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牙科用根管沖洗針,涉及口腔醫學技術領域,其包括針座(1)、氣液混合腔(2)、帶側孔彎針管(3)、針管側孔(4)、防脫拴(5)、防脫線(6)、防脫卡(7),應用于口腔根管治療及樁冠修復過程中樁道預備時的沖洗,尤其是樁道內殘余酸蝕劑的去除,還可用于牙周或口腔其他部位的清洗。與以往的牙科根管沖洗針相比,其優點是與口腔治療椅中三用槍相連接,借助其氣液動力,沖洗力度大,針孔不易堵塞,簡便易行;針管有一定彎度且帶側孔,沖洗效果好;能做一定程度的扭轉,易于后部磨牙根管的沖洗;有防脫卡保護不易使患者誤吞,安全性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口腔醫學
,特別是涉及一種牙科用根管沖洗針。
技術介紹
口腔科中根管治療是牙體牙髓、牙周疾病診治中最常用方法之一,其中根管沖洗是不可或缺的步驟,目前常用的沖洗工具是普通針管式注射器,存在如下問題:1、沖洗后部磨牙時使用不便,尤其是彎曲根管,不便插入,易扎傷口腔軟組織,而有的醫師將針頭扭彎,針頭磨頓,這樣以來,會造成孔道的堵塞,使沖洗量減小,且制作過程費時費力,還可造成醫源性污染。2、針管僅在前端開口,沖洗液沿直線方向沖出,沖洗方向單一,易受牙根管壁阻擋,沖洗效果差;若將針頭插入根管深部,易在根尖部形成過大壓力,可將牙根管內牙本質碎肩、細菌及其病理性產物等沖到根尖孔外,引起患者劇烈疼痛及根尖組織的繼發炎癥和損傷;有的醫師會在注射針頭的側身上磨出一些側孔,但由于針管缺乏錐度、不能彎曲、所磨側孔大小不一,不但易發生堵塞而影響沖洗效果,且制作過程不易掌控,還可造成使用時針身折斷的危險。3、根管沖洗過程中,需要反復抽取沖洗液,且沖洗液的壓力相對要小,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4、在牙齒做完根管治療后的粧冠修復過程中,難以將打入粧道內的酸蝕劑徹底去除干凈而影響粧冠修復的效果。5、根管沖洗中,傳統沖洗針頭還容易在針座安裝不緊密時意外脫落,從而造成患者誤吞的危險。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種簡便易行,沖洗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牙科用根管沖洗針。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解決方案是:一種牙科用根管沖洗針(見圖1),包括針座(I)、氣液混合腔(2)、帶側孔彎針管(3)、針管側孔(4)、防脫拴(5)、防脫線(6)、防脫卡(7),其中,帶側孔彎針管3的尖部為封閉設計,如圖2所示,主要針對根管治療過程中根管的沖洗,如需尖端開口沖洗,可剪斷尖端少許露出孔道即可,尤其針對粧冠修復中粧道預備過程中酸蝕劑的沖洗。針座I表面設有圓弧形突起的防滑紋,便于套在三槍管口上時醫護人員手部的拿捏與加力。氣液混合腔2的設計是為使從三槍管內噴出的氣體與液體更充分地混合。另外,整個根管沖洗針由彈性材料制成,如此,針管可做一定程度的扭轉,而達到更均勻有效的沖洗效果,針管側孔設計特點為從折彎處向針尖方向分布越來越密,越來越小。防脫線一端連接于防脫拴孔,一端與防脫卡相接,為韌性耐高熱材料制成,可反復消毒使用。防脫卡是一個截面為3/4圓弧結構,其內直徑與口腔科現用標準治療椅的三槍頭外直徑相匹配,為可拆卸式相接固位,“C”型防脫卡兩端的外側有防滑紋,由彈性材料構成,利用其本身一定程度的彈性,卡在三槍管上,起固位作用。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根管沖洗針與口腔治療椅中三槍相連接,借助其氣液動力,沖洗力度大,針孔不易堵塞,簡便易行;針管有一定彎度且帶側孔,沖洗效果好;能做一定程度的扭轉,易于后部磨牙根管的沖洗;有防脫卡保護不易使患者誤吞,安全性高。【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牙科用根管沖洗針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牙科用根管沖洗針的帶側孔彎針管尖部封閉設計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附圖1、2,將此牙科用根管沖洗針的【具體實施方式】解釋如下:對于根管治療中的根管沖洗,將其防脫卡7固定在三槍管的近閥門一端,后把針座緊緊插在三槍頭外,以防氣液壓過大將沖洗針沖離三槍頭而發生危險,再同時按下三槍的氣體、液體閥門,氣液混合體將從I進入,在氣液混合腔2充分混合后進入帶彎針管3,后從其側孔4沖出,此時要檢查沖洗針是否堵塞、針座的松緊度是否合適,無誤后方可將其插入患者口腔所預備的根管內進行沖洗,并將沖出物配合吸唾裝置的使用及時吸出口腔。如遇彎根管,由于此牙科用根管沖洗針為彈性材料,可順勢做一定程度的扭轉。此外,對于粧冠修復過程中粧道的沖洗或牙周的沖洗,可用剪刀剪斷沖洗針尖端少許露出孔道,之后使用方法與封閉設計類似。此處已經根據特定的示例性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描述。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的范圍下進行適當的替換或修改將是顯而易見的。示例性的實施例僅僅是例證性的,而不是對本技術的范圍的限制,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定義。【主權項】1.一種牙科用根管沖洗針,包括針座、氣液混合腔、帶側孔彎針管、針管側孔、防脫拴、防脫線和防脫卡,其特征在于:整個沖洗針均由彈性塑膠材料制成,針座外表面設有防滑紋,內直徑與口腔科現用綜合治療椅的三用槍頭外直徑相匹配,為可拆卸式相接固位,針座與針管相延續部位設有氣液混合腔,針管為圓錐狀,與氣液混合腔相延續的部分帶有一折彎且折彎角度可改變,針管側壁設有側孔,從折彎處向針尖方向分布漸密漸小,尖部為封閉式設計,在需要尖端開口進行沖洗的情況下,可剪斷尖端少許以露出孔道。【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牙科用根管沖洗針,涉及口腔醫學
,其包括針座(1)、氣液混合腔(2)、帶側孔彎針管(3)、針管側孔(4)、防脫拴(5)、防脫線(6)、防脫卡(7),應用于口腔根管治療及樁冠修復過程中樁道預備時的沖洗,尤其是樁道內殘余酸蝕劑的去除,還可用于牙周或口腔其他部位的清洗。與以往的牙科根管沖洗針相比,其優點是與口腔治療椅中三用槍相連接,借助其氣液動力,沖洗力度大,針孔不易堵塞,簡便易行;針管有一定彎度且帶側孔,沖洗效果好;能做一定程度的扭轉,易于后部磨牙根管的沖洗;有防脫卡保護不易使患者誤吞,安全性高。【IPC分類】A61C5-02【公開號】CN204501015【申請號】CN201520001489【專利技術人】李巖峰, 呂源, 韓奕詩 【申請人】李巖峰【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申請日】2015年1月4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牙科用根管沖洗針,包括針座、氣液混合腔、帶側孔彎針管、針管側孔、防脫拴、防脫線和防脫卡,其特征在于:整個沖洗針均由彈性塑膠材料制成,針座外表面設有防滑紋,內直徑與口腔科現用綜合治療椅的三用槍頭外直徑相匹配,為可拆卸式相接固位,針座與針管相延續部位設有氣液混合腔,針管為圓錐狀,與氣液混合腔相延續的部分帶有一折彎且折彎角度可改變,針管側壁設有側孔,從折彎處向針尖方向分布漸密漸小,尖部為封閉式設計,在需要尖端開口進行沖洗的情況下,可剪斷尖端少許以露出孔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巖峰,呂源,韓奕詩,
申請(專利權)人:李巖峰,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