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隔熱吸音纖維基墻體復合結構,包括隔熱層(1)、阻燃層(3)及支撐層(5);其中所述隔熱層(1)設于最內層貼近墻面,所述支撐層(5)設于最外層,所述阻燃層(3)設于所述隔熱層(1)及支撐層(5)之間,在所述隔熱層(1)與阻燃層(3)及阻燃層(3)與支撐層(5)之間分別設有起連接加固作用的加固層Ⅰ(2)及加固層Ⅱ(4);所述阻燃層(3)為玻璃纖維機織布層,所述加固層Ⅰ(2)及加固層Ⅱ(4)為聚丙烯紡粘無紡布層。該復合結構,結構簡單,重量輕,成本低,無污染,連接在墻體本體上,使其達到既能隔熱和吸音作用,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墻體結構,特別涉及一種隔熱吸音纖維基墻體復合結構。
技術介紹
傳統(tǒng)的建筑墻體保暖材料多采用磚瓦水泥結構,存在自重大,隔熱隔音效果差,生產能耗高等特點。目前有利用玄武巖針刺復合材料等生產墻體隔熱及吸音材料,但成本較高,在建筑物拆除后,易造成污染;另有部分產品采用高分子纖維作為原料制備墻體隔熱和吸音材料,往往采用施加阻燃劑進行阻燃整理,利用粘合劑進行加固,所用的阻燃劑、粘合劑和有機溶劑往往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重量輕,成本低,具有良好隔熱和吸音性能且環(huán)保的隔熱吸音纖維基墻體復合結構。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所提供的這種隔熱吸音纖維基墻體復合結構,包括隔熱層、阻燃層及支撐層;其中所述隔熱層設于最內層貼近墻面,所述支撐層設于最外層,所述阻燃層設于所述隔熱層及支撐層之間,在所述隔熱層與阻燃層及阻燃層與支撐層之間分別設有起連接加固作用的加固層I及加固層II ;所述阻燃層為玻璃纖維機織布層,所述加固層I及加固層II為聚丙烯紡粘無紡布層。為使上述技術方案更加詳盡和具體,本技術還提供以下更進一步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以獲得滿意的實用效果:所述隔熱層為針刺聚酯纖維所得的非織造材料層。所述隔熱層采用聚酯短纖作為原料制成。所述隔熱層為厚度是3mm?5mm的層結構。所述支撐層為紡粘聚酯非織造材料層。所述支撐層的材料內添加占總重量3 %阻燃母粒。所述支撐層的面密度為130-150g/m2。所述阻燃層為厚度是0.5mm?Imm的層結構。所述加固層I及加固層II的面密度60_100g/m2。所述各層之間通過加熱模壓連接。本技術隔熱吸音纖維基墻體復合結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通過各層結構的復合,具有良好的隔熱和吸音性能,優(yōu)異的力學性能,重量輕,多層復合體可防沖擊及熱脹冷縮,具有良好的抗斷裂性能和尺寸穩(wěn)定性;利用低熔點的聚丙烯紡粘無紡布層作為加固層,熔融加固,無需額外添加粘合劑,避免粘合劑本身及溶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同時簡化工序,降低成本,具有較強的實用性。【附圖說明】下面對本說明書的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為:1、隔熱層,2、加固層I,3、阻燃層,4、加固層II,5、支撐層?!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本技術隔熱吸音纖維基墻體復合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隔熱層1、阻燃層3及支撐層5 ;其中隔熱層I設于最內層貼近墻面,支撐層5設于最外層,阻燃層3設于隔熱層I及支撐層5之間,在隔熱層I與阻燃層3之間設有加固層I 2,燃層3與支撐層5之間設有加固層II 4。層與層之間模壓連接,通過加熱加壓,使聚丙烯紡粘無紡布熔融、流動,實現(xiàn)充分接觸,冷卻后實現(xiàn)粘結與加固,使得整體結構性能穩(wěn)定。本技術中,阻燃層3為玻璃纖維機織布層,綜合考慮優(yōu)選為厚度是0.5mm?Imm的層結構。采用對該玻璃纖維機織布作為墻體材料,其耐溫高,不燃,用于防火屏蔽,起到很好的阻燃作用。同時其具有抗腐性,抗拉強度高,結構性能好。本技術中,加固層I 2及加固層II 4為聚丙烯紡粘無紡布層。加固層I 2及加固層II 4的面密度60-100g/m2。聚丙烯紡粘無紡布具有強力好、透氣防水、環(huán)保、柔韌、無毒無味,且價格便宜等優(yōu)點。燃燒時無毒、無味、且無任何遺留物物質,從而不污染環(huán)境,是新一代的環(huán)保材料。聚丙烯紡粘無紡布可在在設定的溫度和一定的壓力下可熔融、流動,冷卻后凝結,起加固作用。隔熱層I為針刺聚酯纖維所得的非織造材料層。針刺聚酯纖維所得的非織造材料具有較好的隔熱性能,且優(yōu)選采用可再生的聚酯短纖作為原料制成,實現(xiàn)資源再利用。本技術中,隔熱層I采用厚度是3_?5_的層結構。同時針刺聚酯纖維所得的非織造材料層也具有一定的吸音效果,吸音效果及頻率與針刺密度及材料厚度有關。本技術中,支撐層5采用紡粘聚酯非織造材料,支撐層5的面密度為130-150g/m2,其結構性能好可起到較好的支撐效果。在紡絲時可在該支撐層5的材料內添加占總重量3%阻燃母粒。在起到支撐效果的同時具有一定的吸音阻燃功能。本技術隔熱吸音纖維基墻體復合結構層與層之間通過加熱模壓連接。通過加熱加壓,使聚丙烯紡粘無紡布熔融、流動,再冷卻,實現(xiàn)粘結與加固。實施例1:結合圖1,所制得的一種纖維基隔熱吸音墻體材料,第一層為隔熱層1,由針刺聚酯非織造材料組成,厚度為4_,原料采用再生的聚酯短纖;第二、四層為加固層I 2及加固層II 4,由紡粘丙綸纖維組成,面密度80g/m2;在設定的溫度和一定的壓力下可熔融、流動,冷卻后凝結,起加固作用。第三層為阻燃層3,由玻璃纖維機織布組成,厚度為0.5mm ;第五層為支撐層5,由紡粘聚酯非織造材料組成,面密度130g/m2。層與層之間通過加熱加壓,使聚丙烯紡粘無紡布熔融、流動,再冷卻,實現(xiàn)粘結與加固。上述纖維基隔熱吸音墻體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將聚酯短纖維進行開松、梳理,并交叉鋪網;(b)將纖維網進行針刺。先進行預針刺,針刺深度為10,針刺密度30 ;再進行主針刺(倒刺),針刺深度為10mm,針刺密度50刺/cm2;(c)將各層材料切割成等大小的形狀,并按照圖1所注的順序疊合;(d)將(C)所述的疊合材料進行模壓處理,即可得到所述的隔熱吸音纖維基墻體復合結構。模壓處理,溫度設置為180°C,壓力2.4MPa,壓模時間為20min。實施例2:結合圖1,所制得的一種纖維基隔熱吸音墻體材料,第一層為隔熱層1,由針刺聚酯非織造材料組成,厚度為5_,原料采用再生的聚酯短纖;第二、四層為加固層I 2及加固層II 4,由紡粘丙綸纖維組成,面密度100g/m2;在設定的溫度和一定的壓力下可熔融、流動,冷卻后凝結,起加固作用。第三層為阻燃層3,由玻璃纖維機織布組成,厚度為0.8mm ;第五層為支撐層5,由紡粘聚酯非織造材料組成,面密度150g/m2。層與層之間通過加熱加壓,使聚丙烯紡粘無紡布熔融、流動,再冷卻,實現(xiàn)粘結與加固。上述纖維基隔熱吸音墻體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將聚酯短纖維進行開松、梳理,并交叉鋪網;(b)將纖維網進行針刺,先進行預針刺,針刺深度為10,針刺密度40 ;再進行主針刺(倒刺),針刺深度為1mm,針刺密度60刺/cm2;(c)將各層材料切割成等大小的形狀,并按照圖1所注的順序疊合;(d)將(C)所述的疊合材料進行模壓處理,即可得到所述的隔熱吸音纖維基墻體復合結構。所述的模壓處理,溫度設置為180°C,壓力2.4MPa,壓模時間為25min。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yōu)點是:1、本技術具有保暖隔熱性、吸音性、阻燃、輕便,使用壽命長,成本低;2、可以用再生的聚酯短纖維作為原料,實現(xiàn)資源再利用;3、以低熔點的聚丙烯紡粘非織造材料,通過熔融方式加固,無需額外添加粘合劑,避免粘合劑本身及溶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同時簡化工序,降低成本。本技術隔熱吸音纖維基墻體復合結構通過各層結構的復合,通過各層結構巧妙的布置及復合,使其具有良好的保溫和隔音性能,優(yōu)異的力學性能,重量輕,多層復合體可防沖擊及熱脹冷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隔熱吸音纖維基墻體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熱層(1)、阻燃層(3)及支撐層(5);其中所述隔熱層(1)設于最內層貼近墻面,所述支撐層(5)設于最外層,所述阻燃層(3)設于所述隔熱層(1)及支撐層(5)之間,在所述隔熱層(1)與阻燃層(3)及阻燃層(3)與支撐層(5)之間分別設有起連接加固作用的加固層Ⅰ(2)及加固層Ⅱ(4);所述阻燃層(3)為玻璃纖維機織布層,所述加固層Ⅰ(2)及加固層Ⅱ(4)為聚丙烯紡粘無紡布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鳳權,蘇信,魏安靜,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工程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