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碼布機容布斗的平衡自動調節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安裝有進布機構、牽引導向機構和疊布機構,進布機構和牽引導向機構之間設有傳輸機構,傳輸機構設有上固定容布斗和下移動容布斗,靠近牽引導向機構一端的下移動容布斗上方安裝有牽引導向機構的導向滾輪,導向滾輪下方的下移動容布斗的背面設有底板,底板連接有一連接件,連接件連接有氣缸,氣缸與牽引導向機構的導向滾輪相互平行,導向滾輪兩端上安裝有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機架上安裝有控制器,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與控制器相連,控制器與氣缸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自動調整運行中前序導向滾輪上布匹的位置,能夠達到碼布機折疊整齊布匹的效果,也有利于后續的包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印染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碼布機容布斗的平衡自動調節 目.0
技術介紹
目前,在布料在生產出來之后,包裝成品之前還需要進行折疊的工序,而折疊工序通過人工操作由于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且不穩定等,由人工折疊布料均被碼布機所取代。現有的碼布機包括進布機構、牽引導向機構、疊布機構和為上述執行機構提供動力的電機,其中進布機構和牽引導向機構之間設有一傳輸機構,傳輸機構主要是一容布斗用于積留足夠的布匹供后續機構運行,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布匹會通過牽引導向機構向疊布機構進布時,其中布匹在運行過程中會在牽引導向機構也就是導向滾輪上發生位置偏移,這樣就會導致后續疊布機構中布匹疊的不整齊,在現有技術中還沒有一具體的技術方案來解決這一在牽引導向機構中的導向滾輪上布匹位置發生偏移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碼布機中布匹進入疊布機構進行疊布時布匹位置發生偏移的缺陷,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能夠自動調節進入疊布機構布匹位置發生偏移的碼布機容布斗的平衡自動調節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碼布機容布斗的平衡自動調節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安裝有進布機構、牽引導向機構和疊布機構,進布機構和牽引導向機構之間設有傳輸機構,所述傳輸機構設有上固定容布斗和下移動容布斗,靠近牽引導向機構一端的下移動容布斗上方安裝有牽引導向機構的導向滾輪,牽引導向機構中的導向滾輪與下移動容布斗的端面設有一間隙,導向滾輪下方的下移動容布斗的背面設有底板,底板連接有一連接件,連接件連接有氣缸,氣缸與牽引導向機構的導向滾輪相互平行,導向滾輪兩端上安裝有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通過導向滾輪兩端的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分別測出導向滾輪兩端到對應布匹側端的距離,機架上安裝有控制器,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與控制器相連,控制器控制氣缸的來回移動距離。作為優選,所述底板與下移動容布斗通過焊接固定為一體。作為優選,所述底板與連接件通過焊接連接。作為優選,所述連接件與氣缸的活塞桿通過螺栓固定連接。作為優選,所述底板位于導向滾輪下方的下移動容布斗背面中間位置。本技術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通過在碼布機中牽引機構的導向滾輪兩端分別安裝有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通過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與控制器相連,控制器控制氣缸的來回移動對傳輸機構中下移動容布斗進行調整,糾正了布匹的位置,有利于的避免了碼布機疊出布匹參差不齊,不能夠達到碼布機折疊整齊布匹的效果,不便于后續的包裝。【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原理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下移動容布斗中布匹發生偏移的狀態示意圖。圖中標號的含義為:1,機架;2,進布機構;3,導向滾輪;4,疊布機構;5,傳輸機構;51,上固定容布斗;52,下移動容布斗;521,底板;522,連接件;523,氣缸;6,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碼布機容布斗的平衡自動調節裝置,包括機架1、機架I上安裝有進布機構2、牽引導向機構和疊布機構4,進布機構2和牽引導向機構之間設有傳輸機構5,所述傳輸機構5設有上固定容布斗51和下移動容布斗52,靠近牽引導向機構一端的下移動容布斗52上方安裝有牽引導向機構的導向滾輪3,牽引導向機構中的導向滾輪3與下移動容布斗52的端面設有一間隙,導向滾輪3下方的下移動容布斗52的背面設有底板521,所述底板521與下移動容布斗52通過焊接固定為一體,所述底板521位于導向滾輪下方的下移動容布斗52背面中間位置,底板521連接有一連接件522,所述底板521與連接件522通過焊接連接,連接件522連接有氣缸523,所述連接件522與氣缸523的活塞桿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氣缸523與牽引導向機構的導向滾輪3相互平行,導向滾輪3兩端上安裝有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6,通過導向滾輪3兩端的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6分別測出導向滾輪3兩端到對應布匹側端的距離,機架I上安裝有控制器,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6與控制器相連,控制器控制氣缸523的來回移動距離。本技術實施過程中布匹從進布機構2進入到傳輸機構5中的上固定容布斗51和下移動容布斗52中,通過傳輸機構5將布匹傳給牽引導向機構主要的是導向滾輪3上,導向滾輪3將布匹傳給疊布機構4進行疊布,其中傳輸機構5中的上固定容布斗51和下移動容布斗52上有適當的布匹使得在整個運行過程中松弛有度,在運行過程中尤其是在疊布機構4前面的牽引導向機構中導向滾輪3上的布匹發生了一點位置偏移時,從而就會導致布匹疊出的不整齊,不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而且疊出布匹不整齊也不利于后續工作的包裝,本技術通過在牽引導向機構的導向滾輪3兩端上分別安裝有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6,通過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6分別測出導向滾輪與布匹對應的時間!\和T 2(1\和T 2包括來回的時間),將導向滾輪3與布匹對應的時間!\和1~2傳輸給控制器中單片機(導向滾輪的距離Sffi,激光紅外的傳播速度V),通過單片機分別計算出導向滾輪3兩端面與布匹對應的距離S1= T /2XV和S2= T2/2XV ;通過單片機在計算出布匹在中間位置兩端面分別與對應的導向滾輪3的距離S1ie= S2ie= (S輯-S「S2)/2,通過單片機將Sps# S1正、S2正進行對比,當實時對比之后發現Sl、SjP S1P S21不相等時通過單片機向氣缸傳送移動指令,并且移動的距離(例如當經過對比發現S1多出1_,則對應的32少1_,控制器就會給氣缸一個向S2少于Imm —側移動Imm的指令,使得下移動容布52斗向S 2少于Imm —側移動1mm,使得下移動容布斗52的布匹及時得到調整,能夠實時及時調整布匹位于導向滾輪3中間位置有利于疊布機構的疊出整齊的布匹。如圖3所示,本技術由于下移動容布斗52與布匹存在摩擦或碼布機運行過程中速度不一致等等原因使得在下移動容布斗52中運行的布匹容易發生偏移,如當布匹發生S1C向上)多出lmm,則對應的s2(向下)少1mm,經過在牽引導向機構的導向滾輪3兩端上分別的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6測出對應的距離SjP S2,然后通過控制器中向氣缸傳送指令,氣缸就會使得向S2(向下)少于Imm —側移動Imm的指令,使得下移動容布斗52向S2(向下)少于Imm —側移動1mm,使得下移動容布斗52的布匹及時得到調整,從而能夠實時及時調整布匹在下移動容布斗52發生偏移的現象,有利的疊出整齊的布匹。本技術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通過在碼布機中牽引機構的導向滾輪兩端分別安裝有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通過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與控制器相連,控制器控制氣缸的來回移動對傳輸機構中下移動容布斗進行調整,糾正了布匹的位置,有利于的避免了碼布機疊出布匹參差不齊,不能夠達到碼布機折疊整齊布匹的效果,不便于后續的包裝。【主權項】1.一種碼布機容布斗的平衡自動調節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安裝有進布機構、牽引導向機構和疊布機構,進布機構和牽引導向機構之間設有傳輸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輸機構設有上固定容布斗和下移動容布斗,靠近牽引導向機構一端的下移動容布斗上方安裝有牽引導向機構的導向滾輪,牽引導向機構中的導向滾輪與下移動容布斗的端面設有一間隙,導向滾輪下方的下移動容布斗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碼布機容布斗的平衡自動調節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安裝有進布機構、牽引導向機構和疊布機構,進布機構和牽引導向機構之間設有傳輸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輸機構設有上固定容布斗和下移動容布斗,靠近牽引導向機構一端的下移動容布斗上方安裝有牽引導向機構的導向滾輪,牽引導向機構中的導向滾輪與下移動容布斗的端面設有一間隙,導向滾輪下方的下移動容布斗的背面設有底板,底板連接有一連接件,連接件連接有氣缸,氣缸與牽引導向機構的導向滾輪相互平行,導向滾輪兩端上安裝有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通過導向滾輪兩端的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分別測出導向滾輪兩端到對應布匹側端的距離,機架上安裝有控制器,紅外布面位置檢測儀與控制器相連,控制器控制氣缸的來回移動距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敏明,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澳美印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