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屬于反滲透膜技術領域,包括外圈和連接于外圈內的內圈,所述內圈以內圈與外圈的連接處作為分界分為上內圈和下內圈,所述外圈頂部有向內彎曲的回環結構。本技術方案采用一體成型的雙層密封結構,通過塑性變形與反滲透膜元件內外緊密貼合,接觸面積增大,安裝定位可靠、穩定,裝配方便,無需采取其它輔助緊固措施,即可實現可靠密封,結構簡單,便于維護和更換,可大幅提升產品裝配的質量和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反滲透膜
,涉及一種在膜殼和反滲透膜元件之間,用于隔離原水和濃水的密封裝置,具體是涉及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
技術介紹
反滲透膜廣泛用于電力、石油化工、鋼鐵、電子、醫藥、食品、飲料、市政及環保等領域,在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鍋爐給水、工業純水及電子級超純水制備,飲用純凈水生產,廢水處理及特種分離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水處理工藝中,用反滲透技術將水中的無機離子、細菌、病毒、有機物及膠體等雜質去除,以獲得高質量的純凈水。為防止處理裝置中濃水與原水之間發生相互滲透,對清潔水造成污染,膜殼密封裝置的密封性和穩定性將直接影響到水處理裝置的有效運行和水處理的效果及清潔程度。目前在膜組件內用于隔離原水和濃水的彈性密封件都為單層結構,組裝使用時需要在該彈性密封件表面纏上膠帶或其他緊固件以加強密封件的固定和密封效果,防止其脫落和滲漏。但是,即使是使用了附加緊固件對密封件加以固定,這種結構由于密封件與膜元件表面接觸面積較小,固定不可靠,還是容易發生滲漏,而且在組裝時操作比較繁瑣,組裝效率較低,成本偏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使設計的彈性密封件既能結構簡單,便于裝配,又能在裝配后定位穩定、可靠,密封良好。本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包括外圈和連接于外圈內的內圈,所述內圈以其與外圈的連接處作為分界分為上內圈和下內圈。進一步的,所述外圈頂部有向內彎曲的回環結構。進一步的,所述外圈與內圈一體成型,材質為橡膠。進一步的,所述外圈和內圈材質為硅膠或三元乙丙膠或丁腈橡膠。進一步的,所述回環結構端面與上內圈外壁平行且同心。進一步的,所述外圈為倒錐形。進一步的,所述內圈內壁設有沿徑向均勻分布的環形凹槽。進一步的,所述上內圈和下內圈相互對稱。進一步的,所述上內圈上端高于或低于外圈上端。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采用一體成型的雙層密封結構,通過塑性變形與反滲透膜元件內外緊密貼合,接觸面積增大,安裝定位可靠、穩定,裝配方便,無需采取其它輔助緊固措施,即可實現可靠密封,結構簡單,便于維護和更換,并可大幅提升產品裝配的質量和效率?!靖綀D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中內圈內壁帶凹槽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中上內圈與下內圈對稱且上內圈端低于外圈上端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中上內圈與下內圈對稱且上內圈端高于外圈上端時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外圈,2-回環結構,3-上內圈,4-下內圈,5-內圈?!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包括與膜殼相接觸的外圈I和連接于外圈I內的內圈5,所述外圈I為單一結構,所述內圈5以其與外圈I的連接處作為分界線分為上內圈3和下內圈4;為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外圈I頂部有向內彎曲的回環結構2 ;所述外圈I為倒錐形;所述回環結構2端面與上內圈3外壁平行且同心。所述外圈I與內圈5 —體成型,材質為橡膠、硅膠、三元乙丙膠、丁腈橡膠等具有良好塑性的彈性材料中的一種。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包括與膜殼相接觸的外圈I和連接于外圈I內的內圈5,所述內圈5以其與外圈I的連接處作為分界線分為上內圈3和下內圈4,所述外圈I頂部有向內彎曲的回環結構2。在與反滲透膜元件組裝時,內圈5的上內圈3和下內圈4分別與膜元件緊密貼合,其貼合面積較大,密封穩定性高;而外圈I受到膜殼外壁的擠壓變形也與膜殼端面緊密貼合,對內圈起到類似纏繞物加固的作用,從而使該密封結構在反滲透膜元件表面固定不動,從而實現在反滲透膜元件外可靠密封,防止滲漏的效果。實施例二如圖2所示,如實施例一所述的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所述內圈5內壁設有沿徑向均勻分布的環形凹槽。實施例三如圖3所示,如實施例一所述的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所述上內圈3與下內圈4相互對稱,且上內圈3上端低于外圈I上端。實施例四如圖4所示,如實施例一所述的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所述上內圈3與下內圈4相互對稱,且上內圈3上端高于外圈I上端。以上公開的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但并不限于上述結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核心的基礎上的變形或等同替換,均應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局鳈囗棥?.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I)和連接于外圈(I)內的內圈(5),所述內圈(5)以其與外圈(I)的連接處作為分界分為上內圈(3)和下內圈(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I)頂部有向內彎曲的回環結構(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I)與內圈(5) —體成型,材質為橡膠。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I)和內圈(5)材質為硅膠或三元乙丙膠或丁腈橡膠。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環結構(2)端面與上內圈(3)外壁平行且同心。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I)為倒錐形。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圈(5)內壁設有沿徑向均勻分布的環形凹槽。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內圈(3)和下內圈(4)相互對稱。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內圈(3)上端高于或低于外圈(I)上端。【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屬于反滲透膜
,包括外圈和連接于外圈內的內圈,所述內圈以內圈與外圈的連接處作為分界分為上內圈和下內圈,所述外圈頂部有向內彎曲的回環結構。本技術方案采用一體成型的雙層密封結構,通過塑性變形與反滲透膜元件內外緊密貼合,接觸面積增大,安裝定位可靠、穩定,裝配方便,無需采取其它輔助緊固措施,即可實現可靠密封,結構簡單,便于維護和更換,可大幅提升產品裝配的質量和效率?!綢PC分類】B01D61-10, C02F1-44【公開號】CN204522767【申請號】CN201520049223【專利技術人】梁松苗, 唐倫, 蔡志奇, 張慧林, 吳宗策 【申請人】貴陽時代沃頓科技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8月5日【申請日】2015年1月23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反滲透膜膜殼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1)和連接于外圈(1)內的內圈(5),所述內圈(5)以其與外圈(1)的連接處作為分界分為上內圈(3)和下內圈(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松苗,唐倫,蔡志奇,張慧林,吳宗策,
申請(專利權)人:貴陽時代沃頓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