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接線電路及包含該接線電路的過欠壓保護器,其中接線電路包括第一整流支路和第二整流支路;所述第一整流支路,對其采集端口采集到的電壓信號進行整流,通過其輸出端口輸出整流后的直流電壓信號;所述第二整流支路,對其采集端口采集到的電壓信號進行整流,通過其輸出端口輸出整流后的直流電壓信號;所述第一整流支路的輸出端口和所述第二整流支路的輸出端口電連接作為接線電路的直流電壓輸出端口。因此,無論是第一整流支路還是第二整流支路接供電線路的進線端(電源端),都會將電源提供的電壓信號整流為直流電壓信號后經共同的直流電壓輸出端口輸出,接線時無需進行區分,降低了接線難度,防止接線錯誤對用電設備造成的損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低壓配電
,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接線電路及包含該接線電路的過欠壓保護器。
技術介紹
供電線路中可能會因大型負載的變化而產生過壓或欠壓,造成其它用電設備的損壞。為了維護供電線路的安全,需要對供電線路進行過壓和欠壓保護。其中,欠壓保護一般指當供電線路電壓低于一個設定值時,保護裝置自動切斷供電線路,等到線路電壓恢復正常時,保護裝置可再次自動或手動恢復;過壓保護一般指當線路電壓超過一個設定值時,保護裝置自動切斷供電線路,等到線路電壓恢復正常時,保護裝置可再次自動或手動恢復。為了進一步簡化電路結構,出現了集成有欠壓保護功能和過壓保護功能的過欠壓保護器,其包括過欠壓保護器的控制電路和繼電器,過欠壓保護器的控制電路獲取線路電壓信號值,并將線路電壓信號值與預設范圍相比較,當線路電壓信號值高于預設范圍中的最大值或低于預設范圍中的最小值時,控制繼電器動作,切斷供電回路,從而實現了對供電線路的過壓或欠壓保護。但現有技術中的過欠壓保護器需要區分進線端(指接電源端)和出線端(指接負載端),一旦接線錯誤,有可能對過欠壓保護器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壞,不利于電網的穩定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此,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現有技術中的過欠壓保護器需要區分進線端(指接電源端)和出線端(指接負載端),一旦接線錯誤,有可能對過欠壓保護器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壞,不利于電網的穩定運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接線電路,包括第一整流支路和第二整流支路;所述第一整流支路,對其采集端口采集到的電壓信號進行整流,通過其輸出端口輸出整流后的直流電壓信號;所述第二整流支路,對其采集端口采集到的電壓信號進行整流,通過其輸出端口輸出整流后的直流電壓信號;所述第一整流支路的輸出端口和所述第二整流支路的輸出端口電連接作為接線電路的直流電壓輸出端口。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接線電路,所述第一整流支路包括由二極管D1、D2、D3、D4組成的第一橋式電路;所述二極管Dl的正極與所述二極管D4的負極耦接作為所述第一橋式電路的第一端,所述二極管Dl的負極與所述二極管D2的負極耦接作為所述第一橋式電路的第二端,所述二極管D2的正極與所述二極管D3的負極耦接作為所述第一橋式電路的第三端,所述二極管D3的正極與所述二極管D4的正極耦接作為所述第一橋式電路的第四端;所述第一橋式電路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即為所述第一整流支路的采集端口,所述第一橋式電路的第二端和第四端即為所述第一整流支路的輸出端口。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接線電路,所述第二整流支路包括由二極管D5、D6、D7、D8組成的第二橋式電路;所述二極管D5的正極與所述二極管D8的負極耦接作為所述第二橋式電路的第一端,所述二極管D5的負極與所述二極管D6的負極耦接作為所述第二橋式電路的第二端,所述二極管D6的正極與所述二極管D7的負極耦接作為所述第二橋式電路的第三端,所述二極管D7的正極與所述二極管D8的正極耦接作為所述第二橋式電路的第四端;所述第二橋式電路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即為所述第二整流支路的采集端口,所述第二橋式電路的第二端和第四端即為所述第二整流支路的輸出端口。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過欠壓保護器,包括上述接線電路;所述接線電路中第一整流支路的采集端口和第二整流支路的采集端口分別與供電線路的進線端及出線端耦接;控制電路,其電壓信號采集端口與所述接線電路的直流電壓輸出端口耦接;繼電器,其控制端與所述控制電路的控制信號輸出端耦接,根據所述控制信號輸出端輸出的控制信號控制所述繼電器的常開觸點閉合或者斷開,所述繼電器的常開觸點與供電線路的進線端火線和出線端火線相串聯。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I)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接線電路,包括第一整流支路和第二整流支路;所述第一整流支路,對其采集端口采集到的電壓信號進行整流,通過其輸出端口輸出整流后的直流電壓信號;所述第二整流支路,對其采集端口采集到的電壓信號進行整流,通過其輸出端口輸出整流后的直流電壓信號;所述第一整流支路的輸出端口和所述第二整流支路的輸出端口電連接作為接線電路的直流電壓輸出端口。因此,無論是第一整流支路還是第二整流支路接供電線路的進線端(電源端),都會將電源提供的電壓信號整流為直流電壓信號后經共同的直流電壓輸出端口輸出,接線時無需進行區分,降低了接線難度,防止接線錯誤對用電設備造成的損害。(2)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包含該接線電路的過欠壓保護器,包括上述接線電路;所述接線電路中第一整流支路的采集端口和第二整流支路的采集端口分別與供電線路的進線端及出線端耦接;控制電路,其電壓信號采集端口與所述接線電路的直流電壓輸出端口耦接;繼電器,其控制端與所述控制電路的控制信號輸出端耦接,根據所述控制信號輸出端輸出的控制信號控制所述繼電器的常開觸點閉合或者斷開,所述繼電器的常開觸點與供電線路的進線端火線和出線端火線相串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包含該接線電路的過欠壓保護器,無論選擇過欠壓保護器的哪一端作為進線端,過欠壓保護器內的接線電路都會將進線端(電源)提供的電壓信號整流為直流電壓信號輸入過欠壓保護器內的控制電路作為過欠壓保護的參考信號,實現了過欠壓保護器的自由接線,避免了接線錯誤對過欠壓保護器造成的不可逆轉的損害,有利于電網的穩定運行?!靖綀D說明】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是本專利技術所述接線電路的電路原理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所述包含該接線電路的過欠壓保護器的結構框圖。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1_第一整流支路,2-第二整流支路,11-接線電路,12-控制電路,13-繼電器?!揪唧w實施方式】實施例1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接線電路,如圖1所示,包括第一整流支路I和第二整流支路2 ;所述第一整流支路1,對其采集端口采集到的電壓信號進行整流,通過其輸出端口輸出整流后的直流電壓信號;所述第二整流支路2,對其采集端口采集到的電壓信號進行整流,通過其輸出端口輸出整流后的直流電壓信號;所述第一整流支路I的輸出端口和所述第二整流支路2的輸出端口電連接作為接線電路的直流電壓輸出端口。具體地,第一整流支路I的采集端口接供電線路的進線端時,第二整流支路2的采集端口就接供電線路的出線端,第一整流支路I的采集端口接供電線路的出線端時,第二整流支路2的采集端口就接供電線路的進線端,因為接線電路的第一整流支路I和第二整流支路2共用一個直流電壓輸出端口,因此,無論是第一整流支路I還是第二整流支路2與供電線路的進線端(電源)耦接,都會將電源提供的電壓信號進行整流并經直流電壓輸出端口輸出,接線時無需區分進線端還是出線端,降低了接線難度,能夠有效防止接線錯誤對用電設備造成的損害。優選地,所述第一整流支路I可以包括由二極管D1、D2、D3、D4組成的第一橋式電路;所述二極管Dl的正極與所述二極管D4的負極耦接作為所述第一橋式電路的第一端,所述二極管Dl的負極與所述二極管D2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接線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整流支路(1)和第二整流支路(2);所述第一整流支路(1),對其采集端口采集到的電壓信號進行整流,通過其輸出端口輸出整流后的直流電壓信號;所述第二整流支路(2),對其采集端口采集到的電壓信號進行整流,通過其輸出端口輸出整流后的直流電壓信號;所述第一整流支路(1)的輸出端口和所述第二整流支路(2)的輸出端口電連接作為接線電路的直流電壓輸出端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文杰,朱海民,李新葉,朱金貴,
申請(專利權)人:德力西電氣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