝置包括第二踏板和封袋鋸齒,所述封袋鋸齒設置在桶體開口處,所述封袋鋸齒為2段,2段封袋鋸齒相對設置,所述封袋鋸齒與第二踏板間通過牽引繩連接。通過在桶體上設置封袋裝置,這樣在需要更換垃圾袋時,使用封袋裝置將垃圾袋密封好,避免垃圾袋內的垃圾掉落同時也避免了人用手密封垃圾袋時與垃圾間的直接接觸,既衛生又更快捷。具體的說,使用時,垃圾袋是套設在2片相對設置的封袋鋸齒上的,人用腳踩壓第二踏板,第二踏板通過牽引繩帶動封袋鋸齒向桶體中部運動并相互咬合在一起,垃圾袋相應的被咬合成鋸齒狀連接在一起,實現對垃圾袋的密封,操作簡便快速。進一步的,所述封袋鋸齒為弧形,封袋鋸齒沿桶體開口處內壁設置。封袋鋸齒的作用是將垃圾袋相互咬合密封,其具體的結構應根據垃圾桶的形狀進行設計,當其設置在垃圾桶桶體開口處時,不會影響放置垃圾袋以及丟放垃圾為宜。因此,在本技術中,垃圾桶為筒狀,相應的將封袋鋸齒設計為弧形,并沿桶體開口處的內壁設置,這樣不會造成桶體開口處因設置了封袋鋸齒后開口小的問題,不會對放垃圾袋等操作造成影響。進一步的,所述桶體內設置有夾層,所述牽弓I繩設置在夾層內。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是通過牽引繩控制相應的壓緊裝置和封袋裝置活動的,如果直接將牽引繩設置在桶內,其在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帶動下牽引過程中很容易就會劃破垃圾袋,造成垃圾直接掉到垃圾桶中,傾倒不方便且很容易使垃圾桶變得骯臟不堪。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將牽引繩設置在桶體內的夾層中,這樣從外向桶體內看時,本技術的智能垃圾桶與普通垃圾桶并無差異,不會影響使用垃圾袋。進一步的,所述桶體和桶蓋內設置有多個滑輪,所述滑輪用于使牽引繩變向。為了方便用腳踩壓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是設置在桶體底部側壁上的,因此牽引繩連接桶體開口處的封袋鋸齒和桶蓋上的壓板后需要向下延伸才能與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連接。在這一過程中,牽引繩的牽引方向會多次發生改變,為了更加省力,在桶體和桶蓋內設置多個滑輪來改變牽引繩的牽引方向。當然也可以不設置滑輪,直接改變夾層的設置位置或直接將夾層方向改變來達到改變牽引方向的目的也是可行的。進一步的,所述滑輪設置在夾層內。同樣的,與牽引繩一樣,將滑輪也設置在夾層內可以避免滑輪與垃圾袋摩擦造成垃圾袋劃破的情況。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設置在桶體外側壁的同一高度。將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設置在同一高度能更方便進行操作,先使用第一踏板將桶內垃圾壓緊,再將垃圾袋封袋裝好,整個過程人在操作時更加便捷。同時將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設置在同一高度在制造垃圾桶時會更加容易,這樣與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連接的牽引繩使用同一個夾層即可。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三踏板,所述第三踏板控制桶蓋開啟和關閉。通過設置第三踏板控制桶蓋開啟和關閉,能更方便的實現人不與垃圾直接接觸的目的,在更換垃圾袋、取出垃圾袋等過程中,人手不需要觸碰到垃圾桶,更加衛生。進一步的,所述牽引繩為鐵絲。牽引繩的作用是用于連接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與相應的封袋鋸齒和壓緊裝置,只要其能保持一定的剛性且不會輕易斷裂即可。可以采用鐵絲、繩索、鋼絲繩等,在本技術方案中,采用鐵絲作為牽引繩。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在垃圾桶內設置壓緊裝置,在需要整理垃圾時,人直接用腳踩踏板,壓板自動下壓實現對垃圾的壓緊整理工作,避免了人用腳去踩壓垃圾,既衛生環保又方便快捷。同時,在更換垃圾袋時,直接踩壓垃圾桶上的相應踏板即可以將垃圾袋口部封好,避免了人在取出垃圾袋時垃圾袋內的臭味四處飄散,保證良好的衛生環境。【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技術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圖1是本技術提供的智能垃圾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提供的智能垃圾桶中壓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提供的智能垃圾桶中封袋鋸齒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提供的智能垃圾桶中封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分別為:桶體101 ;桶蓋102 ;第三踏板103 ;牽引繩104 ;滑輪105第二踏板201 ;封袋鋸齒202 ;遮擋件203 ;第一踏板301 ;連接板302 ;壓板303 ;扭簧304。【具體實施方式】目前的垃圾桶大多為單一的桶體101和蓋子結構,在使用過程中,在垃圾桶內套設垃圾袋。為了能使垃圾袋盛裝多一些,當袋內垃圾快裝滿時,人們主要采取將袋內垃圾踩緊的方式來整理袋內垃圾。同時在需要更換垃圾袋時,需要用手將垃圾袋密封上并從垃圾桶內提出更換。這樣的操作方式非常不衛生,尤其是在醫院公共場所,垃圾內存在大量病菌,醫護人員如果長期用手或腳等部位去直接接觸垃圾極易造成病菌的傳播,影響醫護人員的健康。因此急需一種不需人直接接觸就能實現整理垃圾并對垃圾袋進行封袋的簡易垃圾桶。本領域技術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求一種改善該問題的工具或方法。鑒于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體和桶蓋,所述桶蓋設置在桶體上端并對桶體進行密封,所述桶蓋上設置有壓緊裝置,所述壓緊裝置包括壓板,所述壓板設置在桶蓋朝向桶體內部一側,所述壓板平行于桶蓋設置并可垂直于桶蓋伸縮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杉,方茜,柏曉玲,
申請(專利權)人:韓杉,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